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兰机场最近酒店:有关古代科举考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14:31:51
谁帮我找点有关古代科举考试的资料

你好:
关于科举的发展,楼上的大虾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就不罗嗦了,总之就是起源于隋,完备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改为八股文),废除于清(清光绪年间废除).
这里补充一点其他的(个人总结)
关于科举考试的分类(清朝时期的):
科举考试:
1.童子试:
① 县试(需要5人保举,其中4百姓,1秀才)(由县令出题主考)
② 府试(需要6人保举,其中4百姓,2秀才)(由知府出题主考)
③ 院试(由中央派来的学政出题主考)
(全部通过获得“生员”称号,俗称“秀才”)
2.正试:
① 乡试(乡试第一获得“解元”称号,其余获得“举人”称号)
② 会试(会试第一获得“会元”称号,其余获得“贡士”称号(俗称“贡生”))
③ 殿试(殿试第一获得“状元”称号,第二获得“榜眼”称号,第三获得“探花”称号。此三名合称“一甲”)(第四到第十合称“二甲”)
(只有获得“秀才”称号后才有资格参加正试)
3.戏子、罪犯、丁忧(父母死亡三年之内的人)不得参加考试
父为主考官的也不得参加考试
4.同时拿到“解元”、“会元”、“状元”叫“连中三元”,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不超过5个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隋朝开辟科举,使社会中的平民知识者开始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和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荣耀的出路,这样,不但刺激了社会各阶层的人敬慕知识和人才,也使得国家的管理开始进入了有序和知识化时代,中国的教育也因此而得到了刺激大发展。

唐朝建立以后,“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书·选举志》),这就是说,唐朝开始将科举举士制度逐步完善起来。

秀才是唐朝最为人们所重视的功名,“秀才”是指经过科举而被社会承认的人中俊秀之才的意思。而“道举”这一功名,就是专门为研究天地人内在关系的“玄学”所设置的学科。由于唐朝实行了科举举士的考试科目,必然要带动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和学生的增多,这样,使得当时中国各地方上的教育事业也大为发展了,当时,中央设置有官办的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主要招收国家功臣和官僚的孩子入学学习。同时,地方的州县也设置有各种官办和半官办的书院和学校,以招收社会中各阶层的读书人入学学习,这样,又带动了民间各种私塾的大发展,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被科举促进发展了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校教育和科举,是两条渠道,他们并不是一回事情;虽然宋朝的王安石曾经打算将科举和国家官办的学校联系起来,以节约国家教育投入和精简烦琐的考试科目,但是,由于王安石的这种改革举措违反了政治和教育不是一回事情的内在规律,所以,他的这项改革措施后来被取消了。

中国隋唐以后的政治格局和科举考试有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政治变革会带动教育变革,教育变革也可能带动政治变革。比如,唐朝为了应付当时的科举,便组织大量的人力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各种经典进行了统一的选编,就象现在统一高考的参考教材一样,“贞观四年,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诏前中书郎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太宗又以文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定五经疏义,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 》,付国学施行。”(《贞观政要·崇儒学》)。这些统一了的经典文本反过去又影响了国家的政治格局。

唐朝初期的学校教育往往带有很强的社会政治需要目的,这从当时学校所开的课程上就可以看出来,“凡《 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 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二经者,大经、小经各一,若中经二。通三经者,大经、中经、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凡治《孝经》、《论语》共限一岁,《尚书》、《公羊传》、《谷梁传》各一岁半,《 易》、《诗》、《周礼》、《仪礼》各二岁,《礼记》、《左氏传》各三岁。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二岁,《字林》一岁。凡算学,《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九章》、《海岛》共三岁,《张丘建》、《夏侯阳》各一岁,《周髀》、《五经算》共一岁,《缀术》四岁,《缉古》三岁,《记遗》、《三等数》皆兼习之”(《新唐书·选举》)

唐朝开元年间,李隆基亲自对据说是孔子的《孝经》进行了审定,使得《孝经》的身价倍增,李隆基说:“朕闻上古,其风扑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孝经·序》四库全书本)。从这里看出,唐朝时代,官方主要推崇的还是“孔子”的学说,也就是实际上继承了新朝王莽刘歆等人所制造的“儒学”思想文化路线。所以,中国科举制度动摇了世族门阀制度,但是,同时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等级结构,这样的社会不平等,一种是“君、父、夫”和“臣、子、妻”的不平等,一种就是“士、农”和“工、商”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过去以往,士、农、工、商本是平等的社会阶层,社会从不歧视工商行业的从业人员,但是,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士、农的地位上升,特别是读书人的地位上升,而工商从业人员的地位则下降了,工商业从业人员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这使得科技赖以生存的商贸流通业就受到了相当的遏制,这也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公元583年开始科举到正式取消科举的1905年的1300多年中,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种根据科举及第的情况而划分新的社会贵贱阶层的新的社会阶层大分化,在大量人才被选拔出来充实官方政治组织机构的同时,也压抑了许多并不擅长于科举科目的其他知识人才,甚至导致了许多知识分子在科场连连失意以后而反过去仇恨和报复自己的祖国的异常情况!洪秀全因为屡屡考取不到功名而最后转而造反,他并不是中国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已经就有许多这样的变异社会现象了。

唐宋时代,特别是宋朝时期,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因为科举场上无门进士,而投身到少数民族政权中去挣出身,他们一旦在辽、金、西夏政权中谋求到了高位,他们攻击起自己的祖国,是毫不手软的。宋朝刚开国不久的嘉佑年间,一个叫张元的书生因为多次殿试失败,他十分愤恨宋朝当局,便投奔到西夏去充当了参谋,屡屡献策侵略宋朝国土。辽、金、西夏时代,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和部族因为尊循汉制,他们都在争夺汉地的知识分子为已所用,少数民族政权从宋朝科举制度的弊端中得到了许多好处,汉地科举中落第的举子跑到少数民族政权中的谋求荣华富贵,在当时并不鲜见,汉地的教育学校好象是在专给少数民族政权培养人才一般。无可否认,大批汉族知识分子进入少数民族政权中供职,客观上,他们为融会中国各民族及其在传播汉族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他们的这种举动,同时也是中国各族长期内战的根源之一,是不值得提倡的。自洪秀全太平天国以来,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一批因为个人名利场原因而转而仇恨自己祖国的“知识分子”呢?想来,大家心中是有本帐的。

我们今人在谴责和蔑视那些因为没有得到国家重用就去仇恨和报复自己祖国的变异“知识分子”现象的时候,也的确应该检讨科举举士制度中的一些弊端!同时,也应该检讨中国汉地知识分子中的过于在乎自己在社会中的名誉地位而反过去仇恨自己祖国的变异社会心理现象。综上所述可知,中国知识分子如何摆正自己的社会智能者的位置和作用,中国如何通过合理社会机制去人尽其才的发挥所有知识分子的作用,可能是中国社会转型于新时代的关键因素。一个社会文明现代化的标志,往往首先是由这个社会文明中的知识分子的现代化程度去体现的;而知识分子是否是现代化的标志,则主要是由该知识者是否是将个人名利场放在自己言行首位还是将探索真理放在自己言行的首位去体现的。

为什么“科举”会如此这般地吸引中国读书人去奔这条道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科举中的程序和社会对举子的优待,就知道了。

实际上,中国隋唐以来国家选拔各级官员的途径并非科举一条单行道,而是在科举产生的“进士”中,国家各级官吏中,及其地方经过察举和荐举上来的人员中的三条渠道中去选拔新的官员。但是,由于国家政治直接干预科举,所以,科举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和考试制度,而在客观上成为了一种社会的政治荣耀,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表达;这种情况,和前些年中国政府重视大学教育的时候,人们就把大学生称之为“社会的宠儿”的情况一样,同时,现在政府重视留学生,于是,留洋回国的身价往往就因此而倍增的那样。这就是说,中国科举带来的许多社会副作用的主要原因,还不主要是在科举制度本身,而是在于国家政治干预太多所致,这反过去又造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明清两朝,三年才一次会试,一次会试只产生300名左右的进士,大家想想,全国又有多少举子试图及第登科呢,这怎么不造成科举中的一系列腐败和专营投机取巧呢!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弊端,实际上是由政治干预太多而造成了社会价值趋向失衡的一种社会表达,这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任何一种带有现实功利性的人为政治措施,往往都有不良社会后果的紧随表达,所以,政治干预经济和文化太多,往往是阻碍社会自然发展的,甚至还会带来许多不良社会后遗症。

唐朝完善了文武两种科举程序以后,为了鼓励人们读书习武参加科举,国家规定,凡是科举合格者,国家都要免去举子家庭中的税赋钱粮和各种征缴,这实际上就使得举子家中大为得利了;同时,朝廷还规定,凡是通过科举而获得功名者,当地政府官吏必须礼待他们,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这个措施,本来是国家为了鼓励社会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一种政治措施,这样一来,就使得在科举中取得功名者的社会身份大为升值了。虽说科举中得到功名的人并不都能够去做官,但是,由于自唐朝到清朝取消科举的1300多年中朝廷一直高度关怀和干预科举,所以,许多得到了功名的人即使一辈子不做官,他在地方上也是非常荣耀的,自然有很多人给予他们的礼待和经济补助,他们一生几乎就成为一方百姓的知识和荣誉的象征,活象个变相的“活佛”一般。这样的政治和文化氛围,当然要刺激许多人会拼命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这样的科举氛围直接造成了中国知识分子重视虚名而不注重读书人实际能力的社会后遗症,这样后遗症,恐怕在今天也还没有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真正消除掉,这,严重弱化了中国知识人才追求真理的素质!也是中国的国力之所以不强大的重要原因。

由于唐朝科举名目繁多,致使许多教育资源白白浪费,所以,宋朝王安石改革时期,曾经对科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王安石改革有如下几条措施,1,罢取各种科举项目,而独取进士科;2,以学校养士,也就是通过考试和举荐,收取一些学子进入国家官办学校,并由学校包养他们,然后再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这些学子中的优秀人员去做官;3,统一科举考试中的行文格式,创造了八股文的前身,即做经学大义文章的“破题、接题、小讲、缴结”的“四股文”格式。北宋末期,宋微宗还曾经取消过科举考试,实行过直接从学校中选拔官员的方法,但是,这是在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所以,南宋以后,又恢复了科举考试,甚至把王安石的许多科举考试改革措施也取消了,但是,四股文却延续下来并演变成为了后来的八股文。

严格说,八股文是一种论文的格式,其本身并无什么问题,这就象我们今天无论是写作社会科学论文还是自然科学论文,都必须遵照一定的格式的那样。八股文之所以后来的名声不好,主要是因为元朝和明朝的科举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而作文,这,才是中国科举在元明清三朝很压抑人的关键因素。八股文的主要格式是:破题(类似于现在论说文的论点)、承题(对论点的详细说明)、起讲(简要的论证思路)、入手(进入论证)、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后四个部分,是八股文的关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论证和结尾阶段,是具体表现考试学生才华和独特观点的部分。

1306年,元朝为了体现中华民族一统化的决心,也为了向汉族人证明蒙元皇权尊敬孔子等圣人(注:中原文化长期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大影响,加之汉族的许多知识分子在少数民族政权中担任职务,所以,儒道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同样是很大的,这是今人应该注意到的),元成宗命在大都北京建设祭祀孔子的圣庙,诏封孔子先圣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也得以谥封。1313年,元朝承接宋朝科举方法,并首次以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为科举版本,也就是要求参加科举人员发人员必须以朱熹的注释去理解圣人言论,这样,就压抑了许多学生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朱熹的思想文化开始占据了科举的重要位置,程朱理学就是这样借助科举而登上中国思想文化神坛的。四股文经过元朝和明朝的不断发展,到了明朝弘治九年,也就是1496年,在该年的会试题目《责难于君谓之恭》的作文要求中,八股文正式完善于世。

中国科举的科考科目和科考形式,在历史上根据不同的朝代的具体情况曾经有过不同的形式,以明清两朝为例,科举和学校教育的情况如下:

因为宋朝王安石的改革取消了唐朝时期的烦琐科目,只留考取经学大义的进士科,这样,明清两朝的科举也是这样只按照进士的科举程序去选拔人才的,象以前的“算学、律学、字学”等事关民生的学科都不再是科举项目了。当时,国家设置的学校情况如下:清朝学校分官学和地方学,官方学校又称太学,设有国家全费包养的国子监,国子监主要招收国家功臣和高级官员的孩子入学学习,学习结束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参加国家的科举程序去考取功名,也有少数人直接去做官。地方设有半官方的书院,凡是能够进入书院学习的人,官方都有许多物质和名誉的优待。除了这些官方和半官方的学校外,民间还有许多私塾学校。清朝的科举程序是:不论身份和年龄,一律都得经过童试(含县级的童试、州府的府试、省级的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科考程序。

凡是经过考生所在县的县试的,就算童生,童生不算功名,但是是一种社会荣誉,往往会得到社会相应的尊重和资助。童生都具备了进入府试的资格;经过了府试的童生就取得参加省级院试的资格,省级院试过关,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了,国家要给秀才免掉他家庭中的税赋,还要给予资助。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天考试,所以又称之为“秋闱科考”,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考试,经过了乡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举人”。会考三年举行一次,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经过了会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贡士。贡士的名额很少,一年只有300名左右。取得了贡士功名的,其实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所谓的殿试,就是皇帝要在太和殿再进行一次御前考试。殿试在宋朝之前属于科考程序之一,还有淘汰名额,但是,自宋朝出了张元因为殿试落选投靠西夏反攻击自己祖国的事情以后,宋朝皇帝就取消了殿试筛选制度了,这就是说,凡是经过会试考试关的,都是进士了,不再会落选,但是,殿试要产生重新排名,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总称“鼎甲”。取得进士功名的人,国家可以直接放官,也就是可以直接选他上任做官,但是,国家派官要根据国家职官的空缺情况来定,所以,也有一些进士一生并没有做过朝廷官员。同时,也有许多8品以外的官员可以参加这样的科举考试,以获取功名去求取仕途宽广。

大周女皇武则天按照科举程序开辟了武艺科举制度,所以,自唐朝开始还有武艺科举,程序和文科科举程序基本一样,只不过内容是武艺类别和兵法等,这些武艺科举士员直接充实军队管理阶层。

由于政治干预太多的缘故,中国的文化结构的确有很矛盾的一面,科举的目的,本来是隋唐以来国家打破身份地位和情面实行平等选拔人才的一种政治改革措施,但是,由于宗法教育,也就是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所以,即使是科举考试,凡是有功名的考试,也就是秀才以上的考试,都有拜师门的习惯,也就是考取了功名的人都要拜本次主考官为自己的老师为恩师,同学之间也要互相拜同年,这样,就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和学术中,就造成了互相拉帮结派的情况,这,对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当然是不利的。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存在着很严重的社会悖论情况,科举的公平目的往往因为科举的内容而互相矛盾,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副作用。现在,我们依然在现实中感受得到的师门习惯和学术中根据毕业学校和职称身份而拉帮结派的情况,以及那些讲出身而轻视人才实际学力的现象,这,都和这些历史上的科举中的悖论社会现象有直接关系,所以,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学界中的人们,要清除掉中国传统中的一些腐朽现象的侵蚀,还任重道远啊!

同时,过去的科举还有有事先向科举主考官“投卷”的习俗,也就是一些考生将自己平时写作的文章献给一些当朝的名人和主考官阅读,以获取他们对自己的好感,但是,由于中国的科举考试有很严格的保密和封卷打分制度,所以,这样的“投卷”往往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但是,却也因此发掘了一些人才。比如,苏轼三父子同朝参加科考,苏询事先将自己的文章投卷给当朝大员欧阳修阅读,后来,苏询落榜,却因为欧阳修非常看重苏询,以至于他将苏询推荐去做了个小文官,发挥了苏询的才华。如果不是欧阳修这样的举荐,苏询也不会和他的两个进士儿子一样,成为后来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笔墨去介绍中国历史上的科举,那是因为至今为止,中国的许多人,特别是中国的教育、学界和政治行业中的许多人至今还套在科举的陈腐习俗中。即使是我所要评说的中国近现代中的十大思想文化人物中,他们也不能够说就从中国旧科举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他们几乎都和中国的科举文化有着各种渊源关系。洪秀全连续四次没有进入童试的第二阶段,这对于他的自尊心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导致了他的疯疾,这,也是他之所以造反和愤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张之洞曾经在四川试图进行教育改革,他最终促成了中国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的灭亡。康梁利用科举的场合而进行变法,这是众所周知的。严复虽然将官做到了北洋海军学堂的教育总长的位置,但是,他就为了自己不是科举出身而后来屡屡去参加科举考试,试图得到一个“进士”功名,这,是何等的可悲。孙中山虽然一直没有参加科举,但是,他的哥哥却多次逼迫他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陈独秀本人是秀才,他一生的言行中有没有旧时代的士员味道呢?胡适、鲁迅、毛泽东到是没有参加过科举。但是,这十个人物中,除了胡适一直是在新式教育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外,其他九人都和中国的旧科举有着各种羁绊。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评说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人物不可忽视的背景资料。如果中国的许多事情能够象五四以来的激进者那样仅仅依靠激烈的反叛就可以解决问题,那,这世界也就太简单了!我们要剔除掉中国旧时代给今人带来的腐朽因素,只能够小心翼翼的去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这样的研究分析过程,就象是诊断医治一样,必须对各种问题的系统内在关系进行仔细梳理。我,从来不相信那些只会喊激进口号的人就是社会革命者,他们,不过就是些现代的洪秀全而已罢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身上,本身就带有许多旧科举的后遗症因素。建设,往往是很难的,建设,要比爆破更艰难千倍,建设,就是先要仔细研究分析,然后批判和继承。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极为重要的选官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人们通过自愿报名,或者经过一定的学习,可以参加不同科目和不同级别的考试,再由主管机构根据各人的考试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委以不同层次的官职。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建立,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举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止,沿行将近一千四百年,其间几乎不曾断绝,它为历代封建王朝选取了难以计数的官吏。因此,了解这一制度的发展史,对于了解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构成、当时的社会时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等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从它产生的背景、发展历史、名目、方法、利弊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个社会的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有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和目的,科举选官制度之所以出现于隋唐时期也有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政治环境。自东汉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分裂状态之中。这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频繁,权力不断转移,王朝不断更替,社会经济凋弊,人人朝不虑夕,加之人口不断迁徙流亡,因此,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分裂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还是从衰败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来看,都不可能为象科举制度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而隋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之间虽然也有王朝间的更替,也有较大的动乱,但每一王朝都有较长的较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科举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因而才使得科举选官自隋之后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为其产生及确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地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官吏制度逐渐被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选官制度所代替。因为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其出身、门第。
第三,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摆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种种影响,至隋唐时期进入成熟时期。其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不断扩充,分工越来越细;赋税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各项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科举选官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为满足封建统治对各种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
科举选官制度历经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其间虽曾有过中落偃伏,但基本上一直沿用不废。特别在唐、宋、明、清,更是高峰迭起,愈趋完备。在这四大王朝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中,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唐、宋、明清三个阶段。
科举制度虽然始于隋朝,但真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推行实施应当是唐朝,因此我们把唐朝作为科举制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科举制处于起始和摸索的状态之中。从科目上看,这一阶段科举制还带有浓厚的汉魏遗风。从考试内容上看,也显得杂乱无章。从铨选官吏方面看,尚无一定之制。
宋代的科举制是唐向明清过渡的中转阶段,这时的科举制度已比唐代大大地完备了。首先,科目的轻重划然分开,并开始出现由多科目向单科目过渡的趋向。其次,考试内容趋于一致,有关考试的规章相继制定。再次,科举开始成为铨选官吏的主要方法,选授官职也有了一定的制度。
明清则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科目基本上只有一科,用以划分等级的是不同级别的科举考试。而考试内容,以及与考试相关的事务都有严格的规定。除授官职也有了严格的制度,科举成为人们入仕的唯一途径。总之,明清时期的科举选官制度已经是全面的系统的选官制度了,并且与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其他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了。
而五代十国、辽、金、元时期,或者基本上沿用前代,或者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都没有代表性,研究的价值不高。
三、科举制度的名目
科举的名目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常科、制科、武科。
第一,常科。也称常举、贡举,即每年按时举行的分科考试。
常科的名目以隋唐为最多,而且时增时减,前后总计不少于三四十种。常见的名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各科考试的内容、录取的人数各不相同,考试后所授的官职也不尽相同。
宋代常科的名目也很多,但进士科与其他名目已然分离,常科中的其他名目被总称为〃诸科〃,并逐渐受到冷落。而进士科则日益成为宋代科举中最主要的科目,甚至在宋神宗时取消了进士科以外的明经等诸科。自此,进士科开始成为科举考试制度中的唯一科目。南宋以后,专设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两科。元以后常科中再也不分名目了,各科名目只能在各级考试的内容中依稀见到一些旧时的痕迹。
第二,制科。意思是指皇帝下诏召集一些知名人士而举行的临时性考试。
唐代制科的名目繁多,“多至八十有六”,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等名目最为著名。宋代的制科名目更多,而且地位也比唐时要高些,但却常常中断,甚至被废除过。(后期其地位日渐衰落)。明清时没有制科或者很少,其作用也已淡化。
第三,武举。其始创于唐武则天时,开了后世的先河,各朝代几乎都有武举科,考试也基本上以骑、射、弓、马、武术为主,有时还有策论等文字考试。武举考试中者基本上进入军队担任职务,高低则由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
四、科举选官的方法
科举考试制度自隋唐延续至清,其间有很大的变化。就考生的成分来说,一般都要求本人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家人奉公守法。一般都要求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或考试,如有违反,则予以除名等惩处。考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二是未在学校学习的普通百姓,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后参加各级考试,直至取得最高级别的考试资格。
就考试的程序来说,各个朝代都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大类别,国家级的为最高级别,地方级的一般又分省、县两级(所以有连中三元之说),顺序都是从低级到高级。而且每个级别的考试都有复试,以确保公正和不遗漏人才。
为了确保科举选官制度的实施,各朝都先后制定了许多的规则,内容涉及到科举制度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所有参与其事的人员的条件、功过等等都有明确的优惠、限制以及赏罚等条例。在此不去一一赘述。
就科考后的任用来说,各朝虽有不同,但不难看出其共同之处:一是复试合格之后才授予相应的官职,复试不合格的还可以参加下一次的复试;二是通过考试的都享有相应的特权;三是通过科举的官员比例越来越高,升官速度也较快(他们多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四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考后的任用也越来越难。
五、科举制度的利弊
从历史的一般情况看,一项政治制度能够在一定的社会中得到确立,并能长久地被予以实施贯彻,该制度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性,有其繁荣人类文化成果的积极一面。科举制度的合理性、进步性、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与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避免了人的主观作用,淡化了门第、家世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由于读书人有了一条读书、考试、作官的三位一体的仕进之路,缓解了中小地主不能进入仕途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减少了社会的不安定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不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其次,隋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等朝代,通过科举制度,把原来分散的选官权力完全收归中央,设专门的机构负责考试,又设机构负责中第者的任用,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保证社会安定是极为必要的。宋以后各代,再无地方割据局面出现,且经济、文化多出现盛世,可见其积极意义。
再次,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历代科举考试都比较重视文学诗赋,宋代还曾专设词科,而且历代各级考试几乎都设有一场科考,规定必须有诗赋一首,都刺激了人们在诗词上大下工夫。无疑科举起了推动作用。
最后,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前,学校尤其是基层学校一直处于零散杂乱的状态。而隋唐以后,特别是明清,把学校与科举考试紧密地集合起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网络化学校教育体系,促进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使封建统治者得以系统地培养符合自己统治所需要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很明显,科举制度的弊端是伴随着它本身的产生而产生的,而且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日渐显露,主要表现在:
首先,科举制度把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科考上来,人的聪明才智全部用来应付各种考试,因此有人曾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特别是明清时,科考成为人们入仕的唯一的途径,更使人们成为应付科举考试的机器。而到明清时则专以四书五经为其考试内容,又规定了八股文为专门的科考文式,使读书人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根本忽视实际才能的培养,成了一批可怜的书虫。科考中了以后也只能是封建统治者的奴仆。
其次,科举制度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的发展,使人们耽溺于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之中,形成了不务实际的社会风气,而这些却实现了统治者梦寐以求的思想的大一统。但这种思想上的大一统却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落后了。当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时,人们才从浑浑噩噩中惊醒,才发现世界上除了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人们开始认识到科举考试的危害,并群起而攻之,开始要求废除这一误人误国的科举制度。1905年,在全国的声讨中,清朝被迫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http://www.znrsw.com/pe/ewwj/tglj/200512/83279.shtml里有啊

我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