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樱花弹:汉代巴人的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7:26:48

《华阳国志·蜀志》说:“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古蜀获得天府陆海的美誉是不容易的,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巴蜀先民累代的经营与开发。原来在西汉初以前,“天府陆海之地”是用来艳称“关中”的,到西汉后期,西蜀的富庶程度逐渐超过关中,人们说到关中时反而叫做“郊野之富,号为近蜀”了。

  “天府陆海”之称是对巴蜀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的特色的最好概括。

  四川盆地,特别是川西平原的开发与繁荣是从水利开始,赖水利支撑的。成都平原是一个冲积平原,上古之时,河道不畅,洪涝成灾,沼泽沮洳,原隰低卑。古蜀先民从岷山向平原迁徙,首要的任务是排涝排水,疏通河道,寻找安全的居住环境与适宜的农耕地。而这首先就要对川西平原水患的源头——岷江水系加以治理。几千年来,巴蜀农业都是把治水事业放在首位,出现了大禹治水、鳖灵开金堂峡、李冰建都江堰开成都二江、文翁治沱开湔江,和高骈改府河道这五次治水事业的高峰。加上近年来治理成都府河和南河的综合整治工程,一共是六次高峰,这充分体现了水利对于巴蜀农业发达的极端重要性。

  西蜀是夏禹文化的起源地,中华民族古代最大的治水英雄大禹即生于阳山,出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序》说:“禹兴于西羌”。诸多史籍都记载禹生于汶山郡广柔县的石纽,传说其母有萃氏女修己因吞神珠薏苡感孕剖胁而产禹,故其地名刳儿坪。今北川县、汶川县和理县乃至都江堰市的龙池都有“石纽”和“禹穴”的纪念地。北川县禹里羌族乡有石纽山,上有汉隶“石纽”二字石刻,传为扬雄所书。楷书“禹穴”二字为唐李白手迹,篆文“禹穴”不知书自何人。汶川县飞沙关也有“石纽山”纪念地,刻有“石纽山”三字石刻,字迹苍劲古朴。山上有刳儿坪岩洞,刻有“禹迹”两字。在理县的汶山寨也有石纽山,悬岩绝壁上刻有“石纽山”三字。总之,在汶山郡的范围内有很多大禹出生的纪念遗迹分布。

  禹娶于涂山氏,在巴蜀安了家。在四川盆地内,现有两个涂山。一是重庆市巴县的涂山,一是理县通化的涂禹山。虽不可确指,但说明了西羌人的夏禹部族与土著涂山氏部族联盟的形成。

  大禹治水是从岷江开始的。“峨山导江,东别为沱”,是大禹治水的方略。先治岷山,“随山而导之”,“然后循水而导之”,“以察地势之高卑而蓄泄之”(《崔东壁遗书·夏考信录》)。疏导岷江,分别其支流向东泄洪,叫做“东别为沱”。这种办法在岷江试验成功了,就推向了全国,扩及九州。禹可以说是山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第一人。

  开明氏鳖灵治水、开金堂峡是第二次高峰。杜宇望帝时,岷山及其支脉玉垒山发生大洪水,望帝无法治理,特请其相鳖灵治水,决开玉垒山,凿开金堂峡,用“东别为沱”的办法使洪水进人沱江。鳖灵治水成功,杜宇只好让位于鳖灵,是为开明。

  近年的考古成果证明,古蜀治水工程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开始了。如成都方池街和成都军区第三招待所遗址的笼络卵石埂护岸工程,抚琴小区和指挥街遗址的木桩排列坝体工程,都是古蜀治水事业的先声,先民累代劳作的业绩。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蜀先民治水的最伟大的成果,是世界水利史上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程的典型,是世界水利工程中历时最悠久、设计最巧妙合理、灌溉面积最大、使用时间最长而又连绵至今、综合效益最高的古代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由蜀郡守李冰领导的,大约在秦昭襄王时期。他勤于王事,卒于任所,死后葬于他治理过的洛水即石亭江出山水口高景关之侧,今什邡洛水镇章山有他的墓园。1974年从都江堰渠首鱼咀外侧江底挖出一尊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所造的李冰石象,表明对李冰的崇敬并视为江神是从秦汉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以都江鱼咀,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部分为主干。鱼咀的作用是分流引水,控制岷江由峡谷进入平原的咽喉。在平原入口处江心河床上用竹笼盛石累成形同鱼咀的沙洲长堤,把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内江用途是引水灌溉,流出都江堰后变为平原上多支分流的扇形水系,起着最主要的灌溉作用。外江则用于排洪,其水部分流入沱江。紧接鱼咀之后是金刚堤,堤的尾部筑有飞沙堰,它的作用是泄洪排洪。距飞沙堰200米处是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出来的“离堆”,控制内江流量,使其内江进水量恰可供下游灌溉之用。如内江水量过大,则宝瓶口可起控制抬高水位的作用,使水越过飞沙堰泄人外江,保持水量的平衡。飞沙堰还起着利用江水直冲离堆而产生的横向漩流的力量自动横向排沙,向外江方向排出洪水中大量沙石的作用,据测算最多时可自动排出沙石98%。蜀中先民创造的这一水利工程的奇迹,是使得内江和宝瓶口以下渠道不致被沙石淤填,使得都江堰渠首工程不需用大量人力清淤就可以连续使用数千年的重要保证。为了观测水位,李冰立了三个石人于水中,“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水经注·江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则。李冰还采用了竹笼装石技术作为筑堤护岸实施岁修的手段,这种以多层竹笼卵石来减轻水势的以柔克刚办法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为调节内外江流量的合理分配,李冰还发明了杩杈与羊圈调节水量的技术,这种技术也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起着水闸的作用。据传李冰根据治水经验还总结出了都江堰维修原则的“深淘滩,浅包堰”的六字诀,至今惠益成都平原水利系统。后人将六字诀发展为治水三字经60字,刻在纪念李冰的专祠二王庙的墙壁上,这是两千多年治水经验的结晶。

  成都二江(府河和南河)是成都城市的生命线,是成都文化萌芽和滥觞的摇篮,其开穿治理成功也是李冰的功劳。《史记》载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司马迁盛赞他引水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直到今天,都江堰灌区已扩大到一千万亩以上,都江堰和二江还仍然是成都城市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命脉。因其嘉惠后人,对城市起着因水而生、因水而荣的巨大作用,二江被历代文人赞誉为“锦江”。

  后人为纪念李冰及其子二郎治水的功劳,在都江堰修建有“二王庙”,在四川各地建有“川主庙”,把李冰尊奉为“川主”。今阿坝羌族地区有二郎为羌王的传说,李冰父子也可能是羌人,至少都江堰的修建是羌族与汉族先民联合开发的结果。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促成了巴蜀地区秦汉时期农业的高度发展,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又在灌口分流,实施分内江水为蒲阳河,灌溉今天彭州一带土地的水利工程,扩大了都江堰的灌溉面积,灌口也因春耕时需水如金,被叫做“金灌口”。汉代的成都平原由于灌溉的保证、铁器的使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农业生产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水稻亩收可达30 斛至50斛,大约相当于今天亩产780斤至1160 斤,而当时全国中等土地种栗,一般仅得三、四斛,其粮食亩产量仅为成都平原的十分之一。

  在汉代四川画像砖上,对于农业生产有生动的反映。再加各种陶俑和陶塑,则是巴蜀园艺、畜牧、家畜、养鱼等副业发达的文化反映。这与《华阳国志》说:巴郡“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蜀郡“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的文献记载,正可互相印证。

  巴蜀农业在唐宋时期仍保持着“天府之国”的地位,享有“扬一益二”的美誉。唐人陈子昂说:“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宝,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在唐代,剑南西川是全国诸州中最富庶的地区,是唐朝的重要财源地,在安史之乱之后,剑南西川和东川的税收财赋占唐朝国库收人的三分之二,可见其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说它是聚集了天下珍宝的“国家之宝库”,是“人富粟多,可兼济中国”的粮食基地,应该不是虚誉。宋代的巴蜀农业发展程度不低于唐代,仍然是全国最重要的稻米产区“蜀地膏腴,亩千金,无闲田以葬”,(《宋史》卷344 (王觌传》)。南宋时期,川峡四路负担全国军粮总数的三分之一,仅由此就可见巴蜀粮产之丰富,府库之充溢。

  唐宋时期,都江堰水利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扩大,灌溉面积比秦汉时大大增加,并增修了不少新渠。最著名的渠系有:唐玄宗时,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在新津西二里修通济渠,经120里至眉山入岷江,扩大灌田面积1600 顷。唐禧宗乾符年间,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改府河道,在九里堤修縻枣堰,把郫江水由城南东流改为城北东流,转南与流江会合,形成“二江抱城” 的格局。为利农桑,又将“负郭丘陵悉平之”。今成都城西北府河以北地带就是那时夷为一望平川的。到宋太祖时,成都知府刘熙古重新整治九里堤和縻枣堰,既防水患,又有“沃野之利”,蜀人为此建“刘公祠”来纪念他,把九里堤称为“刘公堤”,后世误为“诸葛堤”。蟆颐堰是唐宋时可灌眉山、青神农田7万余亩的一条名堰,又叫蟆颐津。南宋嘉定年间,眉 州知州魏了翁曾主持修复蟆颐堰。都江堰在历史上有过多种名称,到南宋 时才正式有了“都江堰”之名,其水系经过整理已有三大派三大流,使川 西农田一直得以保持稳产高产的水平。

  经济作物在唐宋时有新的发展,甘庶、荔枝、茶叶、药材、柑桔等是 巴蜀著名的物产。杜牧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 写的就是杨贵妃在长安要吃涪州城西五十里荔枝园产的鲜荔枝的故事, 当时成都、江州、戎州、泸州均产荔枝,闻名全国。甘庶生产的庶糖已成 为巴蜀向朝廷的“土贡”。遂州还生产冰糖,当时称为“糖霜”,遂宁人王 灼有《糖霜谱》专门记述遂州甘庶生产的经验。唐宋时的巴蜀是全国著名 药材产地,其中彰明(今江油县)是驰名全国的附子生产基地,杨士惠专 门写有《附子记》记述彰明附子生产情况。柑桔种植遍及四川盆地,以川 东北果州(今南充)、利州(广元)、梓州(三台)所产最为有名。园艺名 产则以彭州所产牡丹为最,号“天彭牡丹”,陆游专门写了《天彭牡丹 谱》,称彭州牡丹“近百种”,“红花最多”,以“状元红”为第一。据《成 都记》说:“彭州牡丹在蜀为第一,故有小洛阳之称。天彭谓之花州,牛 心山下谓之花村。”至今,彭州市丹景山牡丹仍为全川第一,每年都举办牡丹花会。

  因四川盆地丘陵和山地甚多,巴蜀先民很古就开始修筑梯田。汉代画像砖里有水稻梯田模型,说明梯田在秦汉时已是巴蜀人在山区种水稻的一种重要方法。宋代巴蜀人叫梯田为“雷鸣田”。这个名称有两种来源,也反映了梯田的两种类别。一种是说“雷鸣田,盖言待雷鸣而后有水也”。就是靠春雨雷鸣养水的冬水田。另一种则是引用山泉水层层灌溉的雷鸣田,因其高田水层层流人低田而响声似雷鸣而得名。范成大在川东所写的诗句:“人间只见秧田润,唤作蟠龙洞里泉。”“旧雨云招新雨至,高田水入下田鸣。”就是写的山泉雷鸣田。

  林盘是川西平原农家一大特色。川西农家村落甚小,更多的是单家独户,门前流水,舍南舍北则为茂林修竹环绕,茅屋掩映于竹林之中,故范成大说川西“家家有流水修竹”。川西称这种流水修竹之家为“林盘”。每家拥有“林盘”一座,既美化环境,又是副业手工业的原材料。这种林盘特色至今仍在川西各地保持着,正如范成大在《吴船录》中所描绘:“一路江水分流,入诸渠皆雷轰雪卷,美田弥望”,“流渠汤汤,声震田野,新秋勃然郁茂”,“所谓岷山之下沃野者,正在此”。

三星堆遗址

知道的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