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孤独一生头像:智者请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18:39:31
你能够介绍一下薛仁贵的故事吗

薛仁贵传
返回

薛仁贵,是绛州龙门人,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家就在汾河谷地北边,吕梁山余脉的一座黄土岗上,名叫白虎岗,村名叫修仁。仁贵家境贫寒,却又生得一副大肚肠,一身大力气。一般的财主们虽然喜欢仁贵的力气,但也怕他的饭量,不敢雇他干活,所以仁贵经常饿肚子。后来有一家姓柳的大财主,不嫌仁贵饭量大,雇他当长工,养马种田,仁贵好歹算找了一碗饭吃。可是不久,柳财主家的小姐看中了仁贵是个有出息的人才,私下里和仁贵好上了,事发以后,小两口被赶出了家门,住到白虎岗上的一座破窑里。(该窑现在还保留着,成了旅游点。)生计益发地艰难,仁贵每日去汾河湾里打鱼射雁,换些柴米维持生活,就他那饭量,肚子还是填不饱的。不过民间因此传说起仁贵的箭法来,他能够专射雁头。(还有传说是他儿子薛丁山能射开口雁,比父亲强。不过丁山纯是传说人物了,仁贵的儿子名唤薛讷。)
有一年,仁贵穷急了,就想迁葬父母的坟地,改一改风水,妻子柳氏便因此激励他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晚!”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撇下妻子,去新绛城里找张士贵将军,应征入伍。(张士贵的帅府现在还有保留一座大堂,在新绛中学校园内,唐以后那里成了州衙。张士贵与仁贵的恩恩怨怨,在戏曲小说里多有体现,史书上倒没有提起过。)
仁贵的武艺本是极好的,又因为出身贫寒,急于改变现状,所以上了战场后非常勇敢。他跟着大军到了辽东的安地,正好遇上将军刘君邛被敌人包围。仁贵率先跃马冲入敌阵,斩杀了敌将,割下首级来系在马鞍上,敌军一下子全吓坏了,仁贵于是一战成功。
攻打安市城的时候,高丽的莫离支派大将高延寿率兵二十万,占据有利地势,依山结营,抵抗唐军。太宗皇帝命令众将分别出击。仁贵知道自己成名的时机到了,为了引起大家注意,就特意穿了一件耀眼的白袍,手挥长戟,腰里挂着两张弓,大叫着纵马奔驰,所向披靡。大部队则跟着他的身后,冲杀敌人。这一番出色的表现被太宗皇帝李世民看在眼里,不由惊奇地询问:“穿白衣的先锋是谁呀?”旁边人回答说:“薛仁贵!”战斗结束以后,李世民亲自召见了薛仁贵,赞叹不已,赏赐了许多财宝和俘虏战马,又授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还有个职务是北门长上。部队回国以后,太宗李世民感慨地对仁贵和众人说:“以前跟着我打仗的那班旧将,现在都老了。我想提拔勇将托付门户大事,则没有超过你的。这次征伐,得到辽东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了薛仁贵这样的勇将啊!”(太宗原话是“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几乎成了名言。)于是,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
太宗死后,高宗继位。有一次高宗晚上住在万年宫,夜里忽然发了洪水,水头直冲玄武门。守卫的将士们一看全慌了,四散逃走。仁贵说:“天子处于危险之中,臣子哪能怕死?”就登上城楼,大声喊叫,提醒宫中注意,高宗皇帝急忙从床上爬起,站到了较高的位置,没过多久,洪水便淹没了御床。高宗皇帝感激地对仁贵说:“这次多亏了你,我今天才知道忠臣是什么样子!”于是,赏给仁贵一匹御马。
大将苏定方率兵讨伐贺鲁部落前,仁贵向皇帝上书建议说:“我听说出兵必须要有正当的名义,师出无名,就不容易成功,只有把敌人的残暴张扬出来,我们才会得到双方百姓的支持。现在泥熟部落不服从贺鲁部落,被贺鲁打败,家属都被俘虏。如果我们在战争中,把泥熟部落的家属从贺鲁手中抢过来,加以优待,然后归还给泥熟,那么百姓就会痛恨贺鲁的残暴,感念陛下的恩德。”皇帝采纳了仁贵的意见,把战争中俘获的泥熟人都送回去,结果泥熟部落主动请求随军效力。
显庆三年,仁贵跟随程名振再次远征辽东,在贵端城大破高丽兵,斩首三千级。第二年,仁贵与梁建方、契苾何力将军一起,在横山与高丽大将温少多门打了一场遭遇战,仁贵驰马冲射,箭无虚发。接着又是石城大战,敌军中有位将军也善于射箭,一连射杀唐军十余人,仁贵大怒,一个人冲过去,敌将的弓箭来不及发射,就被仁贵生擒。不久,仁贵又与辛文陵一起在黑山大破契丹军,把契丹首领阿卜固活捉了,献到东都洛阳。由于这几次战功,仁贵升职为左武卫将军,并进封河东县男。
皇帝命令仁贵担任郑仁泰的副将,任铁勒道行军总管,准备西征。出发前,皇帝在内殿设宴送行,取出几套内府的精甲送给诸将,并对仁贵说:“我听说古代善射箭的人能一箭穿透七重铁甲,你今天试一试,看能不能射透我们内府的五重甲。”仁贵就在殿上试射,一箭就穿透了所有的铁甲。高宗皇帝又是吃惊,又是不好意思,立即取出几套更坚固的盔甲赏给仁贵和诸将。出兵以后,敌军号称九姓突厥,有十几万人,派了几十名骁将来挑战,仁贵在阵中发射三箭,射死敌将三人,高超的武艺震慑了敌人,立即就无心与唐军为敌,全部下马投降。仁贵和历史上的其它名将一样,害怕这些降兵日后作乱,就残忍地活埋了敌军。然后出兵征讨位于碛北的残敌,生擒了首领叶护三兄弟,天山一带的九姓突厥从此便衰亡了。当时唐军编了一首歌,歌词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这次战役,仁贵虽然立了大功,但受主将郑仁泰的影响,最后也犯了错误。铁勒的思结、多览葛等部落本来要投降,郑仁泰不结纳,反而出兵捕获了对方的家属,赏赐给部下,这些部落只好逃亡。郑仁泰派兵追赶,不但没有找到敌军,还因为缺乏粮草,损失了许多兵员。仁贵自己也掳掠了女子,自纳为妾,并且收受了许多贿赂,回来以后便受到弹劾。高宗皇帝因为仁贵立了大功,没有和他计较。
乾封初年,高丽国发生内讧,大将泉男生归附唐朝,高宗皇帝命令将军庞同善、高偘等去办理接收事宜。但是,泉男生的弟弟男建不服,率兵拒守,唐朝的使者无法和泉男生会合,一场大战必不可免。高宗皇帝就派薛仁贵率领一支部队做为庞同善的后援。庞同善到新城时,敌军晚上来偷袭,仁贵正好率一小股部队来到,杀敌数百,击退了敌军。庞同善进军到金山,见敌军势大,不敢前进,高丽人趁势逼进,打败了同善。仁贵的后援军再次赶到,一场混战,将敌军分割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两部分,再打一场,敌军就溃散了,仁贵斩首五千余级,攻克了南苏、木底、苍岩三城,终于和亲唐的泉男生部队会合,完成了接收任务,高宗皇帝亲笔写诏书慰劳仁贵。
仁贵打了胜仗,认为应该乘着锐气带二千兵进攻扶余城。诸将都认为手头的兵太少,不容易成功,不如就此罢手,免得画蛇添足,坏了威名。仁贵反驳道:“打仗啊,关键是善于运用,善于指挥,而不在于兵力的多少。”于是就带兵出发,见了敌人就打,一打就胜,杀敌一万多人,最后攻克了扶余城。接着又沿着海岸线大肆略地,和李绩的大部队会合。扶余城投降以后,其它四十多座城都望风而降,不战而克,仁贵的名声,一下子威震辽海。
高宗皇帝下诏,命令仁贵与大将刘仁轨率兵二万,长期驻守平壤,巩固胜利果实。因为仁贵这次功劳太大,官职也升了许多,拜为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后来又让仁贵驻扎在新城。
这一时期,应该是薛仁贵人生的顶点,最得意的时候。战事结束以后,他做为地方长官,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立即投身于恢复和平,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的工作中。史书说他这时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治理盗贼,提拔任用高丽的人才,表彰奖励品德高尚、行为优异的百姓,一时间高丽人都非常喜悦,忘记了亡国之痛。(史书原文为“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不过我想这里头也不乏我们中国人的溢美夸大之辞,毕竟唐朝时候是我们侵略了高丽。记得以前有位同学是朝鲜留学生,曾经委委屈屈地说过你们中国唐朝时曾经侵略过我们云云,看来人家忘是忘不了的。)
在高丽的成功过去以后,仁贵立即就面对了自己人生的最低点,毕竟胜败是兵家常事,再能干的将军也有失利的时候。咸亨元年,西南方的吐蕃人发兵进攻唐朝,皇帝下令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进军反击,支援吐谷浑部落。但这一次皇帝的任命中伏下了隐患,将军郭待封曾经做过鄯城镇守,官职与薛仁贵平级。现在,他做了薛仁贵的下属,心里头很不服气,经常违反命令,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最常见的事情了。
开始,大军驻扎于大非川,准备进攻乌海。出发前仁贵吩咐郭待封道:“乌海地势险要,还有瘴气,可以说是个死地,非常危险。但是速战速决就能成功,在里头拖延时日就会失败。大非岭这个地方宽阔平坦,你可以在这里设两座栅城,把粮草辎重存放进去,留一万人守卫。我率轻骑加速前进,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然后你率轻骑做为后援,就可以一举消灭敌军。”待封表面上答应了,心里头却不以为然。
仁贵出兵后,在河口遇上敌军,打了一个漂亮仗,很快便占领乌海,等待郭待封的援军到来。可是郭待封这次的敌人不是吐蕃,而是自己主帅薛仁贵。他不但没有听命令设栅城存放辎重,而且没有及时前进做仁贵的后援。等于仁贵占领乌海了,他才带着辎重,缓缓而进。吐蕃吃了仁贵一次小亏,看见郭待封的部队迟重,有机可乘,就集结二十万人专打郭待封,唐军的辎重全部损失,待封失利,退回去凭险而守,把仁贵的前锋部队扔下不管了。
仁贵在乌海本来就支持不了多久,见势不好,急忙退军大非川。吐蕃再一次集结兵力四十万和仁贵交战。这时候仁贵的箭术再好也不顶事了,兵败如山倒,没办法,只好和吐蕃的大将论钦陵谈判,签定了和约,吐谷浑的地盘就拱手让给了吐蕃。
仁贵打了败仗,颜面失尽,气得发了一句不着边际的感慨:“今年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该在西方作战。以前邓艾就是这样死在西蜀的,我早就知道会失败。”邓艾也是让自己人内讧整死的,仁贵是气得没办法,有苦说不出而已。事后,战败责任由薛仁贵承担,应该是死罪,但皇帝念在仁贵有大功,死罪免去,废为庶民。
有战争,国家就离不开良将。薛仁贵的平民日子没过几天,高丽国又发生了叛乱,朝廷鉴于薛仁贵在高丽的威名,重新起用他为鸡林道总管,负责平叛事宜。但是,好运气不再来,没过多久,为了一件事情的牵连,仁贵被皇帝贬到象州,从东北到西南,路途可是够远的。不久,朝廷大赦,他又回来了。高宗皇帝毕竟还是念旧,召见了薛仁贵,说:“以前在万年宫,没有你,我都变成鱼了。你还曾经为我消灭过九姓突厥,高丽,功劳是很大的。但是,有人在我跟前告你,说你在乌海城下故意放跑了敌人,以致于失利。这件事让我非常恨你,而且疑心你不忠。事情都过去了,我知道那是有人诬告你。现在辽西不安宁,瓜州沙州的路都不能通了,你怎么能安稳地睡在家里,不给我指挥打仗去呢?”就这样,薛仁贵被重新起用了,官拜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由此也可知,郭待封打了败仗后,没有少给主帅薛仁贵栽赃。
薛仁贵起用以后,领兵去云州,就是今天的大同一带,和突厥的元珍作战。突厥人问道:“唐朝的将军是谁?”唐兵说:“薛仁贵。”突厥人不信,说:“我们听说薛仁贵将军发配到象州,已经死了,怎么还能活过来?别骗人了!”薛仁贵于是脱下头盔,让突厥人看。因为薛仁贵威名太大了,以前曾经打过九姓突厥,杀过许多人,突厥人提起他都怕,现在看见了活的薛仁贵,立即下马跪拜,把部队撤回去。薛仁贵来了就是打仗的,哪里会因为受了几拜就客气,立即率兵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斩首一万多,俘虏三万多,还缴获了许多牛马。
(唐朝这类故事有好几个,郭子仪也曾经脱下头盔让回纥人看。以前的胡人性子直,欺软怕硬,看见厉害的就服气,看见软弱的就会欺负,而且从来不计较颜面信誉,和小孩打架差不多,所以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可信的。他们下马拜薛仁贵,并不意味着从此不打仗了,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来,所以薛仁贵也没有客气。)
薛仁贵死在永淳二年,享年七十岁。死后,朝廷对他的追赠也是丰厚的,追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出车马,把他的灵枢护送回故乡龙门。他的儿子薛讷,后来也是名将。
我们看薛仁贵的历次战争,发现他早年的成功,主要是凭勇气和武艺。他后来直接指挥战争,也深通用兵之法,并不是一勇之夫。就是他“走麦城”的乌海、大非川之战,部署也是没错的。他在高丽镇守的那段时间,显示出的政治才能,应该说也很突出。只有坑降卒、纳贿两事,算是污点。中国古代把坑降卒看作为将之大忌,白起、项羽、李广都干过这个,也都没有好下场。不肯坑降卒的是三国的关羽,好几万降卒几乎把他吃穷,非得抢孙权的粮仓才能供给,这也是一大累。不过,我们也不用对古人求全责备了。

薛仁贵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太宗、高宗时期。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 644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士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士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

贞观十九年( 645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六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即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望见,战后特召见薛仁贵,赐马二匹,绢40匹,生口10人为奴,并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职守皇宫玄武门(北门)。及唐征高丽还军,唐太宗还特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并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

征高丽后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一直守卫玄武门。永徽五年( 654年),唐高宗行幸万年宫(在今陕西麟游县西),第一天夜里就遇山洪暴发,直冲万年宫北门,卫士们见水势凶猛各自散去。而薛仁贵登门向宫内呼叫水至,唐高宗听到喊叫,急忙出宫跑到高处。当唐高宗回头看时,大水已经涌进了他的寝殿。躲过大难,唐高宗感激薛仁贵,特赐薛仁贵御马一匹。

显庆三年( 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丽军,斩首三千余级。第二年,薛仁贵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那个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土,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 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回纥。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位贵率军赴天山后,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土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九姓衰败,不再为边患。

乾封元年( 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死,其于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品前去慰纳,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援送庞同善、高品。行至新城,庞同善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庞同善。庞同善、高品进至金山,又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闻讯后,率军将高丽军截为两断奋击,斩首5000余级,并乘胜攻占高丽南苏、木底、苍岩二城,与泉男生相遇。对此,唐高宗特下诏慰勉薛仁贵。接着,薛仁贵又率两千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纷纷望风降附。这时,唐又派李绩为大总管由他道乘机进攻高丽。薛仁贵也沿海继进,与李绩合兵于平壤城,高丽降伏。之后,唐高宗命薛仁贵与刘仁轨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薛仁贵受命后,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东都护期间,抚爱孤幼,存养老人,惩治盗贼,擢拔贤良,褒扬节义之士,高丽士民安居乐业。

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时,吐蕃渐趋强盛,击灭了羌族建立的吐谷浑,又侵略唐西域地区。为此,唐高宗调任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官,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率军十余万人,征讨吐蕃。

薛仁贵奉命西行,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将趋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对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说:“乌海地险而瘴,吾人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又嘱咐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薛仁贵安排好后,率部前往乌海,及至河口,遇吐蕃守军数万人,薛仁贵率军一阵冲杀,斩获殆尽。薛仁贵收其牛羊万余头,鼓行而西,直逼乌海城,然后派千余骑兵回大非川接运辎重,但这时郭待封已被吐蕃击败。薛仁贵因无辎重接济,退军大非川。至此,吐蕃调集40万大军前来进攻,唐军抵敌不住,大败。但吐善并不穷逼,以唐军不深入为条件与唐议和,薛仁贵不得已应允,然后率败军东归。战后,他因败绩被免为庶人。

不久,高丽地区相率叛唐。唐高宗起用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辽东。任内,薛仁贵因事违法,贬象州,后遇赦免而还。

薛仁贵晚年,吐蕃势力向北发展,阻断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治今甘肃敦煌),同时,突厥也不断侵扰唐北境。这时,唐高宗念及薛仁贵功劳而召见他,之后,任用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兼代州都督,率军前往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击突厥。突厥闻薛仁贵复起为将,都非常害怕,不敢当其锋,一时奔散。薛仁贵乘势进击,大破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两万人,及牛马羊三万余头。

薛仁贵于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终年70岁。死后,朝廷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还特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

薛仁贵为唐朝名将,勇于力战,长于用兵,深于谋略,建立了赫赫战功,从而为唐前期的强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他在战争中有时治军不严,纵兵掳掠,收受赂贿,又往往斩杀过多,失之残酷。薛仁贵还忠于职守,从他任安东都护时的情况看,也有一定的理政才能。

薛丁山,薛刚则是在正史上没有听过这号人物,杜撰的可能较大。

薛仁贵征东故事梗概(简介)
<<薛仁贵征东>>的故事讲述柳员外之女柳金花于某雪夜邂逅穷汉子薛仁贵, 并为他的英姿所吸引. 柳员外得知此事, 即企图拆散他们. 怎料二人却在古庙相逢, 并不理会柳家的反对, 私自结为夫妇, 随后更诞下一子, 取名薛丁山. 奸臣张士贵于龙门县招兵, 薛仁贵两度投军, 也被拒诸门外. 真至有一次, 薛仁贵无意中拯救了程咬金, 获赐下令箭, 终得以随军出征担任伙头. 此时, 盖苏文向唐太宗宣战. 薛仁贵在战事中立了大功, 但他的功劳却被张士贵夺去. 后来, 唐太宗到凤凰山出游, 被盖苏文绑架, 薛仁贵前往救驾, 击退了盖苏文. 唐太宗得知张士贵的恶行后, 遂把张士贵收入天牢, 并命薛仁贵为元帅. 薛仁贵征战十二载, 一直与柳金花母子两地分隔. 十二年后, 薛仁贵彻底消灭了盖苏文, 被唐太宗封为平辽王, 于是重返故乡, 与妻儿团聚.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太宗、高宗时期。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 644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士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士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

贞观十九年( 645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六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即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望见,战后特召见薛仁贵,赐马二匹,绢40匹,生口10人为奴,并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职守皇宫玄武门(北门)。及唐征高丽还军,唐太宗还特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并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

征高丽后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一直守卫玄武门。永徽五年( 654年),唐高宗行幸万年宫(在今陕西麟游县西),第一天夜里就遇山洪暴发,直冲万年宫北门,卫士们见水势凶猛各自散去。而薛仁贵登门向宫内呼叫水至,唐高宗听到喊叫,急忙出宫跑到高处。当唐高宗回头看时,大水已经涌进了他的寝殿。躲过大难,唐高宗感激薛仁贵,特赐薛仁贵御马一匹。

显庆三年( 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丽军,斩首三千余级。第二年,薛仁贵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那个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土,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 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回纥。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位贵率军赴天山后,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土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九姓衰败,不再为边患。

乾封元年( 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死,其于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品前去慰纳,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援送庞同善、高品。行至新城,庞同善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庞同善。庞同善、高品进至金山,又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闻讯后,率军将高丽军截为两断奋击,斩首5000余级,并乘胜攻占高丽南苏、木底、苍岩二城,与泉男生相遇。对此,唐高宗特下诏慰勉薛仁贵。接着,薛仁贵又率两千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纷纷望风降附。这时,唐又派李绩为大总管由他道乘机进攻高丽。薛仁贵也沿海继进,与李绩合兵于平壤城,高丽降伏。之后,唐高宗命薛仁贵与刘仁轨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薛仁贵受命后,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东都护期间,抚爱孤幼,存养老人,惩治盗贼,擢拔贤良,褒扬节义之士,高丽士民安居乐业。

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时,吐蕃渐趋强盛,击灭了羌族建立的吐谷浑,又侵略唐西域地区。为此,唐高宗调任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官,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率军十余万人,征讨吐蕃。

薛仁贵奉命西行,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将趋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对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说:“乌海地险而瘴,吾人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又嘱咐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薛仁贵安排好后,率部前往乌海,及至河口,遇吐蕃守军数万人,薛仁贵率军一阵冲杀,斩获殆尽。薛仁贵收其牛羊万余头,鼓行而西,直逼乌海城,然后派千余骑兵回大非川接运辎重,但这时郭待封已被吐蕃击败。薛仁贵因无辎重接济,退军大非川。至此,吐蕃调集40万大军前来进攻,唐军抵敌不住,大败。但吐善并不穷逼,以唐军不深入为条件与唐议和,薛仁贵不得已应允,然后率败军东归。战后,他因败绩被免为庶人。

不久,高丽地区相率叛唐。唐高宗起用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辽东。任内,薛仁贵因事违法,贬象州,后遇赦免而还。

薛仁贵晚年,吐蕃势力向北发展,阻断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治今甘肃敦煌),同时,突厥也不断侵扰唐北境。这时,唐高宗念及薛仁贵功劳而召见他,之后,任用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兼代州都督,率军前往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击突厥。突厥闻薛仁贵复起为将,都非常害怕,不敢当其锋,一时奔散。薛仁贵乘势进击,大破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两万人,及牛马羊三万余头。

薛仁贵于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终年70岁。死后,朝廷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还特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

薛仁贵为唐朝名将,勇于力战,长于用兵,深于谋略,建立了赫赫战功,从而为唐前期的强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他在战争中有时治军不严,纵兵掳掠,收受赂贿,又往往斩杀过多,失之残酷。薛仁贵还忠于职守,从他任安东都护时的情况看,也有一定的理政才能。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太宗、高宗时期。

薛仁贵,是绛州龙门人,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家就在汾河谷地北边,吕梁山余脉的一座黄土岗上,名叫白虎岗,村名叫修仁。仁贵家境贫寒,却又生得一副大肚肠,一身大力气。一般的财主们虽然喜欢仁贵的力气,但也怕他的饭量,不敢雇他干活,所以仁贵经常饿肚子。后来有一家姓柳的大财主,不嫌仁贵饭量大,雇他当长工,养马种田,仁贵好歹算找了一碗饭吃。可是不久,柳财主家的小姐看中了仁贵是个有出息的人才,私下里和仁贵好上了,事发以后,小两口被赶出了家门,住到白虎岗上的一座破窑里。(该窑现在还保留着,成了旅游点。)生计益发地艰难,仁贵每日去汾河湾里打鱼射雁,换些柴米维持生活,就他那饭量,肚子还是填不饱的。不过民间因此传说起仁贵的箭法来,他能够专射雁头。(还有传说是他儿子薛丁山能射开口雁,比父亲强。不过丁山纯是传说人物了,仁贵的儿子名唤薛讷。)
有一年,仁贵穷急了,就想迁葬父母的坟地,改一改风水,妻子柳氏便因此激励他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晚!”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撇下妻子,去新绛城里找张士贵将军,应征入伍。(张士贵的帅府现在还有保留一座大堂,在新绛中学校园内,唐以后那里成了州衙。张士贵与仁贵的恩恩怨怨,在戏曲小说里多有体现,史书上倒没有提起过。)
仁贵的武艺本是极好的,又因为出身贫寒,急于改变现状,所以上了战场后非常勇敢。他跟着大军到了辽东的安地,正好遇上将军刘君邛被敌人包围。仁贵率先跃马冲入敌阵,斩杀了敌将,割下首级来系在马鞍上,敌军一下子全吓坏了,仁贵于是一战成功。
攻打安市城的时候,高丽的莫离支派大将高延寿率兵二十万,占据有利地势,依山结营,抵抗唐军。太宗皇帝命令众将分别出击。仁贵知道自己成名的时机到了,为了引起大家注意,就特意穿了一件耀眼的白袍,手挥长戟,腰里挂着两张弓,大叫着纵马奔驰,所向披靡。大部队则跟着他的身后,冲杀敌人。这一番出色的表现被太宗皇帝李世民看在眼里,不由惊奇地询问:“穿白衣的先锋是谁呀?”旁边人回答说:“薛仁贵!”战斗结束以后,李世民亲自召见了薛仁贵,赞叹不已,赏赐了许多财宝和俘虏战马,又授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还有个职务是北门长上。部队回国以后,太宗李世民感慨地对仁贵和众人说:“以前跟着我打仗的那班旧将,现在都老了。我想提拔勇将托付门户大事,则没有超过你的。这次征伐,得到辽东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了薛仁贵这样的勇将啊!”(太宗原话是“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几乎成了名言。)于是,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
太宗死后,高宗继位。有一次高宗晚上住在万年宫,夜里忽然发了洪水,水头直冲玄武门。守卫的将士们一看全慌了,四散逃走。仁贵说:“天子处于危险之中,臣子哪能怕死?”就登上城楼,大声喊叫,提醒宫中注意,高宗皇帝急忙从床上爬起,站到了较高的位置,没过多久,洪水便淹没了御床。高宗皇帝感激地对仁贵说:“这次多亏了你,我今天才知道忠臣是什么样子!”于是,赏给仁贵一匹御马。
大将苏定方率兵讨伐贺鲁部落前,仁贵向皇帝上书建议说:“我听说出兵必须要有正当的名义,师出无名,就不容易成功,只有把敌人的残暴张扬出来,我们才会得到双方百姓的支持。现在泥熟部落不服从贺鲁部落,被贺鲁打败,家属都被俘虏。如果我们在战争中,把泥熟部落的家属从贺鲁手中抢过来,加以优待,然后归还给泥熟,那么百姓就会痛恨贺鲁的残暴,感念陛下的恩德。”皇帝采纳了仁贵的意见,把战争中俘获的泥熟人都送回去,结果泥熟部落主动请求随军效力。
显庆三年,仁贵跟随程名振再次远征辽东,在贵端城大破高丽兵,斩首三千级。第二年,仁贵与梁建方、契苾何力将军一起,在横山与高丽大将温少多门打了一场遭遇战,仁贵驰马冲射,箭无虚发。接着又是石城大战,敌军中有位将军也善于射箭,一连射杀唐军十余人,仁贵大怒,一个人冲过去,敌将的弓箭来不及发射,就被仁贵生擒。不久,仁贵又与辛文陵一起在黑山大破契丹军,把契丹首领阿卜固活捉了,献到东都洛阳。由于这几次战功,仁贵升职为左武卫将军,并进封河东县男。
皇帝命令仁贵担任郑仁泰的副将,任铁勒道行军总管,准备西征。出发前,皇帝在内殿设宴送行,取出几套内府的精甲送给诸将,并对仁贵说:“我听说古代善射箭的人能一箭穿透七重铁甲,你今天试一试,看能不能射透我们内府的五重甲。”仁贵就在殿上试射,一箭就穿透了所有的铁甲。高宗皇帝又是吃惊,又是不好意思,立即取出几套更坚固的盔甲赏给仁贵和诸将。出兵以后,敌军号称九姓突厥,有十几万人,派了几十名骁将来挑战,仁贵在阵中发射三箭,射死敌将三人,高超的武艺震慑了敌人,立即就无心与唐军为敌,全部下马投降。仁贵和历史上的其它名将一样,害怕这些降兵日后作乱,就残忍地活埋了敌军。然后出兵征讨位于碛北的残敌,生擒了首领叶护三兄弟,天山一带的九姓突厥从此便衰亡了。当时唐军编了一首歌,歌词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这次战役,仁贵虽然立了大功,但受主将郑仁泰的影响,最后也犯了错误。铁勒的思结、多览葛等部落本来要投降,郑仁泰不结纳,反而出兵捕获了对方的家属,赏赐给部下,这些部落只好逃亡。郑仁泰派兵追赶,不但没有找到敌军,还因为缺乏粮草,损失了许多兵员。仁贵自己也掳掠了女子,自纳为妾,并且收受了许多贿赂,回来以后便受到弹劾。高宗皇帝因为仁贵立了大功,没有和他计较。
乾封初年,高丽国发生内讧,大将泉男生归附唐朝,高宗皇帝命令将军庞同善、高偘等去办理接收事宜。但是,泉男生的弟弟男建不服,率兵拒守,唐朝的使者无法和泉男生会合,一场大战必不可免。高宗皇帝就派薛仁贵率领一支部队做为庞同善的后援。庞同善到新城时,敌军晚上来偷袭,仁贵正好率一小股部队来到,杀敌数百,击退了敌军。庞同善进军到金山,见敌军势大,不敢前进,高丽人趁势逼进,打败了同善。仁贵的后援军再次赶到,一场混战,将敌军分割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两部分,再打一场,敌军就溃散了,仁贵斩首五千余级,攻克了南苏、木底、苍岩三城,终于和亲唐的泉男生部队会合,完成了接收任务,高宗皇帝亲笔写诏书慰劳仁贵。
仁贵打了胜仗,认为应该乘着锐气带二千兵进攻扶余城。诸将都认为手头的兵太少,不容易成功,不如就此罢手,免得画蛇添足,坏了威名。仁贵反驳道:“打仗啊,关键是善于运用,善于指挥,而不在于兵力的多少。”于是就带兵出发,见了敌人就打,一打就胜,杀敌一万多人,最后攻克了扶余城。接着又沿着海岸线大肆略地,和李绩的大部队会合。扶余城投降以后,其它四十多座城都望风而降,不战而克,仁贵的名声,一下子威震辽海。
高宗皇帝下诏,命令仁贵与大将刘仁轨率兵二万,长期驻守平壤,巩固胜利果实。因为仁贵这次功劳太大,官职也升了许多,拜为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后来又让仁贵驻扎在新城。
这一时期,应该是薛仁贵人生的顶点,最得意的时候。战事结束以后,他做为地方长官,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立即投身于恢复和平,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的工作中。史书说他这时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治理盗贼,提拔任用高丽的人才,表彰奖励品德高尚、行为优异的百姓,一时间高丽人都非常喜悦,忘记了亡国之痛。(史书原文为“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不过我想这里头也不乏我们中国人的溢美夸大之辞,毕竟唐朝时候是我们侵略了高丽。记得以前有位同学是朝鲜留学生,曾经委委屈屈地说过你们中国唐朝时曾经侵略过我们云云,看来人家忘是忘不了的。)
在高丽的成功过去以后,仁贵立即就面对了自己人生的最低点,毕竟胜败是兵家常事,再能干的将军也有失利的时候。咸亨元年,西南方的吐蕃人发兵进攻唐朝,皇帝下令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进军反击,支援吐谷浑部落。但这一次皇帝的任命中伏下了隐患,将军郭待封曾经做过鄯城镇守,官职与薛仁贵平级。现在,他做了薛仁贵的下属,心里头很不服气,经常违反命令,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最常见的事情了。
开始,大军驻扎于大非川,准备进攻乌海。出发前仁贵吩咐郭待封道:“乌海地势险要,还有瘴气,可以说是个死地,非常危险。但是速战速决就能成功,在里头拖延时日就会失败。大非岭这个地方宽阔平坦,你可以在这里设两座栅城,把粮草辎重存放进去,留一万人守卫。我率轻骑加速前进,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然后你率轻骑做为后援,就可以一举消灭敌军。”待封表面上答应了,心里头却不以为然。
仁贵出兵后,在河口遇上敌军,打了一个漂亮仗,很快便占领乌海,等待郭待封的援军到来。可是郭待封这次的敌人不是吐蕃,而是自己主帅薛仁贵。他不但没有听命令设栅城存放辎重,而且没有及时前进做仁贵的后援。等于仁贵占领乌海了,他才带着辎重,缓缓而进。吐蕃吃了仁贵一次小亏,看见郭待封的部队迟重,有机可乘,就集结二十万人专打郭待封,唐军的辎重全部损失,待封失利,退回去凭险而守,把仁贵的前锋部队扔下不管了。
仁贵在乌海本来就支持不了多久,见势不好,急忙退军大非川。吐蕃再一次集结兵力四十万和仁贵交战。这时候仁贵的箭术再好也不顶事了,兵败如山倒,没办法,只好和吐蕃的大将论钦陵谈判,签定了和约,吐谷浑的地盘就拱手让给了吐蕃。
仁贵打了败仗,颜面失尽,气得发了一句不着边际的感慨:“今年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该在西方作战。以前邓艾就是这样死在西蜀的,我早就知道会失败。”邓艾也是让自己人内讧整死的,仁贵是气得没办法,有苦说不出而已。事后,战败责任由薛仁贵承担,应该是死罪,但皇帝念在仁贵有大功,死罪免去,废为庶民。
有战争,国家就离不开良将。薛仁贵的平民日子没过几天,高丽国又发生了叛乱,朝廷鉴于薛仁贵在高丽的威名,重新起用他为鸡林道总管,负责平叛事宜。但是,好运气不再来,没过多久,为了一件事情的牵连,仁贵被皇帝贬到象州,从东北到西南,路途可是够远的。不久,朝廷大赦,他又回来了。高宗皇帝毕竟还是念旧,召见了薛仁贵,说:“以前在万年宫,没有你,我都变成鱼了。你还曾经为我消灭过九姓突厥,高丽,功劳是很大的。但是,有人在我跟前告你,说你在乌海城下故意放跑了敌人,以致于失利。这件事让我非常恨你,而且疑心你不忠。事情都过去了,我知道那是有人诬告你。现在辽西不安宁,瓜州沙州的路都不能通了,你怎么能安稳地睡在家里,不给我指挥打仗去呢?”就这样,薛仁贵被重新起用了,官拜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由此也可知,郭待封打了败仗后,没有少给主帅薛仁贵栽赃。
薛仁贵起用以后,领兵去云州,就是今天的大同一带,和突厥的元珍作战。突厥人问道:“唐朝的将军是谁?”唐兵说:“薛仁贵。”突厥人不信,说:“我们听说薛仁贵将军发配到象州,已经死了,怎么还能活过来?别骗人了!”薛仁贵于是脱下头盔,让突厥人看。因为薛仁贵威名太大了,以前曾经打过九姓突厥,杀过许多人,突厥人提起他都怕,现在看见了活的薛仁贵,立即下马跪拜,把部队撤回去。薛仁贵来了就是打仗的,哪里会因为受了几拜就客气,立即率兵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斩首一万多,俘虏三万多,还缴获了许多牛马。
(唐朝这类故事有好几个,郭子仪也曾经脱下头盔让回纥人看。以前的胡人性子直,欺软怕硬,看见厉害的就服气,看见软弱的就会欺负,而且从来不计较颜面信誉,和小孩打架差不多,所以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可信的。他们下马拜薛仁贵,并不意味着从此不打仗了,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来,所以薛仁贵也没有客气。)
薛仁贵死在永淳二年,享年七十岁。死后,朝廷对他的追赠也是丰厚的,追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出车马,把他的灵枢护送回故乡龙门。他的儿子薛讷,后来也是名将。
我们看薛仁贵的历次战争,发现他早年的成功,主要是凭勇气和武艺。他后来直接指挥战争,也深通用兵之法,并不是一勇之夫。就是他“走麦城”的乌海、大非川之战,部署也是没错的。他在高丽镇守的那段时间,显示出的政治才能,应该说也很突出。只有坑降卒、纳贿两事,算是污点。中国古代把坑降卒看作为将之大忌,白起、项羽、李广都干过这个,也都没有好下场。不肯坑降卒的是三国的关羽,好几万降卒几乎把他吃穷,非得抢孙权的粮仓才能供给,这也是一大累。不过,我们也不用对古人求全责备了

都被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