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陶瓷刀片:有关孙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2 21:05:43
2、孙犁的《 》是十七年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中塑造的因婚姻不幸而造成心理和行为矛盾的农村女性形象是 。

《村歌》

孙犁生平

刘宗武/文

7月11日晨6时,患病多年的孙犁抢救无效,驾鹤西行。其时,大雨从天而降;当亲人、医护人员和《天津日报》社的领导将他的遗体护送至太平间时,大雨戛然而止。巧合乎?好雨知情自荐哀!

孙犁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走进当代文学史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生大都读过他的代表作《荷花淀》,这篇清新、沉静、质朴而又蕴含深情的文字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孙犁1913年生于河北安平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夏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教小学。学校靠近白洋淀,这使他领略了白洋淀地区的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抗日战争改变了孙犁的人生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投笔从戎,1939年被调到冀西新创建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从此开始了报业生涯——这也成为他的终身职业。

孙犁的文学创作始于1939年写的叙事诗《梨花湾的故事》、《白洋淀之曲》,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成了他最重要的创作源泉,而成名作则是1945年创作于延安的“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孙犁对这篇小说很有感情,晚年的他说:“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受到感动。”

抗战胜利后,孙犁回到冀中,主编《平原》杂志,并坚持文学创作。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第二天孙犁就随军入城,参加创办《天津日报》,从此五十余年如一日,他没离开天津,没离开《天津日报》。

在办报的同时,他创作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等,出版了评论集《文学短论》、散文集《津门小集》。1958年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获得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1956年初夏,孙犁尚未完成《铁木前传》的写作,不幸病倒,此后是“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近20年的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也极少写作。“文革”浩劫时期,他受到残酷迫害,谪居陋室。他几次想到自杀,而终于坚持下来。

进入新时期,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且体弱多病,但他思想活跃,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创作力。晚年的写作持续了20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不间断地写作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共写出120多万字,相当于1966年前所写的所有作品。这些作品都收入了《晚华集》、《秀露集》、《曲终集》等10个集子,又称《耕堂劫后十种》。

1982年,《孙犁文集》出版。在《自序》中,孙犁自省:“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现在证明,不管经过多少风雨,多少关山,这些作品,以原有的姿容,以完整的队列,顺利地通过几十年历史的严峻检阅。”在另一篇文章,他又说:“如果我们能够,在70年代,把自己60年代写的东西拿出来再看,看看是否有愧于亲友乡里,能不能向山河发誓,山河能不能报以肯定赞许的回应。”无疑,孙犁的全部作品,都可以获得肯定的答案。

像孙犁这样严肃看待自己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并不很多。孙犁说过:“在生活中,在一种运动和工作中,我也看到错误的倾向,虽然不能揭露,求得纠正,但从来没有违背良心,制造虚伪的作品,对这种错误,推波助澜。”简而言之,他从未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更没写过违心的作品。

凡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孙犁从未在批判会上批判别人,更没有写过一篇大批判文章。有一次,组织上指派他到北京,批判他年轻时崇敬的老作家,幸得会议主持人说“他身体不好,就算了吧”,他对这事铭记在心,永远不忘。还有一次,他不顾个人利害,为当时被批判的一个诗人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幸得主持人了解他,未予深究。“文革”中,有人找他调查一位老战友说了哪些反党的话,他情绪激动,慷慨激昂地说:“他没有说过反党的话,他为什么要反党呢?”

在创作上,孙犁极其认真地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他的主题、人物、情节,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绝不“虚张声势”;他的文章语言,更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孙犁在晚年极其珍惜时间,他在屋里方桌上的大玻璃下压过一张小纸条,写的是“本人年老多病务请来访亲友体谅谈话时间不宜过长”。文字未加标点,写在从报纸裁下的一块边角纸上。他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读书、写作上。

孙犁对当代文学史最大的影响也许是创立了“荷花淀派”。那是在新中国初期,一批青年作家学习孙犁、追随孙犁,受他的影响和指导,创作出一批较优秀的反映农村新生活的作品,文学研究者称他们为“荷花淀派”(或“白洋淀派”)。但晚年的孙犁却不认为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主张“文人宜散不宜聚”,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无流派,而名人辈出,风格多样,诗坛繁荣”;更何况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历坎坷,当他们再度写作时,其风格与情调已不复往日了。

孙犁生平

刘宗武/文

7月11日晨6时,患病多年的孙犁抢救无效,驾鹤西行。其时,大雨从天而降;当亲人、医护人员和《天津日报》社的领导将他的遗体护送至太平间时,大雨戛然而止。巧合乎?好雨知情自荐哀!

孙犁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走进当代文学史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生大都读过他的代表作《荷花淀》,这篇清新、沉静、质朴而又蕴含深情的文字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孙犁1913年生于河北安平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夏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教小学。学校靠近白洋淀,这使他领略了白洋淀地区的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抗日战争改变了孙犁的人生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投笔从戎,1939年被调到冀西新创建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从此开始了报业生涯——这也成为他的终身职业。

孙犁的文学创作始于1939年写的叙事诗《梨花湾的故事》、《白洋淀之曲》,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成了他最重要的创作源泉,而成名作则是1945年创作于延安的“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孙犁对这篇小说很有感情,晚年的他说:“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受到感动。”

抗战胜利后,孙犁回到冀中,主编《平原》杂志,并坚持文学创作。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第二天孙犁就随军入城,参加创办《天津日报》,从此五十余年如一日,他没离开天津,没离开《天津日报》。

在办报的同时,他创作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等,出版了评论集《文学短论》、散文集《津门小集》。1958年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获得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1956年初夏,孙犁尚未完成《铁木前传》的写作,不幸病倒,此后是“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近20年的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也极少写作。“文革”浩劫时期,他受到残酷迫害,谪居陋室。他几次想到自杀,而终于坚持下来。

进入新时期,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且体弱多病,但他思想活跃,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创作力。晚年的写作持续了20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不间断地写作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共写出120多万字,相当于1966年前所写的所有作品。这些作品都收入了《晚华集》、《秀露集》、《曲终集》等10个集子,又称《耕堂劫后十种》。

1982年,《孙犁文集》出版。在《自序》中,孙犁自省:“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现在证明,不管经过多少风雨,多少关山,这些作品,以原有的姿容,以完整的队列,顺利地通过几十年历史的严峻检阅。”在另一篇文章,他又说:“如果我们能够,在70年代,把自己60年代写的东西拿出来再看,看看是否有愧于亲友乡里,能不能向山河发誓,山河能不能报以肯定赞许的回应。”无疑,孙犁的全部作品,都可以获得肯定的答案。

像孙犁这样严肃看待自己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并不很多。孙犁说过:“在生活中,在一种运动和工作中,我也看到错误的倾向,虽然不能揭露,求得纠正,但从来没有违背良心,制造虚伪的作品,对这种错误,推波助澜。”简而言之,他从未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更没写过违心的作品。

凡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孙犁从未在批判会上批判别人,更没有写过一篇大批判文章。有一次,组织上指派他到北京,批判他年轻时崇敬的老作家,幸得会议主持人说“他身体不好,就算了吧”,他对这事铭记在心,永远不忘。还有一次,他不顾个人利害,为当时被批判的一个诗人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幸得主持人了解他,未予深究。“文革”中,有人找他调查一位老战友说了哪些反党的话,他情绪激动,慷慨激昂地说:“他没有说过反党的话,他为什么要反党呢?”

在创作上,孙犁极其认真地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他的主题、人物、情节,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绝不“虚张声势”;他的文章语言,更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孙犁在晚年极其珍惜时间,他在屋里方桌上的大玻璃下压过一张小纸条,写的是“本人年老多病务请来访亲友体谅谈话时间不宜过长”。文字未加标点,写在从报纸裁下的一块边角纸上。他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读书、写作上。

孙犁对当代文学史最大的影响也许是创立了“荷花淀派”。那是在新中国初期,一批青年作家学习孙犁、追随孙犁,受他的影响和指导,创作出一批较优秀的反映农村新生活的作品,文学研究者称他们为“荷花淀派”(或“白洋淀派”)。但晚年的孙犁却不认为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主张“文人宜散不宜聚”,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无流派,而名人辈出,风格多样,诗坛繁荣”;更何况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历坎坷,当他们再度写作时,其风格与情调已不复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