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悲伤的词语有哪些:八拜之夜是何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15:10:30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在晋国为官,仕至上大夫之位。一次他奉了晋主之命,到楚国访问,顺便省亲。多年未回故里,少了不去祭奠一下坟莹,会一会亲友。然而君命在身,不敢久留。公私事已了,便去拜辞楚王。楚王赠以黄金彩缎、高车驷马。伯牙因离楚多年,贪恋故国江山胜景,拟从水路绕道而归。奏请楚王恩准后,又命水师拔大船两支,一正一负。正船乘坐晋国来使,负船安顿仆从行李。都是蓝桡画桨,锦帐高帆,群臣送至江边而别。

伯牙乃风流才子,一路江山胜景正投其怀。劈千层碧浪,观遥山叠翠,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值仲秋之夜,突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一会儿,风平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伯牙心情开朗,命童子焚香炉内,捧琴囊于案间,取琴,调弦转轸,抚琴一曲。曲犹未尽,“刮喇”一声,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大惊,令仆人上崖搜索,看是何人盗听我琴,故有断弦之异。仆人正要上崖,忽听崖下有人答道:“舟中大人,不必惊异,小人不是奸盗之辈,乃樵夫也。因打柴归晚遇雨,故潜身崖下,听君操琴。”伯牙闻听大笑曰:“山中打柴之人也感谈‘听琴’二字?”樵夫对曰:“大人出言差矣!夜静更深,崖下即不应有听琴之人,舟中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伯牙见此人出言不俗,便道:“崖下那位君子,即是听琴的,可知我适才所弹何曲?”樵夫道:“方才大人所弹乃‘孔仲尼叹颜回’,其词是‘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簟瓢乐,’到此就绝了弦,‘留得贤名万古扬’一句未能弹出。伯牙闻听大喜,忙请上船来,让童子看坐。伯牙道:“假如下官抚琴心有所思,足下能而知之否?”樵夫曰:“大人试抚,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着大人也休见怪。”伯牙断弦重整,略加沉思,开始抚弄。其志在于山高。樵夫曰:“美哉,巍巍乎若泰山!”伯牙不答,凝神片刻,将琴再鼓,其志在于流水。樵夫听后又赞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大惊,推琴而起,互通姓名,并施宾主之礼。推子期坐在客位,自己主席相陪。茶罢,取酒共酌。通过叙谈得知,钟子期乃马鞍山集贤村人氏,靠打柴为生,事奉年迈双亲。伯牙见子期如此大孝,更加敬重,论起年庚,子期二十七岁,伯牙长其一旬,为三十九岁。于是伯牙命童子重添炉火,再续香茗,就船仓中与子期顶礼八拜,结为弟兄。从此兄弟相称,生死不渝。直谈至月淡星稀,东方发白,子期才起身告辞。并决定明年仲秋,再来江边相会,重叙友情。伯牙送至船头,就此酒泪而别。

花开花落,斗转星移,不觉又是一年。伯牙于仲秋之夜仍架舟来至马鞍山岸畔,抚琴一曲,未见子期前来。于是弃舟上岸,赶往集贤村。至途中,正遇一老翁在一座新坟前祭奠。向前询问子期音讯。老翁放声大哭道:“去年仲秋,吾儿打柴归晚,遇晋国大夫伯牙先生,讲论之间,声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临别时,伯牙赠金二笏。于是吾儿买书攻读,不幸心力耗废,积劳成疾,数月之后便归天了”。伯牙闻言五内崩裂,泪如泉涌。大叫一声,昏绝于地。醒后,顿足捶胸,恸哭不已。钟翁拭泪相劝良久,伯牙始起身,与钟翁行叔侄之礼毕。双手举琴摔向祭石台。直摔得玉轸抛残、全徽零乱。钟翁大惊曰:“贤侄为何要摔碎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要觅知音难上难。”

因为世无知音,伯牙摔琴绝弦,从此不复弹琴。这就是千百年来,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俞伯牙摔琴谢音”的历史故事。

不知楼上那些文字与问题有何关联?

应该是八拜之交吧,
旧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元马致远《陈传高卧》四折:“便是某幼年间与今圣上为八拜之交,患难相同。”

至于‘八拜之夜’如果不是在一个晚上两个铁哥们结为‘八拜之交’的话,恐怕是楼主的笔误吧。

还是不明白

三国5的回答总是很有趣,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