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简述十七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的实体学说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13:11:57
很急,拜托各位帮帮忙

对不起,由于我哲学学的不扎实,也只好求助与网络,敬请原谅。
德国古典哲学与德国文化

德国的第一个重要的哲学是莱布尼兹(1646-1716)。他是德国人,也是哲学家,叫他“德国哲学家”当然错不了,不过应当说,莱布尼茨属于欧洲而不是属于德国。实际上他的大部分著作是用拉丁文和法文发表的。当时欧洲的格局就是这样的,民族还没有费希特后来强调的那种强烈意义。各国王室之间的联姻,各国贵族之间的血缘联系,各国文人之间的联系,多于一片国土之内各阶层之间的联系。新教和天主教斗争,往往比国家间的斗争更重要。莱布尼兹属于欧洲,还因为他受到德国思想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莱布尼兹成长时,德国没有什么哲学,那时的文明地带主要在法国、英国以及荷兰。当然再早是在意大利。在德意志这块土地上,是几百个小公国,都住了些农民,科学不发达,文化也很落后。莱布尼兹本人虽然在德国大学受的教育,拿的博士,但25岁时就来到巴黎,并曾访问英国和荷兰,这期间他结识了很多重要人物,如哲学家Malebranche,神学家Arnauld,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还有斯宾诺莎。莱布尼兹为世所知的成就,差不多都是他在西欧的时候做出来的,他发明了一种计算器,比帕斯卡尔所发明的更进一步,能作开方,因此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微积分也是这个时期发明的。回国后,他写了很多文章,这些文章多半是用法文和拉丁文写的,因为当时德国人没文化,高深的哲学和科学没什么人读,读者都在西欧呢。不过,莱布尼兹当时对欧洲的影响也很有限。当时,整个德国文化就没有什么影响,当时英法和德国间有一个巨大的文化落差,文化是从西往东流,从英法往德国流,不会有英法人到德国去寻找学问。莱布尼兹和牛顿晚年时为了微积分的发明权打了一场臭名昭著的官司,后人经过细密的考证,确认他们是各自发明各自的。而且莱布尼兹设计的符号比较好,我们现在使用的微积分符号基本上是从莱布尼兹这一路传下来的。可是当时人们觉得在德国这个地方,怎么能有人来和牛顿争呢?于是都对莱布尼兹印象很坏,乃至后来他的恩主汉诺威的Brunswick公爵到英国去当国王乔治一世,却没有带着他去,怕英国人反感。莱布尼兹当时在汉诺威当图书馆馆长,知识广博思想深刻成就巨大,但当时对世界上影响不大。当然后世的看法不同了,我们现在都知道莱布尼兹是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莱布尼兹之后,有一个沃尔夫学派,沃尔夫比莱布尼兹小30岁,自认莱布尼兹为老师,这个由他创造的沃尔夫学派被认为是一个折衷主义学派,在很大程度上把莱布尼兹的哲学变成了一种四平八稳的教科书体系,统治德国一直统治到康德出现。在沃尔夫学派统治德国的几十年中,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思想家出现。

下面这一段德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我想用歌德的两个年代来标识。一是歌德21岁的时候,1770年的狂飙突进运动,另一个是歌德去世的年代,1832年。这六十年是德国文化的全盛期。

Der Sturm und Drang是德国的一个重大的文化运动,主要的参与者有歌德、赫尔德尔、克令格尔、楞茨这样一大批人,其中最最重要的、今天我们仍然人人都知道的,肯定是歌德和赫尔德尔。狂飚突进主要是个文学运动,不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我只想讲一讲到1770年时德国的文化状况就是什么样的。从莱布尼兹传下来,德国文化界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人物,但有两个人肯定要除外,一个是莱辛,一个是康德。康德那一年46岁,但还是一个远居边陲不为人知的教授,还要等11年才写成并发表他的大著作《纯粹理性批判》。1770年以前这一段,莱辛是德国文坛中唯一比较重要的人物,那年他41岁,已经发表了《寓言》、《拉奥孔》、《汉堡剧评》、《军人之福》,马上要发表《迦绿蒂》和《智者纳旦》。莱辛对狂飙突进运动影响甚深,但自己已经不是狂飙突进的年龄了。这个运动是由一些很年轻的人折腾起来的。领导这场运动的是赫尔德尔,那年才26岁。歌德那一年是21岁——都是像你们这样年龄的一群小伙子。赫尔德尔的《论语言的体系》,歌德的《冯.伯利欣根》、《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是紧接者1770年写成的。

不过我挑选1770年作为一个标志,不只因为这一年掀起了狂飙突进运动。这实在是德国文化史上一个奇特的年头。贝多芬、黑格尔、荷尔德林都出生在这一年,他们三个,在很多眼里,一个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一个是重要的哲学家,一个是最出色的诗人。拿破仑是在头一年出生的,不消说,那也是个顶重要的人物,实际上很多人认为他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个人。拿破仑本人和整个法国大革命,对德国古典时期的思想精神状态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还可以提到好多名字,费希特、洪堡特、大小史雷格尔、诺瓦利斯、谢林,这些也都是世界历史人物,也都是在1770年前后出生的。从1770年到歌德谢世的1832年,在德国形成了一个文化场,造就了文学、哲学、音乐等诸方面的全盛期。

我选了歌德一生中的两个年头来作标志,这当然因为歌德是那个时代的最突出的代表人物。那个时代,老天爷真的不拘一格降天才,世界文明史上少有这样伟大的时代,我们这些研读世界文明史的人,说起这样的时代,禁不住砰砰然而向往之,这和我们这种时代出几个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完全是两个世界。当然,认真说,这些人物不是碰巧先后出生,他们互相结识,互相影响,合作、争论、冲突。而在那个一个个天才横空出世的年代里,歌德仍然是领袖群伦的人物。莫扎特比歌德小7岁,歌德少年时候曾出席神童莫扎特的演奏会。歌德和席勒的关系格外密切。贝多芬曾是歌德的崇拜者,后来又和歌德闹翻。黑格尔奉歌德为德国的精神之父。歌德曾夸奖过叔本华的博士论文,叔本华十分感激,因为当时没什么人注意到这个后生。海涅成名后曾拜会歌德,把他看作奥林匹克山上的神明。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1834)中曾有记载。那个时代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物都曾与歌德有亲身交往。特别值得一谈的是歌德与席勒。两个人有深厚的友谊,有过十年之久的合作,但也有疏远的时候,内心的不快。席勒比歌德小十岁,他当时在德国诗坛的地位也很高。歌德虽然是文化界的主导人物,但他的性格非常平衡,对于很多热情洋溢的青年人来说,平衡得太极端了。席勒呢,理想主义色彩浓重得多,有不少年轻人特别推崇席勒,多多少少也是以此对抗歌德。

我们再来看看1832年歌德去世的时候,那时康德和席勒已经去世近30年了,贝多芬和黑格尔也已去世,施莱尔马赫,还有洪堡,柏林大学的创造者,在此后两二三年后去世。一个时代结束了。叔本华虽然正在盛年(44岁),但默默无闻,要等到另一个时代来欣赏他的见解。我们再看看新生的一代,歌德去世时,马克思已经是个能读书,在思考的小伙子了,尼采还没出生。这两个人对本世纪思想的影响极大,但他们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古典全盛时期就是歌德所代表的那个时期,《浮士德》是那个时代的精神的集大成者。大约随着歌德去世,这个时代结束了。

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年代大致也就是这一时期,德国文化的全盛时期。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发表在1781,它标志着德国哲学的开始。在那之前有莱布尼兹,我上面说了,莱布尼兹更多是属于欧洲的,而不是属于德国的。除了莱布尼兹-沃尔夫的哲学,对德国思想发生较大影响的另外一支哲学是斯宾诺莎的思想。斯宾诺莎主义在德国的影响特别重,比笛卡尔重得多,赫尔德尔、歌德、费希特都曾信奉斯宾诺莎主义。它总体上也是一个唯理主义体系,但其中有一种近乎宿命的崇高精神特别能打动德国人的感受方式。

康德早的时候也是在沃尔夫学派中长起来的,后来受了英国的休漠的影响。从洛克经贝克莱到休谟,大致有一条比较清楚的路线,所谓“英国的感觉论”。洛克说,所有外物都通过感觉到达心灵。贝克莱说,既然所有的知识都经过感觉才到来,那么我们就无法确定在感觉之外还有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感觉之外的方法来确定它。一块石头,我看见它是白的,它在我的感觉里存在,作为白颜色存在,但我你怎么知道它在我的感觉之外也存在呢?你说,你摸一摸就知道它是硬梆梆的客观存在,可是坚硬仍然是一种感觉,是我的触觉,如此类推,我确切能知道的,只是感觉,而不是感觉之外的存在。到了休谟就更进一步,他说不但外部世界的存在很可疑,而且我的自我也很可疑,因为讲到自我,其实只有我现在的感受,我前一刻的感受,我下一刻的感受,你没办法说这些感受都属于同一个我,就像你不能说白和硬都属于一块客观存在的石头。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贝克莱的哲学是“doesn’t matter” (不要紧),休谟的哲学是“no mind”(别在意),贝克莱否定了物质、matter,否定了外部实在,休谟又否定了心灵的实在,否定了mind。两样的否定了,所以什么都无所谓了,都用不着在意了。当然这些复杂的理论这样讲有点简单化了,不过我们现在不是上哲学讨论课,只讲个大概就行了。

总而言之,这种思想传到了德国,康德大吃一惊。他自己说,休谟把他从独断论中唤醒了。和休谟那些奇思怪想相比,沃尔夫哲学真可谓死气沉沉。上边有个上帝,下边有个世界,上帝和世界都很有条理,于是人也要多讲理性,多守道德。就是教科书那一套。就像我们现在的教科书那样,唯物唯心两大阵营,辩证法三大规律,毫无生气。相比之下,休谟他们的思想颇有点“后现代”气息——你们想想:物质也没了,心灵也没了,什么都无所谓了。康德是在沃尔夫传统里长大的,可以设想休谟那一路的思想对他的震动。

康德很受震动。但他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他接过了休谟的挑战,年复一年思考、工作,直到他将近60岁的时候,才写出《纯粹理性批判》,出版后他又作了很大的修改,好几年后又出了一个改动很大的第二版。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康德是这样解决休谟难题的:现象内容本身,的确像休谟说的那样,没有普遍性和统一性。然而,我们所能感知的现象,从来都是已经具有形式的现象,这些形式包括空间、时间、因果必然性等等。这些形式是属于主体的。法则不是自然加于理性的,而是理性加于自然的,这就把常识性的看法倒转过来了,就像哥白尼的日心说那样,因此,康德自称他在哲学中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体系的确既恢弘又精细,不过他也遗留下了重大的困难。一个困难是,尚不具有形式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康德叫它“物自身”,按定义,我们就不可能知道物自身是什么样子的。然而,既然我们对物自身一无所知,我们为什么要承认它的存在呢?后世的新康德学派主要从这个困难入手尝试发展康德哲学。另一个困难是,认知形式属于主体,那么是属于你的主体还是我的主体?费希特和谢林主要是沿这条线路来发展康德思想的,在他们那里,小我和大我这些“自我”概念成为思辩的首要课题。

《纯粹理性批判》出版的时候,已是狂飙突进运动后的十年以后,德国在文学和一般性的思想上都有了相当的建树,虽然一时还说不上有世界性的影响,但是它自己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气候,然而,这时还没有出现一个重要的哲学家。《纯粹理性批判》很艰深,一开始没什么人读得很明白,但几年以后,康德的思想受到知识界文化界的重视,特别是受到了席勒的推崇。对抽象的思想,席勒比歌德的兴趣要浓重得多。歌德对德国思辩哲学,特别是后来黑格尔的哲学,一直不大欣赏。歌德虽是说德语的巨人,但他的性格和典型的德意志性格不大一样,德意志那种对绝对的崇敬,那种求深到了有点阴沉的程度,在歌德身上体现得不多。席勒与歌德相反,他喜欢读哲学,自己也写过哲学。康德被整个德国文化界阅读、思考,有席勒的一份影响。

一般讲德国古典哲学,顺序是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其实谢林比黑格尔晚生几年,但他的哲学比黑格尔早为德国文化界所知,而且从哲学内容的理路来看也可以说是“前黑格尔”的。在同一时期的重要哲学家还有施莱尔马赫(1768-1834),他作为神学家比哲学家更重要些,从前在哲学史里谈得不多。后来海德格尔大行于世,从海德格尔、狄尔泰这一路倒回去,现在谈施莱尔马赫的也很多,把他认作新神学的鼻祖。我们所讲的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讲1781—1831这50年,从一般讲述哲学史的角度,这几个是德国哲学的主要人物,当然,其中康德和黑格尔是最重要的。马克思受黑格尔的影响特别多,到上世纪末,黑格尔的影响有一大部分转到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那里去了,这个时期德国哲学哲学的主流则是新康德主义,在康德的影响之下。本世纪英美分析哲学逐渐兴盛,他们多半都尊重康德,对黑格尔就坏话说得比较多了。

请参考原网址http://www.pku.org.cn/data/detail.jsp?articleID=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