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论坛头条:结合作品谈谈苏轼诗的理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04:51:05

简述苏轼理趣诗的特点
苏诗中有不少理趣诗。所谓理趣诗,就是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新泥”,以蕴涵哲理的比喻表达了对人世变迁的惆怅之情;而《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借写景而谈处世哲理,成为理趣诗的名篇。苏诗中的“理”,不是玄思和吊诡,而是生活中随感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以新的启迪。另外,苏诗理趣诗中还有谈佛论禅之作,如《琴诗》,借咏琴而阐发禅理,别有韵味。谈空说有乃至“借禅以为诙”之作也不少。然真正富于理趣的还是诗中采集的那些生活中迸发的星火。

苏轼的诗有时能结合生活中所接触的情景,表现他对事物的新颖见解,而不失诗的趣味。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其中有一段讥讽新法之辞:“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覃、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被贬
苏轼因政治上的不得意,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逐臣迁客的身份中度过的,这就常使他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之中。想有一番作为而不能为,心系朝廷却一次次被冷落。但他无论身居庙堂之高,还是身处荒州辟壤,都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关心着朝中大事。神宗皇帝读到他写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感叹说“苏轼终究还是爱君的”。在欲仕不能、欲隐不忍的矛盾中,他有时也用佛道老庄的哲学来安慰自己。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无论在朝还是作地方官,都不忘记为国家、为当地百姓做好事。他虽然也镇压过武力反抗的“盗贼”,但更多的是救济灾民,关心生产民生。在治国方略上,无论是内政外交,他都能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对外,他主张积极防御,反对屈辱偷安和轻开边衅。对内,他主张刷新吏治,发展生产,关注民生,反对竭泽而渔。

他在知密州时,生活很苦,他作为一州之长,公务完毕也同老百姓一样挖野菜吃。但常怀一颗忧国为民之心。主张抵抗当时夏、辽的侵袭,并做着随时奔赴前线的准备。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词中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报国的一腔热忱。

“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进入了政治上一个失意时期,但他仍牵念着国家的安危,仍时时想着为抗击辽和西夏的侵扰立功,“臂弓弯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在知登州府短短的五天里,他还亲自勘察地形,筹划抗辽的部署。

他在徐州时,派人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镇找到了煤,发动人们就地采煤,不仅解决了民用燃料,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还便利了冶炼,有利于制作锋利的武器,抗击夏、辽的侵扰。

哲宗亲政后,由于政见的不同,把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师又贬到了当时属于“边难险郡”的抗辽重镇――定州,他在定州仅十个月,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整饬军纪,严惩贪污盗窃,使政风肃然,军队提高了战斗力。二是增修弓箭社,搞军民联防,增强了边防武备,使辽国不敢轻动南下骚扰,有效地保卫了北部边疆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