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廊图片效果图:刘禅被俘后是怎样保住性命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8 18:14:14

长板坡赵云救出了后主,刘备把他一摔,结果把他的脑子摔坏了,从此以阿斗就无忧无虑的傻子.一个傻子能对谁有威胁?当然他不死也和司马昭个人能力有关,他知道当时天下形势,诸葛亮在时尚不能拿魏国怎么样,何况后诸葛亮时代蜀国诸臣中根本就没有他的对手.这也说明诸葛亮主政蜀国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培养人才,以致于他活着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现象.而魏国却自曹操开始就是人才济济,强弱之势一眼就看出来,即使刘禅不傻也没用的.

因为刘禅为人重安乐,不于求进。
司马昭就认为他虽是一个奇人,但也是一个不能成事的人。所以便封其为安乐公,享安乐至终。
至于他有没有说过“此间乐,不思蜀”,已经不得而知了。
也许他说过,不过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其能使蜀国在连年战乱的情况下却几十年不亡,至少他不是一个糊涂人。他说这个话,也有可能是为了麻痹司马昭,以保全性命。
但真正的事实是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已经过了一千五百年了。
还有,因为陈寿对姜维和后主有私人恩怨,所以在《三国志》中,把蜀国灭亡完全归到了这两个人身上。陈寿的《三国志》对姜维和刘禅的描写,是不能完全相信的。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者表示身处幸福之中却忘了过去的痛苦。
典故出于《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三国末期,魏国灭蜀后,蜀后主刘禅被迫迁居到洛阳。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有复国之意,于是请刘禅喝酒,席间特意安排表演了蜀地的舞蹈,当时在场随刘禅一起被迫迁居洛阳的前蜀的大臣看了都感触颇深,十分难过,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还笑嘻嘻地欣赏。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感慨地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随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

司马氏试他有没有心复国,问他想不想回蜀国.

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

意即,在这里过得很快乐,不想回蜀地去.于是司马氏觉得刘阿斗无大志,就不杀他了.

世说刘备素有圣人相,双耳垂肩,目能自视其耳,且双手过膝。这个人直立起来手都将要垂到地上了,请想一想,将一个婴儿从距离地面约30公分的高度抛下,而且还裹厚而柔软的襁褓,是怎么也不会伤着他的。所以Maalik的观点还是值得怀疑的。

考试题?还是调查问卷?
呵呵
装傻,享乐,听话,最著名的就是“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