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纱图片:太原有哪些城中村啊?给介绍一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1 01:39:55

亲贤村,前北屯,后北屯,北张村,杨家堡一下能说出来的就这几个。。。

好象就 上边那些吧.
后北屯太乱,怕是进去出不来了...

小王,大王,有很多呀!现在就包括小马大马都一样啦变啦!

亲贤 大马 小马

太原市城中村现象及其根治对策
作者:边宝莲
城中村是中国大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这种现象无论在东部沿海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都非常普遍地存在。由城中村滋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着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中村现象,根治城中村,已经成为当前统筹城乡经济,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一项迫切要求。对太原市城中村现象及其根治对策的探索,将为根治城中村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一、对城中村属性与特征的认识
1、城中村的属性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以农民为主要居住群体、保留集体土地性质与农村经济组织,并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农村经营体制的社区。
中国大陆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而城中村则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非城非乡的聚落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城乡变异的社会形态。这种形态有别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具有鲜明的特性。
2、城中村地域分布特征
据资料显示,目前北京市现有城中村231个。温州市城中村多达544个。珠海市在中心区和城区边缘50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存在着26个行政村。广州市 “村包城”、“城包村”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市区内138个行政村占地面积达87.5平方公里,占城市规划建设总用地的22.67%。石家庄市有城中村45个,占地约11.2平方公里,居住着14.93万村民。而西安市19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则分布着180多个城中村,村民达20万人。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合肥、郑州、宝鸡、银川、呼和浩特、贵阳等城市也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城中村现象。
从城中村现状可以看出其地域分布特征:越是沿海地区的城市、越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越是迅速扩张规模的城市,城中村的数量就越多,密度也越大。
太原市属于内陆城市, 2003年在大陆2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居第68位,经济实力显然不如多数省会城市。尽管如此,2003年在所辖六区197.21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却已有75个城中村,占地总面积88平方公里,农村人口117324人。其中人均耕地在0.1亩以下的村26个,位于城市核心地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共39814人。
由数据分析可知太原市城中村空间分布特征:
■城中村数量及城中村人口以万柏林区最多;而晋源区城中村都分布在现状建成区以外,人均耕地0.49亩,仅次于尖草坪区的人均0.55亩;农民失地现象最为严重的是万柏林区。
■城中村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由高到低呈梯次递减趋势,由城市核心地区向外围扩散;城中村产业结构等级同样由高到低梯次递减趋势从城市核心区向外围扩散。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中村大都在城市南内环线以内;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城中村在内环线与中环线之间;以第一产以为主的城中村在则中环线之外。
■城中村的位置主要分布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规划建设的重要设施用地、城市发展用地之内,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总体布局。
3、城中村聚落形态特征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过程中,太原市近郊农村聚落(含人口、土地、房屋、产业、社会关系等要素)逐步被圈入不断扩大的建成区,却完整保留了其原有属性,未能有机参与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仍然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初级关系(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而不是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形成了非城非农的社区,具有独特的聚落形态。
■ 居民构成。城中村作为一种非城非农的特殊社区出现,反映在居民构成上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人口大致分为三类:即本村村民、本市常住居民与外来暂住人口。
■ 经济活动。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工业与服务业。经济收入来源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由建设项目征地费与补偿费中分配;二是撂荒责任田用于出租土地开店办厂收取租金;三是利用宅基地建多层廉租房出租给外来经商打工人员从中获利。这种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经济生活方式,客观上推动了当地工、农、商的综合发展;使城中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 土地利用。城中村的土地资源利用基本上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在总体上呈现出以居住用地和二、三产业用地为主,体现了相当规模的工业用地和各类公共设施用地的特征,表现为非农化、混杂状和无序性。
■ 居住环境。伴随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多数城中村传统空间机理已经破坏,居住环境逐步恶化。村民为在仅有的三分宅基地上扩大廉租房使用面积,纷纷挤占绿地和道路违法乱建多层建筑,导致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大,人口密度过高。一些地方形成“握手楼”和“接吻楼”。
二、城中村问题的症结和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困扰
1、城中村问题的症结
城中村的根本症结在于城乡二元化结构和土地制度的二元性。由于城市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只能通过征地补偿方式把农村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改变所有制性质后,才能区别不同建设项目进行行政划拨或出让、转让,因此客观上带来了两大负面效应:
第一、城市建设用地只能围绕村庄聚落由外向内步步推进,将近郊村庄渐渐围合成一个个孤立的城中村。城市发展越快,规模越大,出现的城中村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依据现行法律,城中村农民享有无偿占用、支配责任田和宅基地权利,自然选择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以地生财之路。而从土地收益中获利多少,则完全取决于他们对土地的建设方式和开发利用强度,势必造成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大,人口密度过高。
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纷纷对城中村进行拆迁改造,希望通过村民改市民、村庄改居住区、村委会改居委会以及提高村民改制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等“农转非”政策措施,解决城中村问题,但是效果普遍不佳。关键在于忽视了城中村村民在“农转非”过程中的经济补偿和改制失地后的生活出路。
2、城中村滋生的主要问题
城中村的出现滋生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着城乡协调发展。主要反映在:
■用地功能不分,结构极不合理,空间布局杂乱无章。
■道路系统极不完善,街巷狭窄弯曲,不分主次干道,缺少车辆绕行环路和回车场地,带来交通不畅,并造成重大消防隐患。
■延续了传统落后的空间肌理,尤其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市政、道路、商贸、文化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更加突出。
■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导致居住条件与环境品质下降。
3、城中村对城乡发展的重大影响
■ 严重浪费土地资源。城中村多数是自然村,人口规模为1000人—3000人,在过于分散的城中村内盲目私搭乱建,破坏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性。加上私下房地产交易活跃,致使土地资产大量流失,对土地市场秩序造成了冲击。
■ 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太原市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环境容量也很有限,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一方面迫切需要增加大量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却又受制于城中村,无法行之有效地统筹协调、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 严重影响城市规划。 鉴于城乡之间实行完全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城市规划建设的法律、法规与规范不适于城中村,造成城中村道路坐标、标高和城市道路网无法对接。在太原市主干道和重点发展地区建设中,常因补偿安置政策和标准难以解决,造成拆迁改造与建设项目被迫中断。
■ 频繁引发社会问题。
太原市城中村是全市范围暂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不少村民为最大限度出租土地和房屋,盲目引进大量外来人员,加之社会管理薄弱,使城中村成为城市藏污纳垢的死角和犯罪高发区。个别地方甚至成了犯罪嫌疑人的“避难所”。
4、解决城中村问题必须统筹考虑村民根本利益
城中村村民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劳动技能弱,在城中村改造前尚可依赖“一亩三分地”生存。他们考虑最多、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在城中村改造中一旦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产数据,今后如何生存发展。可见解决城中村问题一定要“以人为本”,不能简单地改变农民身份、改善居住环境,使他们从形式上融入城市,而要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保障和提高收入水准,消除后顾之忧。
三、太原根治城中村的模式和对策思考
1、根治城中村的几种模式
根据太原市的实际情况,城中村改造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建设、引入房地产商开发、通过货币和房屋补偿进行就地或异地安置等多种途径和模式,使村民改制后有机地融入城市社会。 鉴于城中村的数量多,区位、产业、空间等特征以及改造时序各不相同,因此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用地功能要求,对城中村进行分类分片区划,确定改造模式和改造时序,实行一村一策,加强具体指导,使其更具针对性与操作性。
■ 城中村Ⅰ—就地安置模式。
地处城市主城区内环范围以内的城中村,如万柏林区移村、彭村、前后北屯村等。这类城中村经济、地理区位优越,村民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甚至没有,宜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基础设施、商贸市场和居住社区的建设要求,采用就地安置的方式。
■ 城中村Ⅱ—就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
位于城市边缘,属城市未来的发展区域内的城中村,此类村庄有相当数量的存量土地,城中村改造应和城市对外出口改造,经济园区以及社区规划建设结合,采取就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的方式。如新城村、中涧河村、剪子湾村等村庄。
■ 城中村Ⅲ—异地安置为主,就地安置为辅。
位于外环以内或非近期城市发展区域的城中村。此类村庄偏离城市建成区,交通不太便利,市政配套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相当落后,村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类城中村应以异地安置为主,就地安置为辅。
■ 城中村Ⅳ—整体搬迁、易地安置方式。
特指晋阳湖周边8个村庄,与晋阳湖景区规划建设等互接关系。从改善村民整体居住环境和晋阳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发展的远景着眼,应结合南部新区和发展晋阳湖景区规划采取整体搬迁、易地安置方式。
■ 城中村Ⅴ—整体搬迁、异地安置方式。
位于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城中村。通过整体搬迁、异地安置,来保证开发区完整的功能和充足的用地。新村选址于开发区附近,这样既可以满足村民多年来形成的存活习惯和生活环境,而且有利于增强开发区对村庄的辐射功能,解决改造后村民的就业问题。
2、根治城中村的对策思考
■ 制定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
城中村的村民通过出租责任田、特别是在宅基地上建起的廉租房来获取收入,收入颇丰,多者年收入可达百万元以上。城中村改造必然影响失去土地农民的既得利益,因此村民拆迁补偿应当保值与增值,在摸底与确权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 实行土地参股和预留发展用地
在城中村改造中,打破城乡二元土地结构,改变附着在农村土地上的旧有生产关系,采用以土地入股参与休闲娱乐和旅游度假经营的方法,使村民获得稳定的分红收入。同时预留10%-15%产业发展用地作为村民改制后在新的股份制企业实体从事经商和发展产业土地资本,用于解决就业发展和继续增加收入问题。
■ 实行集体经济股份制
城中村改造要防止简单分割集体积累,导致村民就业、社会保障失去强力依托,而应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及其运营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革,把原村合作经济组织集体经营性资产经评估后量化到人,折股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并组建新的经济实体取代原村委会的经济管理职能。
■ 以廉租公寓替代廉租房
由于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存在大量的房屋廉租需求,而房价高昂的房地产市场却不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房源,因此市区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通过市场运作建设廉租公寓,替代目前城中村的廉租房,作为拆迁补偿和安置的重要措施,使村民改制后自主经营,不断获得收益。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征地补偿费用及留用地开发所得到资金要优先用于村民的社会保障,首先满足养老保险的投入要求,逐步增加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福利。村改居后应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享受社会保障制度,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保障等,切实解决村民后顾之忧,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 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城中村村民长期以来走着一条“以地生财”地发展模式,缺少接受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存的技术与技能。市区政府应当通过社会服务,对需要转制的城中村村民全面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实现“三有一化”,即有股份、有技能、 有保障和社区化。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自主择业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