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无限加群:什么是手机辐射,对人的有什么坏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05:00:05
什么是手机辐射,对人的有什么坏处?
简洁一些,在20字以内

手机幅射会造成记忆力受损、睡眠紊乱、头痛、癫痫及血压上升的现象,而孕妇乳母受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睡觉时手机最好不要放枕边,因为频率为 900兆赫的无线电波将提高受影响的大脑皮层的血流量,并能使健康人睡眠时的脑电图发生变化,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

手机幅射: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
而我们常听说的移动电话吸收辐射率SAR(Specificn Absorption Rate):SAR代表生物体(包括人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这个SAR值代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测试值,SAR有针对全身的、局部的、四肢的数据。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但是,这并不表示SAR等级与手机用户的健康直接有关。
手机辐射对健康有影响吗?
即目前手机对人体健康到底有什么有损害,目前全球科技界对此尚无定论,任何一家跟踪研究手机辐射问题的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还都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手机和移动基站会对健康造成威胁。据悉,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ICNIRP)规定的SAR值标准为2W/kg体重,这一标准已被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这是因至今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表明,在ICNIRP限值范围内的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
国内的手机放心用
在国内生产销售的手机在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之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测,SAR值的标准必须符合规定才行,无论是GSM手机还是CDMA手机,都要过这一道坎,所以国内的手机用户现在尽可以放心的使用手机,不要因为担心手机辐射而减少使用手机,一来没有这个必要,二来,非常时期,本来人与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再要连个电话都不打,真的会伤感情的。
http://it.sohu.com/09/06/article210890609.shtml

据海外媒体报道,德国维藤-黑尔德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并不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么严重。
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那些声称对手机辐射敏感的人进行了近8年的跟踪调查后证实,迄今人们还不能确定使用手机能够导致疾病的发生。研究人员称,那些自称对电子过敏的人抱怨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甚至阳痿等种种不适,实际是由于受到惊吓或恐惧造成的。尽管有许多人抱怨使用手机有副作用,但目前尚无一人确认自己对手机辐射过敏。
研究人员并不否认手机对人体有影响,但他们认为这种影响并不严重。此前研究人员曾对约5000人进行过调查。他们还在斯图加特召开的专家会议上宣布了上述结论。
手机电磁波辐射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专家就此的研究尚未有定论。但用户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必要的。
移动电话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波较大,所以在移动电话响铃后一秒左右再接听为佳;如果身边有其它电话可用,就尽量不使用手机;在使用手机的同时,配备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的使用是比较有效的办法;在使用手机时,要尽可能地使天线远离人体,特别是头部;尽量减少每次通话的时间;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以利于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

手机辐射:谁在淡化潜在风险

手机辐射对人体有没有害?其辐射标准该如何确定?辐射程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手机的销量。对此,马拉松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定论,都将冲击我国庞大的手机产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手机用户3.53711亿,2008年将达到5亿。自然,上述没有定论的话题,也与3.5亿手机用户息息相关。近期有传闻说,搁置了很久的《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将于年底前出台。为此,本报特地组织了系列报道,就这些与厂家、消费者休戚相关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如果不采取措施,将来的医院里,出现的疾病大部分都可能与辐射有关。”10月20日正午,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实验室。狄国庆站立着。他认真而严肃的表情里,隐含着担忧。

狄国庆,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从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毕业的他,近些年开始关注起辐射这一话题,特别是使用手机所带来的辐射。

“我让我的学生不要用手机,我自己也不大用。如果生活中不得不用,我就建议他们戴上耳机。”狄说。与一些通信产业的专家不同,狄更担忧使用手机带来的风险,“因为从电磁波影响生物体细胞的活性来说,手机会超过其他辐射千万倍”。

辐射悄悄进入我们的身体

“使用手机打电话时,人的眼球就相当于一个接收天线,有多少吸收多少。”

“微波辐射造成热效应,破坏了脑部细胞,相当于把脑部部分‘煮熟了’。”

精通电磁波辐射的狄教授,对手机等辐射源给他的生活带来的潜在影响,比别人有着更深的体会。“电磁波辐射,会产生热效应。当身体受到电磁波辐射时,首先的反应是出现发热症状,而发热则会破坏生物体的细胞和组织。”狄说。

据了解,生活在电子化环境里,这种电磁辐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当我们用手机打电话时,音频信号经过手机转换为高频率的电话号,然后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时在手机附近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电磁辐射。即使我们本人没有打电话,也难以避免不受辐射影响。辐射悄悄地被我们的身体吸收。

“使用手机打电话时,人的眼球就相当于一个接收天线,有多少吸收多少。”狄国庆形容说。据他介绍,当我们把手机放到耳朵边打电话时,电磁波就开始对我们的面部进行着辐射。不可避免的是,一部分电磁波开始进入我们的大脑。而在我们头部,不同部位对电磁波有着不同的反应。眼球则更容易吸收电磁波,并且其散热功能差,则很容易引起白内障等疾病。

狄的说法,得到以色列研究人员的证实。以色列科技学院的研究人员选择了与人眼构造相似的雄性小牛做实验。两周后发现,暴露在微波辐射下的晶状体,聚焦能力会减弱,而停止暴露后,晶状体的损伤会逐渐复原。并且,还会造成晶状体组织内部形成泡沫,泡沫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今年8月份,该小组对外公布研究结果称,长期接触手机的微波辐射,会使眼部组织出现白内障等先兆,同时还干扰聚焦能力。

“微波辐射造成热效应,破坏了脑部细胞,相当于把脑部部分‘煮熟了’。”北京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教授说。据他介绍,国外由手机辐射引起的重症病例很多,国内目前发现的较少,主要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就算有类似患者,大部分医院也不会想到是手机的问题,“由手机辐射造成的脑瘤都是恶性的”。

为了避免手机辐射,李安民教授建议说,使用手机的人在手机拨号发射时不要急于靠近耳部,当与对话方接通后再靠近耳旁,以减少手机在上网发射瞬间所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辐射;要尽可能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在有座机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座式电话机;最好是使用带有屏蔽线的手机专用耳机;最好不要将手机放在胸前口袋里,或者挂在腰间。

据了解,手机的工作频率大多为900多MHz(兆赫),双频为1800多MHz。目前国际上采用SAR(Specificn Absorption Rate)衡量生物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SAR是最直接的测试值,其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ICNIRP)规定的SAR值标准为2W(瓦),这一标准已被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美国是1.6W。我国目前的标准仍在讨论中。

从神经衰弱到恶性脑瘤?

经过反复诊断,李和他的同事们认定这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脑胶质细胞瘤,与患者长期高频率使用手机有关。这是国内报道的首例怀疑与手机辐射有关的恶性肿瘤

除去重症患者,手机电磁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病症

作为神经外科专家,李安民教授就曾亲眼目睹了一名病人从患脑瘤到病逝的全过程。2000年年底,李所在的科室收治了一名左侧大脑半球大范围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该患者曾被国内几家大医院误诊为脑梗塞。经过反复诊断,李和他的同事们认定这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脑胶质细胞瘤,与患者长期高频率使用手机有关。

据李介绍,得出这一结论有三个理由:肿瘤的形状,临床上常见的胶质瘤增殖中心为团块状,且向周围正常脑组织呈蟹爪样浸润生长,而此患者的肿瘤呈弥漫性散落样生长,周围边界不清;此患者的肿瘤发生于颞顶枕交界区,这个位置生长脑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患者使用手机长达8年之久,且习惯于用左手接听手机,瘤区在头部左侧,正好是手机天线的辐射区。

确诊后,李和他的同事们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但遗憾的是,该患者终因癌细胞扩散而未能挽救生命。当年,这一案例被媒体报道后,曾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这是国内报道的首例怀疑与手机辐射有关的恶性肿瘤。

这并非孤证。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那里获知,与304医院的病例相对照,此前也有相似病例,但是并未被媒体曝光。病例的症状与304医院的病例比较相似,而患者习惯用右手,因此脑瘤是长右侧太阳穴边。这名患者素来身体健康,但他每天使用7-8个小时手机,一年多便患脑瘤。

“除去重症患者,手机电磁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病症。这样的病例就数不胜数了。”李安民说。毕竟,手机辐射导致癌症,即使确诊,在国际上仍属少数。

某手机辐射网站负责人黄先生,就曾经深受辐射之害。他1999年前就有手机,用的时间很多,一个月要1000多元手机费。经常打得头疼,像感冒似的,半边面发紧,不舒服。晚上睡觉都睡不好。“每个人受手机辐射的程度都不同,人体对手机辐射分敏感和不敏感两种。敏感型的感觉就厉害,不敏感的就基本上感觉不到。”他说。

“对男性而言,不要把手机放到腰部,因为辐射会影响其生育能力。”狄国庆说。巧合的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专家张元珍教授的研究报告,证实了狄国庆的说法。

张元珍教授是中南医院妇产科主任,今年初,她在《武汉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她研究3年的成果《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睾丸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影响》。这是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生殖健康的影响》的一部分。

张元珍和她的助手们在30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了辐射实验,结果发现,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可以降低睾丸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活性,可能存在生殖毒性。她的证据是,“各组间的睾丸和附睾的脏器系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1400μW·cm-2辐射组的LDH-X活性显著下降(P<0.05),并出现精子超微结构的改变。”

“由于血运供应的贫乏,睾丸是电磁辐射最敏感的器官之一,研究亦证实电磁辐射致热效应所产生的生殖系统损伤比较明显。”张元珍说。

“现在白血病很多,人们把责任归结到甲醛上来。我觉得这倒是可能与手机、基站发射的低频率声波有关系。”狄国庆说。

血液病权威专家,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张日教授就发现他所在的医院接收的血液病人越来越多,他认为病人增多与环境恶化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就包括辐射因素。“我记得我们一位在西昌工作的科学家,患上血液病去世。由于长期辐射,他的染色体断裂了,呈粉末状。我在美国做同位素研究时,就挂个监控用的牌子,一旦超标马上去检测。”张日说。

今年9月份,来自欧盟7个国家的12个研究小组花了3年时间完成的“电磁场对人类细胞的影响”是目前全球最大手机辐射调查研究。该研究发现,如果手机对每公斤人体组织的辐射量大于1.3W,就会破坏人体DNA。并且,电磁场会使人体产生一种有害的蛋白质,导致人体血液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目前,这一研究结果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他们表示,将在3—4年内发布权威的研究报告。

手机装了防辐配件?

尽管厂商一致声称手机是安全的,但并没有哪家厂家公开站出来否认手机与健康之间的关联性“现在说手机辐射不影响健康的专家,都是有厂家资助背景的。”李安民说

与手机辐射致病的研究相对应,关于手机安全的言论和研究亦层出不穷。2000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提出“热休克”癌症理论,这是第一个将手机辐射与癌症相联系的理论。第二年,美国癌症协会正式表态:被人体组织吸收的手机电波因为没有电离辐射,且能量很低,不可能导致癌症。并且,类似的研究报告也频频问世。

手机安全论也被众多手机厂商所认可。记者致电西门子、索爱、三星、波导等手机厂商,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

“西门子的手机都通过了严格的质量认证,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损害,可以放心选购。”西门子客服热线(4008885656)一位人士说,“我们每年卖出那么多手机,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使用西门子手机而患病的案例。”

“索爱的手机既符合国家标准,也符合国际标准,虽然不清楚其他厂家的手机是否对人体有害,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索爱手机。”索爱客服热线(4008100000)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使用手机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相比,三星客服(8008105858)稍微谨慎。其工作人员详细询问记者所使用的三星手机的型号后,查证片刻,告诉记者并没有该款手机的辐射参数,“手机肯定有辐射的,但是三星手机从天津总厂出厂时,都会接受严格检验,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使用。”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星手机内部装有防辐射配件,但当记者问及配件的具体情况时,她表示并不清楚,并建议记者致电三星手机维修站。有趣的是,记者致电三星手机位于上海浦东大道的维修站时,该站工作人员表示未接到总部通告,不能给予具体解释。但据他所知,三星手机内部并没有防辐射装置。

“手机辐射肯定是有的,但是量很少,不会影响健康。波导手机都通过检测,才能拿到入网许可证,是安全的。”波导公关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据她介绍,块状手机天线比柱状手机天线的辐射更小,目前,波导手机的中高端产品基本都采用块状天线。不过,波导手机内没有安装防辐射装置,这种装置并不现实,肯定会影响手机的信号。“波导从来没有收到过有关手机辐射引起身体不适的投诉。”

尽管厂商一致声称手机是安全的,但并没有哪家厂家公开站出来否认手机与健康之间的关联性。并且,消费者对此也表现出了漠然的态度。记者乘坐上海地铁二号线,从石门一路到上海科技馆站约15分钟时间里,仅见到一名乘客使用耳机。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新闻部也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接到过手机辐射影响健康的投诉。

“现在说手机辐射不影响健康的专家,都是有厂家资助背景的。”李安民介绍说,目前我国对辐射的限制并不严,和英、法等做得比较好的国家相比,限定辐射量几乎是其5倍。英、法等国家为了预防手机辐射病,规定13岁以下儿童不得使用手机。目前我国对基站离开居民区的距离,也缺乏规定。

狄建议国家本着长远的安全考虑,尽可能少建基站,而采用替代产品电缆,“或者用电缆,只管很少一部分,会更安全,那对人体基本上就没什么影响了。可以在郊外做大塔,居民区采用装电缆的方式。这并不会增加什么成本,只要增加一个小发射天线和波动开关即可。比建造基站的成本小很多。”

与狄教授少建基站的建议相比,修订标准可能是个更容易实现的选择。记者从参与标准制定的国家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室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那里了解,搁置了很久《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已经写完,有可能今年年底会正式出台。其争论的焦点仍是“手机辐射的峰值到底规定在2.0瓦特/千克,还是1.0瓦特/千克”。

手机无害论的部分研究报告(相关链接)

丹麦一项历时13年的全国性研究表明:打手机与脑瘤、白血病、癌症之间联系的假设不成立。据了解,这项结果对当地的数十万手机使用者进行了跟踪研究。

2003年10月17日,芬兰库奥皮奥大学公布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手机对人的身体无害,不会诱发癌症。研究人员先通过老鼠试验,发现手机辐射没有诱发肿瘤的迹象。

2004年9月,北欧五国的国家辐射保护局发表联合声明说,至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手机损害人类健康,但尽量减少在辐射下的暴露是值得提倡的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的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随着手机持有量的迅速上升,人们对手机辐射可能引发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开始日益重视起来。不过,目前大多数手机使用者对手机辐射的了解还很不全面,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却表明,手机辐射所带来的危害远比想象中更为可怕。

虽然学术界对手机辐射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由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滕塞大学应用物理学系负责人塞巴斯蒂安教授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现有方法得出的数据显然低估了辐射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塞巴斯蒂安说:“既然电磁场的强度较预期大,对健康的影响也会相应要大。我们估计,电磁辐射的危害会不断累积,在10至15年后,很可能出现更多因使用手机而导致的病症个案。”

挪威科技大学的博士冈希尔德·奥弗特德尔及其同事对1.2万名瑞典人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同时对5000名挪威人也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这些人都在工作中使用手机。结果,瑞典有7803人做了回答,挪威有2828人做了回答。在挪威参加调查的人中,31%的人出现了至少一种病症,而在瑞典人中,13%的人出现了一种或多种病症。这份研究报告还显示:头疼最容易在打电话后半小时内发生,有时也在打电话当中发生。很多挪威人说,疼痛要在打电话5分钟以上时发生。很多瑞典人也说,打电话5分钟以上会有症状发生。

在我国,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对手机辐射提出了警示。佳木斯大学物理学教授谢宜臣认为,目前关于手机辐射的争议,其实仅仅是量的讨论,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谢宜臣分析说,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可从众所周知的能量守恒定律来理解。手机主要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微波,这种辐射其本质是能量的传播,这些微波能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当它们进入人体器官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它不会灭亡,它把这些能量传递给人体器官,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即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谢宜臣认为,由于手机天线在使用时紧贴头部,发射的微波非常集中,因此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必将引起局部病变。
dsjohgouishgiosdhzghiofdjkjgkdjklgfdahazfhazdhadh

手机辐射(专题)
什么是手机辐射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的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而我们常听说的移动电话吸收辐射率SAR(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代表生物体(包括人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这个SAR值代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测试值,SAR有针对全身的、局部的、四肢的数据。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其中针对脑部部位的SAR标准值必须低于1.67瓦特,才算安全。但是,这并不表示SAR等级与手机用户的健康直接有关。

用手机患眼癌机会率高三倍 (图文)
2001-01-15 10:47:34

据《东方日报》报道,德国一项研究首次发现,手提电话可能会导致眼癌,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常用手提电话的人患上眼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出三倍,这项研究结果倘获进一步证实,势必会导致大量索赔诉讼。

由手提电话释放出的辐射,长久以来都被指会暂时改变脑细胞的功能,却一直无证据显示这些辐射会长远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不过,今次由德国埃森大学施汤授领导进行的研究却有惊人发现,他们在调查一种“葡萄膜黑素癌”的眼癌时,便发现该癌症与辐射有密切的关系。

索赔高达数十亿镑

英国《流行病》杂志引述施汤授指出,他们曾派出调查员向一百一十八名患有“葡萄膜黑素癌”的病人,套取他们日常使用手提电话的详细资料,并将资料与四百七十五名没有患上该病的人士作出比较,结果发现“葡萄膜黑素癌”的病患者,使用手提电话的频率比其他人为高。

虽然研究仍不清楚手提电话的辐射如何引发癌症,但至少知道眼球内的大量水分会加强对辐射的吸收。另外,他们亦发现葡萄膜内的黑素细胞当暴露在微波辐射之下,便会开始成长及加速分裂。

由于通常在虹膜层及视网膜的底部发现的“葡萄膜黑素癌”,最初都是在黑素细胞开始形成,故此手提电话发出的辐射可能是对该种细胞产生影响,一旦手提电话用者本身有较易生癌的基因,便会在这些辐射的诱发下患癌。

英国政府去年已委任一间公司对手提电话的安全作出研究,结果无证据显示手提电话与脑癌或其他毛病有任何的关连,不过,上月由Vodaphone拥有四成半股权的一间美国手提电话公司,却被用家集体状控,指他们用了手提电话后患上脑癌及其他病症,索赔金额更高达数十亿英镑。

手机辐射”说引发世纪安全恐慌
刘燕 2001-01-13 13:08:39

装在套子里享受科技进步——“手机辐射”说引发世纪安全恐慌

据说曾因帮助美国一些香烟受害者打赢巨额赔偿官司而闻名的美国律师皮特·安吉罗斯正计划代表一些美国脑肿瘤病人发起针对手机制造商、移动网络运营商以及固定电话公司的 10起索赔诉讼。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Verizon 无线公司和占有其45%股份的全球最大手机供应商沃达丰将成为上述所有诉讼中的被告。这起迄今为止针对手机行业提出的最大诉讼案,使几年来难有定论的手机辐射说再次引起关注,但仍没人能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告白。

手机辐射究竟对人体能造成多大伤害成了跨世纪悬案,至今没人能给一个明确的说法。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仍有人前赴后继,当移动通信像香烟一样变成越来越多人的依赖后,在拥有健康和获得便利之间人们已进退两难,但手机与香烟的区别是一个已知危害在何处,一个却连危险潜伏在哪里都还彼此矛盾地争论着。这让商家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剑,不知是落下还是除去,更让消费者心存恐慌,已知的危害可以预防,未知的恐惧让人像《装在套子里的人》那个主人公,有永远的担心。

传言漫天飞我该相信谁?

虽然科技进步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虽然我们似乎再不能忍受没有手机的生活,但如果不能拥有健康,财富和成就又有何意义?所以从安全的角度看,不知对人有多大危害使手机成了人们关注度最高的科技产品。但是围绕这一问题却前后矛盾地传言漫天飞让人不知该相信谁。

关于手机辐射会诱发脑瘤是流传最广的说法,并已有多起脑瘤患者将手机制造商推上法庭的案例。尽管研究人员已就此做过大量试验,遗憾的是这一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

最近的一个消息是去年年中瑞典研究人员称打手机与脑瘤存在某种联系,这个结论是对瑞典两个地区233名脑瘤患者(含良性和恶性脑瘤),利用多种手法就脑瘤和使用手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后得出的。例如:对使用手机时用左右哪只耳朵与产生脑瘤部位的调查表明:频繁使用手机的患者,在大脑侧部产生肿瘤的概率比大脑后部、前部及顶部的发病率都要高。

但《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近日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又显示手机的使用与脑瘤无关。

在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传言越来越多的时候,一个新的行业冒出来了,前年我国有许多公司声称自己的产品能降低大量辐射,所以有段时间因各公司宣传而异,人们在手机的各个部位贴上防辐射产品。这个行业好像并没有繁荣起来,去年渐渐销声匿迹,但耳机却流行起来,尽管各手机制造商对手机辐射是否危害健康的解释含混不清,但他们的工作人员却最早并始终坚持使用耳机通话,人们相信耳机多少能降低辐射的几率。

人们并没获得太久的安心,英国消费研究杂志《Which》又报道称,使用移动电话耳机会导致用户大脑遭受三倍于普通手机来电辐射。文章认为,为手机用户提供一个“绝对安全” 的持手机方式是不可能的,手机天线顶端与耳机之间的距离过长或是过短都会增加辐射量,只有在距离达到最佳值时才有可能减弱辐射量,但是谁又知道这个最佳值在哪里。该杂志建议,在移动电话耳机线的外部包上一层金属或是陶瓷外壳可能有助于减少手机用户耳部遭受的辐射。

这样的例子很多,前一个提出结论,后一个接着否定,更有层出不穷的危害被不断发现。美国研究人员称手机辐射能改变人类基因,尽管这个报告还不能证明手机辐射能破坏DNA,但部分实验表明这些辐射可以导致人体血液细胞的基因改变;一名英国专家也曾提出警告,手机可能会释出有毒的水银气体,对脑部造成损害;诱发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多重硬化症、危害生育能力、未老先衰并失忆等等,越来越多可怕的可能被科学家们证实。

尽管一些手机制造商开始向消费者公开他们对各种手机辐射程度的检测结果,专家也不断提出防范建议,但由于迄今为止各国政府机构或是媒体对手机辐射这一问题的解释往往相互矛盾,人们已经不知道该相信谁。

就是这样,虽然还没有任何医疗证据证明手机辐射能引起癌症或其他疾病,但也没有什么证据证明手机辐射是对人体无害的。

手机辐射何时盖棺定论?

手机出现那么多年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使各种机型和功能不断更新,却对手机辐射束手无策,在我们已不能放弃使用手机的时候,手机辐射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盖棺定论?

其实现在最要紧的是给消费者一个有关手机辐射控制标准,但目前世界各国沿用标准不同,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前苏联标准,各厂商都声称自己的产品都在标准控制之内。我国有关部门去年曾传出消息,中国有可能年内出台相关标准,遗憾的是至今未见相关标准公布。

在各种标准支持之下,手机厂家和电信专家认为使用手机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这个阵营的人坚持手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同于破坏人体细胞和DNA分子结构、破坏人体的白细胞、诱发癌症的X光和核辐射产生的强电磁波能,手机通话时由于电磁波会产生共振而发热升温现象,但这种升温现象也是相当微小而安全的。

但很多生物学、医学、环保专家却认为打手机有害身体健康,他们的观点是手机要实现通讯功能就必须不间断地与发射基站联系,而必定需要接收和发送强力的通讯电波,电波最强烈的地方就是手机天线的顶端部分。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天线恰恰离大脑最近,所以一定会对人脑有负面的影响。

有关手机和人体健康之间的话题一直使人困惑,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无法对使用移动电话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得出最终的结论,就连世界卫生组织至今都没有提出手机危害健康的证据,所以该组织曾强调,目前的科学资讯没有显示有必要对手机使用采取任何特别的防护措施。据说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对手机及其总站产生的辐射是否会增加人的头部或颈部患癌症的危险,还需要再进行三至四年的调查研究,但人生能有几个四年等待这个结论?

在关于使用手机的不利之处上,目前唯一能够证实的是在开车时打电话很危险。所以,在不知使用手机是否还会对自己构成危险之前,人们唯一能做到的是尽量减少通话时间、远离它或用你自己认为有效的防范措施,至少还能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安慰。

手机辐射问题是否将造成行业危机?

在关于手机辐射的争论始终处于云遮雾罩的时候很难准确预测这个问题是否将对整个行业造成危机,但不管多有害的东西,只要有需求就能形成繁荣景象。毒品是这样,香烟更是这样,手机是否有害健康一直难成定论,手机行业似乎更不用心存忧虑。

但是关于沃达丰将被涉10例诉讼的消息,却使它的股价在该消息刊发后跌至本年度最低点,据说沃达丰与英国电信两家公司当天一共损失了50亿英镑。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例被告在同类官司中获胜,但如果安吉罗斯打赢这场官司的话,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但各大移动电话公司的股价将有可能暴跌,而手机行业更有可能受到重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关于手机辐射的问题争论得过久和说法太多,很多消费者对厂商持有很多怀疑,不管厂商们如何坚持自己的产品都是在标准控制之内,部分消费者仍认为他们应该预知手机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因为直到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敢站出来否认手机和脑瘤之间的关联,他们只是不断声明自己的产品符合有关标准。据说包括安吉罗斯在内的一些美国律师希望法庭能够允许他们查阅移动电话公司的相关文件,他们认为通过查阅这些文件,也许能够发现一些可以证明手机有可能导致脑瘤的证据。不仅如此,有些消费者还认为,既然厂商有能力让这样高科技含量的小东西左右人们的生活,就应完全有能力通过改变手机的设计减少人体所接受的辐射。为什么没这么做?那只能从厂家的商业动机上去理解了。

关于手机辐射是否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难成结论确实有很多令人难解之处,这也给厂家埋下很多隐患,这个问题争论越久,说法越多,一旦真的有案例支持“有害论”,制造商、运营商的局面将不可收拾。

其实很多产品对人来说都具有潜伏的危险,并非人们对手机过于苛求,而是在人们被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包围的同时感到一种不能把握的焦虑。
手机辐射标准和排行榜

⊙瑞士:手机辐射高,信号还不好

⊙多款手机辐射排行表 HOT

⊙手机辐射大排行

⊙关于手机辐射标准问题的建议

⊙国际上手机辐射问题的争议与标准

⊙手机辐射量与距离位置有关

⊙测试显示爱立信T28sc手机辐射最大 HOT

⊙手机辐射看明白

⊙手机辐射标准又起波澜

⊙移动电话辐射测量标准SAR即将问世

⊙美国将公布各款手机辐射强弱

⊙手机辐射 各界标准不一

手机辐射与健康的大讨论
⊙权威医学杂志再现手机威胁论

⊙瑞士科学家指出手机会影响人脑电流

⊙手机辐射:人类健康的潜在危险NEW

⊙手机安全 有医学实证

⊙丹麦大型调查发现手机无碍健康

⊙日本:手机辐射与脑肿瘤又有新说法

⊙中国罕见脑瘤患者 被疑和长期打手机有关

⊙手机辐射可否盖棺定论?

⊙用手机患眼癌机会率高三倍

⊙“手机辐射”说引发世纪安全恐慌 HOT

⊙手机病,专家也说不清

⊙手机辐射的十个明白 HOT

⊙手机辐射 掀起你的盖头来

⊙手机辐射比预期要大

⊙手机挂腰间 有碍肾功能?HOT

⊙手机辐射问题引发美国公众激烈争议

⊙美研究手机辐射致病 短期使用与脑癌无关

⊙手机辐射到底能否致癌

⊙手机辐射对脑细胞的损害被低估两成

⊙使用手机免提 多3倍幅射?

有手机辐射引发的官司
⊙9000万用户欲控诉顶级手机制造商

⊙中国福州29名用户因手机辐射状告移动公司 HOT

⊙移动厂商:辐射怎惹这大麻烦?

⊙美脑癌病人告手机商 索赔数十亿美元巨款

政府对手机辐射的政策
⊙台湾:手机不贴辐射标识 最高可罚30万元

⊙手机免提耳机不保险 英修改安全说明书

⊙英国手机出售将附健康警告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

目前全球已开始重视手机辐射问题,并在反复“斟酌”有关辐射的技术标准,但可惜的是,相对于手机的全球普及以及消费者的健康来讲,这种缓慢的“斟酌”已经晚了,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拖沓的场景在很多国家仍将会延续。所以,可悲的不是手机辐射技术标准的缺失,而是应对这种影响公共安全利益机制的缺失。

全球化时代是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经济的时代,大公司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它们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运行的动力体系。类似手机辐射这样的问题,大公司通过对产业隐私的回避,实际上已经侵害了社会公众的权利。

社会公共健康应该看成是公共产品,比如说,当很多企业都在污染空气的时候,这种公共产品的协调,监护人应该是政府。

手机辐射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辐射而回避辐射的存在。因为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等同于公司群体的发展,而是整个民众的发展。在手机辐射问题上,各国政府有责任加速研究辐射的问题,并向民众提供对称的辐射信息;更有责任给企业制定严格的标准,使企业对民众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建立起既服务于社会,也服务于利润的双层责任。因此说,手机辐射不可怕,可怕的是国际社会没有建立起避免类似问题持续发生的快速协调机制。

现代文明在为人们带来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之时,也使人们陷入“幸福的烦恼”:随着手机使用频率的增加,由手机辐射引发的健康安全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手机辐射

研究表明,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还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称为手机辐射。

事实上,手机辐射称为照射更为合理,因为手机使用的频率是在800至1800MHz之间,与X射线或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它不能在人体内产生电离化或辐射能,因此被称为非电离性辐射场。

手机辐射的大小,在国际科学界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计量标准,就是所谓的SAR值。SAR是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的缩写,即比吸收率,也称为电磁辐射测试值,通俗地讲,就是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大小。

1990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了手机电磁辐射的衡量技术标准。1998年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也制定了类似的技术标准,标准中均采用SAR来度量手机电磁辐射的大小。

ICNIRP的标准得到了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卫生组织的推荐以及绝大部分国家的支持。在我国,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联合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组建的“电磁辐射国家标准制定联合工作组”正在联合制定我国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其中也以SAR作为衡量手机辐射的基本限值。

手机辐射比想象中可怕

随着手机持有量的迅速上升,人们对手机辐射可能引发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开始日益重视起来。不过,目前大多数手机使用者对手机辐射的了解还很不全面,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却表明,手机辐射所带来的危害远比想象中更为可怕。

虽然学术界对手机辐射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由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滕塞大学应用物理学系负责人塞巴斯蒂安教授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现有方法得出的数据显然低估了辐射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塞巴斯蒂安说:“既然电磁场的强度较预期大,对健康的影响也会相应要大。我们估计,电磁辐射的危害会不断累积,在10至15年后,很可能出现更多因使用手机而导致的病症个案。”

挪威科技大学的博士冈希尔德·奥弗特德尔及其同事对1.2万名瑞典人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同时对5000名挪威人也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这些人都在工作中使用手机。结果,瑞典有7803人做了回答,挪威有2828人做了回答。在挪威参加调查的人中,31%的人出现了至少一种病症,而在瑞典人中,13%的人出现了一种或多种病症。这份研究报告还显示:头疼最容易在打电话后半小时内发生,有时也在打电话当中发生。很多挪威人说,疼痛要在打电话5分钟以上时发生。很多瑞典人也说,打电话5分钟以上会有症状发生。

在我国,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对手机辐射提出了警示。佳木斯大学物理学教授谢宜臣认为,目前关于手机辐射的争议,其实仅仅是量的讨论,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谢宜臣分析说,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可从众所周知的能量守恒定律来理解。手机主要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微波,这种辐射其本质是能量的传播,这些微波能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当它们进入人体器官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它不会灭亡,它把这些能量传递给人体器官,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即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谢宜臣认为,由于手机天线在使用时紧贴头部,发射的微波非常集中,因此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必将引起局部病变。

科学对待手机辐射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弄清手机辐射是否会影响人类健康,但研究结果很难被所有科学界认同。与此同时,有关手机辐射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对此,俄罗斯有关专家指出,这是由于研究方法不同所造成的。

莫斯科医学院专家在俄罗斯《化学与生活》杂志上撰文说,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很多科研小组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因此研究人员无法对这些小组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二、观察期短是此类研究的另一不足之处。某些被怀疑与手机有关的病变发展过程相当长,而现有方法很难确定某些早期病变与手机有何关联;三、部分研究活动可能受到投资方影响。

尽管现在业界对手机辐射所带来的危害究竟有多大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专家们建议,最好不要等到手机辐射有害被完全证实后才采取防范措施。英国全国辐射防护安全委会员主席斯图尔特就曾警告说,关于移动电话技术,我们委员会很关注它对大众健康的影响。虽然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些人的时尚装饰品,但不能因为人们都使用,就代表它是安全的。而德国消费者协会的负责人玛琳女士则认为,目前最要紧的就是给消费者一个有关手机辐射的控制标准。

手机是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新型通讯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广泛。因而,世界各国对日益严重的手机辐射格外重视,纷纷制定相关法规治理手机辐射环境,而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也都在积极探索手机对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并正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种影响。以德国为例,早在2001年7月,德国环境部长就表示,德国政府将加强对移动通信产生辐射的管理,要求从当年秋天开始,手机生产厂家必须在手机使用说明书上准确标明辐射程度。

一些手机生产商对手机辐射问题同样十分关注。索尼爱立信(中国)公关总监宁述勇表示,作为高端手机的代表,索尼爱立信的手机产品一直在执行严格的手机辐射标准。索尼爱立信所有手机产品在其说明书和产品网站上都标注了辐射值。另外,宁述勇还透露,索尼爱立信已经从一些蔬菜中提取了一种绿色物质用于手机制造,目前正在测试当中。而一向善于解决用户难题的海尔也再次给大家带来了惊喜。据了解,海尔部分型号手机已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认证中心(CEC)的手机SAR值测试,首批取得了二型环境标志认证,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值,维护了消费者的健康。

当然,很多产品对人来说都具有潜伏的危险,类似手机辐射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这样的疑问,在高科技迅猛地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出现并不突兀,问题的关键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解决技术的难题,这应当是人类正确对待手机辐射的理性思维。也就是说,人类既不要因可能的危害而放弃文明,也不能就此忽视不理;而是应从研发、使用、管理等各个流程中给予适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