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脂肪瘤最简单的偏方:自己在进行每天的户外运动(比如跑步或者做操)时,怎么避免运动损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09:40:13

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

我们在正式运动之前都要先在场地上跑一跑,跳一跳,压压腿,转转腰,这就叫准备活动。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呢?准备活动有什么好处呢?

这是因为人在不运动时,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都比较缓慢。而人在运动的时候,各种机能的活动量就都大大地加强了。如:肌肉在紧张地收缩,心脏跳动剧烈,血流加快,呼吸加深加紧。要使这些生理机能从安静时的状态转变加强到运动时的状态,就需要克服一个生理惯性的过程。运动前所做的准备活动,就是克服这种生理惯性,迅速提高生理机能,使机体适应运动,就可以防止在运动中发生损伤。 课余训练时,导致运动损伤,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的温度没有升高,力量和伸展性不够,因而容易受伤。

二、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教学的基本内容相结合得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机能没有得到改善,也容易受份。准备活动的量过大,会使身体疲劳,当进入正式运动时,身体机能不是处于良好状态,而是有所下降,这样也容易致份。

三、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进行基本内容教学的间隙时间太长,肌肉产生了怠倦性,也容易造成受伤,这种情况在教学测验或考核时常会碰到。准备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课和训练课的效 果。因此,进行教学与训练时,必须科学的安排准备活动内容,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从静到动的身体适应过程

1、准备活动要有时效性。准备活动是为基本教材内容服务的。因此,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训练水平、季节而有所不同,运动量要适当,不宜过大。如果诮耗体力过大,就会影响基本内容的进行;量小了也会失去准备活动的意义。从开始到准备活动结束,一般玖5一10分钟左右,其强度是脉搏跳动显示为每分钟110一130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气候,准备活动也要随之而变化。气温低时活动量大些,时间长些;气温高时或刚做完课间操接上体育课的班,量侧小些,时间短些。

2、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一要为基本教材务,如教学内容是跑的项目,准备活动就应该多做些下肢活动,如下蹲、弓步压腿、摆腿、高抬腿跑、支撑后蹬跑等动作;如教铅球时,可做原地推铅球的模仿练习,从握球的手型和正确用力顺序。

3、准备活动要适当安排素质性结习,如速度方面,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次数。如立卧撑、俯卧撑、蹲立、高抬腿跑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距离,25米和50米等。

4、一套好的准备活动,应包括上肢、下肢、跳跃和专项练习,动作的顺序应是从上肢到下肢或下肢到上肢,总之要充分热身,把躯体各个关节都活动开使身体尽快进入最佳状态,适应剧烈的运动结习。

先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