根的向地性:请翻译 公孙仪嗜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07:43:49
也叫公孙仪<<嗜鱼拒馈>>

原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嗜鱼拒鱼”模仿
嗜鱼拒鱼的始作俑者是春秋战国时任鲁国宰相的公孙仪,他非常喜欢吃鱼,但又从来不接受别人白送来的鱼。他认为:正因为自己爱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别人赠送的鱼,以免吃人嘴短干出违犯国家法令的事,到那时,即使不锒铛入狱,也没俸禄买鱼吃了。因此,为了保证长久地有鱼吃,就一定要辞掉别人送来的鱼,靠这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公孙仪成了清正廉洁的一代名相。
模仿公孙仪“嗜鱼拒鱼”的第一个人是东汉恒帝时,官拜南阳太守的羊续;第二个人是梁朝时任安成郡太安的傅昭,他们虽与公孙仪身处不同的朝代,并且都是嗜鱼之徒,但均靠模仿其“拒鱼”行为而成为当时有名的清官。

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当了鲁国的相国后,全国各地很多人送鱼给他,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又不要了呢?”
他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地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常常有鱼吃了。”这真是懂得他人利益和自已利益关系的人啊! 。。。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说,公仪休爱吃鱼,可不受鱼。公仪休不徇私受贿,这是好的,值得称赞;但他反对贪赃受贿的出发点是怕自己因受鱼而被免相,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