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两个系统:水浒传故事情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3 05:29:42
拜托,是故事情节

一天,鲁达、李忠、史进三人来到潘家酒楼喝酒。吃得正欢,突然听到隔壁传来啼哭的声音,鲁达就叫酒保过来询问。原来是当地一个自称“镇关西”的屠户郑屠强娶了金氏女子为小妾,后又索要银两,金氏父女只好四处卖唱。鲁达和史进当即凑了十五两银子给他们。第二天清早,鲁达安排金氏父女安全离开后,便去找郑屠算帐。鲁达装作买肉,故意戏耍了郑屠一番。郑屠被激怒后暴跳如雷,被鲁达摁倒在地,先后只三拳便要了他的性命。鲁达怕吃官司,一溜烟回家收拾好行礼走了。
  2、智取生辰纲
  杨志受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五月中旬天气酷热难当,杨志却叫随从军士晚出早息,顶着烈日赶路,众人怨声载道。到了黄泥冈,众人不顾杨志的劝阻,放下车子休息。吴用等人化成贩枣商人也歇息在此。白胜装扮成卖酒汉子沿路叫卖。杨志担心酒里有毒不让军士买。吴用等人先买了一桶喝,再从另一桶里舀了一瓢并借机下了毒。杨志等人不明就里,糊里糊涂买了酒喝,结果一个个晕倒,生辰纲全部被吴用等人劫走。
  3、武松打虎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路过景阳冈。在冈下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连躲过两次。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急忙跳开。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又举起哨棒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豹子头林冲因得罪了高俅,被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结果(杀害)林冲。两公差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见四面无人,两公差便凶相毕露,不由分说把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二人正要下手,忽然听见有人大喝一声,接着跳出来个和尚,原来是鲁智深,他一直在暗中保护林冲。鲁智深捡了禅杖,怒火冲天地朝两公差打来。两公差惊得魂飞魄散,不敢动弹一下。鲁智深来到林冲面前,把绳子割断,扶起林冲,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了沧州府。
  5、李逵沂岭杀四虎
  为了将老娘接至梁山,李逵回到家中。得知老娘因为他哭瞎了双眼,悲痛不已。等到他大哥李达带领庄客来抓捕,李逵早抢先一步将老娘背起,逃离故乡。母子两人行至沂岭,老娘感到口干,李逵将老娘放至一块大青石上,便去找水。可是等到李逵盛水回来,发现大青石上的老娘没了。李逵赶紧四处找寻,终于在老虎洞内发现老娘的残躯。李逵大怒,杀了四只老虎,然后将老娘的剩余骨殖包裹好,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

  《水浒传》故事情节
  娱乐性追求与人物刻画不谐及矛盾
  ——从母夜叉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说起

  《水浒传》本起源于民间说唱,在流行中经历着不断的创作,为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以吸引听(读)者,故事的发展和变化常常设计得出人意外,又因为故事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大多是一些个犯案元凶,因此,情节也就愈发刺激和惊骇,就越能吊人胃口,并使听者与读者从中获得较强的娱乐性。应该说就其文本的情节设计上,是很符合欣赏者精神和心灵那种近乎本能的愿意经受急剧变化和瞬间张驰的好奇与趣味的,从这一方面上说《水浒传》在情节设计和安排上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过因为好看的情节而忽视了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统一和完整性,这不是作为欣赏者所具备的最好的态度。因为在人们认真对待一件艺术品时往往不会满足仅仅沦为文学艺术的单纯的情节的驱动器的角色。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严谨的艺术鉴赏态度是不会随便放过作品中因为情节的疏漏而带给整体人物形象的不合理性。孙二娘一方面连眼都不眨地可以用人肉来做包子,其行为血腥如兽,而另一方面待起武松来又人情冷暖,仁慈倍加,其表现完全是一个柔肠女人。这样的矛盾如果说她是爱憎分明,是难以服人的。其用来制成人肉包子的却多是些个无辜者,此孙二娘轻松地滥杀生灵是一个十足的嗜血啖肉的厉鬼。人肉包子铺让人看得惊骇、刺激,毛骨悚然。但水浒中的孙二娘却在作者的安排下,在情节中随意地由兽及人或由人至兽。来去自如完全成了实现某一特定情节的牺牲品(究其源来,孙氏的原身本该是口若悬河的说书人手中的一个玩物,其未被舍弃而保留于书),一个情感和理性都还正常的人是不可能如孙二娘式的融人鬼于一身的,本质的对立与矛盾的性格是两回事。一个人可能同时兼有善和恶两个方面,一些十分矛盾复杂的人常常为之痛苦,这也是很常见的。但正因为其对自身的矛盾而感到痛苦,对恶有其自身的觉悟,说明他的身上经常在进行着人性的思考和及与之相对立的非人性的艰苦的较量。这样的人无论在生活和在文学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但如水浒中孙二娘式的人鬼一身处之泰然,是实在难近人性的。因而,孙二娘这一形象严格说来不能算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人物。除非在情节上对其有意无意地做出适当的忽略,此人才免可以成立。

  文学作品为了取悦于读者或观众,常常在情节的离奇和曲折上下功夫,而人物形象在观众的心目中却甚为模糊(目前的许多影视文学尤为如此)。在艺术上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分离从来都是一种败笔,试想,让人物活动在一个前后矛盾,缺乏内在联系的一个个事件之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热闹,而人物的内在性格却完全被割裂了。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应该是艺术创作的大敌,一般的以写点小故事混饭吃的人不免如此,而即使是古典文学名著,其中也难免有落入俗套的地方。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根据宋金元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加工编成话本,200多年后,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水浒传》对封建社会的一切,几乎都有涉及,医卜星相、勾栏瓦舍、吹拉弹唱等等,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北宋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风俗画卷。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格和各人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108个英雄好汉,每人有每人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通过他们的语言,无不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全书大故事套小故事,长篇中孕含短篇,至今仍然影响着众多文艺作品。小说语言生动活泼,高潮迭起,可读性极强,是中国长篇侠义小说的鼻祖,明清侠义小说,以及当代武侠小说,都可以看到《水浒传》的影响。除了对文学的影响,《水浒传》的故事和人物涉入了许多艺术领域,500年来,各门类艺术家都对《水浒传》进行着一次次再创造,相关的曲艺、戏剧、电影、电视、绘画、雕塑已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巨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