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三渡镇新大街:2005年重点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16:38:29
如果知道重点线,自己在重点线以上
,那么报考该校,会不会能够被录取

十年寒窗,现在正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尤其是今年高考招生方面有许多新的变化,高校自主招生、文理兼收、新增专业等等,不知道关于高考招生方面的信息你了解多少?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很多高校取消了招生说明会,我们失去了一个了解招生信息的主要渠道,那么,考生在这种状态下应该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准确选择自己的志愿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这次首次推行先考试后报志愿,想跟大家谈谈先考试后报志愿的利弊,以及应对措施。通常所说的考生志愿与考生选报的院校和专业、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应。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也就是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等。另一方面,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全国有三种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考前、考后和公布分数后。考前报志愿的地区,考生只能根据往年的考生情况,结合当年本地区的报考人数、录取率和平时的考试成绩等因素填报志愿,这种填法缺少高考时的临时发挥因素。第二是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结合自己答题情况,估计自己的高考成绩,估分准确与否至关重要。第三种是公布后报志愿,考生知道了高考的准确分数,填报志愿透明度加强了,考生对自己的位置清楚了,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是好事。
  第一,先考试后报志愿的利弊,先考试后报志愿有三点利处:一,减少了盲目性,有利于提高录取的命中率。二,降低了临场发挥等不确定因素,为考生在最大程度上创造升学机会。三,公布分数后同时划分了各批次控制录取分数线,考生填报志愿时有了考试成绩和分数线的依据。但是同时,也有四点弊端,一,考生还是同时填报志愿,大多数人想报知名学校,热门专业,想报京、津、沪及沿海地区学校,还会出现偏颇和拥挤现象。二,现在考生和家长的择业观念出现了重大改变,部分考生填报志愿适当、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出现了高分落线和高分低就的情况。三,因为分数线的原因,从高分到低分按略多于总分计划确定的,会形成政策性落榜。四,公布分数后报志愿,考生知道了自己的确切分数,有些同学的志向和爱好可能会受到影响。
  第二,怎么做才能填报好志愿呢?平时应广泛收集一些高考信息。一,本地区自己所报类别的报考人数是多少,招生院校的录取名额是多少,从而计算出录取比例。二、自己最理想的院校、专业在本地区的招生名额,还有近两三年来在本地区的提档分数线是多少。三、了解划定各录取分数线的原则,填报志愿有哪些规定,特殊院校或专业有哪些具体要求,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四、要了解你所在的班级、学校以及外校有多少人可能与你报了相同的院校、学科和专业,他们的分数如何。掌握这些信息以后,要认真分析、摸索规律,运用好这些信息,最后决定自己所要填报的志愿。
  要熟悉今年的招生政策,避免犯常识性的错误,政策包括计划形势、录取体制、录取批次、录取方法,特殊院校的录取原则以及特殊考生的照顾政策和填报志愿的要求等等,既是高校录取的准则也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要认真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因为好多高校都依照这个指导意见,有不宜报考的同学都不能录取,防止和杜绝出现填报不宜录取和不宜就读的专业。
  即使达不到上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可以填报上一批次学校志愿,因为部分学校和专业在本批录取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特别是农、林、水、地、化、油等行业,有的考生达不到控制分数线,可能就放弃了那一批,那很可惜的,达不到也可以报考,增加一点录取的机会。
  充分运用招生考试部门提供的数据,分析招生计划人数和自己所处的位次,如果不能确切知道自己在本地区的位次,那么根据本学校前几年能被各类高校录取的比例,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给自己划定一个大致的相对位置。高考录取是依照填报相同志愿的考生按高考成绩位次从高到低录取的原则进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按录取批次,依照各高校不同的办学档次以及各个专业整体的录取水平来排定志愿顺序,这样是很科学的。
  位次比分数更具有参考价值。分析几年中同一所院校在同一地区的录取分数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高考命题的难易程度不同,高考科目设置了改革和变化,再加上招生规模以及填报志愿的方式不同等综合原因所致,比如北京市前些年都是考前报志愿,今年改成了公布分数以后报志愿,填报志愿的方式跟原来不一样了。每年的各批次的控制分数线也有差别,因此,单纯比较某高校某个专业各年录取的绝对分数是非常容易引起错误判断的,考生应多了解高考动态信息,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位次,然后预测自己能进入哪一类院校提档线,来确定自己的志愿,这个位次是指该考生在本地区高考成绩的名次,相同分数的考生,位次是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填报志愿符合实际的高考录取原则,指导意义明显,而且位次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填报志愿来说,指导意义就更大了。
  由于各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不一样,一般的高校,提档人数是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在参考往年提档分数线时要留有余地,保守一些比冒险好,因为还有20%的淘汰。
  还可以咨询高校,想报哪个学校,咨询那个高校的招生办,一般都有咨询电话。因为每个高校都有一个预估的分数线,通过我们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的多年经验来看,这个分数线不是很准确,因为他也是估计的,他也不知道有多少考生要报他的学校,但是这个分数线很有参考价值。
  正确对待名校和热门专业,考生在选择第一志愿时,有很多人都冲着名牌院校和当前就业形势看好的热门专业去,比如计算机、电子、通讯、机械、经济、管理、法律、外语等等,如果你有实力,不妨一试,但是也要看到,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就专家预测,入世后,有些行业机会将大量增加,比如纺织业、服务业以及钢铁、房地产、家电、食品、商业等行业,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务必要全面衡量自己德智体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不要一味追求名牌和热门,即使是高分考生,也应该注意热、中、冷结合,以增加录取机会,防止一落到底。
  要慎重对待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是考生理想和愿望的集中体现,因为它对考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考生重视,招生院校也非常重视,希望录取到第一志愿报考本校本专业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喜欢这个专业,学起来兴趣高了,高校也非常重视。特别是重点大学、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第一志愿的满额率均在70%以上,某高校如果第一志愿录取满额了,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电子档案。对于家长来说,报志愿的时候,既不要大包大揽,也不要放任不管,应该把各种招生信息充分了解,大致有一个意向。再一点,帮助孩子正确地对待自己,有一个恰当的定位,我处在什么位置上,根据这个分数来选择学校。如果考分比较高,那就既可以选学校,又可以选专业,考分在中间范围的,如果选专业,可以填报不同档次的学校,如果选学校,就可以填报多种专业。我觉得,首先应该选学校,因为现在许多学校可以跨系学习,而且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名牌大学的学生录取比例比较高。分数较低的考生,刚刚过分数线的,一定要放弃重点,避免热门院校、专业,以保有学可上。
  选择好第一志愿以后,第二志愿要与第一志愿保持合理的落差,以第一志愿为基准,形成梯度,无论第一志愿录取满额率有多高,但是毕竟没有达到100%,仍然不少考生被第二志愿录取,因此考虑第二志愿时,尽可能选择近几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估计第二志愿的录取分数线比第一志愿的录取分数线下幅两个分数段,把握才大一点。
  利用好第三志愿和服从志愿,多一个志愿多一次录取的机会,但考生一旦填报了服从志愿,就有可能被调剂到同一批次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去,考生一定要注意,服从志愿也要慎重填写,一旦被录取,就不再看下一个志愿了。
  考生报每一个院校的几个专业时,也要拉开档次,根据相关科目的高考成绩,比如说外语类的专业,要求外语的分数比较高一些,计算机的一般要求数学和理综的分数高一些。根据相关科目的高考科技,在填报上有冷有热,才能有机会。
  还要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身体状况,比如说内向型的,搞新闻就不合适,嗅觉迟钝的考生就不宜报烹饪、化工、医学。
  选择好志愿以后,填涂志愿卡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看准科类、批次、专业代码。
  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一点,要处理好重点、一般本科和专科的关系,在填报志愿时,要克服顽固型,不要只填报重点院校,其他学校不考虑,这样往往是分数高的学生,但是报考的院校划得这么窄,最容易落选,提倡实际型的填报方法,在保证有学上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理想的院校和专业。赞扬远见型的填报方法,多了解高考信息,有远见地选择一些具有潜在发展所需人才的学校或专业。
  处理好第一志愿与其他志愿的关系,有人曾把填报志愿归结成一句话,第一志愿很重要,第二志愿要填好,第三志愿不能少,服从调剂要考虑到。
  第一志愿是处在一个最佳的被高校选择的位置,第二志愿与第一志愿必须要有梯度,所谓梯度,就是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客观形成的有高有低的一种现象。第三志愿,服从志愿要考虑,要留有余地,还是那句话,多一个志愿就多一次被录取的机会。
  要处理好个人志向与实力的关系,每个考生只有正确估价自己,正确分析他人,知己知彼,找准位置,才有取胜的可能。考生首先根据自己考试的成绩,对照招生部门提供的本地区高考成绩分段人数的情况,了解得越细越好,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再选择自己的志向。志向变为现实,就要靠自己的实力,包括自己的高考成绩和身体条件两个方面。填报志愿时,克服盲目拔高和过于保守两种倾向,以免造成遗憾。
  要处理好冷与热的关系,就是处理好冷门和热门的关系。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和传统观念、毕业分配和就业后的待遇等方面的影响,有一些学校或专业报考人数就多,录取分数就高,造成很热。相反,有一些学校或专业报考人数就相对较少,录取分数较低,形成所谓的冷。因此,填报志愿时要兼顾热与冷,要特别克服一味追求热的现象。
  要处理好大年与小年的关系,大年指的是某校或专业录取分数较高,而次年一些学生就不敢报,录取分数降低,就形成小年。处理好大年与小年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参照这个高校近两到三年的录取情况,综合考虑而定。比如说这两年的控制分数线都很相近,但是提档线相差很多,这个学校一般都是很容易波动的。
  要处理好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关系,各个批次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过程,彼此之间互不影响,也就是说,每一个批次的第一志愿的院校和专业都处在投档之首,考生某一个批次的志愿未能录取,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重新开始录取,上一批次的志愿丝毫不会影响本批次的顺序。某一考生被某一批次录取了,就不再参加以后批次的录取。
  要处理好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的关系。国家的需要与个人的志向、兴趣、爱好,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个人的志愿如果离开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就会失去填报志愿的思想基础和方向。如果千军万马挤热门,不根据社会需要和本人条件,盲目报考,于国于己都有弊无利,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和实际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开阔视野,从长计议,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又使自己增加录取的机会,为自己成才创造条件。
  要处理好家庭经济条件与个人爱好的关系。由于高校招生全部实行并轨,考上大学存在经济负担问题。我国高等学校分布在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各院校的费用也不一样,甚至同校不同专业收费也不一样。考生在选择志愿时,不能不分析家庭经济状况,而只强调追求个人爱好,这样不仅给家庭带来压力,而且给本人在学习、思想上也会增加压力,一定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要处理好个人志愿、家长愿望和老师建议的关系,填报志愿是考生升学志向和意愿的体现,毕竟是考生今后要自己学习这个专业,要面对这个专业,所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将会影响到日后的学习工作,所以要务必慎重。填报专业时,应该坚持考生自己做主,老师和家长只能提供参考意见,家长老师不要过多地干涉,但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要参照家长老师的意见,因为毕竟他们的社会经验很丰富,要把个人的志趣、家长的忠告、老师的建议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分析几个2002年河北省考生填报志愿的案例,2003年河北省理工类的重点批次路线是571分,2001年是572分,两年的控制分数线是很相近的,2002年的某理工类的同学高考分数是653分,报纸上都登着五分一档的排位情况,五分当中有多少同学,总体的排队在整体学生中处于什么位次,这个同学在全省的排位是540名左右,他所在的学校的排位在30多名,根据多年以来这个中学的升学情况,根据河北省的排位情况,再根据招生的人数,他参看了上海交大2001年的提档分数线,还考虑到有20%的淘汰,这个同学就报了上海交大的数学专业,上海交大2002年的提档线是646分,就录取了,报得是比较合适的。
  还有一个理工类的同学,有10分加分,是638分,他还是一个三好学生的加分,一般的高校都承认,北京理工大学和南开大学当中他做了很长时间的选择,考虑到2001年北京理工大学的提档线是628分,南开大学的提档线是602分,他就报了南开大学了,结果没想到,南开大学正好是大年,好多同学都报,结果提档线是634分,因为这个同学是628加10,所以被提档,所以这个同学不能被淘汰,而且专业填的是服从,所以被调剂专业录取了。
  还有一个理工类的同学,分数是586分,因为这个分数比重点批的控制分数线只高了15分,在河北省的排位就很靠后了,这个同学后来选的是天津大学,天津大学2002年最后提档线是581分,他报的就比较悬了,他报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幸而也被录取了,因为这个专业可能是报的比较少,各专业按分排队,所以他还是被录取了。
  以上分析了几个同学报志愿的案例,当然每年填报志愿可以看得出来,提档线确实是有差异的,所以同学们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尤其是北京市第一年分数公布后报志愿,希望考生和家长充分利用知道了分数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合理地填报志愿。我祝愿全体考生都被自己理想的大学录取,并且都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要看该学校的录取分数了

每个学校的提挡线不同
进了提档线还要看你抱的专业的分

不一定
进了提档线也不一定
还要看别人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专业服从调剂可以被录取到别的专业的

http://zhidao.baidu.com/q?ct=15&tn=iknow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