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 灵能跳跃: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文苑”是报还是刊,内容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4 21:57:18

文苑丛书序

  http://www.cflac.org.cn 2005-07-26 来源:中国文联网

  什刹海是古都北京一处胜景,久负盛名。但近年来其名声大噪,更多的是因为此地酒吧街的兴盛。人潮汹涌、灯红酒绿之间,传统文化浓郁的什刹海几乎成了“时尚海”。

  “文苑”小楼是什刹海边的一道风景。它之闻名,在于它自身的渊源。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文苑”牌匾的小楼,曾经是京城文艺界雅集兴会之地。临海凭风,谈艺论世,风雅无穷。事易时移,如今的“文苑”成了《中国艺术报》的编辑部,报社的工作人员也就成了“文苑”中人。

  时尚在变,报社亦随时而变,但不变的,是耕耘“文苑”的劳作。变迁之中,我们对艺术的热爱不变,对将《中国艺术报》办成生机盎然的“文苑”的追求不变。

  变与不变之间,在跨世纪的转折点上,我们走过了十年。

  因此,用“文苑”来命名我们的创刊十周年丛书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将十年来《中国艺术报》这片“文苑”中生发的美文高论集中起来,以《多彩的人生》(艺坛名人卷)、《多维的视角》(名人谈艺·理论评论卷)、《多情的风景》(名人谈艺·散文随笔卷)、《多元的思绪》(时文卷)、《多方的珍宝》(收藏鉴赏卷)和《〈中国艺术报〉创刊十周年纪念册》的形式呈现在您面前。排名不分先后,佳作不论长短,每一篇文章,相信都能让您读有所得。

  “就艺术而言,它是人们关于自身的生活、思想、情感和追求的不能穷尽的一门学问。在历史长河中,它纵横千载,跨越万仞,历尽人间万象。如今,办一张关于艺术的报纸,应当说是一件神圣而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曹禺同志在为我们撰写的发刊词中所强调的。编辑丛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回顾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不敢说已经真正地懂得了艺术,但我们的的确确把它当成了一门人们关于自身的生活、思想、情感和追求的不能穷尽的学问而苦苦追求;我们不敢说历尽了人间万象,但我们的的确确选择了把艺术献给人民的道路;我们不敢说十年的劳作具有神圣的意义,但我们的的确确对艺术常怀敬畏之心,对艺术家和读者常有感恩之情。

  “文苑”丛书正是上述观念的集中体现。从各个领域艺术名家“多彩的人生”中,我们可以找到艺术与人生、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从而破解一个艺术家走向成功的妙谛;借助艺术名家“多维的视角”,我们可以思索当下很多引人关注的文艺现象,从而更加科学地面对文艺园地中的种种问题;在艺术名家描绘的“多情的风景”中,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笔墨接近灵魂、社会和人生的路径,从而滋养心灵的绿地。

  正是有了《中国艺术报》这个“文苑”,我们结识了一大批各个领域的艺术家。既是良师、更是益友的艺术家们,或通过接受采访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或撰写文章表情达性、阐述主张,与我们共同追求着艺术的真谛,悉心呵护着这片“文苑”绿地。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但由于丛书容量有限,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压缩丛书的篇幅,不能将所有精彩的文章悉数收录其中便成了我们最大的遗憾。

  在变与不变之间,新的旅程已在眼前。让我们相伴同行,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文苑”。

  编 者

  2005年6月16日

刊。
有情感、哲思、博览、人生等
有点类似读者

哦 小平同志还写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