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总督府首页:化学实验选择~~~~~~~~~`救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7:14:31
做镁条燃烧实验时,需使用仪器是()
A.坩埚钳和石棉网 B.试管夹和烧杯
C.铁架台和燃烧匙 D.试管和坩埚钳
另,请说明为什么这样选择。

a
镁条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不可能用试管夹(会烧坏试管夹)或者放在试管里(会使试管炸裂)。也放在燃烧匙中,因为镁条是条状的,直接夹着比较方便

A,坩埚钳耐高温,夹镁条:石棉网也耐高温防止飞溅物灼伤试验台

B.试管夹和烧杯 显然不是
C.铁架台和燃烧匙,燃烧匙只用来灼烧少量物质
D,试管肯定不对,燃烧镁条放进去会炸裂的

A 镁燃烧时温度很高,玻璃制品不行,故排除B,D 燃烧匙一般燃烧粉末状物质,因此A更好

A
坩埚钳要夹着镁条
石棉网防止烫坏桌子

A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

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才,鲁迅为其主要笔名。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败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从叔祖周玉田启蒙。12岁师事寿镜吾,在三味书屋攻读近5年。少年时代接受长达10余年的传统教育,课余喜杂览,爱读野史笔记。因其外祖母等亲友在绍兴乡间,得以常常接触农村,与农民相亲近。13岁时,祖介孚因科场案下狱,父伯宜去世,家道中落,经常出入当铺与药店,备感世态炎凉。不满传统的封建“正道”,“走异路,逃异地”,二十四年,考入无需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不久,因厌恶这所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开始接触新学,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二十八年春,毕业后被派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与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革命党人一起,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因有感于中国人的愚弱,为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于三十二年毅然中止学医,选择文学艺术作为自己的战斗武器,开始革命文学生涯,并加光复会。留日期间,坚定地站在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一边,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大论战,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并翻译介绍世界上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
?
宣统元年(1909)夏回国,应邀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夏,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工作之余,搜集、整理古籍和乡邦文献,编成《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古小说钩沉》。参加越社青年组织的集会,并以会议主席身份发表演说。武昌起义后,率领绍兴府中学堂师生上街宣传,并率众迎接王金发革命军进驻绍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光复绍兴的实际斗争。绍兴光复后,被绍兴军政分府都督王金发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支持绍兴军政分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不久,王金发腐化蜕变,鲁迅深感痛惜,支持越社青年创办《越铎日报》,以监督、批评军政分府的错误行为民国元年(1912)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未几,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该部任职。同年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佥事。7年,首次以鲁迅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后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结识李大钊、陈独秀和胡适等人。8年,“五四”运动爆发,站在运动的最前列,猛烈抨击封建文化与封建道德。文学创作一发而不可收,除《孔乙己》、《阿Q正传》等名篇外,还发表了大量杂文,抨击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9年开始,先后在23年后的文化“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中,建立了特殊的功勋,从而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24年10月,工农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消息传来,他与茅盾托人经巴黎向中共中央拍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25年,身患重病。4月底,会见奉中共中央之命由陕北来上海的冯雪峰,了解中共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6月抱病口授《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反击托派对中共的诽谤。8月,口授《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表示无条件地拥护和加入这条战线。从16到25年间的以杂文为主的论著,先后编成《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此期间,还以很大精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文学作品《毁灭》等,为传播马列主义文艺思想,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关心教育战线的斗争和青年学生的成长,多次应邀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学演讲和热情接待来访的青年,回答他们提出的种种问题。热心提倡战斗的木刻艺术,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民国25年(1936)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6岁。其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为一生写照。遗体安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迁至上海虹口公园,由毛泽东题署墓碑。毛泽东称颂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生著译甚丰。有多种版本《鲁迅全集》问世。其作品一版再版,并翻译成50多种文字,传播国内外。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71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地质人材。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31年获伯明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4年赴英国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自英国回国,历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震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五十年代中期,还担任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3年,李四光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1954年,他亲自组织队伍,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展石油普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接着,李四光与其它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使我国很快找到了钨、铬、铀、金刚石、煤及稀有金属矿藏,并在开发地热、地下水,研究第四纪冰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李四光的研究涉猎广泛,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上取得很大的成绩。他对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推翻了过去的“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断言。在地质学理论的研究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创建了地质力学。他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把各种构造看作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特点,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分析,他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3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前景,从而否定了“中国贫油”的观点。在地震研究中,李四光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要认真观测地应力的变化。
李四光毕生致力于地球科学事业。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悉心钻研,勇于创新,共发表科学论文和专著170余篇(部),为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创建的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地质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他关于古生物蜓科化石鉴定方法与分类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他建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为第四纪地质研究,特别是地层划分、气候演变、环境治理和资源勘查等开拓了新思路;他始终不渝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和人民,为了解决建设中急需的能源问题,他运用自己创建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组织和指导石油地质工作,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50年代初就提出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的“摸底”工作值得进行,为大庆、胜利、大港等我国东部一系列大油田的勘探与发现,为摘掉我国“贫油”的帽子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导铀等放射性矿产勘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发展我国核工业和“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邢台发生地震后,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的关键时刻,提出进行地应力测量和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研究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测和预报地震指明了方向;他还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在地壳活动带中寻找建设“安全岛”,以及各种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直到他临终,还念念不忘发展地球科学、国家建设和人民的安危。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笔名曾用过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十八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1933年在创作上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却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出版)。
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金蛇狂舞》: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灌成唱片。《倒八板》是《老六板》的变体。它将后者的尾部变化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故俗称《倒八板》。
第二段又将原曲中的“工”更换成“凡”,转入上四度宫调系统,情绪趋于明朗热烈,故也称它为《凡忘工》或《绝工板》。第三段则采用“螺蛳结顶”旋法,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达到全曲高潮。乐曲配以激越的锣鼓,更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聂耳将其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坚强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

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914年,镭学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富于牺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X光设备诊救伤病员。她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质侵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