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进口5系保养维修:50%硫酸镁外用为何可以消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8:58:01
硫酸镁还有哪些其他的药理作用
发生基理最好细一点
MgSO4外用消肿使用方法跟原理?
子痫时的用药浓度跟用药途径?
导泻时的用药浓度跟用药途径?
降压时的用药浓度跟用药途径?
利胆时的用药浓度跟用药途径?
Ca+拮抗时的用药浓度跟用药途径?
个位同仁,硫酸镁消肿是外用应该不会是与钙离子拮抗吧,那是不是因为高渗把水份带走呢,水肿的消肿是通过皮肤散失水份吗??有没有准确一点的答案呀???

硫酸镁有消炎去肿的功效,所以50%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可以消肿。

另外,硫酸镁还有以下药理作用
(1)硫酸镁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松弛骨骼肌,具有镇静、抗痉挛以及减低颅内压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及高血压脑病等。多以10%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或用5%葡萄糖稀释成2%~2.5%的溶液缓慢滴注。但应注意直接静脉注射或大剂量肌肉注射硫酸镁很危险,一般25%硫酸镁每次最多用15毫升即可。使用时应注意观察病人呼吸和血压情况,膝反射迟钝是镁离子足量的重要标志。

(2)口服硫酸镁在肠道吸收很少,口服硫酸镁有良好的导泻功能,因此硫酸镁又叫泻盐。口服硫酸镁水溶液到达肠腔后,具有一定渗透压,使肠内水分不被肠壁吸收。肠内保有大量水分,能机械地刺激肠的蠕动而排便。因此硫酸镁可用于治疗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与驱虫剂并用,可使肠虫易于排出。可每次将5~20克硫酸镁溶于100~400毫升温开水中,清晨一次口服。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注射给药,过量镁离子可直接扩张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传递障碍,从而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肌内注射一次1G克,10%溶液,每次10毫升;静脉滴注,一次1-2.5克,将25%溶液10毫升用5%葡萄糖稀释成1%浓度缓慢注射。

(4)硫酸镁能刺激十二指肠粘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从而促进胆囊排空,有利胆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每次2~5克,每日3次,饭前或餐间口服。

(5)硫酸镁通过抑制细胞对钙的摄取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有助于危重哮喘时症状的缓解。药物剂量:25~40mg/(kg·d)(最大2g/d),分1~2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脉滴注(20分钟以上),酌情使用1~3天。

(6)镁离子能直接抑制子宫平滑肌,可治疗早产。硫酸镁静脉注射与滴注,首次4克,用25%葡萄糖20毫升溶解5分钟内缓慢注射,以后用25%硫酸镁60毫升,加于5%葡萄糖1000毫升静脉滴注,每小时2克,直到宫缩停止后2小时。

(7)镁具有许多与钾相类似的生理功能。由于镁缺乏的临床表现与缺钾相似,故缺镁往往易被忽视。在缺钾时经过补钾而症状仍无改善时,应首先考虑到缺镁的可能,这样才可使低镁血症得到及时纠正。因此,长期输液的病人,在补钾的同时要注意补镁。每日输液中加1克的硫酸镁,可防止低镁血症的发生。

备注:资料参考药物学手册和好医生网站,并收集整理,对我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还请多多指教。

硫酸镁之所以可以消肿,是因为硫酸镁可以拮抗钙离子,我们常常把硫酸镁当作钙离子拮抗剂使用,而钙离子是参与平滑肌收缩的,因此硫酸镁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由于水肿是因为组织间液过多所致,其组织压较高,当平滑肌舒张时,过多的组织间液会顺压力流回血管,水肿就会减轻,这就是其消肿的机理。
此外硫酸镁如果静脉给药,可以舒张血管而起到降压作用,也可起到解痉作用,如果口服,则有导泻作用,其导泻能力较强,与其在肠道中形成高渗作用有关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它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easa)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已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各种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的手段十分完善,本文拟从硫酸镁在冠心病中的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镁是人体内第四丰富的阳离子,在细胞内它的浓度位居第二,许多研究认为它的缺乏和许多心血管疾病相关,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成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因此,硫酸镁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药物,探讨镁在冠心病中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作用,这对我们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镁和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血清总胆固醇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西方人群中已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高甘油三酯或高胆固醇血症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一些关于人体内镁的浓度和血脂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认为,缺镁或纠正低镁血症可以改善人体内血脂代谢紊乱的状况。Anetor JI等在患有糖尿病的黑人中调查发现,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和镁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r=0.6,P<0.001)[2]。而高胆固醇血症对冠心病来说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在美国的一个关于“低镁血症是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样本数为13922的4个美国社区中的人员,跟踪4到7年,其中有223个男人和96个女人患有冠心病,他们在调查发现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血清中镁的水平明显于低于正常水平[3]。 有关于镁和血脂的关系,Khayyal MT等预先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喂养兔子两个月致高胆固醇血症,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用磷酸吡多醛谷胺酸镁(MPPG)喂养一个月,测定试验兔子主动脉和肾动脉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肽、组胺和乙酰胆碱,结果发现MPPG能使高胆固醇血症的兔子的主动脉和肾动脉原本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高反应性降至至正常,他们推测这种作用可能与改变内皮细胞或其表面受体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有关[4]。另外,Knmmerow FA等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镁的缺乏引起脂质代谢异常、脂质过氧化物增多、内皮细胞分泌前列腺素减少及血小板聚集增加有关[5]。镁在脂质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拮抗钙的作用密不可分,而钙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后,在受损害血管处由于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血小板聚集增加,并且促进纤维蛋白原和LDL沉积于内膜下,从而形成粥样硬化,试验证明如果阻断这种内流,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用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阻断钙的内流结果发现平滑肌细胞内LDL的转运也减少了,可想而知,镁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理钙拮抗剂,能有效阻断钙离子内流入细胞内[6],当人体低镁血症或在冠心病病人中补充镁是对冠心病病人有益的[7]。

镁在治疗冠心病中拮抗血栓的形成
冠心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而心绞痛、心肌梗塞都是因为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的严重冠脉事件,整个过程实际上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过程。如果能有效地减少或阻断血栓的形成,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应会大大的降低。尽管镁在治疗急性心梗时经常会被使用到,但它在调节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却鲜为人知。下面是镁对抗血栓形成的一些研究。Shechter M等将42个冠心病病人根据细胞内镁的水平分为两组,测定病人体内血小板依赖性血栓、血小板浓度及CD62P,结果发现在两组患者中,血脂水平、纤维蛋白、血小板计数或血清镁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血小板依赖性血栓在低镁血症组明显高于高镁血症组(P<0.004);而血小板聚集或CD62P则无统计学差异[8]。同样的结果他们在另一组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中得到同样的结论,他们在这个试验中测定了PDT、血小板聚集、P选择性物质、单核细胞的TF-PCA和粘附分子,结果发现,口服硫酸镁能有效的抑制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血小板依赖性血栓(PDT)形成,而其它指标则没有差异[9]。Liao F等在研究低镁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中,也认为低镁易形成血栓[3、10]。那么,镁在抗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Medizinische Klinik认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镁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主要是抗血小板的作用,镁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它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受体GPIIB/IIIA和P-选择性物质的作用[11]。另一项有关研究也认为,在冠心病病人血液中特发性P-选择性物质和ADP诱发的P选择性物质均比对照组(正常人)高(P<0.05),静脉使用镁剂后,能有效减少两者在冠心病病人血液中的含量(P<0.02)[11]。有学者认为在心肌梗死的病人中再灌注性心肌损害主要是与血栓的再形成和栓塞有关,Ravn HB等在动物试验中用镁剂作为试组,安慰剂组作对照组,结果发现,在左前降支闭塞后30分钟后用硫酸镁再灌注,两组梗死面积差异明显(P<0.03),EF值在两组中统计学差异明显(P<0.03),而血小板浓度在两组中差别不大,结合上述几个试验研究说明镁抗血小板血栓形成并不是通过减少血小板数量,而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形成血栓的过程中的某些环节[13]。

硫酸镁与血小板、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硫酸镁的使用对冠心病的益处,除了上述降脂,抗血栓的作用之外,作为一个血管扩张因子,它可能还通过各种扩血管的作用或作用于各种炎性物质的作用而发挥它在冠心病中的保护作用的。镁因为具有拮抗钙离子内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它具有降压的作用,据研究它还有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迁移、增殖的作用[7]。Person PJ在研究血管痉孪性心绞痛病人的血小板内Mg2+和Ca2+浓度中发现,血管痉孪性心绞痛病人中血小板内镁是降低而钙是升高的,如果补充镁可以减少血小板内钙的浓度[14]。除拮抗钙的作用外,镁可以通过一些机制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中NO的代谢,而NO具有舒张血管和调节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人在研究血镁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中发现,低镁血症会影响Ach和ADP这两种内皮NO依赖性舒张因子对血管舒张的反应,当补充镁至正常以后,Ach和ADP舒张血管的作用又恢复到正常。同时,他们还发现低镁血症并不能影响缓激肽舒张血管的作用,因为它是非血管内皮NO依赖性舒张因子。所以,在心血管介入术后的病人,由于血清中镁的丢失,在术后的早期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收缩和冠脉血栓的形成[15、10]。在一个冠心病病人使用硫酸镁治疗与内皮功能的关系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将50个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成两组,试验组口服镁剂6个月,在试验前和试验后测定肱动脉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和内皮非依赖性的NTG-medialiated vasodilation,并行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和安慰对照组中细胞内镁有明显差异(36.2+/-5.0VS32.7+/-2.7mEq/L,P<0.02);基础状态下的[Mg2+]i和FM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48,P<0.01),与基础状态下相比,试验组中FMD明显提高(15.5+/-12.0%,P=0.02),而安慰对照组中不明显(4.4+/-2.5%,P=0.78);两组病人中运动耐量的试验结果是(9.3+/-2.0VS7.3+/-3.1,minutes,P=0.05),减少心肌缺血ST变化为(4VS10 patients,P=0.05)。因而,口服硫酸镁能明显提高内皮功能及运动耐量[16]。有人研究了使用硫酸镁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尿中儿茶酚胺的变化,结果发现,试验组和对照尿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7]。日本学者也研究了镁与儿茶酚胺的关系,他们将24个心脏介入术后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静脉用硫酸镁,另外一组用等渗葡萄糖,测定各组中基础状态和运动负荷状态下三组数据的变化,一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二是主动脉和肾动脉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的变化,三是心脏交感神经节后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发现前两组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后一组P<0.02[18]。有人还研究了镁和Na+-K+-ATPase的关系,发现镁还具有调节Na+-K+-ATPase的作用,能促进Na+-K+-ATPase的活性,从而减轻血管痉挛[19]。硫酸镁还可以拮抗一些炎性物质的作用,它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IL-6和MMP-1的产生,但在对照试中,IL-6的浓度两组对照P<0.016,而MMP-1在两组中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但IL-6和MMP-1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7,P=0.001)[20].

硫酸镁在心绞痛中的作用
心绞痛是由于冠脉痉挛或冠脉狭窄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临床症状。硫酸镁虽然并不是临床上常用的扩冠用药,但是它具拮抗钙的内流作用而扩张冠脉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在以往的一些研究中,镁对扩张冠脉而缓解疼痛的作用大都是肯定和积极的。在一个184个冠心病病人的随机、双盲、前瞻性的研究中,试验组口服硫酸镁6个月,发现试验组病人细胞内镁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35.5+/-3.7vs32.6+/-2.9mEq/L,P=0.0151);运动耐量比较结果是(8.7+/-2.1vs7.8+/-2.10 minutes,P=0.0075);而在运动负荷中诱发胸痛的比率是(8%vs21%,P=0.0237);这似乎可以说明硫酸镁在心绞痛病人中的积极作用[20]。前面已经提到硫酸镁可以拮抗镁的作用,因此,它在变异性心绞痛中的作用又是如何?有人研究了15个变异性心绞痛病人与硫酸镁的关系,在运动负荷中,口服安慰剂全部发生心绞痛,而口服硫酸镁之后,仅有8例病人发生心绞痛;ST段的抬高在安慰组中有14例发生,试验组中仅有4例发生;但是两组对照,血清镁与胸痛的发生并不存在相关关系[22]。

硫酸镁在心绞痛中的作用是肯定的,那么在急性心梗中又有什么样的益处呢?在关于硫酸镁在急性心梗的动物试验中的作用中,结果发现镁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23、24、25];在研究硫酸镁预防PTCA术后再狭窄的作用的研究中,148个病人中98个病人静脉使用镁,50个冠心病病人使用安慰剂,血管成形术后,两组病人中血管成形术处直径增加分别为3.55+/-2.01mm2vs2.90+/-1.63,P=0.03。在总共进行的163处成形术中,两组病人中发生再狭窄率分别为28/110,25%VS20/50,38%,P=0.10。这个结果说明硫酸镁在PTCA术中是可行和安全的,是有益的,但预防再狭窄需要做更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试验[26]。镁的使用不仅能对PTCA再狭窄有益,在冠心病病人中使用硫酸镁还可以提高病人左室功能。给14个冠心病病人口服硫酸镁4周后,测定病人的LVEDV、LVESV、LVEF和运动耐量,结果发现LVESV前后有明显下降(P=0.016),而LVEDV下降不明显(P=0.054)。EF和运动耐量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为P=0.035,P=0.011。这一点似乎说明硫酸镁改善冠心病病人左室功能是肯定可行的[27]。同样日本学者在研究冠心病病人静脉使用镁后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测定26个急性心梗病人第1、2、4、7、21天血清中和红细胞中镁的浓度,结果发现血清中镁的下降与LVEF呈正相关(r=0.55,P<0.05),红细胞中镁的浓度与与LVEF呈负相关(r=0.57,P<0.05)[28]。

但是,也有些试验研究硫酸镁在冠心病治疗中作用中,得到一些相反的结论,有些学者研究认为,在急性心梗的PTCA术后或CABG术后使用硫酸镁反而会增加病人的死亡率[29]。同样,Santoro GM等在研究硫酸镁在急性心梗PTCA术后30天与对照组比较,终点值是梗死部位运动积分指数(1.93+/-0.61vs1.85+/-0.51,P=0.39),室性心律失常(24%vs15%,P=0.15),及左室射血分数EF值(49+/-11%vs50+/-10%,P=0.55),这些统计指标说明在急性心梗病人中使用硫酸镁不能减轻心肌的损害,也不能提高急性心梗PTCA术后病人的近期临床效果[30]。

综上所述,由于镁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由于镁是合成糖原高能磷酸酯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心肌收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由于镁能激活Na+-K+-ATPase和心肌腺苷环化酶,对维持心肌线粒体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起重要作用;由于镁能促进细胞外钾离子主动内流,减少洋地黄中毒时Na+、K+的丢失;由于镁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使血管扩张;由于镁可以阻断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少血管痉挛。因此,镁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是利大于憋,主张在冠心病病人中早期长期使用镁剂。当然,镁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asaki S, Oshima T, Teragawa H, et al.Rinsho Byori. 1999 May;47(5):396-401.

[2] Anetor JI, Senjobi A, et al. Rinsho Byori. 1999 May;47(5):396-401.

[3] Liao F, Folsom AR, BrancatiFL.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 Am Heart J. 1998 Sep;136(3):480-90.

[4] Khayyal MT, Khayyal MA,et al.Drugs Exp Clin Res. 1998;24(1):29-40.

[5] Kummerow FA, Mahfouz M, Zhou Q.Magnes Res. 1997 Dec;10(4):355-60.

[6]陈炳煌,王淑荣,黄黎月,等。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4,8(1):26。

[7] H. Orimo, Y. Ouchi.Ann N Y Acad Sci.1990,598:444-57.

[8] Shechter M, Merz CN, et al.Am Heart J. 2000 Aug;140(2):212-8.

[9] Shechter M, Merz CN, et al.Am J Cardiol. 1999 Jul 15;84(2):152-6.

[10]Meneveau NF, Klugherz BD, et al.Coron Artery Dis. 2002 May;13(3):189-97.

[11] Gawaz M.Fortschr Med. 1996 Sep 20;114(26):329-32.

[12] Gawaz M, Reininger A, Neumann FJ.Thromb Res. 1996 Sep 1;83(5):341-9.

[13] Shechter M, Sharir M,et al.Circulation. 2000 Nov 7;102(19):2353-8.

[14] Yoshimura M, Oshima T,et al.Am J Physiol. 1998 Feb;274(2 Pt 2):R548-54.

[15] Pearson PJ, Evora PR, et al.Ann Thorac Surg. 1998 Apr;65(4):967-72.

[16] Redwood SR, Bashir Y, Huang J,et al.Eur Heart J. 1999Aug;18(8):1269-77.

[17] Ishikawa N, Amano A,et al. Drugs. 1984 Oct;28 Suppl 1:120-42.

[18] Ohtsuka S, Oyake Y,et al. Can J Cardiol. 2002 Feb;18(2):133-40.

[19] Altura BM, Altura BT. Drugs. 1984 Oct;28 Suppl 1:120-42.

[20] Shibata M, Ueshima K, et al. .Angiology. 1999 Jul;50(7):573-82.

[21] Shechter M, Bairey Merz CN,et al.Am J Cardiol. 2003 Mar 1;91(5):517-21.

[22] Sueda S, Saeki H,et al. J Cardiol. 1999 Sep;34(3):139-47.

[23]王淑荣,陈炳煌,吴雪农,等。中国药理学报,1988,10(1):30-33

[24] Ravn HB, Moeldrup U,et al..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9 Mar;19(3):569-74.

[25] Christensen CW, Rieder MA,et al. Circulation. 1995 Nov 1;92(9):2617-21.

[26] Roth A, Eshchar Y, et al. Eur Heart J. 1994 Sep;15(9):1164-73.

[27] Geiss KR, Stergiou N, et al.Drugs Ther. 1998 Sep;12 Suppl 2:153-6.

[28] Suzuki N, Tanabe K, et al.Jpn Circ J. 2000 May;64(5):377-81.

[29] Ziegelstein RC, Hilbe JM,et al. Am J Cardiol. 2001 Jan 1;87(1):7-10.

[30] Santoro GM, Antoniucci D,et al.Am Heart J. 2000 Dec;140(6):891-7.
1906年,horn首次应用硫酸镁鞘内注射控制妊高征子痫,取得满意效果。1925年,lazard〔1〕报道了静脉应用硫酸镁治疗17例子痫,仅有1例死亡。此后,硫酸镁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得以应用。但是,在欧洲硫酸镁的应用则很少。他们认为,硫酸镁控制子痫效果不满意,而且毒副作用大。据1991年统计,英国仅有2%的产科医生应用硫酸镁治疗子痫,而多数产科医生应用安定或苯妥英钠控制子痫。1995年,国际妊高征防治协作组经过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认为硫酸镁仍是目前防治子痫用药的最佳选择〔2〕。
一、镁离子的生理代谢
镁离子(mg++)是二价阳离子,调节体内多种生理功能;mg++是体内许多代谢反应,特别是三磷酸腺苷(atp)参与的线粒体反应的辅助因子;mg++还影响细胞膜从而调节离子通道,所以,高血镁或低血镁常伴有多种临床表现〔3〕。mg++是除钾离子(k+)外细胞含量最多的阳离子。体内总含量约24g,平均分布于骨骼及细胞内,仅1%存在于细胞外间隙,细胞内游离mg++发挥主要生理功能,与血浆mg++达慢性平衡。血浆mg++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摄入量和肾排泄量〔3〕。mg++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但大部分由肾小管重吸收,尿排泄量约为肾小球滤过量的3%~5%,当血镁浓度升高时,尿排泄量增加。血浆镁总含量的1/3与蛋白结合存在,正常血清mg++浓度为0.75~1.0mmol/l。细胞外mg++浓度的变化不一定影响细胞内mg++浓度。妊娠期间,血浆mg++浓度逐渐下降,至足月妊娠时约为0.71±0.07mmol/l,可能与妊娠期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mg++的尿清除率增加有关。
二、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作用机理
硫酸镁用于防治妊高征子痫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控制子痫发作的疗效优于其它药物〔2〕,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硫酸镁防止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神经肌肉传导阻滞
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时,血镁浓度升高,抑制甲状旁腺激素释放,增加ca++的肾脏排泄,从而血钙浓度降低,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神经终板乙酰胆碱释放,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从而使骨骼肌松弛〔4〕。ramanathan等〔5〕的研究表明,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病人肌肉动作电位表现为特征性的异常变化,首先表现为低振幅肌肉动作电位,而后振幅进行性增大;神经肌肉传导缺陷的程度与血镁、血钙水平及镁/钙比值呈明显的相关性,而且与镁/钙比值的相关性更大。所以,当高镁和低钙同时存在时,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程度增大,这种相关性在产程中比产后更明显。但是,许多学者认为,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并不是硫酸镁的主要作用机理,因为硫酸镁不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及其它原因所致的抽搐。他们认为,扩张血管(尤其脑血管)、神经细胞钙通道阻滞等综合因素可能是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作用机理。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硫酸镁可影响妊高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全身血管外周阻力迅速、持续降低及心脏指数增加;而对早产患者未产生类似影响,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妊高征的特殊血流动力学状态所致〔6〕。类似的研究发现,接受硫酸镁治疗的早产病人的收缩压仅有轻微下降,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而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mg++还对心肌产生影响,表现为心脏传导时间减慢、房室结不应期延长和窦房结传导时间延长。大剂量硫酸镁可产生负性肌力作用。
硫酸镁可显著扩张妊高征患者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该区域血流速度,改善血液灌注,防止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7〕。而且,硫酸镁可迅速扩张视网膜小动脉,增加视网膜血流量。硫酸镁对妊高征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前列环素:前列环素具有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前列环素合成减少可能在妊高征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研究发现,硫酸镁可增加脐动脉前列环素的释放,而且增强pgiα(前列环素类似物)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watson等〔8〕研究硫酸镁对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合成前列环素的影响,发现硫酸镁可增强未损伤huvec的抗血小板凝集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huvec对前列环素的释放,在mg++浓度为2~3mmol/l时达峰值;经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患者血清培养的huvec合成前列环素量,约为硫酸镁治疗前2~5倍,表明硫酸镁可增加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合成,增强其抗凝作用。硫酸镁增加前列环素释放量可能对妊高征患者的血管痉挛、弥漫性微血管栓塞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
mg++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的机理尚不清楚。mg++是许多酶活性的辅助因子,但并不能活化环氧化酶(前列环素合成酶)。也有人认为,静脉滴注mg++可刺激尿中前列环素排泄量的增加,而这种效应可被消炎痛或钙通道阻滞剂所拮抗,表明mg++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ca++转移而增加前列环素释放。
2.一氧化氮:mg++对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尚有争议。howard等〔9〕研究发现,细胞外mg++浓度的变化并不立刻影响猪主动脉内皮细胞no的释放,而细胞内mg++浓度变化则影响no的释放,这种影响表现为剂量依赖性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mg++竞争性对抗细胞内ca++所致。ku等〔10〕研究发现,mg++可能对冠状动脉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在内皮完整的冠状动脉血管,细胞外mg++降低可增加ca++诱导的内皮衍生的舒张因子的释放,而在内皮损伤的冠状动脉血管,细胞外mg++降低可增强ca++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细胞外mg++对舒张因子的释放产生直接抑制作用。
但是,在细胞外mg++缺乏的情况下,乙酰胆碱诱导的舒张因子的血管松弛作用明显减弱,表明mg++可能是舒张因子合成和(或)释放所必需的。kemp等〔11〕发现,硫酸镁不能缓解nos抑制剂所致的颈动脉血管收缩,表明硫酸镁的血管舒张作用可能与no合成有关;这可能是由于mg++阻止na+/ca++交换,阻止ca++外流,导致内皮细胞内ca++增加,从而增加no释放。临床研究发现,在硫酸镁治疗期间,妊高征患者的尿环磷酸鸟苷(cgmp)分泌增加,表明硫酸镁的舒血管作用可能是由cgmp合成增加直接介导或通过舒张因子间接介导的。
3.内皮素:内皮素是一组相关的肽类,包括内皮素-1、内皮素-2和内皮素-3。其中内皮素-1主要发挥收缩血管作用,而且对脑、肾脏和子宫也产生类似影响。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mastrogiannis等〔12〕研究发现,静脉滴注硫酸镁可明显降低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但并不影响早产及足月妊娠妇女血浆内皮素-1水平;硫酸镁也不改变huvec的内皮素-1释放,表明硫酸镁可能不影响正常内皮细胞的内皮素-1释放,但可降低损伤的内皮细胞内皮素-1的释放,从而有利于改善内皮细胞损害。
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mg++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存在争议。研究发现,硫酸镁不影响正常男性肾素的释放,但也有研究表明,氯化镁可使健康男性的血浆肾素活性和浓度明显增加。但是,这些研究均没有排除血容量、k+和cl-的影响。ichihara等〔13〕在排除了这些因素后发现,mg++可以通过前列环素和前列腺素e的增加而刺激肾素释放,并通过细胞内ca++的流动而抑制醛固酮的合成。
sipes等〔14〕发现,硫酸镁可使妊高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持续降低,而对早产者血浆肾素活性无影响。说明硫酸镁对妊高征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存在独特的作用机理。
(三)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缺血性改变与细胞内k+、mg++、葡萄糖和atp缺失有关,而且伴有细胞内na+和ca++增加,而后者可能决定着缺血性损伤后神经组织损伤程度。
n-甲基右旋天冬氨酸盐(nmda)受体是一种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发作等有关。这种受体复合物中存在阳离子通道。由于nmda受体可渗透ca++,有些作者认为,mg++可能通过该受体进入离子通道,阻止ca++通过,而抑制nmda受体活性,从而减少ca++依赖性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发挥中枢性抗惊厥作用,并减少神经组织损伤〔15〕。
(四)胎儿-胎盘单位
硫酸镁对胎儿的影响除了mg++经胎盘转运对胎儿的直接作用外,还包括mg++对子宫平滑肌和子宫血管平滑肌钙通道阻断的间接作用。体外实验研究发现,治疗浓度的硫酸镁可使子宫动脉扩张,在妊娠期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而且,硫酸镁可有效地扩张脐血管〔16〕,表明硫酸镁有利于胎盘血液灌注。动物实验表明,硫酸镁不改变孕猴的心排出量和胎盘灌注压,但可明显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应用胎盘绒毛灌注技术研究发现,硫酸镁对其血管的舒张作用明显强于降压药肼苯达嗪〔17〕,表明硫酸镁对子宫胎盘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作用。
硫酸镁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长期应用硫酸镁治疗的孕妇,其羊水及脐血中mg++浓度高于母体血清水平,但仍与血清mg++浓度呈平行关系。胎儿高血镁可导致体内钙平衡发生变化,并与母体钙平衡变化呈平行关系。胎儿高血镁可使胎心率减慢,生物物理评分异常,表现为胎心率短期变异丧失。尚未有胎儿宫内镁中毒抽搐死亡的报道。
临床研究表明,孕妇接受硫酸镁治疗对胎儿和新生儿是安全的,甚至是有益的。曾有报道称,应用硫酸镁或苯妥英钠治疗的妊高征患者,其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差异。但是国际妊高征防治协作组的多中心大规模随机临床对照实验表明,应用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患者,其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苯妥英钠或安定治疗组,而且需特殊护理的情况明显减少〔2〕。nelson等〔18〕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低出生体重儿脑瘫的危险性发现,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患者所分娩的低体重儿脑瘫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有学者认为,硫酸镁可抑制子宫收缩而使产程延长,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患者产程并无明显延长,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亦无明显增加。
三、硫酸镁的副作用
硫酸镁的副作用主要是其毒性反应,中毒剂量的mg++对神经肌肉传递的影响可能导致呼吸停止〔19〕。治疗浓度的mg++也会对呼吸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它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easa)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已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各种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的手段十分完善,本文拟从硫酸镁在冠心病中的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镁是人体内第四丰富的阳离子,在细胞内它的浓度位居第二,许多研究认为它的缺乏和许多心血管疾病相关,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成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因此,硫酸镁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药物,探讨镁在冠心病中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作用,这对我们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镁和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血清总胆固醇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西方人群中已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高甘油三酯或高胆固醇血症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一些关于人体内镁的浓度和血脂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认为,缺镁或纠正低镁血症可以改善人体内血脂代谢紊乱的状况。Anetor JI等在患有糖尿病的黑人中调查发现,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和镁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r=0.6,P<0.001)[2]。而高胆固醇血症对冠心病来说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在美国的一个关于“低镁血症是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样本数为13922的4个美国社区中的人员,跟踪4到7年,其中有223个男人和96个女人患有冠心病,他们在调查发现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血清中镁的水平明显于低于正常水平[3]。 有关于镁和血脂的关系,Khayyal MT等预先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喂养兔子两个月致高胆固醇血症,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用磷酸吡多醛谷胺酸镁(MPPG)喂养一个月,测定试验兔子主动脉和肾动脉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肽、组胺和乙酰胆碱,结果发现MPPG能使高胆固醇血症的兔子的主动脉和肾动脉原本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高反应性降至至正常,他们推测这种作用可能与改变内皮细胞或其表面受体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有关[4]。另外,Knmmerow FA等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镁的缺乏引起脂质代谢异常、脂质过氧化物增多、内皮细胞分泌前列腺素减少及血小板聚集增加有关[5]。镁在脂质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拮抗钙的作用密不可分,而钙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后,在受损害血管处由于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血小板聚集增加,并且促进纤维蛋白原和LDL沉积于内膜下,从而形成粥样硬化,试验证明如果阻断这种内流,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用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阻断钙的内流结果发现平滑肌细胞内LDL的转运也减少了,可想而知,镁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理钙拮抗剂,能有效阻断钙离子内流入细胞内[6],当人体低镁血症或在冠心病病人中补充镁是对冠心病病人有益的[7]。

镁在治疗冠心病中拮抗血栓的形成
冠心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而心绞痛、心肌梗塞都是因为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的严重冠脉事件,整个过程实际上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过程。如果能有效地减少或阻断血栓的形成,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应会大大的降低。尽管镁在治疗急性心梗时经常会被使用到,但它在调节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却鲜为人知。下面是镁对抗血栓形成的一些研究。Shechter M等将42个冠心病病人根据细胞内镁的水平分为两组,测定病人体内血小板依赖性血栓、血小板浓度及CD62P,结果发现在两组患者中,血脂水平、纤维蛋白、血小板计数或血清镁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血小板依赖性血栓在低镁血症组明显高于高镁血症组(P<0.004);而血小板聚集或CD62P则无统计学差异[8]。同样的结果他们在另一组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中得到同样的结论,他们在这个试验中测定了PDT、血小板聚集、P选择性物质、单核细胞的TF-PCA和粘附分子,结果发现,口服硫酸镁能有效的抑制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血小板依赖性血栓(PDT)形成,而其它指标则没有差异[9]。Liao F等在研究低镁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中,也认为低镁易形成血栓[3、10]。那么,镁在抗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Medizinische Klinik认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镁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主要是抗血小板的作用,镁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它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受体GPIIB/IIIA和P-选择性物质的作用[11]。另一项有关研究也认为,在冠心病病人血液中特发性P-选择性物质和ADP诱发的P选择性物质均比对照组(正常人)高(P<0.05),静脉使用镁剂后,能有效减少两者在冠心病病人血液中的含量(P<0.02)[11]。有学者认为在心肌梗死的病人中再灌注性心肌损害主要是与血栓的再形成和栓塞有关,Ravn HB等在动物试验中用镁剂作为试组,安慰剂组作对照组,结果发现,在左前降支闭塞后30分钟后用硫酸镁再灌注,两组梗死面积差异明显(P<0.03),EF值在两组中统计学差异明显(P<0.03),而血小板浓度在两组中差别不大,结合上述几个试验研究说明镁抗血小板血栓形成并不是通过减少血小板数量,而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形成血栓的过程中的某些环节[13]。

硫酸镁与血小板、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硫酸镁的使用对冠心病的益处,除了上述降脂,抗血栓的作用之外,作为一个血管扩张因子,它可能还通过各种扩血管的作用或作用于各种炎性物质的作用而发挥它在冠心病中的保护作用的。镁因为具有拮抗钙离子内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它具有降压的作用,据研究它还有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迁移、增殖的作用[7]。Person PJ在研究血管痉孪性心绞痛病人的血小板内Mg2+和Ca2+浓度中发现,血管痉孪性心绞痛病人中血小板内镁是降低而钙是升高的,如果补充镁可以减少血小板内钙的浓度[14]。除拮抗钙的作用外,镁可以通过一些机制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中NO的代谢,而NO具有舒张血管和调节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人在研究血镁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中发现,低镁血症会影响Ach和ADP这两种内皮NO依赖性舒张因子对血管舒张的反应,当补充镁至正常以后,Ach和ADP舒张血管的作用又恢复到正常。同时,他们还发现低镁血症并不能影响缓激肽舒张血管的作用,因为它是非血管内皮NO依赖性舒张因子。所以,在心血管介入术后的病人,由于血清中镁的丢失,在术后的早期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收缩和冠脉血栓的形成[15、10]。在一个冠心病病人使用硫酸镁治疗与内皮功能的关系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将50个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成两组,试验组口服镁剂6个月,在试验前和试验后测定肱动脉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和内皮非依赖性的NTG-medialiated vasodilation,并行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和安慰对照组中细胞内镁有明显差异(36.2+/-5.0VS32.7+/-2.7mEq/L,P<0.02);基础状态下的[Mg2+]i和FM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48,P<0.01),与基础状态下相比,试验组中FMD明显提高(15.5+/-12.0%,P=0.02),而安慰对照组中不明显(4.4+/-2.5%,P=0.78);两组病人中运动耐量的试验结果是(9.3+/-2.0VS7.3+/-3.1,minutes,P=0.05),减少心肌缺血ST变化为(4VS10 patients,P=0.05)。因而,口服硫酸镁能明显提高内皮功能及运动耐量[16]。有人研究了使用硫酸镁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尿中儿茶酚胺的变化,结果发现,试验组和对照尿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7]。日本学者也研究了镁与儿茶酚胺的关系,他们将24个心脏介入术后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静脉用硫酸镁,另外一组用等渗葡萄糖,测定各组中基础状态和运动负荷状态下三组数据的变化,一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二是主动脉和肾动脉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的变化,三是心脏交感神经节后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发现前两组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后一组P<0.02[18]。有人还研究了镁和Na+-K+-ATPase的关系,发现镁还具有调节Na+-K+-ATPase的作用,能促进Na+-K+-ATPase的活性,从而减轻血管痉挛[19]。硫酸镁还可以拮抗一些炎性物质的作用,它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IL-6和MMP-1的产生,但在对照试中,IL-6的浓度两组对照P<0.016,而MMP-1在两组中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但IL-6和MMP-1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7,P=0.001)[20].

硫酸镁在心绞痛中的作用
心绞痛是由于冠脉痉挛或冠脉狭窄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临床症状。硫酸镁虽然并不是临床上常用的扩冠用药,但是它具拮抗钙的内流作用而扩张冠脉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在以往的一些研究中,镁对扩张冠脉而缓解疼痛的作用大都是肯定和积极的。在一个184个冠心病病人的随机、双盲、前瞻性的研究中,试验组口服硫酸镁6个月,发现试验组病人细胞内镁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35.5+/-3.7vs32.6+/-2.9mEq/L,P=0.0151);运动耐量比较结果是(8.7+/-2.1vs7.8+/-2.10 minutes,P=0.0075);而在运动负荷中诱发胸痛的比率是(8%vs21%,P=0.0237);这似乎可以说明硫酸镁在心绞痛病人中的积极作用[20]。前面已经提到硫酸镁可以拮抗镁的作用,因此,它在变异性心绞痛中的作用又是如何?有人研究了15个变异性心绞痛病人与硫酸镁的关系,在运动负荷中,口服安慰剂全部发生心绞痛,而口服硫酸镁之后,仅有8例病人发生心绞痛;ST段的抬高在安慰组中有14例发生,试验组中仅有4例发生;但是两组对照,血清镁与胸痛的发生并不存在相关关系[22]。

硫酸镁在心绞痛中的作用是肯定的,那么在急性心梗中又有什么样的益处呢?在关于硫酸镁在急性心梗的动物试验中的作用中,结果发现镁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23、24、25];在研究硫酸镁预防PTCA术后再狭窄的作用的研究中,148个病人中98个病人静脉使用镁,50个冠心病病人使用安慰剂,血管成形术后,两组病人中血管成形术处直径增加分别为3.55+/-2.01mm2vs2.90+/-1.63,P=0.03。在总共进行的163处成形术中,两组病人中发生再狭窄率分别为28/110,25%VS20/50,38%,P=0.10。这个结果说明硫酸镁在PTCA术中是可行和安全的,是有益的,但预防再狭窄需要做更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试验[26]。镁的使用不仅能对PTCA再狭窄有益,在冠心病病人中使用硫酸镁还可以提高病人左室功能。给14个冠心病病人口服硫酸镁4周后,测定病人的LVEDV、LVESV、LVEF和运动耐量,结果发现LVESV前后有明显下降(P=0.016),而LVEDV下降不明显(P=0.054)。EF和运动耐量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为P=0.035,P=0.011。这一点似乎说明硫酸镁改善冠心病病人左室功能是肯定可行的[27]。同样日本学者在研究冠心病病人静脉使用镁后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测定26个急性心梗病人第1、2、4、7、21天血清中和红细胞中镁的浓度,结果发现血清中镁的下降与LVEF呈正相关(r=0.55,P<0.05),红细胞中镁的浓度与与LVEF呈负相关(r=0.57,P<0.05)[28]。

但是,也有些试验研究硫酸镁在冠心病治疗中作用中,得到一些相反的结论,有些学者研究认为,在急性心梗的PTCA术后或CABG术后使用硫酸镁反而会增加病人的死亡率[29]。同样,Santoro GM等在研究硫酸镁在急性心梗PTCA术后30天与对照组比较,终点值是梗死部位运动积分指数(1.93+/-0.61vs1.85+/-0.51,P=0.39),室性心律失常(24%vs15%,P=0.15),及左室射血分数EF值(49+/-11%vs50+/-10%,P=0.55),这些统计指标说明在急性心梗病人中使用硫酸镁不能减轻心肌的损害,也不能提高急性心梗PTCA术后病人的近期临床效果[30]。

综上所述,由于镁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由于镁是合成糖原高能磷酸酯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心肌收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由于镁能激活Na+-K+-ATPase和心肌腺苷环化酶,对维持心肌线粒体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起重要作用;由于镁能促进细胞外钾离子主动内流,减少洋地黄中毒时Na+、K+的丢失;由于镁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使血管扩张;由于镁可以阻断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少血管痉挛。因此,镁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是利大于憋,主张在冠心病病人中早期长期使用镁剂。当然,镁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asaki S, Oshima T, Teragawa H, et al.Rinsho Byori. 1999 May;47(5):396-401.

[2] Anetor JI, Senjobi A, et al. Rinsho Byori. 1999 May;47(5):396-401.

[3] Liao F, Folsom AR, BrancatiFL.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 Am Heart J. 1998 Sep;136(3):480-90.

[4] Khayyal MT, Khayyal MA,et al.Drugs Exp Clin Res. 1998;24(1):29-40.

[5] Kummerow FA, Mahfouz M, Zhou Q.Magnes Res. 1997 Dec;10(4):355-60.

[6]陈炳煌,王淑荣,黄黎月,等。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4,8(1):26。

[7] H. Orimo, Y. Ouchi.Ann N Y Acad Sci.1990,598:444-57.

[8] Shechter M, Merz CN, et al.Am Heart J. 2000 Aug;140(2):212-8.

[9] Shechter M, Merz CN, et al.Am J Cardiol. 1999 Jul 15;84(2):152-6.

[10]Meneveau NF, Klugherz BD, et al.Coron Artery Dis. 2002 May;13(3):189-97.

[11] Gawaz M.Fortschr Med. 1996 Sep 20;114(26):329-32.

[12] Gawaz M, Reininger A, Neumann FJ.Thromb Res. 1996 Sep 1;83(5):341-9.

[13] Shechter M, Sharir M,et al.Circulation. 2000 Nov 7;102(19):2353-8.

[14] Yoshimura M, Oshima T,et al.Am J Physiol. 1998 Feb;274(2 Pt 2):R548-54.

[15] Pearson PJ, Evora PR, et al.Ann Thorac Surg. 1998 Apr;65(4):967-72.

[16] Redwood SR, Bashir Y, Huang J,et al.Eur Heart J. 1999Aug;18(8):1269-77.

[17] Ishikawa N, Amano A,et al. Drugs. 1984 Oct;28 Suppl 1:120-42.

[18] Ohtsuka S, Oyake Y,et al. Can J Cardiol. 2002 Feb;18(2):133-40.

[19] Altura BM, Altura BT. Drugs. 1984 Oct;28 Suppl 1:120-42.

[20] Shibata M, Ueshima K, et al. .Angiology. 1999 Jul;50(7):573-82.

[21] Shechter M, Bairey Merz CN,et al.Am J Cardiol. 2003 Mar 1;91(5):517-21.

[22] Sueda S, Saeki H,et al. J Cardiol. 1999 Sep;34(3):139-47.

[23]王淑荣,陈炳煌,吴雪农,等。中国药理学报,1988,10(1):30-33

[24] Ravn HB, Moeldrup U,et al..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9 Mar;19(3):569-74.

[25] Christensen CW, Rieder MA,et al. Circulation. 1995 Nov 1;92(9):2617-21.

[26] Roth A, Eshchar Y, et al. Eur Heart J. 1994 Sep;15(9):1164-73.

[27] Geiss KR, Stergiou N, et al.Drugs Ther. 1998 Sep;12 Suppl 2:153-6.

[28] Suzuki N, Tanabe K, et al.Jpn Circ J. 2000 May;64(5):377-81.

[29] Ziegelstein RC, Hilbe JM,et al. Am J Cardiol. 2001 Jan 1;87(1):7-10.

[30] Santoro GM, Antoniucci D,et al.Am Heart J. 2000 Dec;140(6):891-7.
1906年,horn首次应用硫酸镁鞘内注射控制妊高征子痫,取得满意效果。1925年,lazard〔1〕报道了静脉应用硫酸镁治疗17例子痫,仅有1例死亡。此后,硫酸镁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得以应用。但是,在欧洲硫酸镁的应用则很少。他们认为,硫酸镁控制子痫效果不满意,而且毒副作用大。据1991年统计,英国仅有2%的产科医生应用硫酸镁治疗子痫,而多数产科医生应用安定或苯妥英钠控制子痫。1995年,国际妊高征防治协作组经过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认为硫酸镁仍是目前防治子痫用药的最佳选择〔2〕。
一、镁离子的生理代谢
镁离子(mg++)是二价阳离子,调节体内多种生理功能;mg++是体内许多代谢反应,特别是三磷酸腺苷(atp)参与的线粒体反应的辅助因子;mg++还影响细胞膜从而调节离子通道,所以,高血镁或低血镁常伴有多种临床表现〔3〕。mg++是除钾离子(k+)外细胞含量最多的阳离子。体内总含量约24g,平均分布于骨骼及细胞内,仅1%存在于细胞外间隙,细胞内游离mg++发挥主要生理功能,与血浆mg++达慢性平衡。血浆mg++水平的高低决定于摄入量和肾排泄量〔3〕。mg++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但大部分由肾小管重吸收,尿排泄量约为肾小球滤过量的3%~5%,当血镁浓度升高时,尿排泄量增加。血浆镁总含量的1/3与蛋白结合存在,正常血清mg++浓度为0.75~1.0mmol/l。细胞外mg++浓度的变化不一定影响细胞内mg++浓度。妊娠期间,血浆mg++浓度逐渐下降,至足月妊娠时约为0.71±0.07mmol/l,可能与妊娠期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mg++的尿清除率增加有关。
二、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作用机理
硫酸镁用于防治妊高征子痫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控制子痫发作的疗效优于其它药物〔2〕,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硫酸镁防止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神经肌肉传导阻滞
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时,血镁浓度升高,抑制甲状旁腺激素释放,增加ca++的肾脏排泄,从而血钙浓度降低,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神经终板乙酰胆碱释放,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从而使骨骼肌松弛〔4〕。ramanathan等〔5〕的研究表明,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病人肌肉动作电位表现为特征性的异常变化,首先表现为低振幅肌肉动作电位,而后振幅进行性增大;神经肌肉传导缺陷的程度与血镁、血钙水平及镁/钙比值呈明显的相关性,而且与镁/钙比值的相关性更大。所以,当高镁和低钙同时存在时,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程度增大,这种相关性在产程中比产后更明显。但是,许多学者认为,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并不是硫酸镁的主要作用机理,因为硫酸镁不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及其它原因所致的抽搐。他们认为,扩张血管(尤其脑血管)、神经细胞钙通道阻滞等综合因素可能是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作用机理。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硫酸镁可影响妊高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全身血管外周阻力迅速、持续降低及心脏指数增加;而对早产患者未产生类似影响,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妊高征的特殊血流动力学状态所致〔6〕。类似的研究发现,接受硫酸镁治疗的早产病人的收缩压仅有轻微下降,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而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mg++还对心肌产生影响,表现为心脏传导时间减慢、房室结不应期延长和窦房结传导时间延长。大剂量硫酸镁可产生负性肌力作用。
硫酸镁可显著扩张妊高征患者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该区域血流速度,改善血液灌注,防止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7〕。而且,硫酸镁可迅速扩张视网膜小动脉,增加视网膜血流量。硫酸镁对妊高征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前列环素:前列环素具有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前列环素合成减少可能在妊高征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研究发现,硫酸镁可增加脐动脉前列环素的释放,而且增强pgiα(前列环素类似物)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watson等〔8〕研究硫酸镁对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合成前列环素的影响,发现硫酸镁可增强未损伤huvec的抗血小板凝集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huvec对前列环素的释放,在mg++浓度为2~3mmol/l时达峰值;经硫酸镁治疗的妊高征患者血清培养的huvec合成前列环素量,约为硫酸镁治疗前2~5倍,表明硫酸镁可增加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合成,增强其抗凝作用。硫酸镁增加前列环素释放量可能对妊高征患者的血管痉挛、弥漫性微血管栓塞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
mg++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的机理尚不清楚。mg++是许多酶活性的辅助因子,但并不能活化环氧化酶(前列环素合成酶)。也有人认为,静脉滴注mg++可刺激尿中前列环素排泄量的增加,而这种效应可被消炎痛或钙通道阻滞剂所拮抗,表明mg++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ca++转移而增加前列环素释放。
2.一氧化氮:mg++对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尚有争议。howard等〔9〕研究发现,细胞外mg++浓度的变化并不立刻影响猪主动脉内皮细胞no的释放,而细胞内mg++浓度变化则影响no的释放,这种影响表现为剂量依赖性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mg++竞争性对抗细胞内ca++所致。ku等〔10〕研究发现,mg++可能对冠状动脉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在内皮完整的冠状动脉血管,细胞外mg++降低可增加ca++诱导的内皮衍生的舒张因子的释放,而在内皮损伤的冠状动脉血管,细胞外mg++降低可增强ca++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细胞外mg++对舒张因子的释放产生直接抑制作用。
但是,在细胞外mg++缺乏的情况下,乙酰胆碱诱导的舒张因子的血管松弛作用明显减弱,表明mg++可能是舒张因子合成和(或)释放所必需的。kemp等〔11〕发现,硫酸镁不能缓解nos抑制剂所致的颈动脉血管收缩,表明硫酸镁的血管舒张作用可能与no合成有关;这可能是由于mg++阻止na+/ca++交换,阻止ca++外流,导致内皮细胞内ca++增加,从而增加no释放。临床研究发现,在硫酸镁治疗期间,妊高征患者的尿环磷酸鸟苷(cgmp)分泌增加,表明硫酸镁的舒血管作用可能是由cgmp合成增加直接介导或通过舒张因子间接介导的。
3.内皮素:内皮素是一组相关的肽类,包括内皮素-1、内皮素-2和内皮素-3。其中内皮素-1主要发挥收缩血管作用,而且对脑、肾脏和子宫也产生类似影响。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mastrogiannis等〔12〕研究发现,静脉滴注硫酸镁可明显降低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但并不影响早产及足月妊娠妇女血浆内皮素-1水平;硫酸镁也不改变huvec的内皮素-1释放,表明硫酸镁可能不影响正常内皮细胞的内皮素-1释放,但可降低损伤的内皮细胞内皮素-1的释放,从而有利于改善内皮细胞损害。
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mg++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存在争议。研究发现,硫酸镁不影响正常男性肾素的释放,但也有研究表明,氯化镁可使健康男性的血浆肾素活性和浓度明显增加。但是,这些研究均没有排除血容量、k+和cl-的影响。ichihara等〔13〕在排除了这些因素后发现,mg++可以通过前列环素和前列腺素e的增加而刺激肾素释放,并通过细胞内ca++的流动而抑制醛固酮的合成。
sipes等〔14〕发现,硫酸镁可使妊高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持续降低,而对早产者血浆肾素活性无影响。说明硫酸镁对妊高征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存在独特的作用机理。
(三)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缺血性改变与细胞内k+、mg++、葡萄糖和atp缺失有关,而且伴有细胞内na+和ca++增加,而后者可能决定着缺血性损伤后神经组织损伤程度。
n-甲基右旋天冬氨酸盐(nmda)受体是一种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发作等有关。这种受体复合物中存在阳离子通道。由于nmda受体可渗透ca++,有些作者认为,mg++可能通过该受体进入离子通道,阻止ca++通过,而抑制nmda受体活性,从而减少ca++依赖性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发挥中枢性抗惊厥作用,并减少神经组织损伤〔15〕。
(四)胎儿-胎盘单位
硫酸镁对胎儿的影响除了mg++经胎盘转运对胎儿的直接作用外,还包括mg++对子宫平滑肌和子宫血管平滑肌钙通道阻断的间接作用。体外实验研究发现,治疗浓度的硫酸镁可使子宫动脉扩张,在妊娠期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而且,硫酸镁可有效地扩张脐血管〔16〕,表明硫酸镁有利?
硫酸镁之所以可以消肿,是因为硫酸镁可以拮抗钙离子,我们常常把硫酸镁当作钙离子拮抗剂使用,而钙离子是参与平滑肌收缩的,因此硫酸镁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由于水肿是因为组织间液过多所致,其组织压较高,当平滑肌舒张时,过多的组织间液会顺压力流回血管,水肿就会减轻,这就是其消肿的机理。
此外硫酸镁如果静脉给药,可以舒张血管而起到降压作用,也可起到解痉作用,如果口服,则有导泻作用,其导泻能力较强,与其在肠道中形成高渗作用有关
高渗溶液的原因。

高渗溶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