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龙泉一中:这个问题你们绝对搜不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2 05:57:40
科举考试样题.
谁能搜到?谁能搜到?谁能搜到?

上古文运动的推波助澜,世人普遍倾向于从文章的观点看学识,不重视诗赋表现的才华。当然在考试的具体问题上,是否考试诗赋,唐朝后期时有改动摇摆,并没有真正解决(参见吴宗国先生《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第七章,辽宁大学出版社)。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持变法,关于科举考试,再次出现争论。苏轼反对改革科举考试中的诗赋项目,认为从唐朝以后,“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但改革派的王安石则主张一是要统一道德,所以要修学校,变科举。另外,他认为:“今以少壮之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最后罢诗赋、帖经、墨义,只考经典大义、论、策。取消诗赋考试之后,又增加明法一科,后来连进士科也加试法律(《宋史·选举志一》)。王安石的科举内容改革,明显的目标是减少虚华(如诗赋)、增加实用(如法律)。但是,就总体而言,如果从近代的眼光看,依然在儒家经典里打转,并没有跳出多远。不仅如此,王安石的这个改革,到了哲宗元佑更化,又一项项被推翻,恢复诗赋考试,罢试律义,科举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朱元璋定天下,洪武三年(1370)开始恢复科举考试,下诏:“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古通今、名实相称者。”科举连续进行了三年,朱元璋突然失去了兴趣。他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乃但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至十五年,复设。十七年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各省,后遂以为永制。而荐举渐轻,久且废不用矣。”(《明史·选举二》)朱元璋的这个变化过程,意味深长。他也是从批判文学、召唤真才实学开始,然后发现科举上来的后生没有实践能力,就干脆放弃了科举,恢复察举制度,但最后还是回到科举上来了,应该说这是历史的选择。 乾隆三年(1738),兵部待郎舒赫德认为科举考试不合理,从八股文这种文体,到考试内容,他要求全面改革科举。他的这种说法在当时是共识,反对者以大学土鄂尔泰为代表,当时就承认舒赫德的看法是正确的。他对科举的非议范围比舒赫德更大,但他还是反对改革之说的。他认为舒赫德没看到更根本的地方,不是循名责实,而是抓住末节不放。“时艺所论,孔、孟之绪言,精微之奥旨。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虽曰小技,而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不思力挽末流之失,而转咎作法之凉,不已过乎?”这次争论,要求改革全面失败,并不是八股文等没有问题,而是连舒赫德自己也只要求别思良法,但他自己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所以反倒是鄂尔泰显得理直气壮:“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皇朝经世文编》卷57《礼政四》) 鄂尔泰的这个说法特别值得重视,近代以前,关于科举的批评代代而有,但科举的变化从根本上而言并没有发生。从文章形式上看,唐宋关于诗赋考试的争论最多,而到清朝批判则多针对八股文。但这些变化,都可以说是在科举制的范围内的变化。以至于如顾炎武这样的思想家,对科举有许多批评,但看他的建议,也仍是在传统的范围之内,比如要求重视五经全体,重视考试的难度以阻止侥幸等。从总体上看,科举制尽管有种种问题,但相对于已有的历史经验毕竟仍然有它的长处,比如程序相对公正,吸收人才的范围相对广泛等。应该看到,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并不能说都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但在那个时代,他们所能进行比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在有限的参考系统中,选择科举制是一种择善而从。不能认为科举制在近代的废除结局就意味着在古代也没有存在的理由。 二 明清科举制与八股文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近代才显得理由充足的。从科举制退出历史的步骤来看,这个理由也是不断充足起来的。 明清时代考科举,必须使用八股文这种文章体裁,《明史·选举志》的说明是:“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文,又称八比、时文、时艺、制艺、经义、四书文等,全文分八个部分,要求严格实即死板(参见启功《说八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6期)。不管是乡试(省内统考)还是会试(全国统考),都是三场考试,“首场《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各占一经”《清史稿·选举三》)。三场考试并不是都用八股文,只有第一场使用,但由于第一场对于是否考中最关重要,所以科举考试与八股文就当然被看成是紧密的连带关系了。从总体上论证八股文作用的,可以纪晓岚的一段文字为代表:“夫设科取土,将使分治天下事也。欲治天下之事,必折衷于理;欲明天下之理,必折衷于经。其明经与否不可知,则以所言之是非醇驳,验所学之得失,准诸圣贤以定去取,较他徒尚为有凭。而学者求工经义,不得不研思于经术,藉以考究古训,诵法先儒,不涉于奇邪之说,于民心士习,尤为先正其本原。经义一法,至今不变,明体达用之士,亦时时挺出于其间,职是故也。”(《纪晓岚文集》第一册14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另外,虽然没有看到有关论证,但推测八股文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与试卷的评判有关。如果不规定文体,同样的题目就会有许多种类型的回答,而这对于评判者来说,难度是加大了的。而同一种八股文,结构的严格一致,很有利于评判者对考生的对比排队。林则徐曾经建议制定乡试考官校阅章程以防流弊,“窃查江南为文人渊薮,入闱士子,多至一万四、五千人,额设同考官十八房,每房约须校阅八百余卷。……乃头场荐卷本毕,而二、三场试卷已陆续送入内帘。……似此校阅情形,定弃取于俄顷之间,判升沉于恍惚之际。”(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礼政四》)试卷多而校阅的考官少,完全相同格式的答卷应该是有利于迅速校阅的。明代的八股文,在最后有一个部分叫“大结”,是自由发挥的部分,但清朝取消了这部分,理由是容易做暗号给考官,可能也有不希望增加校阅试卷工作量的意思,当然谁也不会把这当作公开的理由提出罢了。 八股文事关圣贤微言大义、士人心术,又有利于考官评卷,再加上清人迷信文风关乎气运,于是即使有人反对也没能动摇它的地位。何况,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急于在科举上找到出路,而科举非通过八股文这块敲门砖不可,所以事实上也形成了很大的一个市场

http://cache.baidu.com/c?word=%BF%C6%BE%D9%3B%BF%BC%CA%D4%3B%D3%EB%3B%B0%CB%B9%C9%3B%CE%C4&url=http%3A//www%2Eoldbeijing%2Enet/Article%5FShow2%2Easp%3FArticleID%3D1889&b=0&a=85&user=baidu

很简单,“四书五经”呗!还“绝对搜不到”呢!

清末曾考过一个题目叫<项羽拿破轮论>的
唐元结出过这样几个,
1,你认为应该如何消解当前的强藩割据
2,你认为应该如何是官吏廉洁,断绝他们的侥幸所得?
3,你认为应该如何是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重新耕种?
4,你知道粟布估钱的情况吗?
杜甫曾出过”华阴漕渠如何开筑为宜?””兵卒如何轮休”
白居易出过”如何改进各级官员薪俸制度””如何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农贫商富现象”
<十万进士里都有>还搜不到呢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