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新机场在莲花地图:跪求小学课文《颗粒归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21:51:55

爱莫能助啊~那么老的课文,我都没学过
《颗粒归公》教学纪实

袁瑢

时间:1979年12月4日

教材: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第29课(1979年1月版)

教时:两教时

第 一 课 时

师:我这里有一个少数民族打鼓的塑像。这个塑像是用泥捏的。上面还涂上颜色,很好看(出示:捏niē)。用手指头把软的东西弄成一定的形状叫“捏”,你们捏过什么吗?

生:我捏过橡皮泥。

生:在科技课上,我们用橡皮泥捏过压缩机。

师:在天津有一家捏泥人的艺术家,姓张。(出示:张)他们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欢迎,大家亲切地叫他们“泥人张”。(在“张”字前加上“泥人”两字)泥人张会用泥捏成各式各样的人像、动物,涂上鲜艳的色彩,远远看去就像真的一样。(出示挂图)看!这张图上画的就是“泥人张”捏的一个塑像。你们看,这是什么人的塑像?

生:这是一个小弟弟跟鹅打架的塑像。

生:是小弟弟跟鹅打架,小弟弟把一篮子稻穗举的高高的。

师:第二十九课《颗粒归公》,(出示:颗粒归公)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个塑像的。〔以上教师出示少数民族打鼓的塑像,讲解了“塑像”“捏”“泥人张”三个词,由此引出“颗粒归公”塑像挂图,导入课题。〕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个塑像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学生字,看看有什么不懂的。

生:(各自读课文。)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叫“颗粒归公”?老师说过名称要用前引号和后引号,这课书里的“颗粒归公”也是个名称,这句号为什么放在后引号的里面?

师:你是讲“颗粒归公”后面这个句号怎么放在引号里边,是吗?这个问题提得好。

斯霞、霍懋征、袁瑢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袁 瑢 专 辑生:我也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为什么不说“还涂上了彩色呢。”

师:噢,这个地方为什么只用“上”。

生:我看了《拼音识字》,上面说“泥人张”是人们给他们一家的名称,那么这个“泥人张”到底指谁?

生:跟这小弟弟捏像的不一定是张家的人,会捏人的都可以叫他“泥人张”。

师:不,这里是指张家的人,他们从第一代爷爷,儿子,孙子,再孙子的儿子,已经是第四代了,都是张家的人,反正是张家的一代人捏的。

生:还有一个问题,什么叫“高额头”?

师:噢,什么叫“高额头”?刚才同学提的问题,说明你们自学得很认真。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个一个地解决。〔以上要学生自学课文,提出问题。学生共提五个问题,教师对“泥人张”再次作了解释,余下的四个问题,在以后教生字和讲读课文时都解决了。〕

师:现在来看看,这些字你们都认识了没有。(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学生认读)这是什么字?

生:“额”,高额头的“额”。

师:人脸部的哪一部分是额头?谁能指出来?

生:(指喉头)这儿是高额头。

师:这地方是额头吗?

生:(指额头)这儿是额头。

师:对了,(指着额头)人的额头是在这儿,在眉毛上边,发根下边,这一部分叫额头。鹅的额头在哪里?谁来指指看?(一学生上来指出图上的鹅的额头)对了,鹅的额头跟鸡鸭的额头比,高得多,这是鹅的一个特点。谁来讲讲鹅有怎样的额头?

生:鹅有高高的额头。

师:对了,鹅有高额头。(出示:穗)

生:稻穗的“穗”,麦穗的“穗”。

师:对的。篮子里有稻穗。(指图)什么颜色的稻穗?

生:金黄色的稻穗。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还可以说黄澄澄的稻穗。

师:(出示:像)什么字?

生:“像”,遗像的“像”。

师:你说“遗像”什么意思?

生:周总理去世了,他的像就叫“遗像”。

师:遗像是人去世后留下的像。我们教室里挂着毛主席像。你们还看到什么像?

生:还有塑像。

师:对啊,(指少数民族打鼓塑像)这就是一个泥塑的像。

生:我在一个电影里面看到的,有一个石像,石头雕出来的像,有三米高。

师:那是雕像,雕刻出来的。(指挂图)你们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像?

生:这是一个可爱的像。

生:这是一个美丽的像。

师:对,都可以。(出示:嘎)

生:嘎(gā)。

师:“嘎”什么意思?

生:“嘎嘎嘎”是鹅或鸭叫的声音。

师:有的门开或者关的时候发出“嘎吱”的声音,也是这个“嘎”。(出示:呵。)

生:“呵”,笑呵呵的“呵”。

师:对的。

生:还有这个“嘎”是象声词。

师:对的。

生:这个“呵”,不但是笑呵呵的“呵”,还是语气词的“呵”。

师:对的。现在看这上面的字,谁会读?

生:(指名读全部生字。)

师:对的,谁再读一遍?

生:(读生字。)

师:一起读。

生:(齐读生字。)〔以上教生字“额”“穗”“像”“嘎”“呵”,要求认读,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字义。〕

师:现在要准备读课文了,要读得正确。这篇课文一共有五段,谁来读?

(指名五个学生分读五节课文。)

生:××读第二段,句号、逗号没有停顿。

师: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可是鹅一点也不听话,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认真读这句话,要读正确。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课文。)

师:对,读得很认真,都会读了。现在看书上,(读第一节课文)“泥人张真会捏泥人”,这句话里的“真”是什么意思?

生:这句话里的“真”,是“很”的意思。

生:这个“真”表示“挺”,还表示“非常”。

生:这个“真”还表示“可”的意思。

师:刚才同学说的,是有这样的含义,是说“泥人张”确实是会捏泥人,就是说他捏泥人的本领很大,“真会捏泥人”。从哪件事看出“泥人张”真会捏泥人呢?

生: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还上了彩色呢。

师:对,这件事说明了“泥人张”真会捏泥人。“上了彩色”,这个“上”是什么意思?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不用“涂上”而只用一个“上”呢?

生:假如用“涂上”就重复了。

师:噢,用“涂上”也是通的,也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写作方面有个特点,它用词造句非常简洁。什么叫“简洁”呢?就是简单明了,用简单的话把意思说明白,没有多余的字。这个“上”就是“涂上”的意思,所以他单单用个“上”。再比方说,“我弟弟跟鹅打架”,“我”后面可加上什么字?

生:可加个“的”。

师:对了,可加个“的”,“我的弟弟”,但作者把“的”省略了,就说“我弟弟”,讲得很简洁。

生:我还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这儿为什么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

师:你觉得这地方用感叹号也可以,是吗?

生:我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为什么不用“还上了颜色呢?”

师:“颜色”范围比较大,可以是上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上几种颜色;“彩色”呢,说明不单是只上一种颜色,而是有红的,白的,绿的,等等。(指挂图)这个塑像上了红色,白色,黄色等,所以说“上了彩色呢”。还有个同学说为什么不用感叹号呢,我想是这样的,因为这句话的语气是介绍给大家听,叙述的成分比较多,感叹的成分比较少,所以用句号。一起读这一节。

生:(齐读第一节。)

师:这一节就一句话,介绍这个塑像是“泥人张”用泥捏出来的弟弟和鹅打架的像。〔以上教课文第一节。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泥人张真会捏泥人”跟“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还上了彩色呢”之间的句子关系。并讲了三个词,“真”以及“上”跟“涂上”、“彩色”跟“颜色”的辨析。〕

师:那么,“泥人张”怎么会捏这个像的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接着,作者就写了三节,书上的第二、三、四节介绍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谁来读这三节课文?(指名学生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三节。看黑板上有几句话,是书上第二节里的几句话。(出示有练习题的黑板。)我奶奶养了五只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常常给()喂食。()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

读一遍这段话,给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生:这个括号(指第一个括号)里填上“这些鹅”。

师:这个括号(指第二个括号)里呢?

生:填“它们”。

师:这个(指第三个括号)呢?

生:“它们”。

生:这个(指最后一个括号)填“鹅”。(学生说,教师逐一填上。)

师:填得对。(指第一个括号)“这些鹅”是指哪些鹅?

生:“这些鹅”指的是奶奶养的五只鹅。

师:对了,是指奶奶养的五只鹅。“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这“它们”是指谁?

生:这个“它们”是指那五只鹅。

师:是指这五只鹅。“常常给它们喂食”,也是指这五只鹅。这地方不填“它们”可填什么?

生: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五只鹅”。

师:可以的。

生: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

师:可以的。这句话如果改填“这些鹅”,我们一起读读看。

生:(齐读)“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常常给这些鹅喂食。”

师:从“这些鹅红嘴巴”开始,读到“给这些鹅喂食”,一起读。

生:(齐读)“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常常给这些鹅喂食。”

师:想想看,你们觉得用“它们”好,还是用“这些鹅”好,为什么呢?

生:我说用“它们”好,因为用“它们”是很简洁的。

师:噢,简洁了。

生:因为用“这些鹅”,“这些鹅”太多了。

师:对呀,你看“这些鹅”“这些鹅”,用得太多了,听起来就显得噜苏了。用“它们”很明确,就是指的这些鹅,用“它们”来代替“这些鹅”,就不噜苏了,所以这句话要用“它们”。讲话要有变化。看下面一句,“鹅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如果这儿不用“鹅”,用“它们”来代替,好不好?

生:这里用“它们”,小弟弟也用“他”,别人搞不清楚了,tā是指谁?

生:“它们”又用得太多了。

师:对呀,要是这地方再用“它们”,“它们”又用得太多了。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上面一句主要是讲谁的事情?

生:是讲弟弟喜欢鹅的事情。

师:对,这一句是讲谁的事情?

生:这句话是讲鹅的事情。

师:对,是讲鹅对弟弟的态度,主要是讲鹅的事情,所以一开始说清楚“鹅”怎么样;刚才同学们说的也是对的。所以这地方用“鹅”好。

生:这里用“它们”不会混起来的,“它们”的“它”是动物的“它”,后面的“他”是指人的“他”,不会混起来的。

师:你讲的也有道理,要是看着字,“它”是指动物,后面的“他”是指人,但我们读的时候,就没办法分辨了。(出示小黑板,念上面的句子)“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要是我说,“这些鹅红嘴巴,浑身雪白,高额头”,这样好不好?

生:这样讲不好,讲乱了。

生:这样讲颠三倒四,人家讲起来总是从头到尾。先讲头,再讲身体,再讲头,就颠三倒四了。

师:我这样讲是乱了。(指黑板上的句子)这样写很好,先讲头部的特点,红嘴巴,高额头,然后讲到全身,“浑身雪白”,很有次序。所以我们小朋友讲话,也要学着这样有次序。当然这是一种讲法,也可以先讲全身,再到部分。但这个地方先讲头部,再讲全身,讲得很好。

师:(指小黑板)小朋友,看黑板上,一共四句话(第二节后四句),这四句话是怎样一句一句说下去的呢?第一句说了“我奶奶养了五只鹅”,接下去一句说了什么?

生:接下去说了鹅的外形。

师:对啊,这句是讲了五只鹅的可爱的样子,再接下去一句讲的什么?

生:再接下去说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

师:对,说的是弟弟对鹅的态度。再接下去一句讲的什么?

生:讲的是鹅对弟弟的态度。

师:是讲鹅对弟弟的态度。这四句就是这样的顺序,一句接一句地写下来的。读一遍。(学生读)在这四句话的前边,还有一句话:“说起来真有意思”。请小朋友读第一节,再读这句话,再连下去读,想想这句话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用上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生:这句话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说下面的故事是很有意思的。

生:这句话摆在这儿,就是说这件事是很有趣的。

师:第一节有句话,“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真有意思”,下面就要讲这件事了。这句话就把第一节跟下边的文章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这句就起了这么个作用。下课。

第 二 课 时

师:刚才我们学习到第二节,这一节一共是五句话,第一句话使前边文章和后边文章连接起来,先讲奶奶养了五只鹅,再讲这些鹅可爱的样子,接下去讲弟弟对鹅的态度,最后讲鹅对弟弟的态度。通过这几句话,就把弟弟和鹅的亲密关系都讲清楚了。现在同学们想想这五句话的顺序,一边想,一边认真地把课文轻声读三遍。

生:(各自轻声读课文。)

师:谁已经能背出了?(许多学生举手,指名两学生背。)背得真好。一起来背一遍。

生:(齐背课文。)〔以上教课文第二节。有三项教学内容:一、人称代词教学,比较“它们”和“这些鹅”的用法;二、句子关系教学,让学生了解本课后面四句的叙述次序和“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的叙述次序;三、过渡句教学,说明“说起来真有意思”这句话的作用。并在理解本节五句话叙述次序的基础上,要求背诵本节课文。〕

师:弟弟这么喜欢这五只鹅,怎么会跟它们打架呢?看课文第三节,谁把第三节读一遍?(指名学生读课文。)

生:应该是“嘎(gā)”,他读了“嘎(gá)”。

师:××再读一遍。(学生读课文)“那天,我弟弟拾了一篮子稻穗,正要送到队里去,那五只淘气的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嘎嘎嘎地追了上来。”这个句子里讲了几层意思?

生:这一段里,(师:这句话里)讲了两层意思。

师:哪两层意思?

生:“那天,我弟弟拾了一篮子稻穗,正要送到队里去”,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是“那五只淘气的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嘎嘎嘎地追了上去。”

师:对,坐下。

生:我说这一句话里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讲了时间“那天”。

师:“那天”讲时间,除了“那天”以外,主要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讲弟弟(板书:弟弟)正要把稻穗送到队里去。第二层讲鹅(板书:鹅)追上来了。再看书上,“淘气的鹅”,“淘气”是什么意思?

生:“淘气”就是说它又很可爱又很调皮。

师:对,很顽皮,又很可爱的。这句话讲了那五只鹅追了上来,追了上来以后,弟弟怎么样了?鹅又怎么样了?后来弟弟又怎么样了?谁把下面的句子读出来?(指名学生读课文。)

师:现在把书合拢,我们来做个练习。书上说那五只鹅追了上来,要小朋友接下去写三句话。怎么写呢?仔细看这幅图,看看弟弟的样子和神态,鹅的样子,想想书上讲的内容,然后写三句话,先写弟弟怎么样,再写鹅怎么样,再写弟弟又怎么样。

生:(写句子。)

师:好,很多同学已经写好了。现在请一个同学读,大家认真听。

生:(念自己写的句子)“我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说:‘这是队里的,不给你们吃!’鹅一点也不听话,叫着往上扑,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

师:先说他是不是讲了三句话,弟弟怎样?鹅怎样?弟弟又怎样?

生:是的。

师:我们再来一句一句研究。第一句,他说“弟弟大声说”,书上是怎样写的?

生:书上用的是“喊”。

师:你们觉得这地方应该用“说”,还是用“喊”?

生:应该用“喊”,表示弟弟很着急的样子。

师:是在大声喊,应该用“喊”,我们这样讲话是“说”。这一句还有其他写法吗?

生:(念自己写的句子)“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瞪着大眼睛大声喊:这是队里的,不给你们吃!”

师:“瞪着大眼睛”,写得真好。

生:(念自己写的句子)“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这些鹅,皱着眉头大声喊:‘这是队里的,不给你们吃’!”

师:“皱着眉”,“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这些鹅”,看图看得很仔细。(巡视)第二句××是这样写的:“鹅一点也不听话,叫着往上扑。”

生:我是这样写的:“可是鹅一点也不听话,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

师:××用上“可是”,用得好。看看书上,“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前面,还写着什么?

生:前面还有“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

师:为什么不说“张”着翅膀,说“拍”着翅膀呢?

生:不是张着翅膀,是拍着翅膀的。(做动作。)

师:“盯着篮子”,“盯”着什么意思?

生:眼睛死死地看着这篮子。

生:这篮子动到哪里,它眼睛就看到哪里。

生:“盯”就是它眼睛看着,一点也不眨,就叫盯着。

师:“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书上这样写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鹅看见弟弟手里的篮子,把鹅抢着要吃稻穗的神态写出来了。

师:把鹅抢着要吃稻穗的神态形象地写出来了。还有比××写得丰富的吗?

生:前面几句我不一样。(念自己写的句子)“弟弟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些稻子不给你们吃!是队里的。’可是这五只鹅还是要吃稻穗。”

师:“可是这五只鹅还是要吃稻穗”,那么我们跟书上写的比较一下看,哪一个写得好?

生:书上的好。

师:虽然××讲的也是鹅想吃稻穗,书上写的也是鹅想吃稻穗,但书上把鹅想吃稻穗的样子写出来了。最后一句又写弟弟了,弟弟又怎么样了?

生:(念自己写的句子)“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

生:我不是这样写的,我是写:“弟弟左躲右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师:好,也可以的。

生:我是这样写的:“弟弟左躲躲右闪闪,瞪大了眼睛,急得满头是汗。”

师:“瞪大了眼睛”,你前边第一句里用过吗?

生:没有。

师:你在这地方用,那也可以的。

师:怎样叫“左躲右闪”?

生:就是很快很快地躲起来,一闪一闪,好像太阳那样一闪一闪。

师:一闪一闪说明动作很快。

生:“左躲右闪”表示一边躲一边闪,而且是很快,动作是很敏捷的。

师:动作很快,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你们有左躲右闪的情况吗?在什么时候?

生:捉迷藏的时候。

师:捉迷藏的时候左躲右闪,不被人家捉到。

生:用球打目标时。

师:做“打目标”游戏的时候,你们就要左躲右闪。

好,同学们都写得很认真。现在要同学们看看这张图,读读第三节课文,准备一下,接着要同学看着这幅图,讲这一节的内容。

生:(各自准备。)

师:谁来试试看。(指名一个学生讲第三节内容,这学生讲的跟课文基本相同。)

师:他把主要的内容都讲了,我觉得他讲到鹅的时候应该把“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这些话讲进去,那就更好了。这一节写了弟弟和鹅打架的情形,写得非常生动。〔以上教课文第三节。先要学生分析出本节第一句话的两层意思,一层讲“弟弟”,一层讲“鹅”。然后要学生看图,想课文内容,按“先写弟弟怎样,后写鹅怎样,再写弟弟又怎样”的次序,写三句话。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挂图,将自己写的句子和课文对照,体会课文中词句的具体生动。最后让学生看图讲述本节内容。〕

师:(念课文)“正在这时候,‘泥人张’来了。他笑呵呵地说:‘小弟弟,你是好样的,我来给你捏个像。’”他说“小弟弟,你是好样的”,“好样的”什么意思?

生:就是好榜样。

生:就是先进。

生:就是说,你这件事做得对了,就是好样的。

师:一般是别人有好思想做了好事,就称赞他是“好样的”。那么“泥人张”为什么说小弟弟是“好样的”呢?

生:因为他把篮子举得高高的,不给鹅吃稻穗;假如给鹅吃了,要损失队里的财产。

师:对呀,假如稻穗给鹅吃了,队里的粮食要受到损失了。

生:因为鹅要吃弟弟手里拿的一篮子稻穗,弟弟不给它吃,所以“泥人张”说弟弟是“好样的”。

生:因为弟弟拾来一篮子稻穗是送队里去的,不是喂鹅的,要是把一篮子稻穗给鹅吃了,就损失了一篮子的稻穗。

师:这一篮子稻穗是谁的?

生:是公家的。

师:对呀,是公家的。

生:我有点补充。为什么“泥人张”说弟弟是“好样的”,因为这一篮子稻穗是送队里去,小弟弟爱护公共财产,所以不给鹅吃,给鹅吃了,队里的粮食就不能丰收。

师:对,你讲的意思是对的,因为这个篮子里的稻穗是生产队的。小弟弟爱护公共财产,这稻子一颗一粒都不能给鹅吃,所以“泥人张”说他是“好样的”,还要给他捏个像。那么为什么还要给他捏个像呢?

生:因为“泥人张”心里想,弟弟做了一件好事,我要把这个形象捏出来。

师:为什么要把这个形象捏出来?

生:“泥人张”觉得弟弟做好事是“好样的”,叫大家向小弟弟学习,爱护公共财产。

师:“泥人张”看到这个弟弟是“好样的”,他要宣传这种好思想、好行为,让大家来学习弟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思想、好行为,所以给他捏个像。

生:我有一个问题,“泥人张”这是人家给他们合家起的名字,课本上怎么说“泥人张”来了呢?

师:“泥人张”家里的人都叫“泥人张”,所以说“泥人张”来了。课文第二、三、四这三节介绍了“泥人张”怎么会塑这样一个像的。〔以上教课文第四节。教师先解释“好样的”的词义,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小弟弟是‘好样’的”,“为什么‘泥人张’还要给小弟弟捏个像”,最后就第二、三、四节作简要小结。〕

师:接着作者又指着这个塑像说了:“你看,就是这么个跟鹅打架的像,还给起了个名字,叫‘颗粒归公’。”这个“你”是指谁?

生:这个“你”是指我们。

师:就是指看塑像的人,向我们介绍这个塑像叫“颗粒归公”。(板书:颗粒归公)谁讲讲,什么叫“颗”?什么叫“粒”?

生:“颗”“粒”就是一颗粮食、一粒米都不能给鹅吃掉,要交公。

师:你讲的是整个“颗粒归公”的意思。小的圆粒,或小的块状,叫“颗”,也可以叫“粒”,比如一颗米,一粒米,我们衣服上的一粒钮扣,一颗钮扣。“公”是指什么?

生:这个“公”就是指公家。

师:那么“颗粒归公”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颗一粒不能损失,要按照公家的规则。

师:噢,这个“归”,不是规则,是“归还”,就是一颗一粒的粮食都要归还给公家。那么“颗粒归公”的外边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

生:因为它是名称。

师:对,是这个塑像的名字,特殊名称,所以加上引号。刚才第一节课上同学提出书上“颗粒归公”后面怎么有句号。这个同学学得认真,这是书上印错的;这个句号,应该在引号的外边,给它改正。(学生改正)现在要同学开动脑筋,“泥人张”给起的名字叫“颗粒归公”,谁能给这塑像另起个名字?

生:我起个名字叫“好样的小弟弟”。

师:很好。

生:我起个名字叫“跟鹅打架的人”。

生:“爱护稻穗的小弟弟”。

生:“想到大家的小弟弟”。

师:“想到大家”不是最确切。

生:“弟弟和鹅”。

生:“一颗一粒也要归还给公家”。

生:“爱护公物的小弟弟”。

师:你们讲的这些名字也都可以的,从不同的角度来题名。不过注意,题目的字数不要太多。刚才同学提出的那么多题目,你们跟“颗粒归公”比比看,哪一个好?

生:我说“颗粒归公”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颗粒归公”这名字又简练又好。

生:“颗粒归公”简洁,意思也表达得清楚。

师:对,“颗粒归公”又简洁,又把弟弟的好思想表达出来了。小朋友,这篇文章一开头介绍这个塑像,“泥人张”用泥捏成的弟弟跟鹅打架的像;接着作者就讲“泥人张”怎么会捏这样一个塑像的,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最后又回到这个塑像上来,“你看,就是这么个跟鹅打架的像,还给起了个名字,叫‘颗粒归公’”。〔以上教课文第五节。在解释“颗”“粒”的词义后,教师要学生给“颗粒归公”这个塑像另起名字,学生起了“好样的小弟弟”等七个课题的名字;然后教师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颗粒归公”这个名字的优点。〕

师:现在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大家一起读中间三节。(指名学生读第一、五节。)

生:(读课文。)

师:小朋友,今天回家做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写生字,每个字写四遍;再一件事是把这篇课文读熟,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