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西山景区:古代水车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06:42:27
前几天没事到公园看那个水车在转呀转,平常都没去想那水是怎么被提上来的,觉得应该很简单,没想到自己一想却怎么也想不出来,气死了怎么说也算学了几年物理的,哪位高才知道来教教哦.
闲散老人的这个答案不错,不过我还是不能明白筒口到筒车顶部时具体水是怎么到到水槽里的,就是那个时候筒口的位置为什么相对筒底降低?
希望哪位高手能跟我说说这个原因。

楼主说的水车应该就是提水用的筒车,我做过。
1,做一个大转轮。
2,在转轮上装一些竹筒,使筒口朝着转轮前进的方向(也就是水流的下游方向)。注意要与筒车的轴呈45度左右的角度,否则,在倒水时,不能倒向筒车的侧边(便于水槽接水的位置)。
3,将转轮浸入水中一定的深度,大约0.8~1.0米。
4,在筒车轴心靠后约1.0米的位置(高度比筒车顶部低一些)装一个流水槽。
原理:
竹筒起到了叶轮的作用:承受水的冲力(由水的动能(速度)提供),获得的能量使筒车旋转起来。并克服筒车的摩擦阻力、以及被提升的水对筒车的反力矩)。
当转过一定角度,原先浸在水里的竹筒(已灌满了水)将离开水面被提升。此时,由于竹筒的筒口比筒底的位置高(这就是筒口要朝着筒车前进方向的原因),竹筒里会存一些水。
当竹筒越过筒车顶部(此时竹筒开始倒水)之后,筒口的位置相对于筒底开始降低,竹筒里的水就会倒进水槽里。你可以调整水槽的位置,使水槽能够接到更多的水。
当你发现筒车旋转太慢,或者提不起水,你要在筒车上装一些木板或竹板,便于筒车从水中获得更多的能量(动能)。你也可以将筒车浸入水中更深一些,来获得能量(这样处理,由于竹筒出水时的位置与筒车轴线之间的角度更大,筒口与筒底的高差也更大,能够使竹筒内存下更多的水)。
当水流的速度较低时,竹筒也要相对小一些,否则,筒车从水中获得的能量有限,不足以克服被提起的水对筒车的反力矩(或者说:势能)。
如此往复,循环提水。
筒车本身的效率很低,但无需供给动力。

水车的原理就是把水流向前的推力转换成水的重力势能.
现在对水车进行受力分析(本身的重力和支持力略):
流水对水车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F,该力的力臂始终等于水车半径R.它的趋势是推动水车逆时针转动;同时,水车受提上来水的重力(始终向下)G的作用,它的趋势是推动水车顺时针转动,但是它的力臂是小于R的(具体值需要用到微积分,假设等于R/2).
那么水车转动的前提就是FR>GR/2,即F>G/2.
水车都满足这个前提条件,所以会一直转.
如果提水的水桶太大或者水流速度太小小,那么水车就转不动了.

简单说如果提水的水桶太大或者水流速度太小小,那么水车就转不动了.水车的原理就是势能转换成动能的过程 ,要考虑好力的度,才可以使它转

水力机械大致上有三种含义:一:将水位升高的机械,如农田中常见的刮车、筒车、龙骨水车等。二:利用水流能量来作功的机械,如水磨、水碓、水排等。三:利用水的浮力或压差以达到某种功用的机械,如轮船、打捞船,以及船中的橹、舵和桨等机械部件
水力机械:第一种: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业的象徵和农村的缩影,尤其是龙骨水车,为中国所特有,其经济与便捷之程度为西方的阿基米德螺旋 (Archimedes Screw,一种抽水机) 所不及。
第二种:水磨在东西方几乎同时诞生,水碓为中国所特有,而舟磨、水排与罗面机是中国人创造的现代机器,
它们几乎具有现代机器的所有成份。
第三种:轮船与橹、舵也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而打捞船是现代打捞机械船的始祖。

水车的原理就是势能转换成动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