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小沫然:帮我找一找关于长征的文章~~~多谢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4:02:14
越多越好~

长征简介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红军长征中的六次会师
  懋功会师
  60年前的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等地出发进行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红军虽然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转到湘江以西地区,却受到了很大损失。这时,敌人重兵正向湖南西部武岗、城步地区集中,中央红军如仍按原计划北上,同进到湖南西部永顺、桑植、桃源地区的第二、第六军团会合,就有陷入敌之重围遭致覆灭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改变方向,争取主动,向敌军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正确主张,红军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举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转战于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经四渡赤水战役和抢渡金沙江后,红军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6月18日到达四川懋功,同先期到达这里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吴起镇会师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规定》。中央军委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向阿坝和班佑地区前进。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十军组成,由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以毛儿盖为中心集结,向班佑、巴西地区开进;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的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军、第三十二军组成,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率领,向班佑、阿坝地区开进。8月21日,右路军从毛儿盖出发,经过千辛万苦到达四川省的班佑、巴西、阿西一带,在这里一面休整一面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当右路军还在草地行军途中时,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于8月24日电令张国焘按预定计划“迅速出墨洼、班佑”,向右路军靠拢。9月1日,中共中央再次电告张国焘,中央已拟定北出甘南的行动计划。在中央一再催促下,左路军先头部队于9月3日进抵墨洼附近。9月9日,张国焘为反对北上方针,再次致电中央军委,坚持“乘势南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于同日致电张国焘,明确表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是出路”,“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9月中旬,中共中央到达川北俄界,12日在俄界召开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俄界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上,走过难以通行的栈道,攻克天险腊子口,越过岷山,脱离了雪山草地地区,于10月19日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永坪会师
  红二十五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发展起来的一支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西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即以留下的第二十五军军部及其第七十五师同第九军第二十七师及部分地方武装,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军。1934年4月与红二十八军合编,仍名为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为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经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击破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于12月胜利到达陕西南部。随后,粉碎了敌人两次“围剿”,创立了鄂豫陕游击根据地。1935年7月为配合红军主力北上行动,挺进甘肃。9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同陕北红军在永坪会师。两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甘孜会师
  甘孜会师是指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同红四方面军主力的会师。
  红二军团由原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活动的红军于1930年7月组成;红六军团由原在湘赣革命根据地活动的红军于1933年6月组成。这两个军团于1934年10月在黔东印江木黄会合后,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同年11月至1935年8月,进行湘西攻势,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长征,部队发展到1.7万多人。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进行长征,转战湖南、云南广大地区,于1936年7月初到达西康甘孜(今属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师。
  甘孜会师后,中共中央指示红二、红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司令员,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在朱德、任弼时、贺龙等人的力争下,召开了甘孜会议。经过同张国焘的激烈斗争,会议决定北上与中共中央会合。
  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
  1936年7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北上,8月到达甘南,9月上旬,红军先后攻克漳县、临潭、渭沅、能渭四县城和岷县、陇西、临洮、武山等县的广大地区。红二方面军于9月中旬连克成县、徽县、康县、两当,10月又迅速向北转移,经过连续行军作战,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于10月9日到达会宁县城,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胜利会师。

  长征中的“四老”
  在中央苏区,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5人年龄较大,资历较深,德高望重,被誉为苏区“五老”。1934年10月,除何叔衡留在苏区继续战斗外,其他“四老”随中央红军踏上漫漫征程。
  徐特立,1877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谢觉哉,1884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在中央苏区任内务部长时,主持和参加起草了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等法令和条例。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
  林伯渠,1886年出生,湖南临澧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1920年加入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等职。
  董必武,1886年出生,湖北红安人。1920年参与筹建武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34年参加长征,在干部休养连任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等职。

  长征档案:“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
  “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解放军档案馆处长宋传富认为: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
  宋传富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使用的并不是“长征”一词,而是分阶段使用“突围”“转移”和“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以前,红军文献中一般使用“突围”和“转移”;从1934年11月至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一直往西挺进,在此期间的红军文献中一般使用“西征”。
  目前可查的红军档案是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的一张《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全文共156字,以韵律文的形式发布,其中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落款是:“红军总司令朱德”。
  宋传富说,这张布告尽管本身没有留下具体时间,但从布告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红军在进入或即将进入彝族聚居区时发布的宣传告示。
  1935年5月12日,党中央召开会理会议,决定红军经冕宁进入彝族聚居区,到达安顺场大渡河南岸。因此可以推算,发布告的时间应该是在1935年5月12日前后,也就是说,此时红军领导人已经意识到此次战略转移的艰巨性,首次使用了“长征”这个词。

  长征档案:兴国县23万人8万人参加红军
  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和红一方面军开始踏上长征路时的总人数为8.6万余人。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长征出发前,红军曾在5个月内紧急“扩红”8万人左右。
  1934年5月14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发表宣言,号召苏区人民“武装起来到红军中去”。
  “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在5、6、7三个月中扩大红军5万名。”瑞金市党史专家刘良说。号召一出,苏区人民热烈响应。瑞金县在一个月内,就扩大红军5400人,超额30%完成任务,成为“扩红”突击“模范县”。
  “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一家农民,兄弟8人全部参加红军。”刘良说。
  被毛泽东赞誉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模范县”兴国县,在80%的青壮年都已参加红军的情况下,一个月“扩红”5000余人。兴国县社联主席胡玉春告诉记者,整个兴国县23万人中,有8万人参加了红军,所以,拥有54位开国将军的兴国县既是著名的“将军县”,也是著名的烈士大县,共有23179名烈士牺牲在革命的征途上。
  到6月30日,整个中央苏区实际“扩红”62269名。三个月的“扩红”计划只用两个月就超额完成。
  9月1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及王稼祥联名签署《中革军委为扩大红军紧急动员令》,要求全苏区在9月间“动员3万新战士上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