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医骨科收费贵吗:网通皂君庙客服电报大楼在那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1 18:16:48
就是中国网通的奥运平台培训基地,请问在皂君庙那里?做什么车,具体怎么走,谢谢。

位于长安街北侧西单附近的电报大楼

北京月发电报不足10份 电报大楼成互联网中心

据资料显示,1985年以前,北京电报局的公众电报业务量最多时每月可达300万份,占电报局业务总量的一半。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电报部门开发的鲜花礼仪电报等增值服务深受用户欢迎,但受诸多更具时效通信手段的冲击,到去年为止,北京每个月各种电报的发送量不足10份。
位于长安街北侧西单附近的电报大楼,到今天已经走过了48年的风雨。主体中央塔钟的整点报时声,早已被人镌刻在北京的声音名片上。昨日,记者走进了这座建国初期的著名建筑。

整个上午,记者只看到了两名在电报柜台前查询数字电码的顾客,因为现在的出国签证上还需要标注名字的数字电码。

大楼内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不再安排专人负责电报业务,因为一天也没有几个来发电报的人,最多也就两三个。

当记者希望找到相关部门了解电报业务的各方面情况时,工作人员一时竟然回答不出来电报这项业务现在究竟属于哪个部门。

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说,目前电报已经分到了一个叫服务与内容指南监管部的部门里,“现在一个月的业务量都比不上曾经一天的总量。” 中国网通北京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的电报电报业务正在退出通信舞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电报大楼已成为了一个互联网中心。”

走出电报大楼,面对着外面世界的车水马龙,电报似乎已经褪色成为一个怀旧的名词。
北京通讯博物馆:很多机器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在北京通讯博物馆十几平方米的展厅内,已经工作了9年的工作人员蔡文建,指着新老三代电报收发机告诉记者,“我们开始筹备通讯博物馆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很多机器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通常人们对于电报的概念大都来源于早期的电影,例如《永不消逝的电波》、《奇袭白虎团》等,通过滴滴答答的敲击声传输电报。事实上,真正的发报机在传送信息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他说。

蔡文建一边讲解,一边拿起发报机上的1只报话机说,“电影《英雄儿女》中王鹏牺牲前就背着一台这样的机器。”

“上个世纪70年代是电报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候电报大楼24小时工作,从不间断,即使那样也发不完所有的电报,每个发报员身边都有一个直径1米的大筐,发报机打出来的纸带堆满了整个筐子,现在那种场面你再也见不到了。”

采访即将结束时,蔡文建用肯定的口气说:“短期之内电报还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势,我认为电报不会完全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专家说法

科技发展使电报业日渐衰落
百纳电信咨询公司是中国电信产业界的权威机构,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公司总裁邓志成博士。邓志成直言:电报的衰落是意料之中的事,科技发展是电报业务衰落的主要原因。

邓志成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电报业曾红极一时,电报因其快捷、安全等特性深受欢迎。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通讯工具越来越先进和普及,电话、手机、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这些新的通讯工具无论从快捷、便利或者价格上都比电报更具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电报业已经非常萎缩。”邓志成说,“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电报也不例外,衰落的过后就是消亡。现在美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电报业也会逐渐融入其他通讯领域中去。”

北京网通综合部相关负责人士给出的说法却不尽相同。

该负责人还表示,民众使用的公众电报近年来确实萎缩了不少,但并不意味着电报业会就此消亡。

文/本报记者 张奕

人物访谈

王海泉、赵秀夫妇:用一生来见证电报的兴衰

王海泉、赵秀瑢夫妇是一对在电报业奋斗了40多年的前辈,他们的职业生涯起步于“电报”,相识相爱结缘于“电报”,脱口而出的电码数字,就像说出自己孩子的生日一样熟悉。他们把毕生的岁月都献给了新中国的电报业。

王海泉师傅,用手指点着脑门说:“那些电码已经刻在这里面,再也忘不了了。滴答是1、滴滴答是2,滴滴滴答答是3、滴滴滴滴答是4,滴滴滴滴滴是5……”

报务员都是大嗓门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王师傅和赵阿姨先后成为一名报务员。

“电报大楼一共有6层楼,其中3层和4层都是发报机,每天处理几万条电报。每个地区或者国家都有至少一台专门的发报机,专门负责跟这个地区互相收发电报,这就是所谓的点对点收发。每个省差不多都有两台专门的发报机,水利、地震局一些特殊部门也设置有专门线路。所以电报业最辉煌的时候,差不多有200多台机器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最多的时候共有员工600多人,你能想象出是个什么状况吗?那时候走到1楼的营业厅就能听见3楼和4楼发报机的声音。”王师傅讲述过去的时候,喜欢眯起眼睛,整个人都沉浸在回忆中。赵阿姨会在旁边适时地补充一些细节。

“噪声特别大,所以报务员做久了都落下个毛病,”赵阿姨说,“只要所有的机器一开始工作,就是很近的距离说话也得喊,不然就听不见。”

发送最多的电报内容是“母病速归”

说起电报业在这几年的急剧缩水,王师傅的话语里多少有些无奈,但是一提起电报业当年的火爆,掩饰不住的自豪又会溢满眉梢。

“每年夏天和过年前,都是电报的高峰期,夏天汛情多,过年寄钱的多,那时候寄上10元钱都要发封电报。每天处理上万封的电报,自己掌握着第一手的信息通讯方式。”他说。

“印象最深的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一天10万封的电报,来不及发的电报,成箱地堆在脚边,问候的、报平安的、寄钱的,不夸张地说,真是跟雪片似的铺天盖地。而我们平时发送最多的电报内容就是‘母病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