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强壮23需要多少钱:请历史高手详细介绍一下有关谥法的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4:00:48
还有庙号,为什么刘邦是汉高祖,而不是汉太祖?

中国传统文化有四大无聊,“谥号”是其一(另三大无聊是“年号”、“正统”和“避讳”)。站在终点横向看谥号,的确无聊,但纵向地看看,它又有些积极意义,并不仅仅是无聊。至少,它曾经促使过帝王将相少作恶多为国为民立功,后来才演变成无聊可笑、保护没落的封建制度。正如那句名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作为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论定。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1926年6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的“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

  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

  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谥法大体上还公正,甚至连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以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梦寐以求的“文”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后”、“勤学好问”的品德。但后人偏偏谥之为魏武帝。根据谥法,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为武。

  曹操这个谥号是在儿子坐江山的时候定下来的。儿子即使想给老子涂脂抹粉也做不到。到后来就变成对死者的吹捧,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http://post.baidu.com/f?kz=78038620

  对于我国封建社会殁(mo)世的帝王,后世往往有不同的称谓。大体说来,对于唐代以前的殁世帝王,称呼他们的谥(shi)号,例如汉武帝,魏文帝、隋炳帝;对于唐代以后的殁世帝王,则一般称呼他们的庙号,例如唐太宗、宋太祖.明代宗。
  那么,什么叫谥号呢?所谓谥号,指的是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以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一种名号。谥号的赐予对封建统治者来说是一件大事,只有朝廷才有这个权力。但谥号的选定却免不了一种八股气,大致在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中选择一个字,赐给某人作谥号。这些字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表扬性的,例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能;“康”表示具有“温柔好乐”的品德;“平”表示具有“布纲治纪”的政绩。
  第二类是批评性的,例如;“炀’麦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杀裁无辜”。
  第三类是表示同情性的,例如:“愍”(min)表示‘在国遭忧”;“怀”表示“慈仁短折”。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人认可后方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由于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因此选用的谥号实际上是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决定的,所以往往是名不副实,甚至完全是虚伪的。例如西汉有个皇帝名刘奭(shi),他为帝时,昏庸无道,宦官专权,赋役繁重,致使汉朝政权由盛转衰。可是在他死后,却谥以为“元”,意思是他能“行义悦民”,这就是历史上的汉元帝。再说南宋的秦桧,这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卖国贼,此人的劣绩,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是在秦桧死后,宋高宗却谥之为“忠献”,意思是说他“忠诚而聪睿<rui)”,直到宋宁宗时才改谥为“穆丑”,终于降了格。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谥号之外,称呼高官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表示。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比如民族英雄岳飞,后人就常常称他为岳武穆,而“武穆”则是他的谥号。
  所谓庙号,指的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根据史书记载,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种制度。汉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承相申屠嘉等人上奏:“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崩;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权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是这种制度发屉到南北朝已经不是那么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始,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者“世祖”,这几个称呼其实无多大差别。例如刘邦为汉太祖,但也称为汉高祖的。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中宗、宋神宗、明仁宗,清文宗等.
  庙号中的“祖”与“宗”,其意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祖宗”二字。古人刘“祖”与“宗”的解释是有区别的。对“祖”字有一种说法是;“始受命称太祖”,“有功亦称祖”。对“宗”字也有一种说法:“宗,尊也,有德可尊。”这些说法都比较接近事实。
  自唐代武后中宗之世起,皇帝又可有尊号。这种尊号,大多是生前奉上的,有的帝王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一般都是谀美赞颂之辞。例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受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圣德皇帝。尊号也有在帝王死后追加的,例如唐高宗死后,到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http://www.hanmzx.org/lsz/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14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