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和日本天皇: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哪方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1 04:46:19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科技园区之所以成为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因为科技园区建设起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海外科技人才创业集聚的支撑条件体系。科技园区成长支撑条件体系建设的政府行为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社会化,是科技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科技园区吸引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集聚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完善,科技园区正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效方式。因此,条件体系建设既是衡量科技园区成长水平的重要内容,又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集聚条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集聚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生成能力指标;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成长能力。前一个指标衡量科技园区吸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集聚的条件和完善程度;后一个指标衡量科技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成功率和规模经营能力的高低。对科技园区成长而言,对促进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言,这两个指标缺一不可。可以断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集聚能力高低是科技园区成败的关键因素。

  园区创业集聚效应显著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集聚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科技园区的规模和形象,因此是科技园区发展最重要的支持条件。作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科技园区,美国硅谷的发展和竞争能力在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集聚的巨大吸引能力上得到了全面体现。由于美国出台了鼓励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长期风险投资的政策,而且美国科技人才创业需求巨大,特别是对海外科技人才创业集聚的需求刺激十分有效,美国特别是硅谷成为世界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最为集中的国家和区域,同时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最为迅速的区域。

  1951年,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园区——加利福利亚科技工业园区,即后来名噪全球的硅谷,该园区被誉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上世纪80年代中期,硅谷已跃居为全美九大制造业中心之一,生产了全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1/3、导弹和宇航设备的1/3、电子计算机的1/8,年销售额高达400亿美元。美国硅谷目前拥有7000多家电子和软件公司。这里每周诞生11家高科技公司,平均每5天就有1家新公司上市。

  印度政府目前已支持创办了包括班加罗尔科技园区在内的17个软件科技园区,这17个软件科技园区注册的科技型公司已由1992年3月的142家增长为目前的5550多家。目前,进入这些科技园区的软件出口公司有1300多家,印度软件出口的70%以上是由这些科技园区承担的。印度政府年度预算强化了对信息技术产业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了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创业。在一月内,就有400多家公司注册进入班加罗尔科技园区。

  我国台湾新竹园区1996年营业额达到2000亿新台币,目前,台湾地区100%的电子元件、16%的电子计算机和10%的通讯器材等都由新竹园区生产。法国已建有40多个科技园区,目前集聚的科技型企业7500多个,其中索菲亚科技园区目前已集聚了110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了2万个就业岗位,成为法国科技园区建设成功的典范。

  政策助创业集聚能力提高

  制订优惠政策刺激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资需求,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发达国家扶持科技园区建设的基本手段。美国1982年颁布的《小企业技术创新法案》规定各部门将1%的预算费用于小企业的R&D相关的技术创新活动。另外,美国联邦政府在1973年成立了小企业创业的专门管理机构小企业管理局,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其主要职能是对中小企业实行财政资助和相关服务,如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可担保小企业所需资金的90%;或为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咨询与服务和帮助小企业获得联邦政府的合同。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对这项计划的资助额已由以前的4000万美元提高到6000万美元。

  官产学研合作条件

  官产学研合作不可或缺

  大多数科技园区都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干预或参与的产物。印度政府在支持创办包括班加罗尔科技园区在内的17个软件科技园区方面成效显著。印度政府软件科技园区的扶持政策包括免除进出口软件双重赋税,放宽中小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商控股75%-100%,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免征所得税等。由于政府政策扶持到位,印度班加罗尔等科技园区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并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十分有利的竞争地位。据世界银行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已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王国,其软件出口占据了美国市场的60%以上。

  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对科技园区的功能扩展和延伸,科技园区难以名副其实。美国硅谷的成功与斯坦福大学等的功能促进是密不可分的。德国《世界报》载文提出,斯坦福大学是“网络亿万富翁农场”,是美国硅谷创业天才的制造中心。印度班加罗尔等科技园区计算机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也是得益于其周边地区高校计算机教育和科研的普及和领先地位。20世纪50年代,印度投入巨资,模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全国建立了6个印度理工学院,这些学院为印度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精英人才。法国科技园区的数量增长正是在法国政府1982年颁布权力分治法令后高校和科研机构向外省迁出所引致的结果。由此可见,虽然有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不一定带来科技园区的繁荣,但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支撑的科技园区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产业界的参与是科技园区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1999年法国科技园区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有3/4是由产业界创办的,这给法国科技园区发展提供了牢固基础。日本神奈川科学园区在总结10年的经验和教训时提出,要把促进企业和大学的合作作为科技园区建设的三项新措施之首。该园区财团设立了由县内各大学、企业和政府参加的大学研究成果转让促进会议,探索官产学研合作新途径,改变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不力的状况。

  创新官产学研合作方式

  创新官产学研合作方式,首先是促进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让。1992年初美国在联邦技术转让法案中增加了国家实验室与私营企业合作研究与开发的有关规定,鼓励国家实验室向私营企业转让高新技术,并于同年成立了国家技术转让中心,目前已有数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该中心获得了技术合作的机会。另外美国还在各地建立了几十个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向民营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法国也决定在科研机构建立可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保障的科技资源中心,按企业的需求提供科技服务,并且还要求各地建立科技推广网。目前法国22个大区中已建有16个地区科技网,在国家、科技机构和企业之间架起了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桥梁。1995年德国推行旨在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公元2000年产品》方案,计划投资9亿马克,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更新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是政策促进和法制保障。美国有700多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实验室,以往这些实验室大部分项目直接服务于国防军事部门。1996年3月,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技术转移与进步法》,对联邦实验室向工业部门转让技术制订了优惠政策,如励发明者2000美元,并将技术使用费的15%作为发明者提成。不仅如此,美国国家实验室每年还将250亿美元经费的20%用于产业合作。

  第三,刺激企业对官产学研合作的需求规模和供给能力。1997年美国企业在高等学校投入的研发资金达到17亿美元,是20年前的7倍,而同年大学发明的专利给予投资公司的回报高达300亿美元。大学、企业和研究所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的机制正在形成,而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对研究机构特别是大学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政府的影响。

  风险投资条件

  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风险投资额已占世界风险投资额的一半以上,而硅谷风险投资额超过了美国的1/3。目前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有200多家。这是硅谷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条件。

  硅谷是美国风险投资迅速发展的最大收益者。从1946年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风险投资企业——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以来,美国风险投资事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示出对硅谷巨大的促进功能,成为高新技术在硅谷集聚的催化剂。可以毫不夸张地得出结论,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硅谷。

  风险投资有力地促进了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迅速成长。1999年美国为初创企业提供的风险投资高达365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155%。由于风险投资的促进作用,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迅速。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调查,1999年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中有一半受到风险投资的资助。

  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得益于硅谷的发展。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由1995年的45亿美元迅速提高到115亿美元,1995年、1996年、1997年的投资回报率分别达到48%、40%和36% ,而1975-1994年20年间的风险投资回报率为13.1%。美国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域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区域。风险投资成熟的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很快走上了规模经济和形象建设双优轨道。因此,风险投资和硅谷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共生和共存的良性循环机制。

  美国政府两次对风险投资利润实行减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风险投资的产业化。1982 年美国又制定了《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促进法》,通过立法对风险投资企业进行持续的政策扶持。目前美国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有4000多家,每年为1000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1997年美国的风险投资商共向1848家公司投资了114 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比上年增长14%,其中投入信息技术产业的达到70亿美元,占整个风险投资总额的62%。

  科技创业人才集聚条件

  科技创业人才创业集聚特别是海外科技人才创业集聚是科技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科技园区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提供的优越条件,促进了海外科技人才创业集聚。

  经验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成长的关键是要形成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的良好机制和环境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流动需求规模。由于硅谷建成了面向全球一体化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因此世界各国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都能自由地向硅谷集聚。

  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水平决定着科技园区的发展潜力和水平,硅谷的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硅谷每天新增62个百万富翁,这表明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园区建设的主要得益者;同时也是科技园区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是利润实现的主要承担者。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是由于充足的科技创新人才的有力支撑和促进。研究表明,印度在世界各地的侨民超过了1000万人,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科技创新人才。因此,为了提高或增强国家或科技园区的发展后劲,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人才储备水平、吸引条件和集聚能力的重要性。

  在美国,印度的侨民在100万人以上,并被美国移民局称为有影响力的外来移民,平均每个家庭的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上。在硅谷的印度海外科技人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目前出现的从美国硅谷到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区的海外科技人才的回流现象,充分表明印度政府为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创业创造了优越条件。随着科技园区的不断发展,科技园区科技创业人才创业集聚特别是海外科技人才创业集聚能力的竞争将进一步激烈。

  进入21世纪,世界大多数科技园区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20世纪末期,作为世界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中心的美国也开始意识到科技创新人才供给不足,并在教育和科研条件优化以及移民政策修改等方面促进全世界优秀科技人才向美国转移,这使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2000年8月13日的英国《金融时报》载文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人员供给短缺状况,各国都必须“为争夺人才而战”。据法国参议院的调查,近5年在美国和英国注册公司的法国年轻高级科技人才和有作为的年轻企业家增长了30%,在美国硅谷信息领域工作的法国人有7000-10000人。印度班加罗尔等科技园区为了适应科技创新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的现实,人才猎头公司应运而生。

  政府采购条件

  从科技园区发展历史分析,政府采购对科技园区起步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美国硅谷的迅速崛起是与美国的政府购买所形成的对电子产品、导弹产品、计算机产品等的需求密不可分的。硅谷作为美国电子计算机和导弹、宇航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没有政府购买的扶持是难以为继的。

  由于政府采购的规模大,因此,政府采购对未来科技园区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功能不可忽视。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基本占本国GDP的10%-15%。美国政府在1989-1992年间仅用于货物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就占其GDP的26%-27%。目前美国政府每年仍有近一成的政府预算用于政府采购。法国政府采购每年达到7400亿法郎,合1180亿美元。这对于科技园区的成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目前,虽然政府购买在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在科技园区发展中的权重也有所降低,但对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市场创新和激励功能不但没有减弱,而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政府采购是科技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可以永远依赖的条件。一方面,政府采购主要功用是促进科技园区迅速起步,科技园区不能长期依赖政府采购;另一方面,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本质是市场导向的,过分依赖政府采购容易导致政府对科技园区发展干预过度或科技园区市场化能力下降,美国128公路地区经济的兴衰颇具代表性。

  20世纪50年代,128公路地区的公司与美国国防部签订了60亿美元的科研合同;60年代合同额超过了100亿美元,1962年联邦政府在128公路地区的采购额占到总量的一半之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28公路地区高新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军事产品和复杂配件上,如雷达发射管、远程通信、工业控制及运算、导弹控制及导航系统等,与硅谷有很大差别。这表现出128公路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市场需求结构的缺陷或脆弱性。20世纪70年代,随着越南战争的结束和太空竞赛的趋缓,128公路地区的经济萧条不可避免。因此,128公路地区与硅谷的区别不在于政府采购扶持力度的大小,而在于科技园区如何利用政府采购条件来缩短自己起步阶段周期,如何处理政府采购与市场导向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最终建立起较强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