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沪深300成分股名单:"李广难封"是为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1:25:35
他有很大的功劳吗?

飞将军李广,纵横沙场与匈奴大小70余战,却未被封侯,最终自刎而死。《滕王阁序》亦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句。笨笨今献拙文一篇,也侃一侃李广之难封。

  中华名将之林,如李广之骁勇者屈指可数。司马光笔下的飞将军更是栩栩如生:
  汉景帝初年,随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并“取旗”。立下赫赫战功。
  匈奴大入上郡之时,中贵人所率之数十骑被匈奴射雕者三人射杀将尽。中贵人走至广处。李广率百骑追击并包围射雕者。并亲自射杀二人,生得一人。欲归时与匈奴数千骑相遇。李广沉着冷静,迷惑敌军,终于化险为夷。
  元朔八年,李广将四千骑出右北平与张骞会合。途中被匈奴四万骑包围。李广先命其子与数十骑直贯胡骑而回。以鼓舞士气,稳定军心。并命汉军布圆阵外向御敌,从容应战。匈奴攻势如潮,汉军伤亡惨重,且箭矢将尽之际,李广以大黄弓连续射杀数名敌前指挥官,终于瓦解了敌人的进攻并盼到了张骞的军队。

  如此骁勇善战,使匈奴闻之色变的飞将军最后不得善终。笨笨和司马迁一样,对其遭遇深表同情。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笨笨先对李广的军事才能做一个比较公允地评价:一方面,李广骁勇异常,再加上其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且能与士卒同富贵,共患难,故其率领的军队战斗力极强。另一方面,李广擅长冲锋陷阵,却无力统帅大军。其部常被敌人包围甚至全歼。此其不善用兵所至。
  李广之名一定程度上是靠自己的骁勇善战,但更多的是依靠《李将军列传》。作为世界名著的《史记》,最精华之处是其列传部分。而《李将军列传》更是列传中的颠峰之作。此篇传记使一无名之辈(夸张一点的说法)成了家喻户晓的一代名将。

  李广任陇西太守之时,羌人发生叛乱,李广诱骗800多人投降后,又杀之。此事颇像白起坑杀40余万赵国降兵。但两者稍有不同。
  白起坑杀赵军的确有失道义,但他地顾虑不无道理:赵军是在粮已尽数日,且主将战死的情形下被迫投降的,完全是迫于无奈而无丝毫诚意。40余万降军就像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白起坑杀之是为国家利益计。而羌人则是被李广招降的,肯定是诚心地归顺。虽然只有800人,但比白起的“杀已降”性质更为恶劣。由此事可知李广之本性——无仁义、失诚信、奸诈、卑鄙和阴险。

  汉军出雁门击匈奴之战中,李广兵败被俘,后又侥幸逃脱。汉法当斩,赎为庶人。赋闲数岁。一次,李广和随从外出打猎,夜归时路过霸陵亭。霸陵尉酒醉,呵斥李广,不让其通行。李广只好夜宿霸陵亭。李广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后,便请命使霸陵尉一起戍边,霸陵尉至右北平后遭李广杀害。
  最初笨笨认为,李广杀霸陵尉之事就好比有只疯狗对其狂叫了几声,而李广在盛怒之下将这疯狗活活咬死。与韩信相比,李广可谓心胸狭窄,气量全无。但后来又得知,汉法禁止提刀夜行。霸陵尉让李广在其管辖地留宿完全是履行公务。霸陵尉虽然醉酒,但依然知道自己的职责并依法办事。而李广却公报私仇,滥用职权,报复并杀害了秉公执法的霸陵尉。
  由此事又可知李广心胸狭窄,目无法纪,滥用职权,对秉公执法的国家干部打击报复,草菅人命。

  综上所述,李广难封的原因甚多,如封建统治者得残酷无情、李广不善用兵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心胸狭窄、奸诈卑鄙、目无法纪所至。李广若真被封侯,不知会有多少秉公执法的国家干部被他打击报复致死。
  吴起杀妻求将,终被乱箭射死。白起杀已降,最后不得善终……如此种种,一言蔽之,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也。李广之恶比吴起、白起更甚。天理尚存,其必遭天谴,焉得封侯。

  附:司马迁虽对李广地遭遇鸣不平,还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称赞他。但对其依然善恶并书。将李广杀已降和杀霸陵尉之事真实地记录于史书之中。司马迁不以个人情感篡改历史,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进一步证明了《史记》是可信度最高的史书,无愧于“实录”、“良史”之名。

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当初,李广的堂弟李蔡和李广一起侍奉文帝。到景帝时,李蔡累积功劳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武帝时,做到代国的国相。元朔五年(前124)被任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规定,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间,代公孙弘任丞相。李蔡的才干在下等之中,声名比李广差得很远,然而李广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没超过九卿,可是李蔡却被封为列侯,官位达到三公。李广属下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而由于攻打匈奴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不算比别人差,但是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该封侯吗?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呢?”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难道曾经有过值得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http://blog.bcchinese.net/fatmars/archive/2005/01/11/7289.aspx

飞将军李广为何始终没有被封侯
〔 孙贵颂 2005-02-21 09:02:04 〕
李广生于西汉中期,是中国军事史上有名的“飞将军”。他从军四十余载,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匈奴畏之如虎,望名而靡,称其为“战神”。

李广之勇,突出地表现在一“射”一“飞”之中。

一次, 李广带兵去山中狩猎,远见草中卧有一虎,立刻张弓搭箭,一箭射去,然而那虎却纹丝不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白石。而那箭镞,竟深入石中。待李广知道是石头后,再射,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李广之神勇,可见一斑。
李广为卫尉将军时,受命率一万大军出雁门关击匈奴。匈奴以三路大军合围李广,结果李广寡不敌众,大败被俘。匈奴将其兜于两马之间。李广卧而诈死,瞅准旁边一胡兵骑的良马,乘其不备,腾地跃上良马,掷胡兵于地,快马加鞭,疾行数十里……

有道是艺高者胆大。李广打仗,常常弄险。但到危急关头,李广均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每每化险为夷。景帝时,李广一次带一百名骑兵,与匈奴数千人遭遇。匈奴立即登上山顶,布置好阵地。部下一见,非常害怕,想赶快逃命。李广说:“我们现在离开大军几十里,如果逃跑,匈奴必将追杀过来;如果不跑,匈奴一定以为我们在引诱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下令:“前!”进到离匈奴二里许,又令:“下马,解鞍,休息”。胡兵见状,果然不敢动手。双方僵持到半夜,胡兵担心汉军有伏兵,遂引兵撤离。

李广最为人佩服处,在于其清正廉洁。身为将军,俸禄二千石,但李广却家无余财。他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与士兵同甘共苦。尤其到最困难时,有水,士兵不喝,李广不靠近;有饭,士兵不吃饱,李广不尝一口。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却一生得不到提拔重用。李广从青年时代起,就对前程充满憧憬,向往凭借真刀真枪干一番事业,弄个拜将封侯的不世之功。然而,他从三十多岁担任陇西太守,一直到死,转来转去,再无半点提升。二千石的俸禄,李广一拿竟然四十余年!李广曾把自己与其堂弟李蔡相比,二人同时从军入仕,论人品,李蔡只在中下;论声望,李蔡与李广不可同日而语。但人家却一路顺风顺水,步步高升,最后竟官至丞相,位列三公。连李广的部下甚至于比他小十几岁、几十岁的普通士兵,不少都被封了侯,而李广,却始终得不到爵邑,官不过九卿。李广曾感叹道:“自与匈奴作战以来,我没少打过仗,因为作战立功取得侯位者数十人,我并不在他们以下,然而却得不到封邑,为什么?难道是我的长相不配封侯,还是命该如此?”

司马迁赞李广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诚然,拜将封爵,是天子的事,本不该本人多去操心。只要努力干好工作,组织上还能有眼无珠?但生活中也不尽然。譬如,冲锋陷阵时想到了你,把你当个东西使,一旦大功告成,天下太平,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同时,论功行赏的事也抛到脑后去了。这时你还不能多提意见,否则,非但得不到重用,还会遭到“动机不纯”的指责。你只能默不作声,继续好好表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把你折磨老了,你的锐气没了,本事小了,力气用尽了,从上到下也就没人瞧得起你了。你也只好死了那条心了。

李广最后一次出征,途中迷路,没有及时与卫青的大军会合,按律当受审。李广不愿受幕府那些刀笔吏的污辱,遂拔剑自刎。

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者,时也,势也,运也。李广最终没有封侯,时乎?命乎?说不清楚。
参考资料:潇湘晨报

汉武帝嫉妒。

运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