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利与弊:思想和精神有啥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5:28:58

精神与思想的基本区别

  韩军

  清华大学附中 特级教师 韩军

  我以为,语文教育,说透了,就是精神教育、精神培植。

  有人可能误解,精神培植不就是思想教育嘛!其实不然。

  “思想教育”和“精神培植”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许多人之所以对我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误解,就是从本质上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区别。 无论主张侧重思想教育的人,还是侧重于基础工具的人,基本上没有根本弄清乃至混淆了这基本概念。----这也是我们对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性质认识不清,并在实践上摇摆不定的一个原因。

  “思想”与“精神”,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尤其“思想”一词,在我们的“公共话语”系统中已经变异。什么是“思想”?它多是指理念的,逻辑的,他人性的,群性的,意识形态化的。而“精神”,则是属于自我生命的,是个性化的,是自我融洽的,感性与理性交融的,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有了精神才可以称作人,精神是人之本质的规定性,人脱离“精神”,就是非人。“思想”则并非人本质的规定性,它只是人本质的充分性,人没有一定“思想”仍不妨碍人成为人。“思想”是“精神”的高级阶段,而“精神”则是“思想”的生命基础。“精神”比“思想”广泛得多、宏博得多、活跃得多。人的成长当然不能肤浅、机械地理解为是肉体的成长,或知 识、技能的成长,但也决不能狭隘地、教条地、简单地理解为是“思想”的成长。人之本质意义上的成长、发育,就是“精神”的成长、发育。有了一定语言基础的孩童少有深刻理念状态的“思想”,但却有高度活跃着、奔涌着、烂漫的“精神”,这是因为他掌握了语言(尽管很简单),是语言支撑着他的“精神”。也就是说,人的接受语言和人的精神的生长、成长,几乎是同步的。人的成长,根本意义上就是主体精神的成长。

  这也就是,我坚决不同意把语文教育的本质,定性为是“语言能力”加“思想教育”,或“语言能力”加所谓“人文精神”(那种基本等同于思想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因。因为这种所谓的“加”,其实就是隔绝着的两种东西的“捏合”。这种捏合,二者即使再融洽、再协调、再“春风化雨”,再“润物细无声”也仍然是两张皮。也就是说,这种认识,从起点上就是错误的。我所说的“人文精神”与“语言文字”,根本不是两类东西,完全是一种东西,明确说,语言即人,即精神,是一体二名,因而绝不是“加”。

  百年来,我们中国的语文教育中,基本上只有随着时事和时势,不断变换花样的所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却基本没有围绕着语言学习者主体生命和个性自我的“精神”培育。我们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或曲解的伪圣化的“人文精神”教育),基本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对语言学习者个人生命精神的强制干预,使人的精神嵌入一个既定的、专断的“公共语言”、“群性意识”、“话语模式”。而我所主张的“精神”培植呢,则是一种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生命个性,注重内在自我的顺应性、自主性的主体的养育。

  还有,人们一般所理解的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或曲解的“人文精神”),就大体是指所谓语言作为工具性载体所负载的课文内容。语文教育中“思想教育”(或曲解的“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单纯指学习语言所负载的课文的内容。

  “精神”比“思想”,范畴更广泛,更具包容性;内涵更深刻,更具根本性;“精神培植”比“思想教育”更具亲和性、“思想教育”当然属“精神经验”教育范畴。但“思想教育”,总体倾向上较狭隘、功利色彩较浓,且往往带有悖逆主体精神、悖逆个性自我的强制性。而且我们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总是一种跟鲜活、生动的语言相剥离的生硬抽象,是一种强硬灌输。我们的语文教材几十年来受动荡的社会时事、社会时势所左右,选文上非常严重地脱离十几岁孩子的精神经验、心灵体悟。所以“思想教育”总是带有强迫性、灌输性。 “精神”呢,是指语言学习者的生命主体,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而所谓语言学习(特指母语),根本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由外向内强制性的“学习”,语言学习实际是一种由内向外的(精神)培植和生长(乔姆斯基所说)。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主体精神培育,就是构筑语言学习者的精神主体、精神经验本身。二者水乳交融,不可二分。一句话,语言学习和主体精神经验培植是一体二名。思想是一种固化,精神是一种自由。

  这里澄清一个误解,我所说的人性从语言始、个性从语言始、语文教育是主

  体精神经验教育,不是伦理意义、道德意义的,决不是说学了语言之后,可以成为道德上的好人、完美的人。我所说的是精神培植,是哲学意义上的,是一种内在精神与心理的完善与生成。这与道德意义上的好坏无涉。

思想
sīxiǎng
(1) ∶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2) ∶想法;心里的打算
他早就有回家的思想
(3) ∶考虑
千思想,万算计
(4) ∶想念
谁知娘娘终日思想储君,哭的二目失明。——《三侠五义》
思想故国江山之胜

思想
sīxiǎng
意识形态的;观念的
思想动向
思想工作
思想解放
思想境界

精神
jīngshén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无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