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边防武警:关于苏州端午节的一个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4:33:27
来到苏州过端午,发现许多人家在门口用红绳系一束艾枝,不太懂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来源吗?为什么要选这种植物呢?

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是二十四节气中芒种前后。芒种后,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这样的气候适宜各种昆虫及微生物的生长,艾草是常用的薰香植物,它所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可以驱蚊虫,在门口挂艾草即是由此演化而来。

苏州将在端午公祭伍子胥
引发端午节起源之争,专家称民俗“文化共享”才是重点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以前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其实在苏浙地区端午节最早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今年年初,“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今年端午,苏州将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此次大型公祭又一次把端午节的“伍子胥”与“屈原”之争推进人们视线。

专家表示,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

申报过程 端午大型公祭伍子胥

5月31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苏州古胥门外的百花洲广场,苏州将在这里举行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同时举行伍子胥的祭祀活动,胥门至今仍完好保存有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筑的古城墙。目前,公祭的各项内容正在进一步确定中。

苏州市沧浪区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介绍道,“这次公祭除了读祭文、表演歌舞、划龙舟等内容外,还将在现场展示苏州人过端午节的情况。”

伍子胥是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据史料记载,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东城门上,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说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在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河中。为纪念伍子胥,苏州民间后来自发在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今年年初,文化部公布名单,全国1315个申报项目中,已经遴选出了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苏州申报的20多个项目中有16个入选,端午节就在其中。

起源纷争 端午节5个起源之说

不过,关于端午起源说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息过。著名学者闻一多经过详尽考证,认为端午节是四五千年前古代南方吴越族举行图腾祭的一个节日。春秋末期,以吴地为中心,将祭伍子胥活动与原有习俗结合起来。

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戈春源说,加上伍子胥,中国的端午一共曾纪念5个人:东汉的曹娥被后人以孝女铭记;广西的陈临因爱戴黎民百姓,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过端午节;越王勾践也最早提出以划龙舟来操练水军;再有就是屈原,他是联合国确认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苏州应是端午节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赋予端午节纪念意义的人物首推伍子胥,而不是屈原,两者要相差200年左右”,戈春源说,他的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的“伍君”便是伍子胥。

可是湖南汨罗市也在争取申报端午项目,该市文化局副局长徐蔚明强调说:“屈原的影响深远不可忽略,把这个民族节日献给屈原是历史的选择,是应学者强烈的呼应,也代表着人民的心声。”

专家热议 “文化共享”才最重要

“其实这次苏州公祭对于全国过端午节都应该是一个启示和提醒,告诉国人别忘记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先人留下的宝贵民族精神。”戈春源教授指出,其实,现在没有必要太去计较端午节到底起源于哪里,最重要的是如何继承和发扬下去。

苏州市文广局局长高福民曾表示,申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就此,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萧放指出,端午不管姓“伍”还是姓“屈”,多些关注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端午。萧放教授认为,端午无论是为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从争相申遗的现象来看都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端午的来龙去脉。

萧放表示,“苏州和湖南争相为端午申遗,这不是一种单纯竞争,它使参与城的人民有种自豪感,背后的根本精神是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