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眉为什么骂justin:甘肃省景泰县的来历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21:10:40
就是怎么得来的

http://www.0943.cn/Article/jtfeq/msfq/200607/377.html

  景泰县名的由来

  作者:杨生华 文章来源:三人行多媒体创作空间 点击数:122 更新时间:2006-7-14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地处祖国大西北黄河西岸的景泰县境内,张家台、喜集水古文化遗迹是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半山类型的文化遗迹,距今约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西汉时,在景泰县境内曾建立过媪围县。魏晋时,媪围县被分属于金城郡和安定郡,媪围县被废弃。清朝时,在原媪围县境内外内先设县丞、后改设分县,1913年(民国2年)改升红水县。1933年(民国22年)红水县改为景泰县。我们说景泰县的历史,就是指景泰县境内自张家台古文化以来的人类活动历史。
  原红水县只管辖宽沟、永泰、红水、正路四乡。公元1933年,甘肃省国民政府决定,将靖远县北区黄河西岸的大小芦塘、五佛寺、一条山、老龙湾、胡麻水、锁罕堡(今兴泉村)划归红水县管辖。这样,红水县的面积和人口都比原有增加了50%,但这一新的变化带来了县址的搬迁和县名的更换问题:一是县的面积扩大了,新县府驻地放在什么地方好?多数人的意见:一条山地处中心,但条件没芦塘好,应放在芦塘。一是原靖远县部分的地方人士提出:新县既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县府又将在芦塘,应起新县名。有鉴于此,省政府派员来实地考察。经过征求意见,提了两个县名报省。1933年1月31日甘肃省政府决定,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将红水县改名景泰县,县府驻芦阳(芦塘从此改名芦阳)。
  根据中国传统,一个人名、一个地名,都有特定的含义,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寄托一定的期望。总想起得好些、确切些、形象些。对起新县名也一样,经过再三思考和商议,集中了北屏和景泰两个名字。叫北屏者,新县地处甘肃省会,兰州市之北,是省会北部的屏障;叫景泰者,这是在讨论中演变出来的,起初,从红水和靖远两县名各取一字,叫靖红,与云南省景洪县同音。红水县内有永泰,取泰字代表红水县,两县各一字合成靖泰。有些人又嫌靖字是军事用字,与泰字不协调,主张用谐音景字代替,这样就变成了景泰。景泰的含义是景象繁荣、国泰民安。既是两县合成的新县名,景泰者是两地合好、团结共事,景象繁荣、国泰民安。
  为什么叫景泰另有一种说法:“因芦阳旧城建自景泰年间,因而所起县名曰景泰县”。这一说法最早见于1943年《新西北月刊》刊登的慕少堂文章“甘肃各县沿革”中提出的,后来,有人不同意这一说法,因为:“景泰年间在芦阳没有筑过旧城。今的芦塘城筑自万历年间。”从当时看,新县城驻地放在芦阳,叫景泰县名的时候,以驻地有景泰年间城,叫景泰者,其含义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与前说法相同,也可以。至于今人考证景泰年间没筑过芦阳旧城,或说景泰年间恰好失陷于少数民族宾兔部、或说景泰年间从宾兔部收回五佛寺(当时也叫饮马湖)、修芦阳旧城等,这是属于历史性的考证,与起县名也没必然联系,不能因没这种或那种史实而对景泰县名含义另做新的解释。对今人印象:各取两县一字合成景泰县名一说;或因新县府驻地芦阳在景泰年间修过城而叫景泰县名,两者解释景泰县名是景象繁荣、国泰民安相同,县名就可成立,枝节不必过多纠缠。
  景泰一名最早见史书的是明朝代宗年号。从字而含义看,景泰者即寄望于“景象繁荣、国泰民安”。当然,人们寄希望、盼望、期望是一回事,后来的结局则往往与愿望相反者多也。代宗的景泰年号,事实上只用了八年,代宗又被英宗推翻了。据史书记载:公元1449年(明朝英宗正统14年)英宗朱祁镇被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虏去,他弟弟朱祁鲸继位当了代宗皇帝,用年号叫景泰。当时明朝首都北京离前线很近,许多人主张迁都。兵部尚书(相当于今的国防部长)于谦等极力反对迁都,稳住局势,整顿朝纲,与北方既不打仗又不议和。经过几年明朝边防有加强,北方少数民族首领一看,关着人质朱祁镇也没用,遂将其放了回来。朱祁镇回来后,在朝中经过活动和组织势力发动宫廷政变,将朱祁鲸赶下了台。朱祁镇仍当了英宗皇帝,只是将年号改称天顺。
  景象繁荣、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的实现,是经过了一个长时期才有了可能。民国时,红水县改名景泰县,人们期望在这块土地上出现一个景象繁荣、国泰民安的美好局面。这个愿望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建成了世界第一流的高扬程大流量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出现了一个人间奇迹——沙漠绿洲。景象繁荣、国泰民安的理想在逐步变为现实。景泰川第二期电力提灌工程将会更大地改变景泰县的干旱面貌,使景泰县名与现实更接近。
  对景泰县名的理解上、运用上、解释上,除了景象繁荣、国泰民安这一点外,还有一些说法和插曲。如甘肃省国民政府在决定成立景泰县时“有收复失地之义”。南京国民政府在批准成立景泰县批复有“籍以恢复失地纪念”。这是与当时的时局有关,与景泰县名没有特别的关系。景泰县名的含义与明朝代宗的景泰年间原含义相同外,其他没有直接关系,如果硬拉在一起,就会与景泰县名的含义不协调。从历史资料看,景泰县境内在明朝景泰年间是一个纷争、分管的时期:不仅存在汉蒙两族统治者争夺统治权,而且是临洮、巩画两府分管,在军事实上为临洮和陕西两总兵所辖。如把县名与景泰年间拉在一起,与统一团结,合作共事,景象繁荣,国泰民安的含义就背道而驰了。
  “景泰县生产过景泰蓝吗?”景泰县是可爱的,景泰蓝是优美的,但两者名字相同是巧合。景泰县并没生产过景泰蓝。景泰蓝是明朝景泰年间在北京地区流行起来的一种独特的蓝颜色。至今,有的人看到景泰地名时,往往很自然地与景泰蓝联系,赋于景泰县一种美的意境和联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参加上海宝山钢厂建设的人民解放军中有一个景泰县籍战士,当有人得知后这样称赞:“你生长在景泰蓝的故乡,本身就是很光荣的”。“你们县真了不起,长期生产景泰蓝,为中国争了光,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五百年独家生产,畅销世界誉满全球”。
  芦塘城的修筑始于何时?如今的城建于明朝万历27年。《中国地名大辞典》的“芦塘营”条中记:“芦塘设防守一员,兵马一百名,筑堡一座”(1)。《靖远县志》记载:“万历二十七年已亥督抚运辞去制胜,恢复旧疆,驱宾兔等远窜贺兰山后,设立新边墙,创建大小芦塘二堡”(2)。民间有一个传说:在修芦塘城前先考虑在什么地方筑城和筑怎样的城?人们意见纷争定不下来。一天清晨,有人看到在后来筑城的地方站着一只鹿。当这个人去追时,鹿绕地跑了很大的圈,忽然鹿不见了。地方上的官员实地一看,就在鹿跑的蹄迹上筑了城。因为是鹿指点的地方筑的城,人们就叫鹿趟。因为城筑在芦塘湖畔,慢慢传成了芦塘城。有人说,从传说看,芦塘城就是今犹在的城,没有新旧城之分。传说毕竟是传说,从传说看不出时间年代来。芦塘一名始于何时?今没确切时间。从历史资料看,万历年间创建大小芦塘二堡。在这以前,芦塘湖在什么时候改叫芦塘?民间传说只会早于万历年间,因为驱赶宾兔部时,这里已叫芦塘。
  ------------------------------------------------------------------------------------------------------
  http://www.jtsz.gs.cn/tqpp/tqpp/jtms.htm

皇帝的年号

http://www.0943.cn/Article/jtfeq/msfq/20060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