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铺app: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4:17:04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但是,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正确得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本国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现代化。

  全球化到底是什么

  全球化浪潮正席卷华夏大地,全球化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它将带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礼物”?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批沪上学者为此聚集华东师大亚欧研究中心,从多学科的角度,见仁见智,就区域化、全球化及与中国加入WTO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唐海燕(华东师大金融系教授):我是搞国际经济的,我想从总体上谈对全球化的看法。我反对用“双刃剑”来比喻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不错,经济全球化确实包含了正面的积极影响和反面的消极作用,但它们是相互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很难把它们分开。应该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的角度,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不宜机械地“一分为二”,而应“合二为一”,否则会进入两难之境,进退维谷。我认为,在全球化中,我们将有以下6个方面的趋势:世界经济模式开始进入“融合模式”阶段,但板块特征依然明显;要素的全球性活动加快,但各国经济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的周期及其特征将会发生变化,经济周期理论面临挑战;国家经济主权弱化,但国家利益和民族特性又在强化;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降低了,但全球经济冲突则会增加。

  樊勇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学术界对何谓全球化,有3种解释,一是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二是认为全球化是对经济技术资源进行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三是认为全球化是为了解决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以及毒品和犯罪的跨国泛滥等等。我认为,第二种看法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标志和核心就是加入WTO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对我国来说,加入WTO的首要问题是制度创新。加入WTO,对我国的冲击主要不在于对哪一个具体行业的冲击,而是由公开性和非歧视性带来的制度创新压力。它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新的含义,经济体制改革不再局限于放权让利和转变政府职能,而是要求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走向平等的格局。

  蔡鹏鸿(上海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我是从事国际政治研究的。我认为全球化与区域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相互联系。以WTO和APEC(亚太经合组织)为例,可以先比较一下APEC与WTO的异同。由于亚太各国和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还是被西方国家禁运的,所以APEC虽有宗旨,但并不是很有约束力。领导人的宣言也无法律效力,只有道德上的约束。迄今为止,其工作方向主要在三个方面:贸易投资自由化、商务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1993年后,美国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它主要是想借APEC进一步打开亚太贸易的大门,实行贸易“自由化”,对经济技术合作并不热心。再加上经济技术合作不少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不像海关关税和进出口总额那样容易量化,所以,这是一个难点和冷门,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希望得到发展和突破的一个方向。我国加入APEC,为其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从战略角度分析,进入区域化的APEC是我国进入全球化的WTO的一个“试验”和“练兵”。加入WTO在即,似乎对APEC有必要重新认识,包括怎样从欧洲模式取得借鉴?如何打破技术转让僵局?等等。

  卿文辉(华东师大法政系副教授):我不认为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这种相互联系必定具有互补性。从逻辑上讲,区域化是区域主义的表现,全球化是多边主义的表现。区域化同意或默认“歧视原则”,因为任何区域内部的互相优惠,就是对区域外的歧视;全球化则遵循“非歧视原则”。由此看出,区域化与全球化是水火不容的。然而,在实践中,两者又是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推动的。一方面,区域自由化如APEC、欧盟等等,是全球区域自由化的一个阶段,多边的进展有赖于区域的诉求;另一方面,关贸总协定以及其后的WTO章程第二十四条等条款,又为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免除了部分最惠国待遇义务,特别是在地区性特惠贸易问题上免除了发展中国家遵守总协定的部分义务。未来的世界,将是区域化占上风,还是全球化占上风,抑或轮流占上风,现在还难以作出结论。

  《人民日报》 (2000年10月12日第三版)

  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美国全球化理论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认为,全球化的第一层含义是经济领域,可称为经济全球化,指商品、服务、资金、信息远距离的流动;第二层是环境方面,在空中或海洋里远距离的物质传送,影响全球环境,包括艾滋病、酸雨等对全世界的影响;第三层是军事全球化,使用武力的危险促使了军事上的联系;第四层是社会与文化的交流,包括宗教的传播和科技知识的推广;第五层体现在其他领域,如政治、法律、娱乐、时尚和语言等方面。

  奈的观点和看法令人感兴趣,但并非是“独家的”。全国政协最近举办了“ 21世纪论坛”,讨论经济全球化问题,与会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慧炯、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刘吉等也对全球化进行了类似的划分。但值得指出的是,各个层次的全球化并不是同时出现,经济全球化出现得最早,是各种全球化的基础和先导。

  全球大市场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 T·莱维于 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历史进程。参加“ 21世纪论坛”的专家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在全球市场分开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地区之间的自由化贸易不等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动因。他们指出,经济全球化于 20世纪 50年代产生, 90年代形成高潮,这有其必然性。冷战结束后,占世界市场 1/3的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变化,转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全意义的全球大市场诞生了。

  国际贸易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从世界经济总体来看, 1978年世界贸易占世界 GDP的比重仅为 9.3%,而 1998年上升到 24.3%,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和载体的跨国公司大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据统计,跨国公司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 40%,国际贸易的 60%,国际技术贸易的 60%— 70%,对外直接投资的 90%。联合国贸发会议《 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上起到了主导作用。我国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指出,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不仅可以绕过许多壁垒,迅速掌握当地的市场需求,有效利用当地资源,也可以通过内部贸易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便促成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使经济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全球化。

  “新经济”出现,催生了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突飞猛进,人类知识所形成的第三次技术储备在通讯、计算机和网络领域不断释放出来,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上加以体现,发生了信息革命和数码革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把各个国家和各个机构连在一起,人类在这个全新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贸易、科研、学习,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并进行文化交流,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瑞典爱立信集团公司董事长拉斯·兰姆维斯评论说,互联网和数字通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地球村变成现实,构成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机遇与挑战

  战后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成功范例。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说,以 1990— 1996年为例,亚洲“四小龙”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 9%以上,多数东盟国家为 6%— 8%,这种较高速度的增长一直保持到 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他认为,这与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多年来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关。

  中国成功参与经济全球化更为众多的与会专家称道。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说,自从邓小平先生于 1978年宣布新的经济政策至今,中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中国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于去年 11月同美国达成协议时,便已向世人显示,它正采取重大的步骤,把中国的经济纳入全球网络。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斯文·桑兹卓姆说,中国有效地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刺激了本国的发展,并减少了大量贫困人口,中国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澳大利亚前总理弗雷泽说,中国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通过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稳定了金融市场,阻止了亚洲金融风暴的进一步蔓延。他认为,中国货币保持稳定是亚洲经济复苏的重要促成因素。

  凡事具有两重性,经济全球化也不例外,它在带给各国利益的同时也对其造成巨大的冲击。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和国内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产生经济波动和诱发一国金融危机的风险大大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埃及经济学教授 S·图巴尔、印尼国际和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的学者尤素福·瓦南迪、泰国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威拉蓬·拉曼军以及中国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披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 1983年的 43倍扩大至目前的 60多倍,贫困国家的债务超过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80%,全世界 10多亿人每天收入不足 1美元, 28亿人每天收入低于 2美元,而世界最富有的两成人口享用全球超过八成半的产品和劳务。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差距悬殊,前者为后者的 200倍以上。据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继续增加, 10年前是 36个, 5年前是 42个,现在是 48个。在发达国家里,贫富差距也在扩大,以美国家庭收入为例,最富有的( 20%)家庭年平均收入是 137500美元,而最穷的( 20%)家庭年平均收入为 1330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距竟达 10倍之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康德苏最近评论说,“贫困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速度是不能容缓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已成为爆炸性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

  态度与对策

  对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无论谴责或者回避它都是没有用的。许多专家强调,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趋利避害,寻求发展。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宗德说,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观念和体制,积极与国际接轨。泰国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威拉蓬·拉曼军提出建立新的经济金融秩序与制度,防止或降低世界经济金融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冲击,在地区范围内,考虑创建地区性货币基金组织及改革亚洲开发银行等问题。更多的专家提出,国际组织应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的利益,推动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人民论坛》 (2000年第七期)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特征及效应
  编者按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会见出席“二十一世纪论坛”二○○○年会议的外方人士时指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经济未来发展依赖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严峻的挑战。任何国家要取得本国经济的更大发展,除了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外,还要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海派经济论坛组委会、本报理论部与上海银行发展研究部日前联合举办了“经济全球化中的开放与保护”高级研讨会,《论苑》专刊今日发表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与广大读者交流。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问题在于:经济全球化会对各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并且,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各个主权国家的政府有没有选择权?为了回答这样两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特征以及效应加以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下面让我们分而论之:

  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封闭经济由于缺少外部资源、信息与竞争,而呈现出经济发展的静止状态。计划经济体制则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对称和激励不足问题,而导致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所以,不管是传统的封闭经济,还是起源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众所周知,商品与要素的价格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这种地区性差价的存在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而区位优势则为企业提供了进行全球性套利的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正是企业出于套利动机的这种全球性扩张,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企业的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负盈相关的。即:远距离控制成本低,企业的活动半径就大,从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就高;反之,则相反。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经济的诞生,使得这种成本大幅度下降,以致,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一家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来说,它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特征产生于比较。为了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我们就必须将其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要素是主权国家,一体化的实现是通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公平分配一体化的成本与收益来实现的。

  但是,与地区经济一体化不同,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要素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个人与企业,它是在各国经济体制趋同与信息技术进步背景下,通过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全球性套利来实现的。因此,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与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的。正如我们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财富分配必定是不均等的。1997年发生在东亚的金融风暴足以证明这一点。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主要有二:其一是财富再分配的效应;其二是通货收缩效应。

  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国际竞争力较弱国家的财富必然会被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再分配。
  经济全球化的通货收缩效应根源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总供给的增加。例如,当中国、前苏联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经济转型而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时,尽管世界的总需求增加了,但是世界总供给会增加得更快。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国家仅仅是在为本国居民而生产,而当它们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之后,它们将为整个世界而生产,因而其供给必定会随着生产力的解放而增加。随着世界总供给的增加,物价就会下跌,通货便会随之收缩。

  但是,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来区分两种不同的通货收缩:一种是因为供给增加而引起的通货收缩,它是属于那种好的通货收缩;另一种则是因为需求下降而引起的通货收缩,它是属于那种不好的通货收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既有好的通货收缩,又有坏的通货收缩。哪种经济体可能面临好的通货收缩?哪种经济体又可能面临坏的通货收缩呢?这将取决于该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第一种效应的作用过程中,是属于再分配型的经济体,还是属于被再分配的经济体。例如,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风暴中,东亚国家显然是属于那种被再分配的经济体,因此,它们所面临的通货收缩也就必定是属于那种坏的通货收缩。

  几点结论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所以,对于一个已经走上开放经济道路的国家来说,它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全球化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降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成本支付。

  2、一国要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增加获利、减少损失,关键在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3、在竞争力不能迅速提高的情况下,较好的控制方法是控制经济的对外开放度。然而,选择这样的策略是有约束的。我们的观点是: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抵御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最有效方法。

  (本文作者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教授)

简单的说,没有关税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但是,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正确得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本国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