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怎么借书:两性为何会一见种情 其生理基础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23:12:35

青少年恋爱心理剖析与误区引导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荣幸,也非常有缘,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各位共同交流,为了让同学们对我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杨,杨是杨家将的杨,永是永远的永,信是信任的信。
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不知道你们正在上几年级,我也不知道你们的心里正在想什么?但为了能够给我们创造一个双向沟通和交流的气氛,为了知道我接下来将要侧重讲述的内容,我想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异性的同学请举手,曾经递过纸条或者直接向异性明示喜欢的请举手,正处于热恋中的同学请举手。
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
“爱情”,是个迷人的字眼,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爱情是有无穷的吸引力的,恋爱的人都有过“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经历,也有过两情相悦的幸福,各种滋味复杂,令人牵肠挂肚。
同样,“爱情”对于处在青春妙龄阶段,感情最为丰富敏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极具魅力的。
我是恢复高考制度第三年,也就是1979年考上的大学,那时,我们全班共有50位同学,但女同学只有5位,占1/10,长的都不算漂亮,上大二的时候,看到个别女同学已经和我们班上的个别男同学有了那层关系,我的内心深处也开始萌发出了一些念头,认为不管漂亮不漂亮,喜欢不喜欢,只要能够把一位女大学生带回家里,然后向周围的人炫耀一番,也就心满意足了,根本没有去想将来长期相处缺少稳固的情感基础会是什么样子,在当时自己这种幼稚的想法支配下,为了提高胜算的把握,就给全班最不上镜的一位女同学写了一个字条,约她几点在什么地方会面,庆幸的是这位女同学如期赴约了,失望的是我在忐忑不安中盼来的只是一张她亲手交给我的字条,上面写了几个字“我们都还年轻”,羞的我许多天没有能够抬起头来和他人对视,再也没了和异性约会的勇气。毕业后在他人的撮合下,我遇到了一位让我非常满意,也让我非常心动的女性,她是一位非常温柔,非常贤淑,非常浪漫,非常女性化的那种,我们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每天朝夕相处,花前月下,生活充满着甜蜜和温馨。后来每当我回忆起递纸条的一幕时,我就想如果真的她答应了我,感情基础和时空距离能允许我和她相处终生吗?
校园里每天都上演着幕幕爱情悲喜剧。这里风物依旧,人物常新,而故事大同小异。经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复杂的情感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长大了,成熟了。当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同时,就会从爱情幻梦中醒来,变得现实,过起平凡的日子。他们内心深处仍留恋大学时光,因为最美好的青春和爱情都留在那个时候,但他们知道,毕业工作以后,生活将从绚烂归于平淡,那时,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青少年恋情产生的根源
有个叫刘梅的女同学,曾经打来热线电话询问我,说自己最近不知怎么搞的,特别注意起班里的一名男同学。一见到他脸就红,心儿扑扑地跳个不停,可又十分渴望见到他,这位女同学为此感到羞愧和苦恼。问我这是不是思想品质不好,自己是不是一个坏女孩。其实,这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的一种正常情感反应,也是人类成熟以后的一种感情自然流露。男孩子也有这种反应,只不过女孩子比较早一些罢了。

不避众人的男女生手拉手已随处可见 校园一角男女生的亲昵热吻镜头
春情萌动,经常使少男少女们注意起周围的异性伙伴,对他们产生亲近、向往和眷恋的情感,有的还偷偷的喜欢上了某个异性同学或者异性教师,这是心灵深处爱的种子开始发芽,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表现,是谁也回避不了的、阻碍不了的,也就是说,性心理的发展与性生理成熟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却是可以用理智去调控的。
青春期发育的原动力是人体内性激素的变化。性激素的大量分泌,促使性器官成熟,也为性心理变化奠定了基础。所谓“情窦初开”,就是少男少女的性心理感受。把爱情区分为性爱、情爱是必要和有益的。这种区分使我们容易看到爱情的一些特点。性爱的性欲基础使爱情具有排他性、冲动性和直觉性。性活动一般是两人之间的隐蔽事件,这样恋爱双方就会排斥第三者进入隐秘的二人世界,干预最亲密的恋爱关系。排他性对维持爱情的稳定有帮助,爱情专一、不分心旁人是恋人间的基本要求。但发展到极端的排他倾向就成了一种病态。有的人出于嫉妒不允许情人与其他异性的正常交往,这会给恋爱双方带来高度心理紧张。
冲动性更是性爱的根本特点。恋爱的产生来自生理冲动的基本需要,因此恋人们时时会感觉到对爱情的激动兴奋和与对方更进一步密切关系的需求。恋爱的冲动性使爱情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热恋中的男女常为一些小事而高度兴奋,也具有比平时更高的创造热情。但冲动的不可遏止也会造成性欲需要的增强,如不加以克制就会引起性行为。由于性爱注重身体外表吸引力、气质相投等感觉因素,直觉性也是爱情的重要特点。青年恋爱注重一次见面的感觉和印象,所谓一见钟情就是感受到对方的外在美而产生感情。不过,恋爱牵涉到以后的婚姻和长时相处,过于依赖直觉往往后患无穷。
性爱和情爱都是爱情的基本结构。情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更强调精神的重要性。所以社会舆论和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抬高赞颂情爱而有意无意地贬低性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哲学家柏拉图宣扬的精神之恋。但这种做法是片面的。性爱与情爱同等重要。恋爱的一个根本目的是释放性能量、发展性意识。没有了性就无所谓恋。性欲是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本能冲动,而情爱必须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以情爱压抑性爱是病态的表现,完全只谈性不谈情又不叫爱。只有二者并重,才符合爱情的心理结构要求。
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性意识发展到热恋阶段,性欲需求日益强烈,前阶段弥散化的性冲动集中投射到选定的特殊对象上。出于性冲动的驱使,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这就是恋爱。性冲动是生理现象,它不会随压抑而消除,只会在压抑中积蓄力量发动下一次冲锋。长久的压抑会造成剧烈的心理紧张焦虑。
有人把爱情分为“情欲之爱”、“游戏之爱”、“友谊之爱”、“狂爱”、“现实之爱”、“利他主义之爱”这六种。 “情欲之爱”指集中在外形美需要上想占有对方的爱。“游戏之爱”指把追求异性当成有趣的游戏。恋爱者不会有自我感情的真实投入,喜欢变换恋爱对象。“友谊之爱”是由于长期相处自然形成的亲如兄妹好友的恋爱关系,所谓“青梅竹马”就是此类爱情的例子。“狂爱”指恋人对感情需要达到癫狂程度,这是一种病态感情。“现实之爱”则较理性化,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如自尊、金钱、地位)来选择可令其满足的对象。“利他主义之爱”也略带病态。此类恋人认为爱是一种感情奉献,在第三者对自己的恋人产生感情时常采取退出的办法,认为这才能使恋人更幸福。我们说,只有友谊之爱和现实之爱才真正牢固持久,过于浪漫或过于游戏都会使爱情短命。
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一是异性疏远期(大约在小学高年级到初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式的两小无猜不见了,男孩子讨厌女生胆小、撒娇、哭鼻子;女孩子不喜欢男生调皮、恶作剧、不修边幅、欺负人。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课桌上画三八线,还经常发动胳膊肘“大战”的经历?这时,男孩很怕别人看出自己有了发育的迹象;女孩稍稍含胸隐藏身体曲线。可这时,谁也不能否认自己对异性存有好奇心。
异性接近期(初二到高一)。女生一般比男生早一年进入青春期。初一初二,女生率先对男生产生好感;而男生对女生的好感则始于初二初三。男女生从原来注意自己转而注意异性,男女生之间有了感情上的相互吸引。爱幻想、爱看爱情小说、爱钻进书里充当爱情的无畏勇士、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爱在心里对想象中的情人倾诉衷肠……少男少女对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女孩认为男生刚毅,男孩觉得女生温柔细腻;少女会为原本不起眼的小事对男生顿感倾慕,少男则因为女生在场无缘无故地逞能。异性的崇拜、赞扬是极大的鼓舞,会焕发出巨大的力量。这种相互吸引是少男少女性心理发展中的必然经历,对相互间的团结友谊都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当然,异性间的接触是有尺度的,超过尺度,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两性初恋期(高二到大一)。少男少女即将成熟,他们已经接近青春期的尾声,正在向青年人过渡。他们将原来毫无指向性的对整个异性群体的倾慕,逐步转为对实际生活中某个人的爱慕,尽管这种情感容易激发也极易波动,但比起异性接近期已变得比较专一。虽然进入了两性初恋期,但少男少女的阅历、情感、文化素养、做人准则、道德水准等等并不完善,还无法确认喜欢的是哪类人,更无法识别对方是否具备自己偏爱的品格。此时期的青少年,如果把握不好理智的闸门,刻意去追求疾风暴雨式的爱情,很可能会作茧自缚。
二、恋爱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1、恋爱的积极作用
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2、恋爱的消极作用
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某些事而高兴或烦恼,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为,非经济独立的物质表达和投身爱河所造成的课业荒废,都会给男女双方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失恋的青年会失魂落魄,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难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绝路。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指导或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失恋对青年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 可见,恋爱对青年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你要得到甜蜜的报偿就必须经受得住考验。
三、青少年恋爱中的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1、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对方毫无表示,甚至对方还不认识自己,而自己却执着地爱对方,追求对方。
2、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比如有的男女同学把由于性格、志趣、爱好相同产生的好感和友谊当成了爱情;有的男生把性格开朗、关心他人、和蔼可亲的女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认为是爱自己的表示而想入非非,害了相思病。
有个男大学生在下了夜自修后,遇到同班级的一位女同学。女方朝他微笑了一下,这位男青年就有些神魂颠倒,认为她对自己“有意思”,“可能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呢!”于是就跟随在她身后。这位女同学也没有觉察,便进了女宿舍,而这位男同学还傻乎乎地在外面等候。后来被人发现了,闹了一场大笑话。
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单恋现象比较常见,且较多地出现在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强者身上。首先是自己爱上了对方,于是也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在这种具有弥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会把对方的亲切和蔼、热情大方当作是爱的表示,并坚信不已,从而陷入单恋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四、青少年恋爱中的恋爱动机不端正
1、动机错误。青少年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恋爱动机不端正。例如,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生活空虚寂寞,寻找精神刺激与寄托;有的出于虚荣心,凑热闹,认为不谈就表明自己没有魅力,谈上恋爱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有的出于好奇心,“见习见习”,为今后取得“经验”;有的是为了找靠山、找所谓有权、有钱、家庭条件好的;还有的怕错过良机良缘,到社会难觅知音;还有极少数人崇尚西方思想等。少数走入恋爱动机误区的男女青年,把十分高尚纯洁的人生课题当儿戏,轻率地处理恋爱问题。例如:某男生,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追求了多个女生,最长的只谈三个月。当同学们戏谑他追了“一打”时,他洋洋得意地说:“追得上就追,追不上就撤,但不能不追”。又如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留在省城找一份好工作,与他差距很大的人谈起了“恋爱”,一旦依靠对方父母的势力达到了目的,就马上“吹灯”。再如,有一个新生寝室的女同学,入学后第一学期就大都恋爱,然而半年以后又大都告吹。不胜枚举的罗曼史不仅幼稚可笑,而且把严肃的爱情当儿戏,在漫不经心的谈谈吹吹中消磨宝贵青春。归根到底,是不懂得爱情的真谛。
2、爱情错位。所谓“错位”,就是摆错了位置。青少年朋友中有这样的人,一旦坠入爱河,就把大好时光和主要精力投入到缠缠绵绵、卿卿我我之中,把自己的主要任务——学习,抛到九霄云外,直到期末考试亮了几个“黄牌”,有的甚至多门不及格,接到留级或退学通知书时才大梦方醒,慌了手脚,哭哭啼啼,托人求情,悔恨之心,难以形容。他们的错误在于摆错了爱情的位置,奉行“爱情至上主义”的恋爱观。
其实,他们理解的爱情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为了追求“爱情”,他们便把爱情当酒来麻醉自己,上课写情书,下课压马路,洋洋得意,招摇过市,以显示自己的“价值”。而一旦“爱情遇到挫折,不幸和失败,他们又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光辉,甚至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走向极端,自我毁灭。这样的人胸无大志,没有生活的远大目标,是真正的弱者。
3、标准偏差。换言之,就是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部分学生追求的是较高层次的恋情,他们追求感情上的默契和微妙,而把家庭条件、家庭地位放在次要的位置,强调综合考虑择偶条件,注重精神生活,注重思想品行,但由于经验不足和个人思想境界不同,也有些学生选择对象或以貌取人,或以财取人,或以权势取人,或是才、貌、权、钱、房样样具备最好。最突出的恐怕是以貌取人了。有的人找对象的标准是:第一,漂亮;第二,漂亮;第三,还是漂亮。男的潇洒英俊,女的窈窕妩媚。当然,漂亮的外表能给人以愉悦感,带来心理满足。但外表的漂亮并不是人的全部美,真正的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以貌取人,一见倾心是要吃苦头的。“一见”,多是对对方的外貌、仪态、口头语言等表象的认识,直观浮浅,甚至有片面虚假的成分。因此,切不可“一见钟情”,立刻将爱情推向高潮,草率行事,海誓山盟。相反,要把认识推向理性的阶段,力求在接触中冷静观察、全面认识对方的内在品格。对方与自己的理想是否一致?道德情操是否相投?个性是否相容?那种轻率地以貌取人,将一见钟情误作恋爱终端和确立婚姻关系始端的人,十有八九是要饮下苦酒、饮恨终生的。
一位外国哲学家把谈恋爱的过程比喻为拾麦穗。他说,有一个人在走进一块麦地后,看见第一株麦穗就迫不及待地摘下来。以后他又继续向前走时,看见的每一株麦穗都比手里的那一株要大、要好,他只能留下无尽的懊悔。另一个人在走进麦地后,看见株株麦穗都很大很饱满,他东瞧西望,留恋往返,不知不觉快走出麦地了,赶紧随便摘了一株很小的麦穗。第三个人在麦地走了快一半时,选择了一株相对较大的麦穗摘下来,以后也许还有更大的麦穗。也许没有,对他来说,手里的麦穗就是最好的。在选择对象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希望摘到最好的麦穗。
某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女生,进大学不久看见周围同学不少成双成对,感觉很受刺激,就在一年级下学期向同班一名男生主动出击,两人很快坠入情网。大学毕业不久他们就组成了小家庭。女的不久就发现这男生从不干家务,对事业心强、工作繁忙的她也很不体谅。每当她大老远采访回来,精疲力竭还要忙着做饭,男的却只知坐在沙发上看球赛。多次唠叨无效,因为男的本质上是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习惯于被人关心被人照料,对别人缺乏体贴。这位女同学因而多次累病。后来在老同学聚会上,她懊悔地说,如果能重来一次,她一定要找个年龄大一些,特别宽容,特别会体贴人的男人做丈夫。同学们议论说,她就是太急,只摘到了最小的“麦穗”。
也有人在接触了各类同学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发现还是最早认识的人好,因而在转了一圈后,重新发现了那株麦穗。为了找到真正的爱情,学生们常常是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青少年恋爱中的行为失当和感情纠葛
青少年朋友们都在追求个性自由,讲究尊重个人隐私,对别人的爱情和性生活都不加干涉。少数男女生借这种方便,不断地玩着爱情游戏。有的男生找女生,只是一时的情感宣泻,新鲜感过后,再换新人。有的女生被人伤害,又去伤人。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还动荡不定,考学、升本、考研、分配、就业都还是未知数,即使相爱,毕业后也很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学生们“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很多人认为,能轰轰烈烈地谈一回恋爱,有几次情感体验,使他们更理解人生,就是除学业以外的最大收获了,至于结果,那要看缘分。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想法支配下,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的恋爱行为失当。
学生恋爱中常见的行为失当主要表现在:轻率地确定恋爱关系;过早过分地亲昵;脚踩两只船,搞三角恋爱;婚前性行为。这些失当行为不仅玷污了神圣的爱情,污染了校园风气,也造成了人生的痛苦,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有些青少年朋友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的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一个英语系的女学生,爱上了同班一名高大英俊的男同学。可男同学有一位中学同学的恋人,女生每日痛苦地注视男生和他的恋人在校园散步,独自黯然神伤。不久男同学和恋人分手,女生兴奋不已,随即向男同学吐露了心中的秘密。两人很快共浴爱河,一起读书,一起散步,惹得人人羡慕,公认他们是理想的一对。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大四时一位美国留学生爱上了这位南国少女,每天都来她的宿舍看她。男生的爱情终于敌不过“美国绿卡”,曾那么爱慕他的女生还是投入了洋鬼子的怀抱,毕业后就跟美国学生移居美国。留下伤心的男生十年后还未结婚。对于她们来说,爱情不过是通向彼岸的跳板;而对于痴情的人来说,爱情是他们心头永远的痛。
六、青少年恋爱中的失恋悲剧。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终生遗憾。江南时报报道常州某高校一男生,长相英俊,成绩良好,对邻班某漂亮女生一见倾心,遂向其表白,一向自视很高的他在意外遭拒后心中苦闷异常,遂起寻死之念。2004年05月10日晚6时许,他趁四下无人爬至宿舍楼5楼纵身跳下,也许是命不该绝,宿舍楼后茂盛的树木和软土将他从死神手里夺回。

2003年9月8日上午7时30分,一个24岁的女研究生登上了上海一大厦23楼顶端,她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三年级的学生。 3月30日下午,北京某大学内有一女孩从楼上跳下当场死亡。身边的一张照片上,女孩穿着红色的上衣,和一个穿着灰色格子上衣的男孩靠在一起。

女孩最后给她男朋友发个短消息:“我去了……亲爱的 女孩如一片树叶从楼顶飘下

不过还好.下面有人接~~~~~~ 您虽然救了我的生命,但您能帮我找回失落的感情吗?

小博和同班的女同学小丹从高一开始就关系非常密切。
班主任批评并通报了小丹和小博的早恋。小丹承受不了来自周围的压力,哭红着眼提出要和小博分手,小博突然从书桌内拿出一块尖锐的玻璃使劲地向自己左前胸扎去,鲜血马上浸湿了小博的衣服,送到医院时,男孩已经失血2000余毫升,图为急诊室里昏迷不醒的小博。
失恋后失去理智手持菜刀欲刎颈自杀并裸奔在大街上的男大学生。

某中学一男生,原本品学兼优,在校与一女生恋爱。女生父亲得知后到学校当众责骂该男生。该男生心生愤恨,持锤子猛击女生父亲头部,致颅内出血,男生则跳楼自尽。
一对情侣结束彼此最后一次约会后,女孩因难以面对分手带来的痛苦,纵身跳下了龙潭公园东门外的护城河。最终被人救上岸的女孩却不得不接受另一个残忍的结局——为了救她而紧随其跳下河的男友不幸溺水身亡。
七、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1、正确地区分恋爱信号和非恋爱信号、性信号和非性信号,使自己的性心理保持正常。
(1)不要把男女两性的交往都看成是性交往。在现实生活中,两性之间的非性交往是大量存在的。要划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爱情只能对一个人产生,友谊却可以和许多人建立。
(2)如果认为某个异性对自己似乎有好感,可能发出了恋爱信号时,要加强分析。要看对方对自己的某种态度是偶然的还是一贯的,同时,还要对比观察。例如,对方对我十分热情,那么对别人是不是也同样热情呢?
(3)分清恋爱信号的性质,还要衡量双方的实际情况。人的爱情不仅是两性之爱,还包括血统爱、敬爱、抚爱、友爱等许多方面。这些感情都可以近似的方式表现出来,那就要从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以分析。例如,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笑眯眯地望着某个男青年,那就很难设想这是一种“爱情信号”,说不定是因为这个妇女认为男青年长得像她的儿子才发生兴趣呢。
单恋者固然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快乐,但更多会体验到情感的痛苦,因为他们无法正常地向自己所钟爱的异性倾诉柔情,更不能感受到对方爱意的温馨。
克服单恋的痛苦重在防患于未然。首先是要能避免“恋爱错觉”,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对方表情,用心明辨;要视其反复性,某种信息的经常出现可能意义很深,而单单一两次就不足为凭了;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把某种信息和其它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如有个小伙子经常对一位姑娘进行帮助,如果这小伙子是副热心肠,对谁都乐于帮助,那么姑娘大可不必胡思乱想;如果这小伙子对这个姑娘网开一面,那就须得注意了。
一旦单恋已然发生在你身上,那就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气,克服羞怯心理和自我安慰心理的折磨,勇敢地用心灵去撞击。如果对方有意,心灵闪现出共同撞击的火花,单恋则转化为“双恋”,爱的快乐就取代了爱的痛苦。如果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则应该面对现实,勇敢地抛弃幻想,用理智主宰感情进行转移,通过思想感情的转换和升华来获取心理平衡。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2、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
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当一个男性成为一个女性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时,爱情就可能降临。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
3、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青少年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青少年价值感的主要支柱。当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时,爱情就是一株温室中的花朵,娇弱美丽却经不起任何的打击。
4、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没有人追逐爱情只是为了被约束;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自己都不想信自己值得别人去爱的人,别人会全心全意爱他吗?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
5、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否则只会使之厌恶,伤害感情。
(2)恋爱行为要大方。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初次恋爱,在开始时常感到羞涩与紧张,随着交往的增加会逐渐自然与大方。这个时期要注意行为举止的检点。有的人感情冲动,过早地做出亲昵动作,使对方反感,影响感情的正常发展。
(3)亲昵动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你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4)恋爱过程中要平等相待,相敬如宾。不要拿自身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不足,以此炫耀抬高自己,戏弄贬低对方。也不宜想方设法考验对方或摆架子,
参考资料: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