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套筒连接错开要求:藏传佛教四大派,在历史上有何渊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6 03:54:12

西藏地区约在西元三百年左右已有佛教观念传入,而到西元六百年左右藏王松赞干布在位时期,佛教由印度真正传入西藏. 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有名的国王,对西藏佛教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他曾派遣许多人留学印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其中有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叫[透美桑波札],创造了现在所使用的藏文. 到了西元八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贞又迎请了印度那烂陀寺精通显密教法的大班智达(相当於佛学博士)莲花生大士入藏弘法.莲花生大士入藏后建立了西藏第一座佛寺[桑耶寺],并开始用口传及文字书写的方式传授密法,因而对藏传佛教有非常伟大的贡献. 到了西元十世纪左右又有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法,主要传授以显教教法为主.在阿底尊者入藏弘法前所传的佛法称之为[旧派],藏语为[宁玛],在阿底尊者之后所传的佛法称之为[新派],藏语为[噶当派],其中包括了[噶举]和[萨迦]两派.而日后宗喀巴大师将噶当派的承传教法扩大解释和发杨而建立了[格鲁派].

四大教派简介如下:
宁玛派: 西元八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贞迎请莲花生大士入藏弘法,莲师在建立桑耶寺之后,渡藏王城其眷属,并有二十五位弟子随莲师修法世人称之为二十五王臣.其中有一些弟子随莲师出家,成为西藏第一批僧众,莲师在藏地广转法轮,渡生无量,将佛法的显密教理和修法及大圆满六百四十万颂,完整的从印度传到西藏,使佛法的光芒照亮了雪域大地.开创藏地密法的先河----宁玛派 而宁玛派当中主要分为[教传]和[岩传]两个传承.所谓[教传]就是从释迦牟尼佛到现在毫无间断的传承,由莲花生大士至今不断的传承.所谓[岩传]就是莲花生大士在山中.水中等不同的地方埋藏了许许多多的法本,并授记未来有那些大成就者将取出这些法本来利益众生.后来因历史传承的因素又延续成敏珠林,噶陀,卓千,些千,多杰札,白玉等六个传承.

噶举派: 噶举派之[噶]为师长的言教,[举]为传承.故噶举意为师传.噶举派使源於印度的大成就者帝洛巴尊者,他得到金刚持佛的亲传.之后帝洛巴尊者把法要传给那巴,那若巴尊者又传给马尔巴尊者(西元1012~1097年),马尔巴再传给密勒日巴尊者(西元1040~1123年),密勒日巴依止马尔巴上师,上师为了要清净他的罪业,让他共历经八次大苦行和无数小苦行,最后终於清净罪障,於是马尔巴上师将所有的灌顶和修持口诀传於他,而后密勒日巴尊者前往寂净处闭关苦修,历经十一年终於获得无上殊胜的成就.而密勒日巴尊者的教法有[方便道]和[大手印],以对不同根基者施教,以[大手印]为最高法门. 之后密勒日巴尊者将法要传给岗波巴尊者(西元1079~1153年),岗波巴尊者将噶当派的[道次第论]和密勒日巴尊者的[大手印]教授合拼著有[道次第解脱庄严论].此传承后来发展成噶玛噶举,帕竹噶举,止贡噶举,竹巴噶举等九个支派.

萨迦派: 萨加派是由贡举宁波尊者(西元1092~1158年)所创,尊者十一岁后跟随仁钦札巴学习[五部地论],[二律论]和密法.另师从许多高僧大德,博览群书精通大小五明,严守三律,具大菩提心并精进修持获得无上正果.其著作有[释量论十一解].尊者将所学的[道果法]形成完整的[道果教授]体系,行程一个新的教派----萨加派. 尊者在十九岁十接任萨加寺住持,被后人誉为[萨家五祖]的第一祖.第四祖萨迦大班智达根噶佳措,精通显密教法,学问精博,应元朝皇帝库腾汗迎请入朝,并尊为帝师.而他的侄儿也就是萨迦第五祖八思巴大师(西元1234~1280年)大师十岁在大昭寺出家,十三岁到京,以渊博的学识折服群臣,二十一岁时,创立新蒙古文被封为帝师. 萨迦派教法很重因明逻辑学的应用和诗歌创作,很有文学艺术的特色,历代大成就者极多.其中许多萨迦班智达的佛学理论文章成为各派必读的佳作.

格鲁派: 相当於中国的元末明初期间,宗喀巴大师(西元1357~1419年)降生於青海省湟中县.大师从仁达瓦等多位大师学习显密教理,接受密宗[集密]教法和显教[中观应成派]的正见.并全面继承了印度大德阿底峡尊者的噶当派教法,精通大小五明唯识,中观等理论,特别是对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等五大论著有极高深的见解.他以坚实的显教理论和噶举派萨迦派的显密大法相融合,以重视严守戒律为特点,创立了[格鲁派]. 宗大师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许多著作,并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作了注疏.大师将阿底峡尊者的整套理论体系和[菩提道灯论]中的[三士道]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在修行方面,宗喀巴大师提倡按次第进行,也就是先学显教,树立牢固的正知正见,然后再依次第修习密宗.

藏传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也称藏语系佛教,与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和密宗或金刚乘并非完全一样的名词:藏传佛教可以包括密宗及其他大乘佛教的分支,但密宗却是源自金刚乘的佛教分支。

藏传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自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制服了外道(苯教),逐渐建立了藏传密教的基础,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过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格鲁、觉囊等各派的传承,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藏传佛教,苯教,喇嘛教
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一般人把它称为“密宗”或“喇嘛教”,这些称呼和藏传佛教的内涵有些许的不同。藏传佛教是佛教各宗派中的一部份。佛教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由本师释迦牟尼佛弘扬,传至今天,主要分为南传(即缅甸、泰国及斯里兰卡一带之佛教)、北传(中国、韩国、越南及日本等地盛行)及藏传(西藏、尼泊尔、不丹等地盛行)。佛法在传入各地以后,或多或少都因为风俗文化而演变成为具地方色彩之宗派,但其教义与本师所弘传的并无分别,只是在表达上及仪式上有所不同。

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黄派”、“花派”、“红派”及“白派”。
一般称呼的“黑教”是藏族的苯教之俗称,是一种佛法未传入西藏以前的本土信仰,与“密宗”及佛法毫无关系。苯教是一种祭祀大地山河的泛灵信仰,其中部分教士吸收了一些佛法名词及教义,在佛法传入西藏之后,苯术已不如佛教盛行。苯教在川北一带有不少的信徒及法师。

“喇嘛”一字解作“无上”,被用作任何一位法师之尊称,等同遇到德高望重的僧人时会尊称为“师父”一般。时至今天,我们把任何西藏僧人都称作“喇嘛”;乃至在印度,有些人把任何西藏人不论老少僧俗男女都称作“喇嘛”,甚至有人以“喇嘛”为姓氏的,这些都是后期之文义衍变,与原来意义定有所差异。“喇嘛”并非西藏法师的独有称号,西藏的人把汉地法师称作“汉喇嘛”(Gyalama)。而藏地习俗,对于普通僧人,称作“扎巴”。

藏传佛教包含了完整之小乘及大乘戒律及教义,故此也包含了密宗的教义在内,但并不是说藏传佛教就等于“密宗”。密法只是藏传佛教的一部份而已。一位西藏的僧人未必就一定学过密宗,所以把藏传佛教各派统称作“密宗”并不确切。

藏传佛教教派
宁玛派 (又名“红教”或“古宗派”)

噶举派 (又名“白教”)

萨迦派 (又名“花教”除了萨迦本派之外,尚有哦巴、茶巴、种巴三支派)

觉囊派

噶当派

格鲁派 (又名“黄教”)

希解派

觉宇派

廓扎派

夏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