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杭州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16:01:03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自从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接,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湖海,构成杭州的便捷交通,促进经济发展,杭州的旅游活动也开始兴起。唐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和五代钱镠《罗城记》文中有“隋置杭州,咽喉吴越,势雄江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东眄浸,辏闽粤之舟橹,北倚郭邑,通商旅之宝货”等句,说明隋唐时杭州已有相当繁荣的商贸旅游活动。五代的吴越(907~960年),以杭州为首府,修筑海塘,凿平阻碍航运的石滩(罗刹石),促进杭州与沿海各地的交通,与日本、朝鲜等国建立通商贸易关系。在西湖周围兴建许多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大批香客成为杭州最多的旅游者。灵隐、天竺等寺院和钱塘江观潮是这时的游览胜地。
南宋定都临安后,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激增,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旅游更盛。南宋《梦粱录》记:“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杭州的旅游者,每年除香客外,又增加了各国的使臣、商贾、僧侣,赴京赶考的学子,国内来杭贸易的商人。据《诸藩志》记载,南宋与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主要是日本、高丽(朝鲜)、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阇婆(爪哇)、三佛齐(苏门答腊东南部)等。当时的流动人口每天有四、五万人左右,各种旅邸遍布大街小巷,以御街(今中山中路一段)、三桥址一带最为密集。濒临西湖的旅邸,环境幽雅,多为文人墨客所选住。明庆寺、昭庆寺、报恩寺等寺宇,临时增添铺位,权作旅邸,以弥补应试之年、香汛期间的旅邸不足。南宋朝廷专设“四方客商馆”、“市舶务”、“度牒库”等机构,并设都亭驿、怀远驿、浙江亭等亭舍,接待外国使臣、外国商人和各地来京的官员及士大夫。

南宋时杭州的游览胜景,据《武林旧事》记,分9路444处。最盛名的为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断桥残雪、两峰插云、花港观鱼。当时,西湖泛舟游览极为兴盛,据《梦粱录》、《都城纪胜》等记载,“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皆精巧创造,雕栏画拱,行如平地。”杭城的御街闹市和娱乐场所,也是游人必到之处。《西湖游览志余》记:“宋时,临安城中大街,士夫必游之地,天下术士多聚焉,皆获厚利”。当时的娱乐场所,《武林旧事》记:杭城有瓦子23处,其中以北瓦最大,有勾栏13个,日夜演出杂剧、讲经、说书、杂技、影戏、傀儡等。一年四季都有吸引游人的习俗活动。

南宋后,杭州西湖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六百多年的修建。游览的景观、景点不断增多,旅游活动长盛不衰,并形成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线路也开始定型化。元代,杭州西湖依然是歌舞升平的“销金锅”。“国内众多的文人雅士名宦慕名来游者岁时不绝。”中外使臣来杭游历频繁。据《元史》卷23记,在至大二年(1309年),杭州驿站半年接待使客1200余人。《经世大典·站赤》记,延佑元年(1314年)夏历闰三月,杭州驿站接待的使臣达53批。西域和西欧各国的商人、旅行家,来杭州游览的增多。较为闻名的有鄂多立克、伊本·白图塔、马黎诺理等。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元代后期,继南宋“西湖十景”,又有“钱塘十景”,游览范围比宋代有所扩大。在明代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杨孟瑛对西湖的大规模疏浚,利用挖起的葑泥加高苏堤,在西里湖,堆筑一条与苏堤平行的长堤,并建有六桥,改善和扩大游览景区。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杨万里在湖中的小瀛州放生池外自南而西堆筑环形长堤,形成“湖中岛、岛中湖”的独特景观。清代,因康熙、乾隆两皇帝多次南巡到杭州,促使西湖的整治和建设。康熙五次到杭州游览,为南宋时形成的“西湖十景”题字,地方官为题字建亭立碑,使“双峰插云”、“平湖秋月”等未定点的景目,有了观赏的固定位置。乾隆六次到杭州游览,又为“西湖十景”一一题诗勒石;又题书“龙井八景”,使偏僻山区的龙井风景为游人注目。雍正年间,还推出“西湖十八景”,使杭州的游览范围进一步拓展。清代乾隆年间,杭州人翟灏、翟瀚兄弟合著《湖山便览》一书,记载西湖游览景点增加到1016处,为杭州最早的导游书籍。至清末沪杭铁路通车,来杭游客增多,旅馆、餐馆也增开多家。当时杭州绸缎、龙井茶叶、张小泉剪刀、舒莲记扇子、孔凤春香粉等,为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自清末至民国时期,沪杭甬铁路和浙赣铁路相继建成。嗣后陆续修筑杭州至上海、南京、宁波、金华、安徽等地的公路,开设钱塘江、大运河酌轮船公司,市区修筑马路,有公共汽车和电报、电话,兴建电厂和自来水厂。这些公用设施的出现,促进杭州旅游的发展。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多次来杭,赞美西湖是“国宝”。旅杭的游人远近偕来,四时不绝,除传统的香客外,上海、南京等地游客以及欧美、日本等国的旅游者也日渐增多。《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记载,民国19~25年(1930~1936年)外人来杭累计为32,845人。民国35年7月至36年6月,来杭的外侨共计2977人。国籍有英、美、苏、法、加、意、匈、墨、丹、西、伊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