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软骨膜炎能自愈吗:读《幼学琼林》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3 10:06:19
把有关于读《幼学琼林》后所受启发、感悟的作文、论文都发到这里,字数不限。

文明长廊的启蒙——我读《幼学琼林》

文/上海外国语大学 朱雯佳

暑假伊始,刘老师寄给我一本《幼学琼林》,告诉我倘若能卒读之,定有收获。而我自知读了一年的外语,怕是生疏了中文,便虔诚阅读起来,果然是受益匪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之一的优秀读物,《幼学琼林》如一幅长长的画卷,集中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各个侧面,令我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漫步在文史科第中,穿越于人事天地间,我触及到了那些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华。

书中的精彩篇章不胜枚举,而其中所勾勒出的历史人物,令我犹为印象深刻,只须寥寥数字,生动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其工整的对仗,古意盎然的插画,更衬托出人物与历史最完美的融合,读来令人回肠荡气。“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我看到了“忍辱终成大将”的两位志士形象;“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为项羽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浊浪翻腾的乌江波涛仿佛见证了他惨烈的死亡;“卫将军一举而朔庭空,仗剑洗刘家日月;薛总管三箭而天山定,弯弓造李氏乾坤”,只言片语,便让我领略到一代俊杰的雄韬伟略,策马疆场的大将风范一览无余。

这本原是幼儿启蒙读物的书弥补了我知识上的漏洞。“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这阴阳之道,原来早在古时便有了研究论述;“大圆乃天之号;阳德为日之称”,这天、日原来还有“大圆”、“阳德”之别称;“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幼学琼林》就像是一个窗口,向我展现了多彩的中国文明与文化。我想,在外来文化泛滥的年代,经典的艺术不能仅靠几部电影或者几首歌曲囊括,真正留存在人们心中具有永恒价值的,应该正是那些传承了几千年却日渐被许多人所遗忘的传统文化吧!而从《幼学琼林》之中,我便窥到了人生的哲学,小小的一本书仿佛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折射出大大的人类智慧,这“小小”与“大大”之间的距离,难道不需要我们用独到的眼光审视,用睿智的头脑权衡吗?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似一朵盛开在历史与现实边缘的奇葩,那么《幼学琼林》,则涵盖了其中最华彩的篇章,值得我们去反复赏读,细细玩味其中真意。

-------------
小时候读过《三字经》、《幼学琼林》,那是一段温馨的记忆。“成语千句文”与《三字经》等一样,是最伟大的教育构想。孙文华的《中华成语千句文》熔铸中国气派 写尽千古风流
---------------------
中国传统的蒙学读本,编得最好的,大概要数这部《幼学琼林》了。首先,相对而言,它较少封建伦理 说教,而主要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其次,它包罗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一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再次,正文部分就有释文,人们读起来颇党明白 晓畅,毫无滞碍,而且释文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水;最后,它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正因为如 此,此书成篇后,续作不绝,增补如缕。清人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此外,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幼 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

明朝学者程登吉所著《幼学琼林》堪称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中的独领风骚

者,是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中编得最好、影响最大的读本。中国古代蒙学读物可谓多

矣、众也,但要么侧重于习句读,练对偶,要么局限于圣人格言,虽也不失精炼实

用,但失之于一隅之见。而《幼学琼林》则跳出前人圈子,以全方位的视角对宇宙

万象进行了一次宏观扫瞄,其内容广博精深,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典章

制度、人伦日用、饮食起居、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凡所

应有,无所不有,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蒙学百科全书。熟读之,记诵之,揣摩之,宇

宙万象尽呈眼底,古往今来只在掌中。古人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绝非虚妄之言。伟大领袖毛主席读私塾时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却觉得

《幼学琼林》很有趣味,几十年后还能熟背出来,并常常摘引其中句子和人谈论。

当然他老人家读了幼学也当之无愧地走遍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