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项链视频: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20:47:25
请大家帮我看看什么地方有!谢谢!!!!!!

《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为了反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由于当时没有“教条主义”这个称呼,因此而使用了“本本主义”。据考证,这篇文章写于1930年5月,原名叫《调查工作》,是毛泽东时间较早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全篇文章由七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主题句,围绕这七个主题句,毛泽东一一做出了自己的阐述。

一,首先是对调查进行了描述,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指出共产党员不能闭着眼睛瞎说一通,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得出结果,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真理的来源。

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来源于人们对这个问题现状和历史的了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收集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通过实践来指导问题的解决,这充分的表现了毛泽东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表现出了毛泽东对实践的重视。

三,整篇文章的中心段落。指出了当时在党内存在的一种错误的思想,即“本本主义”。毛泽东在文中揭示了“本本主义”存在的根源是落后的农民文化,其错误的做法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的盲目执行。随后毛泽东列举了“本本主义”的一系列危害,认为只有正确的运用书本知识,把书本知识与现实实际相结合,才能正确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

四,毛泽东回答了如何克服和改变“本本主义”的方法,那就是进行实际情况调查。首先,毛泽东指出如果离开实际调查就会产生盲动主义、机会主义,这些都是唯心的,是不正确的,他结合现在红军中存在的不顾实际情况的严重错误,要求加强实际调查,洗刷唯心的东西。

五,毛泽东继续指出在实际调查中要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其原因有二。其一: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可以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因为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调查的对象即社会各个阶级进行摸底,了解这些的阶级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诉求,这样就会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从而能够代表社会的广泛利益。其二:进行社会经济调查能够得到正确的革命斗争策略。在广泛的调研社会各阶级情况,了解各阶级诉求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进行斗争活动了。文中毛泽东指出了红军在社会经济调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需要调查的有哪些阶级、调查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调查各业之间、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毛泽东不但明确了我们需要调查的阶级名单,还指出了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偏于农村而疏于城市。

六,毛泽东把当前红军面临的问题升华到了当今中国革命的问题,认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同志们了解中国的情况。他从中国革命斗争的目的说起,通过分析革命斗争的形式,分析敌我斗争状况的情形,批评了红军中存在的错误观点,即安于现状、空洞乐观的思想。因此毛泽东大声疾呼,改变保守思想,换作进步的斗争思想,到群众中去调查,他不仅强调了实践的作用,还显现出了毛泽东群众思想和群众路线的雏形。

七,毛泽东阐述了调查的各种技术方法,包括:举行调查会、调查的对象、参会人员的数量、调查大纲、主持人员要实践、调查的程度以及调查记录。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要注意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而“反对本本主义”里的思想就是我们有力的武器。不论从国家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还是现在政治改革中遇到得难题,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去解决它。就像“反对本本主义”里说的社会经济调查一样,我们要从社会的基层,社会的普通劳动群众中做起,一层一层的往上实际调查,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建议,我们要认真采纳,虚心请教,妥善处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打破利益集团的资源垄断。同样,在政治改革中,我们也要进行实际调查,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整理与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像毛泽东说的“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一样,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的政治体制建设与中国的实际国情想结合,改革出一个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体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繁荣昌盛奠定政治基础。

  毛泽东曾撰《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倡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指出理论与实际要相结合;反对本本,反对教条,号召人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篇文章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在今天看来,文章所倡导的尊重事实,切身实践,实事求是的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反对本本主义,主要是站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立场,把一个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变得具有可操作性,技术性,用来解决当时迫切革命实际问题和具体实践问题实际问题。它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这是认识的需要,更是实践的需要,现实的需要。
  那么,今天,我们当如何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地反对本本主义?我们说常的本本主义,我觉得都可以称之为“小”本本主义。所以称其“小”,因为存在着一个“更大”的本本主义,这就是我们一出生所面对的一个既定的、被预设了的“四化”世界——表象化、、概念化、世俗化、偏见化。这“四化”世界的形成,其中有你、我的“功劳”,有每个人的“功劳”,是“先天综合判断”的结果。当然,这“四化世界”不是我们大家想面对的现实,但也是无奈的事情,因为人必须付出代价、多次的代价后,才有可能获得某方面、某些临时性的真相或真实。
  在这个教条的、本本的“四化世界”里,我觉得一切都是颠倒着。黑与白,是与非,真与假;高贵与低贱,卑鄙与高尚,伟大与渺小,无不颠倒。我曾对朋友和身边的人说,“你不要认为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是正确的;如果你一定认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是正确的话,这就是你之所以平庸的原因。”佛家更是智慧指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我时常想,如果把这个颠倒的世界颠倒过来,人类社会就会在瞬间向前推进五千年。这不仅有认识上、观念上的进步,而且包括社会发展的进步,马克思就说过,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我们的古人其实非常智慧,其见解和思想并不低于后人,这也是我们的骄傲与悲哀所在——早在二千多年前,庄子就曾言:“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意思是说,老天认为是君子的人,世人则认为是小人;而世人认为是小人的人,老天则认为是君子。怪。怪乎哉?事实就是这样,世人喜欢和真理作对,而且几乎形成了主观无意识,有什么办法。“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若整个社会的人群同心呢,结果当然是人定胜天。人胜了,真理就败下阵来,它败退到了彼岸,无法企及的彼岸,只剩下供哲学家感叹的虚无的表象的世界。
  也许我们不必忧心忡忡于观念秩序的混乱,斤斤计较于社会现实的虚伪;而且,“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和错误,让我们互相原谅彼此的愚蠢,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伏尔泰语)。”如此方不失为豁达、明智的人生。学会傻笑,但不是冷笑;学会接受,但不是拒绝,也许更为超脱。“我思故我在”,但其情其思仍不能改变我们仍都是一个个做着梦的人。当我们从另一个世界反观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原来我们孜孜追求的事物,原来自认为牢牢掌握的真理是多么地渺小、可笑与盲目,而那懵懵懂懂的境界才是最大的精神自由与唯一实在。然而,我们毕竟还活着,活在现实里,而且,我们还要继续生存,还要读书,还要明理,甚至还要点思想。就是说,有时我们还需要认真地活一把,给自己套上知识的枷锁,执著于纷繁世界的是是非非,从懵懂的天堂来到这理性的“地狱”,偶得所谓思考的快乐,聊慰生命意义的流失。因此我也顾不得浅薄,顾不得作茧自缚,心中时常涌起幼稚的冲动,那就是重新认识一切:一切的现象,一切的事物,一切的理论,一切的价值。康德曾这样表达自己,“有两种东西占据着我的心灵,要是不断地加以思索,就会给我以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在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可是,当我面对与正视社会、人群的时候,却只有一种东西占据着我的心灵,要是不断地加以思考,就会给我以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惊奇,那就是在我心中的重估一切的“道德法则。”
  在这个既定的、被规定了的本本世界,可以说“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辩是非。”每个人都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黑白是非观念的颠倒,对于这个本本世界的形成,人们往往归咎于社会制度与权力问题上。其实不然,主要的并不是权力、制度上的问题。假如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权力、制度的原因上,那么社会存在的问题真是太轻了,而问题的解决又真是太易了。因为如果症结在于权力、制度上,那么改朝换代就可以改变一切,改朝换代就可以使我们的社会进入一种完善的状态。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改朝换代有可能什么都没改变。这么说你也许不服气,你会举出例子――正是自己身边的当权者、领导者的昏庸和愚蠢导致许多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工作的进展,效率的提高甚至事业的发展。你这么说,我不得不承认,但是在一个是非不分的环境里,愚蠢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格。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试想,出乎其类者、拔乎其粹者,当属什么品质?显然,愚蠢二字可夺冠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成功就是能将个人之愚蠢融入社会之愚蠢。愚蠢就是顺应潮流,就是顺天应人。所以你不要埋怨领导们的愚蠢,不愚蠢如何当领导,不愚蠢如何领导我们,不愚蠢我们又如何能够接受领导?
  权力并不是是非颠倒、“四化”形成的最终原因。我觉得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在于人们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圆满,思维的畅达以及对于真理的拥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当是超越的,而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制度束缚是次要的。事实上我们不但没有获得制度上的解放,也没有获得社会意义上的解放,更没有获得自身意义上的解放。在这个既定的社会环境里,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被规定了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传统观念、道德习俗、家庭背景、社会共识、人们的偏见以及稍加成熟就接受的意识形态的灌输,就给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预设了一个特定的框架,其人生命运,性格特点、思想状况、发展趋向,无不是在这个框架下的,无论怎样变,我觉得都是是可以预知的,可以把握的。这一切既定了的因素塑造了一个既定了的人,同一的文化背景“生产”了同一文化模型的人。所谓另类,并非异类,反而更容易把握。另类就是对传统的反叛,了解了传统就了解了另类。另类也是受传统塑造的一部分,甚至更是自觉的一部分。而所谓绝对的天然的另类,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假另类(即“扮酷”);而另一种天然的“另类”,则只是天然的痴呆。那么有没有真正的另类?我觉得,真理才是真正世俗社会的另类,它稍一出现,它略一显现,人们就会感到新奇,震动,陌生和不适应。叔本华说:“我不配我的时代,或者我的时代不配我。”叔本华先生这是以真理自喻的,其实这就是真理的命运:要么它不配这个时代,要么这个时代不配它。在这个既定的大的本本主义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之网,你即使摆脱了某种教条、某种本本主义的束缚,但是马上又会陷入另一个本本主义的观念里;反对了一种本本主义,却又遵循了另一种本本主义。
  难道我们只能被动地、悲观地接受这种宿命吗,或不尽然。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教条主义、本本世界的束缚呢,我认为“重估一切价值”才是真正地反对本本主义,才能够真正地反对本本主义。笛卡尔说:“要想获得真理,必须在一生中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 爱因斯坦也说,“常识就是十八岁以前所有偏见的累积。” 人生的体察与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原来信奉的观念、信仰往往完全错误,或者根本就是一文不值,造物主似乎也给个人与社会开着这黑色幽默的玩笑。一切都需要重新认识,一切都需要都重新评价。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生存的社会,必须意识到更大的本本主义的存在,必须意识到我们自身的有限性,意识到我们原有认识中已经存在以及可能存在的荒谬与错误,这样也许使我们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旧有的、错误的观念的影响,而接近对事物本真的认识。否则,若意识不到这个大“本本”的存在,而想摆脱教条,摆脱本本的束缚,只能是舍本逐末,正如同想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只能是徒劳的。不仅如此,如果意识不到这个大的本本主义,你最好别反对本本主义。相反,若坚持某种本本,说不定还会帮助你获得某种成就。有些同志成就的获得(比如现在一些学者,学问就靠注解,阐释和总结西方的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本本,有自己的本本主义。不但有,而且非常偏执。非常偏执,就有了非常成就。
  http://www.new-youth.com/contribute/view.asp?aid=31116&cid=4&category_name=%EBs%CE%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