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 倒三角:米开朗基罗何许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4:03:0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 ,雕刻大师!!!!!!和拉菲儿还有达芬奇被称作文艺复兴时"三杰"!!!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

首先他是外国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 ,
是文艺复兴那时候的画家,同时与拉菲尔和达芬奇共称为“文艺复兴时的三杰”。

无语 这个问题也可以的吗?
忍者神龟里有个用双手戟的米开朗基罗

开朗基罗介绍

米开朗基罗一样是集雕刻家、诗人、艺术家於一身的典型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
他比达文西、拉斐尔都多了太多的冲突与矛盾。一方面他支持佛罗伦斯走向市民社会;但他的艺术支持者,却被迫是屡屡破坏市民社会的教皇。一方面,他受萨佛纳罗拉(自由传教者,曾短暂主持佛罗伦斯市政,典型清教徒思想,可算是中世纪思想的残存者)的信仰影响;但他骨子里却有艺术家热爱生命、自由的信念。一方面他爱佛罗伦斯;但他最重要的艺术作品,却都是出自罗马。他老是觉得有人要迫害他毒死他、相信自己一定活不久;但他却是文艺复兴三巨匠中,活的最久的,共活了89岁。
当劳孔父子雕刻(BC200-50)於1506挖出时,米开朗基罗亲临现场观赏。这个企图拯救特洛伊城而泄密、被诸神惩罚让大蛇咬死的孔劳父子悲剧,不知名的雕刻家将之雕刻的十分传神,从面目表情、到肌肉肢体的挣扎,全呈现出剧烈之痛苦与恐惧。
米开朗基罗深受这雕刻作品的震撼,而他早期的艺术作品,的确充满与上帝搏斗的意志。

1.大卫像与圣母悼子-人文主义者与清教徒的心灵冲突

譬如他的大卫像,原本是个形状奇特数百年没人想用的大理石,米开朗基罗巧夺天工雕刻成大卫像。米开朗基罗却是用大卫战胜巨人哥利亚的圣经故事,暗喻动荡不安的佛罗伦斯面临外来强敌(神圣联盟与麦第奇家族),最终一定会是市民胜利。因此这大卫像充满人文主义的精神,奋发向上与命运搏斗的激昂。
可是同时期雕刻的圣母悼子,却又充满清教徒式的思想。当人家质疑圣母太过年轻时,他的回答是:「贞洁的妇女会比较容易保持青春,没有淫乱钻进心胸的妇女,身体是不会受多大影响的,我也相信,上帝会用这样的方式让她证明自己的贞洁。」
这种人文主义者与清教徒的心灵冲突,意味著米开朗基罗的心灵世界,永远不可能摆脱宗教信仰的强烈影响力。的确,晚期的「最后审判」将再现这种冲突。

2.西斯汀教堂天花板壁画「创世纪」-上帝是何等严厉

西斯汀礼拜堂天花板的创世纪系列,一样是在宗教画中暗指人文主义的精神。 其实整个绘画过程就是一场激战与奋斗。
米开朗基罗说:「我是被迫的,我的艺术是在敌视的环境中成长的。」 因为爱其才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却跟他个性相克水火不容,而米开朗基罗刁钻难相处的个性,也造成他四面受敌的窘境。
我们会发现,米开朗基罗透过创世纪,几乎是控诉上帝毁灭与严厉的属性,他宣告毁灭的命运,而不是爱的福音。 首先他绘出上帝创造天地的全能与威严。
但创造亚当时,上帝与亚当的手若即若离,这已暗示出人类未来的命运。 当亚当夏娃被逐时,夏娃羞惭,可是亚当却愤怒无比的向逐出他们的天使摆手,彷佛是说,你不要我,我也不要你! 画大洪水时,米开朗基罗甚至刻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扶持,用以控诉上帝的严厉不近情理没有爱意。
这一系列绘画,到底是宗教式的?还是人文主义式的?仔细分析处处看到米开朗基罗暗藏的玄机。

3.朱力阿斯二世铜雕、奴隶系列、夜昼晨昏 -艺术能否挣脱政治拥有自由?

米开朗基罗十分痛恨朱力阿斯二世。但他却又受制於朱力阿斯二世。他曾离开罗马拒绝再为朱力阿斯二世创作,却差点因此引发战争。因为朱力阿斯二世权力欲、驾驭性格很强,又好战。
朱力阿斯二世曾要求米开朗基罗为他雕像,这尊朱力阿斯二世铜雕像,三年后就波隆那起义的人民融成大炮。这大概是米开朗基罗最不痛惜自己的艺术品被糟蹋的一次。
西斯汀教堂天花板壁画画完后四个月,朱力阿斯二世去世。 米开朗基罗受命为朱力阿斯二世陵墓雕刻,米开朗基罗再一次透过雕刻暗有所指。他刻了摩西,摩西有引领百姓脱离奴隶生涯的含意,然后他刻了垂死奴隶、受束奴隶,以其肌肉的张力、痛苦的表情,表达到死都还抗拒著挣扎著,不肯臣服於受囚的命运。
1529年,米开朗基罗带领人民保卫佛罗伦斯不陷入教皇与德皇的勾结侵略,结果却失败了,他授命雕刻征服者麦第奇家族宗庙所在地-麦第奇教堂。这再一次是艺术被迫臣服於政治。
综观其一生,米开朗基罗一直无法摆脱艺术自由,不用再受制於政治,管他是有钱家族、或教皇的政治威胁。 米开朗基罗将其郁闷不平表现於雕刻作品中。他雕刻了夜、昼、晨、昏四个人身像。其中以「夜」暗喻最强。
夜、昼之上的麦第奇.朱良诺,手上拿著金币。晨昏之上的麦第奇.罗伦左,左肘紧闭钱盖箱。他以这种方式讽刺征服者。
我们可以说,米开朗基罗早期中期的作品,这种充满人文主义的精神,是跟争取自由-是市民的自由、也是艺术家的自由-绝对相关的。他要搏斗的对象总是有权有势难以挣脱,正是因为这样,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才会有这麼强的悲剧性他对上帝的理解,也是严厉不近情理的暴君。

4.最后审判-上帝的形象是否一如教皇? 我的艺术真的呈现了我心灵的罪恶吗?

这样的信仰理解,直到晚期画西斯汀礼拜堂的祭坛画时,仍旧十分的明显。 这大幅壁画,就是有名的「最后的审判」。 此主题呈现死亡、面对审判的绝望与痛苦。米开朗基罗透过此主题,反映了罗马在1527年的大掠夺之后,弥漫在社会上灰暗不安的气氛。而米开朗基罗画此画当时,自身也陷入了信仰与艺术的精神危机中。
米开朗基罗碰到怎样的危机呢? 纵而言之,他从艺术自由的心灵抗争转向另一抗争--艺术是否有罪?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品,最擅长的就是雕刻人体,尤其是男性裸体,他非常能掌握、也很喜爱男性裸体可以呈现出来的力与美。但也因此常遭「道德沦丧」的非议。
此外,米开朗基罗面对艺术自由与教皇政治驾驭的冲突,所呈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也常转化成人对抗上帝,暗藏在艺术作品中。
这一切,到这时突然在米开朗基罗内心深处迸裂出精神危机来。然后转化进入「最后审判」中。这幅画表现基督挥手之际,审判裁决立现,善者生天,恶者入地狱。这种两极的世界,在整幅壁画中透过画面妥善的切割,铺陈成一个个故事。
正因为画此画时面对外在和内在的双重精神危机,此画也强烈表达内在情感而非外在美学追求。这就是为什麼艺评家从米开朗基罗此画起分割,归属於另一个艺术时代的开启。
在这幅大壁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就是米开朗基罗画了「圣巴托罗谬」这个圣人。其实这个圣人跟米开朗基罗不合,米开朗基罗曾因此受苦,但此圣人后被迫害遭剥皮而死。米开朗基罗将圣巴托罗谬画成左手提著自己的皮囊,右手拿刀的模样,显然是藉此交代此圣人的生平。
但暗藏玄机的,臭皮囊上竟然是米开朗基罗本人的肖像,算是画家在画作上「署名」的方式。 为何以臭皮囊署名?米开朗基罗是要说出此圣人曾迫害自己的恨意?还是要显示作者自己面对基督的心情,信仰的情感?
赏析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直到「基督审判」时期,米开朗基罗都把上帝描述的极其严厉,是审判者而不是爱的化身。米开朗基罗也在画中一再表明自己反抗这样的上帝的决心。他彷佛是把这一生都胁迫他的教皇,变成上帝的化身。
在「基督审判」,在基督挥手裁决之下,他透过圣巴托罗谬交代自己一生充满敌人,更透过敌人的手,交代自己不过是个臭皮囊。奇怪的是,这交代,却是用他晚期创作最高峰的祭坛壁画来表明。 那种争取艺术自由、争取艺术家尊严、争取人文主义式的英雄的米开朗基罗,很明显的在转型中。
「基督审判」,的确结束米开朗基罗的过往,开启他的未来。

5.保罗与彼得-重新与上帝相遇相识

从此以后,米开朗基罗每幅画或雕刻,彷佛都在铺陈自己面对上帝的心灵世界。世界--管他是市民对教皇、权势家族的抗争,或罗马城的危难,渐渐都消退了,剩下的是他与上帝一齐面对自己的一生。他要让自己的一生摊平在上帝面前,跟上帝交谈并结案。
米开朗基罗有生之年的最后两幅画是教皇保罗三世委托米开朗基罗为自己私人教堂(保利纳)绘制的,两幅画都以色彩呈现神秘并模糊一片的荒原,完全背反了文艺复兴时代最洋洋得意的透视法。
其中一幅「圣保罗皈依图」,米开朗基罗再度用圣保罗「署名」,画下自己的脸。这个在路上与基督相遇,听到基督的声音,发现自己这一生拼命迫害的,竟然是基督,因而生命改变的使徒,体现著画家自己的宗教体验。
难道米开朗基罗发现了他这一生的抗争本身,是出於对上帝的不够了解,他需要像保罗一样,重新与上帝相遇?
另外一幅「圣彼得受钉刑」,米开朗基罗将画面充满各种个样的人,他们面对一个圣徒为上帝殉道的事件,每个人都心不在焉的各有自己的打算,而米开朗基罗将彼得的眼光看向观画者,彷佛是在问观画者:「你呢?」 这仍旧可以算是画家的遗嘱!

6.哀伤-上帝是为我们受难的基督

米开朗基罗有生之年的最后三幅雕刻,侧重哀伤的主题。而且都与基督的十字架事件有关。
卸下圣体这幅雕刻,米开朗基罗将尼哥底母刻成自己的脸。尽管后世怀疑,这是米开朗基罗为自己雕刻的墓碑,但是自己为尼哥底母而不是其他任何使徒,仍旧暗藏玄机。
尼哥底母是耶稣时代有学问的官人,对信仰讲究思考理解,不依赖神迹。可是耶稣跟他讲过就思考面而言何为「属上帝的子民」后,开始跟他说起一种神秘体验:信仰的生发就像感受风一样,往往是不能只靠理解、思考与预期的。 米开朗基罗自比为尼哥底母。是否意味某种不能预期的信仰,正生发在他心中?
最后两个雕刻「帕雷斯特林的卸下圣体」、「龙大尼尼的哀悼基督」,虽然都是未完成的作品,却立即可判定米开朗基罗根本完全不在意形式,只著重呈现「哀伤」,这哀伤仍与基督受难有关,是出自米开朗基罗心意诚挚的雕琢。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和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巨匠。他的艺术不像达芬奇那样博大精深,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也不同于拉斐尔的典雅和谐,而是以雄浑、豪放、宏伟、刚健和充满激情著称。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神圣而痛苦的生涯”是法国现代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对米开朗琪罗一生的高度概括,并用诗一样的语言把他比作文艺复兴时期“巨星”:“他之于意大利,无异是整个民族天才的化身。他的生涯的终局,已是文艺复兴时期遗下的最后的巨星。他是文艺
复兴时期的代表,整个世纪光荣都是属于他的。不独是艺术家认为他是一个超自然的人,就是王公大臣也在他的威望之前低头”。他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的激情。并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他13 岁时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学艺,显露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
他在1498年~1501年完成的作品《哀悼基督》中用圣母青春形象寄托人文主义关于人性崇高和不朽的理想。大胆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构图,精致的细部刻画,相得益彰,作品震惊了整个罗马艺坛,大家万没有想到这件作品是出自一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之手。为了消除人们的猜疑,米开朗琪罗不得不在圣母衣带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来证 实作品出自他手。这是他在任何别的作品上,都未曾作过的事。缘由是,有一天他到展品的地方,有人问道是谁创作了这件作品时,有人说:“我们米兰的戈波。”米开朗基罗一语未发,但他觉得这太不公平了,因此,一天夜里他拿了灯光和凿刀潜入圣彼得教堂,把名字刻在圣母的衣带上。《哀悼基督》云石雕像,高175厘米,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应法国红衣大主教罗昂·圣戴尼的请求,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
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酥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 这个基本情节给了米开朗基罗发挥的余地。他在构思时对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真挚的感情。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身体如体操运动员一般细长,腰部弯曲,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在与圣母厚重的斗蓬与长袍衣裙的对比中,基督的完美身躯显得既突出又脆弱。它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美好的品德受到摧残之后所留下的遗憾、和悲痛。美丽俊俏的圣母无力地低着头,眼险低垂,显示出楚楚动人的悲哀。她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略向后伸开,表示出无奈的痛苦;头向下俯视着儿子的身体,陷入深深的悲哀的静默之中;这种悲哀给观众带来的是同情,是怜悯,

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已经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饱含的内容,超出神性的冷漠而空虚。这是一种洋溢着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的感情。
作者打破常规,改变以往的同类作品为了表现圣母在哀悼时而把圣母塑造成一位苍老而衰颓的母亲。恰恰相反,他把圣母表现得异常年轻貌美。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她所体现出的青春、永恒和不朽的美,他所要表现的圣母是他自心目中的圣母,而不是教会规定的圣母。他事后向学生解释这个构思时说:“既然圣母是纯洁、崇高的化身,是神圣事物的象征,就一定能够避免岁月的折磨和世事的毁损。她所体现的青春永恒与形象的不朽性,正是人类对这种美好事物最高理想。”
在构图上,圣母的垂直端坐的体态与基督横卧的身体,以及圣母的长袍所构成的稳固的座底形成的金字塔形。 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显示作者娴熟的技巧,圣母的衣褶、基督的完美人体结构都雕凿得楚楚动人,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甚至使用了天鹅绒对雕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打磨,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
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创作了一尊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大理石雕像——《大卫》。这是一块六米高的大理石,因一位笨拙的雕刻家一处理不当,在下部中间凿了一个窟窿,使巨石遭到严重破坏,而弃置在大教堂庭院。一般都认为,如果不修补这块大理石,很难用它制作一个雕像,而且没有人有勇气承担这个任务。米开朗基罗得到这块大理石后,决定雕刻大卫,而使它起死回生。

据圣经《旧约全书》中记述,大卫是古代以色列一名少年牧童,以色列人经常和非利士交战。一天,两军刚刚摆开阵势,忽然,非利士营中冲出一员大将。他头戴铜盔,身披铠甲,虎背熊腰,身高七尺……这人就是迦特人歌利亚。见此情景,以色列营中无一敢出来迎战。一连40天,歌利亚骂阵不止。一日,大卫给他在军中三位兄长送饭,恰逢歌利亚骂阵,大卫求见以色列王扫罗,坚决要求出去迎战,大卫没有带盔披甲,没有带兵器刀枪,他仍然穿着平日的牧羊服,拿着牧羊时的打狼棍和弹石器,又顺便捡了5个石子来到了阵前。歌利亚看到只是一个牧羊的孩子,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就在歌利亚拿着钢刀恶狠狠地直冲过来,将要接近大卫的一瞬间,大卫使劲一拉早已准备好的弹石器,石子正中歌利亚的脑门儿。这位迦特巨人一头栽到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非利士被这意想不到的结果惊呆了,顿时,营中大乱,以色列人乘胜追杀,非利士人落荒而逃......
米开朗基罗创作这尊雕像时,还不到30岁,但他的艺术风格已趋于成熟。过去的艺术家们多半表现大卫割下敌人的巨头,已经取得胜利的情景。米开朗基罗表现的却是:大卫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投石器,右手下垂,似将握拳。头部微俯,双目凝视前方,处于迎接战斗的状态。米开朗基罗把大卫作为一个爱国的青年英 雄典型来塑造, 雕像充分体现了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艺术高潮,不是激情的后面,而是产生激情的前一瞬间。
在艺术技巧上,艺术家以解剖学为基础,对人体结构和全身的筋肉都表现得极为合理极为自然,为加强形象的力量,作者把头和两个胳臂的比例略微放大。对手的关节和

大腿加上夸张加长。面部表情也非常逼真,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
《大卫》雕雕像高达2.5米。这件作品被视为保卫祖国,英勇战斗的典型形象,也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雕像完成后,放置在什么地方成了当时热烈讨论的中心,佛罗伦萨政府为此特设了一个委员会,邀请许多著名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等人)参加,最后仍按米开朗基罗本人的意见,决定放在市政厅。现在佛罗伦萨市政厅前矗立的是一个仿制品,原作已移藏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内。

在米开朗基罗以前的艺术家,只是努力表白宗教的神秘与虔诚,到了米开朗基罗,才使宗教题材变成人的热情的激发。无论是大卫还是圣母,他所表现的都是一种鲜活的充满生机的人体。那些人物都超出了原来题材的含义而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部分是人体,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特点,赞美人体的美,是对古代希腊艺术的一种“复兴“,其实,它的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反对宗教的虚伪,重视人及其现实的力量。这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1505年,米开朗基罗被教皇朱理二世请到罗马工作,为他设计“世界最大的”陵墓,供教皇死后享用。喜怒无常的教皇一再改变计划,忍无可忍的米开朗基罗只好毅然出走,逃回佛罗伦萨。后来教皇动用军事武装直捣中部意大利,使佛罗伦萨政府不得

不以国事方式迫使米开朗基罗又回到教皇的身边。米开朗基罗忍辱负重地从1508年起,不仅为教皇完成大量他所不愿意作的壁画,还为教皇死后完成了陵墓的全部设计和创作雕像的任务。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多,艺术家积多年的抑郁、愤怒和屈辱的心情全都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个雕像上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为陵前所塑的两尊奴隶像《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以及《摩西》等。
在墓前竖立奴隶像这是统治者的权威和身份的象征。这种沿自罗马统治者的纪念碑用囚犯作装饰的风俗中,奴隶像当然都是卑琐的。但是米开朗基罗所做的这两件奴隶橡却显得与众不同。奴隶的身体健美高大不说,他们的表情也显得尊贵,不像奴隶,倒像是英勇无畏的战士。米开朗基罗曾说过:

“……在这样奴隶般和这样寂寞无聊的条件下,在斜路上,在极端的精神疲乏中,我应该雕刻自己神圣的制作……”。《被缚的奴隶》他的头高昂着,紧闭着嘴唇,眼睛圆睁着,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愤怒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壮实的身体拧成了螺旋形,隆起的肌肉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似乎随时都可能挣断绳索,争取做人的自由。 因此,这件作品也被称为“反抗的奴隶”。《垂死的奴隶》两眼紧闭,似乎不是在迎接死亡,好象是在休息。他那安祥的脸上,没有垂死挣扎的痕迹,也没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痉挛,却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安详和平静,仿佛是一种摆脱了苦难的昏迷。他左手支撑着头部,右手扶在胸前,好象刚刚经历过严酷的折磨,精疲力尽,正在进入一种解脱的状态。作者用细腻的刀法,柔顺的线条来表现他的优美的形象,在这里,人的尊严被艺术家以卓越的技巧刻凿得淋漓酣畅,完美地体现。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已经具体化,作品具有深远的丰富内涵。后来因种种原因,这尊雕像没有安放在陵墓前,现收藏在法国巴黎鲁佛尔博物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