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系毕业照秀一字马:谁能透彻地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23:52:55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

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说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还有句话曰“耽静反为静缚”,不知大家听过没。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我很欣赏这句话,同时也在参悟此种心境。觉得在尘嚣之中保持着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有意韵吗?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

【空即是色】
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

指真空不异于色法,空的当体即是色。

可以理解为:以物质为表象的世界其实质是空无所有的,而所谓"空无所有"是依心起解的。

所以色即是空--相对人的认识的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的表现形式是依附于心(例:人)的认识的--空即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 若 心 经》
[唐]玄奘法师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

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说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还有句话曰“耽静反为静缚”,不知大家听过没。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我很欣赏这句话,同时也在参悟此种心境。觉得在尘嚣之中保持着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有意韵吗?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

【空即是色】
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

指真空不异于色法,空的当体即是色。

可以理解为:以物质为表象的世界其实质是空无所有的,而所谓"空无所有"是依心起解的。

所以色即是空--相对人的认识的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的表现形式是依附于心(例:人)的认识的--空即是色。

佛教经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其中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比较为我们常常提到。在跟朋友讨论这句话意思的时候,我讲了一个以前读的故事:从前有两个和尚走到了一条河边,他们准备过河的时候,来了一位女子也要过河去,由于河水比较大,老和尚就背起这个女子一同过河,到了河对岸之后,老和尚放下这个女子,两个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走着路,心里却一直在想着什么,他忍不住问老和尚:师父,你不是说出家人不近女色吗?你为什么要背她过河呢?老和尚回头看了看小和尚:"过了河我就把她放下了,可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放不下呢?"这个故事可以看到那个老和尚背女子肯定有他的理由,而这个小和尚的问话,自然也有他问的理由。因为这个小和尚搞不懂为什么有那句"山下的女子是老虎",他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讲经多年的师傅也近"女色"这个问题。这个故事似乎也告诉我们:"跳出三戒外,不在五行"中的老和尚和咱们这些红尘里的俗民子弟相比,我们该怎样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先让我们来认识几个词意,般若,是印度的言语,翻成中国话的意思是智慧。"智",能者,是知识,聪明,智谋。"智"也是"知"的后起字。我们在通常情况下做到"知"似乎比较容易,而如果做到真"知"却非易事。于是,就有了一个跟智相联的慧字。跟慧字相组词的还有慧目、慧心。这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慧目那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一颗"悟觉"的慧心。慧目在佛家的解释就是指智慧的眼目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现象,看到的物质世界或想到的那些精神世界里的现象,统指为"色",即而感受,学到知识,做一个智者。慧心,在佛教里指的是能感悟至理的心智,请读者朋友注意这里的"感悟"二字,学佛家功夫最讲究的就是那个"悟"字。有一个成语"拈花一笑",说的是在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给众多弟子说法,他以手拈花示意众多弟子看,众多弟子看着他手里的花,都默然不语,没有反应的意思,佛祖又看了看,他看见在这众多弟子里面只有迦叶尊者在展颜微笑。"笑"字是会意字,在《说文》里是这样写:笑,喜也。会意。从竹,从夭。在《字林》里有:"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所以古人又说:"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正是因为迦叶尊者的这一笑,释迦牟尼即授迦叶尊者为他的衣钵接承传人。因为在释迦牟尼的眼里看:迦叶尊者"悟"出了学佛的真"智"。般若的意思就是智慧,而智慧里的慧字就是指择选和悟真谛的意义解释。佛家说的慧眼就是指上乘的智慧之眼,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而"慧心"就是来"悟"看到的现在、过去和未来这些的,就象迦叶尊者的微笑那样。"波罗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佛家把生死比作是"此岸",把涅盘比作"彼岸",涅盘指圆寂的意思,指不生不灭的境界叫做涅盘,因为在不知道佛的人,看到佛涅盘了,就以为佛已经死了,而"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会死,那就和凡人一个样了,那还能算是佛吗?"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句话完整的意思就是用般若智慧才能离开生死,到得大涅盘的彼岸?/p>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有了释迦牟尼的拈花,有了迦叶尊者的一笑,于是,在他们两位的眼里,整个世界就是一朵花,他是花,花也是他,人与花已经两相忘。而这个"拈花一笑"和那另外那个"庄周梦蝶"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虽然"醒"来的庄周自己说他是梦中蝶儿,蝶儿就是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家讲:四大皆空。一个空字,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前面说的那个老和尚过河的故事,那个小和尚只所以走了很远,还是忍不住要问老和尚,就说明他毕竟还是个小和尚。所谓"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心不自心,因色故心"也是这个意思。有了"有",才有了"无",有了白天,就会有黑夜。而在佛教里还有一句话是要"空其所空",意思是不仅要否定现实,否定有,空是对有的否定,同时也是对自身的否定,即空其所空,否定之否定,达到"无我",否定内在世界,也否定外在世界,无生无死。而要修炼到这个高度,易?就象前一段里说的那样:要用般若智慧才能无生无死,无烦无恼,无有无空,到得大涅盘的彼岸。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红尘"里,一切的烦恼皆因"色"在心起,也就是所谓的那句俗话: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不伤人人自伤!那么如何来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家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的是一个"空"字。单从词意上来看,似乎很容易被我们理解明白,下面我用几个禅宗小故事给大家读看和感悟。青原大师说人生的三种境界是:"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意思是指一般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譬如你问一个孩子前面那座山:那是什么?孩子一般都会答:是座山。说到这里,另外还有一个"仁者心动"故事,有一天,慧能大师在经过法净寺的时候,他看到有两位僧人在对着空中一面翻飞的布幡正在面红耳赤的争论着什么,到了他们跟前一问,原来一个说"是风在动,"另一个说"是幡在动",双方各执一词,各说各理。慧能大师对他们说:"你们别争了,那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你们二位仁者的心在动啊!"当我们看山是山的时候,山在我们眼里和心里就是"山",它不是别的什么。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在许多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也含有这个意思。如果我们这样回答:"听到了流水潺潺。"那么,我们就来到了第二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因为那座山离他还很远着呢,而他只是幻想那里有小河水在流,他仿佛听到了水声,而不是直接回答是山。我们这些感情丰富的人们处在三种境界里第一段的占最多,原因就是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佛教里说的是要"空其所空",红尘里那个"色"字把我们累的太狠。就象那个小和尚,那个女人过了河已经走没影了,小和尚的心里还有"女人"的影子留在那里。于是就有了老和尚那句:"过了河我就把她放下了,可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放不下呢?"而这个小和尚又是那么象生活在凡尘里的你和我。

我们大概都读过"放下著"的故事,说的是从前印度有一位修得五种神通的梵志,他运用神力变出两株花,分装两瓶,以左手擎合欢、右手执梧桐花来见释尊(即佛祖释迦牟尼),释尊第一句话就叫他"放下",梵志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了,释尊又道:"放下。"梵志就把另一只手中的花瓶也放下了,释尊又道:"放下。"这时候梵志搞不懂了,于是他就说:"世尊,我现在已是两手皆空,你还教我放下个什么呢?"释尊告诉他说:"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说:"我并不是说让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教把你的六根六尘六识全都放下来。"释尊是要他放下献花瓶的这颗"心"才"是汝免生死处"。梵志这时候终于想明白了释尊说的话意,于是他立刻放下一切身心里的俗世杂念,他终于"悟"了。我们大家都知道,许多禅宗小故事在一般情况下都比较难读懂其真正含意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悟"才能知道其真正的意思。这也就是说"禅"是让我们"悟"的,我们在跟朋友们聊天的时候,不想回答说的话太明白时也常这样说:"你问为什么?不可说!自己想吧,"禅语也常说那句"不可说"的意思是因为用语言表达一些事情有它的局限性,用一些字来说意思并不能反映说话的本质和原意。我们知道,佛家的"坐禅"其实就是"悟禅"的另外一个说法。佛教里的许多东西很"含蓄",并且有很多深让你自己去"悟"的意识,也就是指所谓的"只可意领而不可言传也"这个意思。在人类世界里还没有发明文字之前,老祖先就已经在生活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认识了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学会了造工具劳动和打猎及其他许多生活本领,他们在最初相互的交流就是用"符号"做沟通,现在我们用的汉字,许多许多的汉字都有那个"字"的"象形"意思,譬如这个"日"字,它就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和小篆字形,是一个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由"日"字而生的"旦"字就更形象了,甲骨文字形里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

人生的三种境界里的第二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有一位修行者闻名来到山中拜访一位大禅师,向他请教有关禅的事情,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禅师问这个人:"在你到这里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山谷吗?""是的,""那你是否听到了山谷里的声音呢?""是的,""好,现在你回头去从听到山谷声音的那个地方进来,你就走进通往禅门之路了,以后你就明白什么是禅。"禅师只所以这样回答,一般人在刚开始是很难搞明白禅师真正想表达的意思的,这里就有了一个"悟"的意思,就象我们小时候看吴承恩《西游记》书里写的那个孙悟空,他是在石里崩生出来的精灵尤物,他跑到蓬莱跟"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学长生不死的方法,当菩提祖师想让他先学一些参禅打坐和其他的基本功时,孙悟空认为这些功夫没有用,因为他最想学长生不死的方法,菩提祖师听了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拿出戒尺敲了孙悟空的脑袋三下,也就是孙悟空这个精灵尤物啊,菩提祖师刚刚背着手走出去,他已经心领神会祖师的意思了,于是他在三更时分悄悄来到秘室,后来他在祖师那里学到了很高的功夫,譬如他学会了七十二变。这就是孙悟空的"悟"性太高了。而如果换了是一般的人,那结果可能对"敲三下"的理解意思是不一样的。《封神演义》里的那位姜子牙,他跟元始天尊修炼40年之久,在他72岁的时候才被师父派下山去辅佐周武王灭纣,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也是姜子牙跟元始天尊修炼了40年的时间啊,就别说咱们这些普通人了。看来,人生的三种境界里的第二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修炼到的。在这两个故事里还隐着许多"般若智慧",伟人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象我在前几段里说的,有了智,还必须有慧。在佛学知识里,"慧眼、慧心"占很重要的位置。慧眼可以看到现在、过去和未来,而"慧心"就是来"悟"看到的现在、过去和未来。

在原始的时候,还没有文字,"古人"对学到的"真理"只能用符号或是用手势来交流。譬如在今天还可以看到猴子吃核桃时,它知道"摔"和用石头砸,科学家说它们也有"语言",譬如有人可以跟鸟说话。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文字和语言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把"话的意思"表达很清楚明白,也就是佛家说的那句:不可说。普通人想修炼到第二种境界里,看来是比较难。就更别说第三种境界了,因为那是佛想修炼达到的涅盘彼岸。起初我们看山就是山,后来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以后,知道山可以有其他的叫法,因为想表达山是个啥样子的描述可以有很多。也许到了老年,我们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可是,现在我们眼里的那个"山"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山还是那个山?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包括你今天看到的一切和明天的就不一样,也包括我们的思想和精神意识里的那些"虚无的"东西。
支遁是是晋朝名僧,在他的《支遁集·妙观章》里:"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有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就好象我们看见天下雨了,雨在我们眼睛里看到它了,但是"雨"本身是没有的,雨是"空"的,佛家看世界都是"空的",但这个世界又不是绝对"空"的,它是"假有"的世界。这里说的"雨"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假有",而佛家说的"假有"又非真无,"虽有而空",空体现于假有之中,故虽"空"而"有",虽"有"而空。

佛家所说的"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空"是指"有"的另外一个存在。我们睁开眼睛看到的这个世界,它是"有",闭上眼睛,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个世界还是存在,它只是存在在我们"思想意识"里的东西,它好象是个"假"的东西,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空"。"色不自有,虽有而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切"虽有而空",就好象看见天下雨了,我们说:下雨了。其实,那只是我们的"心"说天在下雨。僧肇说:"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意即,若心里"无",则"无心于万物",但又"万物未尝无"。僧肇又曰:"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何则?欲言其事,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佛教是相对主义的哲学,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矛盾着存在着的。佛家所说的"空"是把"有"看做是"无",亦即"虽有而空"。佛教有一句话叫:"空其所空",意思就是"空"对"空"也是否定的,那么,在佛家眼里就真的没有一切了吗?也不是,佛家认为还另外有一个"世界",它是超越了眼前的这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的,它就是一个净土世界"涅盘的彼岸"。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现实生活里的"有"和"空"的一般概念。前面举了一个例子,好比说天在下雨,在我们看来,雨在存在的,雨是"有"。而佛家认为它是"无"的,是不存在的东西。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看见的"雨"对我们是没有用的吗?非,用雨水可以引去灌溉农田。古时候有一段话是这样:"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毂:音古,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就好象现在我们的自行车轮那样,用铁丝做的辐条集中在车管轴上。如果把车轮做成没有空隙,能骑吗?车轮是"有",对自行车车轮而言有"空"的地方才有用,就象自行车的内胎是空心的,自行车才跑的快,跑的快才是自行车真正应该的好用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牖:音又窗户)我们住的房子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房子里"空"的地方,我们才可以有客厅放电视机。现实生活里许多看似有用的部分恰恰是看似无用的部分,譬如在盖房子,墙砖是非常有用的,没有砖就没有墙,没有墙就没有房子,而房子盖好之后,我们真正用的地方恰恰是"空"的地方。我们喝水的杯子也是这样的,用的就是"空"的地方。房子里因为有了空间,我们才能住。如果没有空间,那就没有房子这个东西了,"有"是对"空"而言的,反之同理。

"色不自有","有"是什么呢?"有"就是佛家所说的"色",它包括我们现在所处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而佛家所说的这两个世界是不存在的,它还有另外一个在我们看似"虚无缥缈"的"涅盘彼岸"世界。僧肇说"欲言其事,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因为我们"欲言其无,事象既形",看到的就是存在,佛家所说的"因缘所聚"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眼里看到了,那是因为心里产生了"因缘","色不异空",就好象看见了天在下雨,那是我们的"心里有雨"那样。因为我们的"心里有雨",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喜怒等七情六欲。佛家所说的"空其所空",是达到了一个无烦恼的世界里,这点来说,对我们常人而言,还是值得学学的。有个禅宗故事是这样,有一天半夜,一个僧人到外面去小解,一脚踩踏上了一个软软的什么东西,吓得他哇哇大叫跑回屋里,再也没睡着觉。到了第二天出来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个茄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为他后半夜心里一直"有",所以他睡不着觉,就这样简单。还有一则故事,有一天赵州从谂在佛堂前扫地,有个僧人过来问他:"你是得道高僧了,怎么还扫地?"赵答:"尘埃是从外面飞来的。"那人又问:"这里是清净圣地,怎么会有尘埃?"赵看了看这人说:"瞧,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我们看事情往往跟这个人问问题那样,因为心里装着尘埃,于是他也变成了一个尘埃了。下面这个故事可能更明白些,一天,有一僧问赵州:如果能做到内心里一丝都不挂,是否就悟彻了禅理?赵州问:不挂什么?这人答:不挂一丝。赵州笑了笑说:这不,你又挂上了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对我们而言,是让我们丢掉尘世上的"心里有",佛家说我们常人的这些"心里有",看做是"无"的,他们追求的是第三种无忧无烦的彼岸。有和无的关系是:此有即彼有,此灭则彼灭,此生故彼生。我们知道,因为有了光明,才有了黑暗,因为有上,所以才有下。因为有了"无"才有了"有",所以,佛家说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但是,"空"的东西并不是不存在,我们只所以在生活里常感到"活得累",原因就是我们心里的"有"太多。有一个修行者问赵州和尚:"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意思是抛弃了一切,我该怎么办?赵州和尚回答说:"放下著。"修行者又问:我已经是两手已空空什么也没有了,我还能再抛弃什么呢?赵州和尚回答说:那么,你就把一切挑起来吧!赵州和尚说的这个"挑"字是反意,意思是"你应该把一切的念头都抛弃掉"的意思。其实,想一想,我们中间又有多少人象这个修行者一样呢?佛家有说:放下,放下,再放下

佛法是一门社会哲学,我是这么认为:佛法讲究不要执著于事物的外在特征要多方面去看一个事物以不同角度去审核一件事物,在某种时候色既是空,某种时候空既是色不要对一个问题以一成不变的角度去观察,还有就是佛法很忌讳执著于文字,有时候文字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