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梅陇中学竹笛:古人的话或者事是怎么被记录下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3 02:36:19
比如好几百年,好几千年古人说的话,或者事情,是怎么被记录下来的
比如三国演义里,大部份是原话吗,还有很多古代连续剧,演的事情,都是怎么被记录下来的

其实很多是编出来的。

大概有这么几种:
1、史官记载
2、民间记载
3、民间流传

其中史官记载的就有很多不实,因为有统治阶级的压力嘛,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这已经是最可信的资料了。
民间有写小说的写野史的什么也会记载一些,有很多成分是夸张的或者带有个人色彩的,或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也是有很多错误的。
再就是民间流传的了,最不可信,夸张最多的一种吧。

所以说其实很多记载的古事都是编出来了,现代人经过一些资料再经过自己的推断,得出的历史吧,其实很多历史是很难说的。

中国历史上的历史记录者称为“史官”,主要从事史料的收集与汇编、史著编撰与保存。包括:(1)记事;(2)典藏政府档案;(3)收藏、管理文献图书;(4)编史。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史官。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炎黄尧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三代处于甲骨文、金文时代,史事记载有限,后人对其历史的追溯也相当简略。商周时代,甲骨文有"册"、"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春秋时期,"君举必书",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这时史事记载丰富起来,这才有了较为详实的史书。秦汉以后,史官的名称繁多,职务各异,但史官的设置却一直保留下来。秦有太史令,汉置太史公,唐设起居郎,还有兰台令、柱下史、著作郎、左右史等等,历朝历代都有史官。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刘知几:《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
史官们就不同了。他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的好传统,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藻和史德。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实事求是、不为尊者讳的史官,古人称为“良史官”。
参考资料:许兆昌--《周代史官职官功能的结构分析》 唐朝刘知几--《史通》

用笔
竹简
后来是帛
还有铁板,铜板,羊皮,泥板,草梗,
再就是纸,

每一个朝代都有史官,就是专门记载大事件,最著名的司马迁就是其中之一。再就是著作家根据史料来编写。有些语言是生活中大众的语言,是作家引用的,有些语言是作家创造的。

比如皇室的人的话都是被一些专门的官员所记录的,像孔子的话则是他的学生在回忆当中编写出来的,如我们现在所学的《论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