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鸠是一种什么鸟:教学法和教学模式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3 06:11:40
教学法和教学模式的概念怎么区分。如“任务型”到底是任务型教学法(approach)还是教学模式(mode)?

教学理念辨析[*]

孙亚玲¹, 傅 淳²

(1.2.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层次; 教学理念的表达

【摘 要】理念是学术界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本文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了理念的含义,并进而揭示教学理念的内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A Discrimination of Teaching Philosophy

SUN Yaling¹ FU Chun²

(1.2.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2, China)

Key words: teaching philosophy; the levels of teaching philosophy; the statement of teaching philosophy

Abstract: Idea is a concept that has been frequently used in academe. The paper analyzes its meaning from the angle of etymology, and then reveals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philosophy is an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to the law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y. It is people’s point of view or basic attitude to teaching. Teaching philosophy has three levels: theoretical level, operational level, and subject level. It is important that a teaching philosophy is clearly stated.

要弄清楚教学理念这个概念,先得从理念开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理念”这个概念在大陆的教育文献中使用并不多,或者说几乎没有。在此之前,“理念”一词是一个哲学术语,而且只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哲学体系里的一个哲学用语而已。在柏拉图那里,“理念”是指“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一般概念,它是事物的原型,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分有’了理念,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辞海》第1367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大陆与港台学者间接触的增多,大陆学者从港台借用了这个概念。考察港台学术界使用这个概念的历史,最早在1987至1988年间,因为1987年以前的港台教育著作中还没有见到这个术语的使用,当然,也可能因为作者考察的范围还不够广泛。总之,根据现有的考察,我们可以暂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理念”一词的使用港台先与大陆,而港台最早使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陆最早使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在使用“理念”一词以前,教育界使用那个概念来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思想呢?现在我们说教育理念,以前我们则说教育观念,以前我们强调观念要新,而现在我们说理念要新。

一、 理念的词源学分析

《辞海》(1989)对“观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辞海》第1367页)通过对英文idea的考察发现,-ide有时用作后缀,表示“……化合物”或“合成物”。而idea一词的英文含义却有10条之多,这里仅列出其中的4条用法。(1)主意、念头、思想、计划、打算、意见(A picture in the mind);(2)想象,模糊想法(a guess, feeling of probability); (3)理念,理性概念,观念(a philosophical use, means a perfect and eternal archetype of which reality is an imperfect copy.);(4)理解(understanding)。

这些用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或观点,比如我们可以说,“我有一个想法、看法、意见、念头”或“我的观点、想法、意见是……”;二是哲学意义上的观念,或学说。而我们所使用的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观点或观念,也就是我们对教育、对教学等的看法,所持有的信念。

为了更好的理解“理念”一词的含义,我们从英文中寻找其对等词,或者说我们都把那些英语词汇翻译成“理念”。实际上,我们经常把idea一词译为“观点、看法、主意、想法”,而很少把它译为“观念”。“观念”一词的英文对等词有这样一些: concept、conception、 idea、 notion、 thought、和 impression。在这几个词里面,Concept和 conception用于大范围内的成形的思想,意思是“在脑海中形成的公式化想法;系统而确切的思想或观念”,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概念”。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其实我们也可译成“新理念英语”,只不过在1980年代时我们不用“理念”这个词表达一种新思想、新思维。idea是综合性最强,应用最广的一个,有时候,它可以表示一种“映像”(image),或者是一种从一点点信息中设想的,而从未觉察的东西。Thought一词是指明显的智力活动,特别是指经过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与单纯的观察、感觉或愿望不同。Notion一般指模糊的、笼统的甚至是荒谬的想法。Impression则指外界刺激物在头脑中留下的模糊的观念、记忆或者信念。在英语里,用来表达教育教学观念或理念的除了上面的词以外,用得最多的是philosophy、perspective和creed这几个词,在一些场合也用rationale。比如 teaching perspectives, teaching philosophy, 或者my philosophy of teaching, pers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最为典型的是杜威(1897)的“My pedagogic creed”(我的教育信条)。[①] Philosophy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哲学”的意思,而是对某人或事物的基本看法和持有的观点。Perspective在此种情况下的含义除了“观点、观念、看法、想法”之外,还有“视野、图景”的意思。

综上,无论是汉语的用法,还是英语的用法,“理念”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在很多情况下,理念和观念都是可以互用的。比如:“一是认为新的教育理念是外在于信息技术的,因此存在两个彼此独立的对象:教育观念和信息技术,前者凌驾于后者之上,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有一种支配作用,教育信息化就变成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其实情况正好相反,在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含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力,而不是教育理念提供了信息技术发挥的方向。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内含于信息技术中的新观念并使其彰显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转型’;二是恐惧技术对人的控制,……。”[②] 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将“理念”与“观念”相互借用的。这也说明“理念”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念”。

由此我们可以类推,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很重要,因为它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二、教学理念的层次

顾明远(2001)在《国际教育新理念》一书中将教育理念分为三个层次: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教与学的理念。宏观教育理念从理论上论述当今教育领域的两大宏观理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它是其他层次教育理念的基础,对其他教育理念居于支配地位;一般教育理念介绍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合作教育、全民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等教育理念,体现当今时代的特点;有关教与学的理念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③] 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使人们既能从宏观上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又能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这些新的理念。同时,这也表明教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并不是一回事。相对于教育理念而言,教学理念是一个下位概念,教育理念包涵了教学理念。此外,这种层次划分方法还说明教学理念是处于最低层次的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理念。这种层次划分对人们更好的理解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帮助,但也有些绝对化,因为即使是处在最低层次的教学理念,其原理性、指导性和理论性也是很强的,而且我们有时很难将一个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严格区分开来,他们在很多情境下就是一回事,因为我们很难将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区别开来。所以,本文试图依据教学理念的可操作程度以及学科的不同将教学理念分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与学科等三个层次的教学理念。

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

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是人们对知识、教学、学习和学生的总的、一般的看法,它摆脱了具体的一时、一事、个别情景、具体学科的复杂性,达到对教学、学习、学生等的理性的理解与解释。这种理念对教学、学习、学生、知识的理解更综合。有人可能不知道怎样去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但他可以谈他对教学的看法、观点。也就是说他有理论。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当我开始思考教学的时候,我想起了马克▪土温的一句格言:‘不要让学校妨碍教育’。我认为,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不能仅仅靠说教、死记硬背、简单的直线式计划来得到的(即,传统的学校教育)。一句话,教育者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向学生有效学习的模式。帮助学生学会成为具有批判能力的思想者,有效的问题解决者,这样他们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成为有效的竞争者。[④] 这是一个一般意义上,或理论层面上的教学理念,反映出这位教师对学习的看法。理论或观念层面的教学理念对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具有方向性。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才能使自己不迷失方向。现在,大多数的教师都能非常容易地说出很多时尚的新词,比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自主、探究、研究、问题解决式地学习”、“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等,但是当他面对学生的时候仍然是控制学生、讲授式教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所拥有的这些新理念仍然是片断的、凌乱的、浅层次的。一方面,没有上升到观念、信念的层次,另一方面,又缺乏操作性,不足以指导他们的教学活动。

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

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某些教育学的、心理学的或者学科的理论,把某种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前面所说的那位教师为了能够把教学“转向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而将其理论层面的理念转向操作层面的理念,即怎样具体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

精心准备教学;

熟悉我所教的学科;

了解我的学生;

必要时进行个别化指导;

鼓励学生参与;

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

使用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使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内容的有用性;

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得最好;

经常变换教学方法;

创造一个公正但有严格要求的学习环境;

做与教学有关的研究;

使学习成为愉快的活动。[⑤]

再比如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⑥] 这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理念,而要把它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要使其能够操作。怎么实践呢?珀金斯和萨洛蒙(Perkins and Salomon,1988)指出,迁移首先要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将要迁移的情境相似,换句话说,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态度情感的情境要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的情境相似,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将会用到这些知识,就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⑦] 其次,为了能够顺利地实现迁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好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本身进行反思,使所学内容能够在真实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得到应用,而不是仅仅告诉学生记住所学内容。

学科教学理念

学科教学理念既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教学活动等总的看法,也包含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看法,因为对学科的看法会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经常看到的学科教师间互不相让或互不往来的现象就是由于教师的学科教学理念不同而造成的。毫无疑问,每一个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过分地或者片面地夸大学科的作用、知识的作用,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学科理念,要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单纯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就能达到的理念。同时,还要明确学科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下面是一位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一般而言,学生从生物课上必须获得三方面的收获,他们应该获得(1)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2)一些科学研究的新发现;(3)如何将科学信息进行交流。”[⑧] 这位生物老师将他对学科和学生发展的理解融合在了他的教学理念中,他没有将教学的目标确定在知识的掌握上,而是定位在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学生本身的发展上,可以想象他的生物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

总而言之,任何教师都要具有明确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学理念可以是不同层次的,有时候,教师的教学理念是综合在一起的,既可以是观念性的,又可以是操作性的。学科教学理念在表达对学科认识的同时,必须有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观点。

三、教学理念的表达

教学理念能否指导教学实践,能否成为教师的教学行动指南,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一般而言,表达得越简洁、越有条理,就越能对行为起到向导作用。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和他对学生需要的考虑,实际上,一个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就是对下面几个问题的回答:

学习是怎样发生的?最好用隠喻表示,比如“学习就像……。”

什么是教学?

教学活动结束时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达到这个目标?

实现目标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为什么是这样的目标、用这种方法、达到这种程度?

每个人表达的教育教学理念都不相同,教学理念应该是个性化的,有些比较笼统,有些比较具体。一般来说,都使用第一人称、陈述句。教学理念的表述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句话,或一段话。迄今为止,最长的明确表达的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要数杜威(1897)的《我的教育信条》。杜威在阐述他的教育理念时在每一段的开始都用了“我相信……”这样的句式。

另外,每一个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并不是要包罗万象,下面的提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为什么我用这种方法教学?

为什么我要当一名教师?

什么动机驱使我选择教书这个职业生涯?

我怎样定义一个好的教师?什么样的经验形成这样的定义?

我对学习和教学的信念是什么?

我希望学生从我的课堂上获得什么?

为什么我选择这样或那样的教学策略、方法?

为什么我要选择特定的作业要学生完成?

我用什么样的隠喻表达学习和教学?为什么?

总之,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而言,教学理念就是他们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知识价值、学生本性的最根本的理性的认识和看法。教学理念有层次之分,观念层面上的教学理念虽然较为笼统、一般,但却更能达到本质,更具全面性、原则性;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更具指导意义,但却比较零碎、片面;学科层面的教学理念不仅是对学科作用的认识,更要包含对学生、学习的认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实际上是对“知识是什么、学习是什么、学生是什么”这几个根本问题的回答。

我的教学理念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工作经验上可以说是不太熟悉的。但我知道,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应该不

断的求学,不断的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来 。我认为:

课堂教学必须树立起这样的理念:
1. 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教育灵魂的意识。
2. 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本素养。
3. 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4. 必须结合学科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制高点。
5. 必须把教改实验和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
6. 必须强化应用意识,把学科教学置身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科技生活的广阔背景之中。
7. 必须强化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在前瞻性理念的导引下,我们应注意:
1. 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的统一。
2. 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情感体验的统一。
3. 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统一。
4. 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与其它学科知识沟通的统一。
5. 传统的媒体教学与现代技术整合的统一。
6. 研究性问题设计与学生民主参与的统一。
7. 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
8. 个体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统一。
教师是教学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研
究者几实践者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教学的新思路,深入研究怎样实施新课程标准。
1. 课标解读、把握理念
2. 备课指导、解剖教材
3. 课堂教学
4. 确立标准
5. 典型示范
6. 观摩研讨
7. 课题研究、敲定方案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课程教学必将使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技术诸方面带来一次深刻的变革。作为教研工作者,一定要站在改革的潮头,跟上课程改革的 发展形式,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培训者。

4月13日 07:58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
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
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
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
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
程创造了条件。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
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
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
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
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
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一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
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
那么,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应是怎样的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
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架式教学(scaffoM城Instructfon)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lll)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nC。ptual fraln。w。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
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
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
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
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到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l)搭脚手架一一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一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一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
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
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
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一一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
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一一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
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
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
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一一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
评价,评价内容包括:l)自主学习能力;2)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3)是否完成对
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A以五ored Instructf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
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
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
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
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l)创设情境一一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一一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
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
“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一一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
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l)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2)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3)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4)协作学习一一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
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一一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
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
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沁n)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
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
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
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
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
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
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
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
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一一“弹性认知理论”
(C。gnitiv。fl。xibilitv th。。明。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l)呈现基本情境一一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一一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
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
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一一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
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l)教师
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
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2)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
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4)小组协作学习一一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
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
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一一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
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
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
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
决定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
教学方法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成
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1.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l)确定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2)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是否具有学习当前内容所需的预备知识,以及具有哪些认知特
点和个性特征等);
(3)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知识单元)和教学顺序
(对各知识单元进行教学的顺序);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教学的起点;
(5)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6)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
(7)进行教学评价(以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并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
上述教学设计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作出修改或调整。
经过多年来众多教学设计专家的努力,传统教学设计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严密的理
论方法体系和很强可操作性的独立学科,并且已有大量的专著及教材问世,但是其基本内容
都离不开上述七个方面。传统教学设计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以教师为中
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
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
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
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为此,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尽管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和Int。:n。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综观近年来在国外主要教育技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多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将其中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l)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
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
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
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
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
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同化与顺
应过程较难发生,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
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
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
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
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
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
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
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
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
以及Int。:n。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
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是必须明确: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
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因此对传统教学设
计中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部分,将有全新的处理方式。例如在传统教学设计
中,对媒体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作精心的设计。现在由于把媒体的选择、
使用与控制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这种设计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反之,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
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成为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
供帮助的内容。显然,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是不会碰到或是很少碰到的,而在建构主
义学习环境下,则成为函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
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
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
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
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
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
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
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看不到教学目标
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这种看法则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的课文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
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
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需掌握
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
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
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l)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2)情境创设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3)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
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
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
(4)自主学习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
l)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如前所述,框架的建
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
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2)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上述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
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一一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规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3)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进一步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上述主题的多种情
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