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湾鸽环价格表:伪满时期的“协和语”是什么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4:55:04

伪日语,常见语影视节目中来刻画日本人说的话,如“你的,良心,大大的坏了”之类的。

资料如下

洋泾浜协和语是日军侵占东北期间(1905—1945)在东北产生的一种汉语和日语杂交的语言,其特点是不少词汇和语法结构,尤其是词序用日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例如"优秀大型货物船热田山丸大连着……"其中"着"是日语词"到达"的意思,这是个动词,却用在宾语后.类似的例子还有"日小铁工业满洲移驻","日邮便业务协定修正"等.协和语主要使用于东北铁路沿线,尤以大连为最.协和语只使用于汉族人之间,这与洋泾浜英语使用于英美人和中国人之间不同.因为协和语是由学校强迫教学日语引起的,所以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和城镇居民用得较多,并且也用于报纸的新闻报导,教科书等出版物上.本世纪50年代协和语仍可在口语中听到,60年代以后已趋于消亡.

协和语,又称兴亚语、日满语、大东亚语,指的是20世纪初流行于满洲国(今中国东北)的汉语、日语混合语言。
协和语分为汉语的协和语、日语的协和语两种。汉语的协和语指满洲国统治时期,在汉语(当时日本人称在满洲国使用的汉语官话为“满语”)中引入日语词汇和使用日式语法的混合语。而日语的协和语则是一种由满洲国非日本人使用的一种夹杂有大量汉语词汇的新式日语方言。[1]
另外,日本人在学习汉语时所说的汉语,以及在日华侨长期受到日语影响所说的汉语有时也可视为一种汉语的协和语。协和语本身也是协和语的一个词汇。中国从近代直至当今,一直不断地从日语中借入汉语词汇,即和制汉语,而这些词大多限于对中国人来说的新鲜事物(如科学、哲学、社会主义等),而协和语则在引入新词汇的同时加剧了对于汉语的替换。

满洲国作为日本的傀儡政权,在成立之后,有大批日本移民进入。日本人在各层次机关担任实质领导人。满洲国规定日语是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学校里日本人教师也达到了40%以上。无论在政界,商界,民间,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交流成了当务之急。加之日本和满洲国当局的推波助澜,形成了协和语。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协和语是由汉语和日语发生语言接触后,互相吸收对方的语法和词汇而形成的。因此两种协和语都属于皮钦语、克里奥尔语。

这种被称为“协和语”的混合语在当时的满洲国内在口语和书面语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口语方面:你的帮我,我的钱的大大的给。
高桥欧库桑,猪的看见没有?那边的跑了的有。
私日本人アルヨ。(我是日本人。)
姑娘(グーニャン)きれいアルネ。(这姑娘真漂亮啊。)
あなた座るの椅子ないアルヨ。(没有给你坐的椅子。)
アイヤー!(哎呀!)
在书面语方面:人生所需求的衣食住一切物品,无一不可以大豆供给的、伏特汽车王曾经讲过:完全用大豆作成而使用豆油驰驱的汽车,不久就可以出现了。由这句话也可以窥知大豆用处伟大了,大豆有以上的广泛的用途,所以在将来发展上有莫大期待的。—《满洲农业概况》
汉语的协和语中引入了大量日语词汇,如“吃饭”称“米西米西”(召し召し),“什么”说成“那你”(なに),“好”说成“腰细”(よし),“……先生”说成“……桑”(…さん),“……太太”说成“……欧库桑”(…おくさん),“老太太”说成“欧巴桑”(おばさん),“老爷爷”说成“欧吉桑”(おじさん)。其他的如:劳工的薪水使用“劳金”(労金),职员上班称“通勤”(通勤),溥仪身边的亲近之人称为“御用挂”(御用挂),电影称为“映画”(映画),公司称为“会社”(会社),等等等等,这些全部都是直接从日语借来的词汇。

日语的协和语从其诞生开始便受到一些日本人强烈批判,他们是神道的忠实拥护者,认为日语是言灵寄宿的语言,指责不应该如此使用日语。随着满洲国的灭亡,日语的协和语被放弃使用。而汉语的协和语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应用也逐渐式微,并在中国的规范语言运动中消失。但是,汉语的协和语在中国的一些抗日战争的电影里仍然被使用。
然而,由于日本人自1980年代开始积极向中国大陆开拓商机,有不少日本人学习中文和汉语。这种“有日语特色的中文”有时可在日资百货公司或日本人写的出版物中见到。近年来,一些日语词汇再次成为汉语常用词,如"写真"、"王道"、"触媒"、"次世代"、"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