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三国59级都能干什么:我国为何叫"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02:57:17

为什么要叫中国?!

现在看来,“中国”这一命名绝非是随意。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可见,“中国”名称的由来,与这“中”字有很大关系。其它如“中原”、“中华”的由来,大抵如此。

谈起这“中”,执“中”、“中”和、“中”正(不“中”则不“正”),素为中国古圣人所推崇!中国之所以不叫“东”国“西”国,其缘由亦大抵在此。

儒学《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永远执中协同。这是必须坚持不能改变的法则。这就是孔夫子传授的“心法”。

宋代理学家也提出一个非常有名的十六字心传“道统”,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核心精神”,那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意思是说人心是叵测和危险的,理学的“道心”是精妙入微的,妙就妙在能执其“中”。只要立身中正,执中协同,心气平和,便可事理通达,进而中和之气圆满洋溢,就不怕任何不测风云和人世变故的危险,为人处世就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了。

现在,我们该初略知道,中国这个“中”字是有点来头的, 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的。 倒还不见得就因了是“居天下之中”的缘故。中国古人咬文嚼字的功力,也是可以令我们折服的,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那么我一个泱泱大国的国名,如果有才俊之士觉着哪怕有丁点儿不妥不贴之处,那几茎须子肯定是没有了的,说不定头发也得断光光呢。再者,据“五行”的观点,“中”为“土”为“黄”,黄皮肤的国度名之为“中国”,似亦为理之所当然。

由此见得,中国人尚“中”,偏爱这“中”,认为这“中”着实好,才使“‘中’国”这一名儿能一直承续下来。而且这“中”字的来历一定与阴阳五行八卦,即中华《周易》之学有着关联。

说到《周易》,其实儒学家的“中庸”之学,理学的“执中”之理,都从《易》学体悟而来。因为首先这“中”,便是《周易》哲学追求的最高理想。

《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以阴阳的对立统一为核心,扩展开来形成了两个侧翼:一是斗争性的不断深化,揭示了阴阳矛盾彼此争胜和“贞夫一”,由此而产生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最终归结到要坚持“两点论”,即凡事要看到阴、阳,好、坏等两个方面,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要防“过亢”,善“知几”。“亢”即过头、过火,所谓“过尤不及”,“亢龙有悔”,当然不好,所以要谨防;“几”即几微,即事物显示出来的细微变化趋势或倾向等,犹如说“苗头”,即现人谓之“苗头性”倾向,所以要善于察知苗头,以不断提高自我的决策和应变能力。

二是统一性的不断深化,提出了阴阳和谐的整体观,强调执“中”而协同,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与稳定。阴阳和谐是矛盾运动的最佳状态,即“保合太(大)和”的境界,“太和”,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即是一种“太极态”,具太极“中和”之美,是使事物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周易》哲学的最高准则、理想追求。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又何其难,因为处事很难“知几”,却又往往很容易“过亢”,所以《周易》强调要用“柔”不用刚。阴性柔顺而主于静,虽不利于奋发和进取有为,却有利于守成,有利于巩固既得利益和成果。

如果说中、执中、中和、太和,是《周易》哲学的理想追求,那么用“柔”,便是迎送人们奔赴“太和”之理想彼岸的一叶轻舟了。所以《周易》强调“其用柔中也”(《系辞传》),用“柔”执“中”,便是《周易》谆谆教导的全部人生哲学。

孔夫子说:“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早几年,让我五十岁开始学《易经》,人生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了。夫子对《易经》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之后读《易》,

韦编三绝,可见读的有多用功了。夫子读《易》,读懂了什么呢?在我看来,就人文哲学方面,他大抵上是读懂了两个字:一是“礼”;二是“中”。

孔夫子读《易》后,运用八卦模式网络建立起一大套“禁锢得象罐头一样严密”的礼治秩序。它以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为基础,把强制性的规范(尊卑名分)注入这种关系,进而确定人伦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个体的责任义务,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为人的“十义”。

当代研究者指出,儒学发挥的人伦关系的特点在于,以生活小圈之内(如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朋友之间等等)感情交流的人际关系为基点,赋予它们尊卑名分的意义,一方面将伦理权力化,另一方面是将权力伦理化。所以,在古中国,人伦可以构成一种秩序,可以作为社会调节、群体控制的工具。即根据礼治秩序规定给每一个人的尊卑名分原则来维系社会,而与法律和法治精神无缘。━━虽然古中国制定过一些个法律。

孔夫子读懂的第二字就是“中”。夫子那种相见恨晚的感慨大抵上就是针对这“中”而发的,认为读懂了这个“中”,可以人生“无大过矣”。应该说,《周易》强调“用柔执中”,是无可厚非的,是正确的;而问题似乎也正在这里了,这种道理大抵上是只能意味不可言传的东西,如果明白说出来,昭示天下,并说这是一“不易的法则”,恐怕就很容易让人用偏、走偏。夫子极力倡导“中庸”就是典范的一例。因为事实上中庸思想是过分强了用“柔”执“中”,而最终使得以儒学思想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成了“守成”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守成”也是不错的;可惜,后世竟发展成了“自闭”的文化,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从这一点上说,倡导“中庸”的人成了最不遵守“中”庸之道者,成了“犯规”的典型。

“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古代学者认为,帝王之所即为“中”,所建的城邑就是“中国”。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古人把神秘的天空看作神界,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是“天中”。这是因为古人观察到满天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就像一把转动的伞一样,而伞的顶端就是北极星。依此设想,人们便认定人君的国都就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传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考察四方,寻找“土中”,结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并在这里定都洛阳,其用意是让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样向自己围聚合拢,此地后来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以后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叫“中国”了。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中国为什么不叫东国西国? (转帖)

现在看来,“中国”这一命名绝非是随意。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可见,“中国”名称的由来,与这“中”字有很大关系。其它如“中原”、“中华”的由来,大抵如此。

谈起这“中”,执“中”、“中”和、“中”正(不“中”则不“正”),素为中国古圣人所推崇!中国之所以不叫“东”国“西”国,其缘由亦大抵在此。

儒学《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永远执中协同。这是必须坚持不能改变的法则。这就是孔夫子传授的“心法”。

现在,我们该初略知道,中国这个“中”字是有点来头的, 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的。 倒还不见得就因了是“居天下之中”的缘故。中国古人咬文嚼字的功力,也是可以令我们折服的,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那么我一个泱泱大国的国名,如果有才俊之士觉着哪怕有丁点儿不妥不贴之处,那几茎须子肯定是没有了的,说不定头发也得断光光呢。再者,据“五行”的观点,“中”为“土”为“黄”,黄皮肤的国度名之为“中国”,似亦为理之所当然。

由此见得,中国人尚“中”,偏爱这“中”,认为这“中”着实好,才使“‘中’国”这一名儿能一直承续下来。而且这“中”字的来历一定与阴阳五行八卦,即中华《周易》之学有着关联。

说到《周易》,其实儒学家的“中庸”之学,理学的“执中”之理,都从《易》学体悟而来。因为首先这“中”,便是《周易》哲学追求的最高理想。

如果说中、执中、中和、太和,是《周易》哲学的理想追求,那么用“柔”,便是迎送人们奔赴“太和”之理想彼岸的一叶轻舟了。所以《周易》强调“其用柔中也”(《系辞传》),用“柔”执“中”,便是《周易》谆谆教导的全部人生哲学。

孔夫子说:“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早几年,让我五十岁开始学《易经》,人生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了。夫子对《易经》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之后读《易》,

韦编三绝,可见读的有多用功了。夫子读《易》,读懂了什么呢?在我看来,就人文哲学方面,他大抵上是读懂了两个字:一是“礼”;二是“中”。

孔夫子读《易》后,运用八卦模式网络建立起一大套“禁锢得象罐头一样严密”的礼治秩序。它以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为基础,把强制性的规范(尊卑名分)注入这种关系,进而确定人伦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个体的责任义务,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为人的“十义”。

孔夫子读懂的第二字就是“中”。夫子那种相见恨晚的感慨大抵上就是针对这“中”而发的,认为读懂了这个“中”,可以人生“无大过矣”。应该说,《周易》强调“用柔执中”,是无可厚非的,是正确的;而问题似乎也正在这里了,这种道理大抵上是只能意味不可言传的东西,如果明白说出来,昭示天下,并说这是一“不易的法则”,恐怕就很容易让人用偏、走偏。夫子极力倡导“中庸”就是典范的一例。因为事实上中庸思想是过分强了用“柔”执“中”,而最终使得以儒学思想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成了“守成”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守成”也是不错的;可惜,后世竟发展成了“自闭”的文化,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从这一点上说,倡导“中庸”的人成了最不遵守“中”庸之道者,成了“犯规”的典型。

小平先生说得好:“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建国以后,我们处于被孤立、被封锁、被制裁的地位有几十年之久。但归根结底,没有损害我们多少。为什么?因为中国块头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中国共产党有志气,中国人民有志气。还可以加上一点,外国的侵略、威胁这一套,在我们看来并不高明,而且使我们更清醒。所以,外国的侵略、威胁这一套,在我们看来并不高明,而且使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益处。事实表明,那些要制裁我们的人也开始在总结经验了。总之,中国人民不怕孤立,不信邪。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幻,中国都是站得住的。这是我讲的怎样真正认识中国的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9页)

血管淌着至刚至健至中至正的中正圆满之浩然之气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古代学者认为,帝王之所即为“中”,所建的城邑就是“中国”。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古人把神秘的天空看作神界,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是“天中”。这是因为古人观察到满天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就像一把转动的伞一样,而伞的顶端就是北极星。依此设想,人们便认定人君的国都就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传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考察四方,寻找“土中”,结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并在这里定都洛阳,其用意是让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样向自己围聚合拢,此地后来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以后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叫“中国”了。

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中国是地理名词,从上古时期就有,专指华夏民族居住的地方,在黄河中游下游地区。华夏民族由于文明远远优于其他民族,因此认为华夏民族居住的地方是中国,其他民族环绕中国,居住在四方。
后来,由于异族入侵,中国又指汉族政权。
所以,在异族统治中国时期(元、清),中国是敏感词语,轻易不能说。
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

中国”名称的由来?一

“中国”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出现得很早,运用得也很普遍。这一称最早出现于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初期。在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武王时期文物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或”等字样。据考古和文字学专家考证,“中或”就是“中国”。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作“域”或“帮”解。“中国”就是“中央之域”或“中央之帮”。

在古代文选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即首都。如《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缓四方”(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孟子、公孙丑》: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我要在国都为孟子修房子,让它教养君臣的弟子);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
三是指中原地区;
四指国内内地;
五指古代华夏族、汉族居住的地区或建立的国家。国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并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因而称黄河中下游为“中国”,与“中土”“中华”“中州”“中原”等词含义相同。

秦朝以后,“中国”一词的含义有了改变。在汉代,人们常把汉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也称“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中国”,把南朝却称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为“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的说,古代“中国”是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这就是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如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字的来源

?? 李果

??传说武则天主持朝政以后,老觉得“国”字方框里的“或”字同“疑惑”的“惑”字有相像的地方,感到不安,便下令改写“国”字,把框框里的“或”字换成武则天的“武”字。不久,有人进言,说“国”字的外围是个方框,方框像个监狱,“武”字圈在里面,形同囚犯,不如不放“武”字进去,还是改成别的字好。于是武则天想到国家疆土广大,涉及四面八方,决定把“八方”两个字罗起来放进“方框”里。这样,国字便不伦不类,昭示天下以后,却没人使用,也没有通行。
??在甲骨文里,“或”字是“国”字的最初文字,“或”字里的“口”表示城池,意思是以兵戈守卫城池;经过发展,“或”字外边加了一个方框,强调自己的边界用武装力量守卫,这就是国家的“国”字。“国”字的本义是邦,邦就是国家的意思。古时候管大国叫邦,小国叫国。今天不分大国小国都叫国。
?
?“国”字由国家引申出国都。都城和城邑等含义。住在国都或城邑里的人叫国人,国人是老百姓的别称。从国人中演化出国手,国手是国人中的佼佼者,指才能、技艺出类拔萃的人。国手多指善于下棋的人。古人说:“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其中的“国手”指的就是从事棋奕的大家。危害国家的人,古人称之为国贼或国虫。
??“国”字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古代候王的封地。古书上说,列候所食县叫国。也就是说,被封的诸侯享受俸禄的地方或势力范围叫国。
??
国”字除了指具体的城邑和封地外,还可泛指地域。唐朝诗人王维在《相思》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该诗抒发诗人盼友人常相思、毋相忘的情感。诗的表面写的是红豆,但深处是以物寄情,更得友情之深沉和厚重。其中的“国”字就是指一个地域或地方。
??由“国”字组成的词还有其他一些意义。比如“国”色,原指牡丹花。“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古代传说,一天,唐文宗在内殿里赏花,时至牡丹盛开,争奇斗艳,芳香四溢。唐文宗兴致很高,问身边的近臣:现在京城里传唱的牡丹诗,谁作的最好?近臣回答说:李正封作的最好,其中两句是“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两句诗是用来形容牡丹花为花国里的绝色,天外边的奇香,唐文宗听后赞叹良久。
??

古代诗人还经常用牡丹来比喻女子,而用“国土”来形容优秀的男子。“国土无双”是汉初辅佐刘邦治国平天下的萧何对韩信的评价。其中的“国土”就是指国内最有才干的人。
??用“国”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国风、国殇、国学、国粹、国际、国画等等。国画,也就是中国画,它是代表一个国家画的种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国画一般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画科里还可细分,如花鸟包括花卉、禽鸟、走兽、鱼虫等。国画技法精深,风格多样,形式奇特,所用工具材料基本是纸、墨、笔、砚等文房四宝。国画是中国国粹之一。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考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考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考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