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塔克家族的结局:林肯传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15:38:22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者,为废除奴隶制建立了不朽功勋,是美国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父亲托马斯·林肯,是个文盲。母亲南希·汉克斯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林肯幼年总共只上过一年学。他干过农活,当过小店掌柜,后来还做过邮政局长。不论何时何地,他始终抓紧自学,终于把自己造就成一个出色的律师。1836年自学成为律师。
  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从1834年到1840年,他四次被选入伊利诺伊州议会。1842年,林肯与玛丽·托德结婚。玛丽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比林肯小9岁。他们生有四个儿子。1847年,当选为国会众议员。当时美国南部的黑人奴隶制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黑奴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林肯目睹拍卖黑奴的惨状,痛恨日增。他四处进行反对蓄织制的演讲,不久便成为美国政治中不可忽视的人物。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1860年,林肯被共和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获胜,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企图分裂美国。林肯内阁遂决定用 武力维护联邦统一。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联邦军队一再失利。林肯临危不惧,坚定地维护联邦,主张废除奴隶制,并且决心打赢战争。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 使美国所有的奴隶从法律上获得了自由。从此战争形势才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部军队很快地由防御转入了进攻。1865年,历经4年苦战的美国内战终于结束,林肯为首的北方获得了最后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彻底扫清了道路。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前线节节胜利,英勇善战的格兰特将军指挥联邦军在1865年4月9日迫使南方邦联军队总司令罗伯特·李投降,内战结束。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刺杀。1865年4月15日早7时许,亚伯拉罕.林肯停止了呼吸。《解放黑奴宣言》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向黑奴制宣战的勇敢斗士。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多少年过去了,林肯仍铁在美国人民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林肯诞辰成为美国除南部以外的26个州每年都要纪念的日子。届时人们举行讲演,发表文章,在华盛顿市雄伟壮丽的林肯纪念堂里,瞻仰者络绎不绝。
  林肯的最后这一天指的是1865年4月14日,在日历上,这天是耶稣殉难日。
  这天,林肯为自己预定的日程表是这样的:
  八点以前办公,然后进早餐,在十点内阁开会前接见来访者;
  午餐,再接见客人;
  傍晚偕同夫人乘马车兜风,同伊利诺斯州的旧友非正式会晤;
  去陆军部两次;
  再次会客,然后和夫人及几名随从去福特剧院观看演出。
  上午十点钟,参加内阁会议的有陆军部长,代理国务卿弗雷德里克·西华德,以及从前线返回华盛顿的格兰特将军等一些重要人物,但这一天的会议非常短暂,他们只是决定了在4月18日要认真开一次关于如何医治全国战争创伤的会议。
  午餐时,一个名叫南希.布什罗德的黑人妇女来到白宫大门口,要求见见总统。可是,卫兵拦住她,告诉她总统正在用午餐,现在不能接见她。不料,南希一下子叫了起来:“看在上帝的面上,让我去见林肯先生吧;我是忍受饥饿步行了五英里才走到这个鬼地方的!”她的叫喊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几个卫兵顿时把她
  围住了。这时候,门打开了,林肯走了出来,温和地说:“让这位善良的妇女进来吧,我有时间同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交谈。”
  南希告诉总统,她和丈夫托姆原是里士满附近一个种植园的奴隶,直到《解放宣言》发表后他们才来到华盛顿。目前,托姆参加波托马克军团去了,家里留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和一个女婴,起先托拇的军饷还按月送来,可现在却不知在哪儿才能领到托姆的军饷。她的孩子们嗷嗷待哺,她想问总统能否帮她领到托姆的军饷
  。总统听她讲完后对她说:“你有权得到你丈夫的军饷。明天这个时候再来吧,我会把签好的条子交给你的。”当南希流着泪刚要走时,总统又叫住她,对她说:“我善良的妇人,也许你以后还会遇到更加艰难的日子,甚至家里全部食物只有一块面包;即使这样,也要分给每个孩子一片,并把他们送去上学。”说完,总统对这个黑人妇女深深地鞠了一躬。后来,南希告诉别人:“他给我讲话时,脸上始终带着使人感到幸福的奇妙微笑,好像我生来就是一个贵夫人似的。”
  下午,乘坐马车兜风时,林肯还和夫人谈笑风生。他希望第二次任职期满后,能出国旅游一次,然后回到故乡,或是重操律师旧业,或是在撒加芒河畔的草原上经营一个农场。
  傍晚,林肯在陆军部谈完公事后,突然对随从而来的克鲁克说:“克鲁克,我相信有人想要杀害我,你知道吗?”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在平时别人常常告诫他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时,他总是一笑置之。有一次西华德再次告诫他时,他甚至有几分调侃地在一个装有80多封恐吓信的大信封上写上“暗杀”二字,然
  后对西华德说:“我知道我处在危险中,但是我不想把这种恐吓放在心上。”可是,这一次是他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神情还相当严肃,而且过了一会儿,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我毫不怀疑,他们会这样干的。”出于谨慎,克鲁克建议他取消晚上前往福特剧院看戏的计划,可是总统却又轻松地说:“既然已经登出
  广告说我们要去那里,我就不能让人民失望。”
  晚上,林肯和夫人如约前往福特剧院。为了确保总统的安全,除了随从总统的四名白宫卫士之外,陆军部还特意派来一个在部里颇受信任的武官亨利·里德.拉思伯恩少校。少校还带着他的未婚妻。
  这一行人在晚上九点左右进入剧院,由一个引座员带着走向他们的包厢。在座的一千名观众见到总统进来,纷纷起立鼓掌欢迎,许多人还发出了欢呼。林肯数次停步向欢迎他的观众们点头致意之后,才进入自己的包厢。
  舞台上演出的是英国剧作家托姆·泰勒14年前的作品《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后来,这出平庸的剧作也因这一天的事件而声名大噪。
  林肯总统的包厢有前后两道门,而且都上了一把大锁。林肯总统坐在扶手摇椅上,除了能看清舞台上的演员外,再能看到的就是和他一同坐在包厢里的夫人和几个站立他周围的护卫。这一切看起来再安全不过了。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包厢的后门早已被人做了手脚。门上的那个窥视孔显然是刚用手钻钻出不久的,那把形
  同虚设的大锁也早被人弄断了锁簧。而这道门离总统还不足五英尺。恰巧,指定警卫这道门的那名卫士有贪杯的嗜好,他趁演出换幕的间隙,悄悄地溜出来品尝他随身携带的一小瓶威士忌去了。
  就在这时候,那个因杀害林肯之后而臭名昭著的约翰威尔克斯·布思就在此时拉开了林肯包厢的后门。他右手握着一把八盎司重的单发大口径袖珍手枪,左手持着一把匕首,不慌不忙地走近林肯,然后把一颗直径不到半英寸的铅弹头射进总统的后脑。
  枪声响起的一瞬间,拉思伯恩少校一跃而起,只见一个身穿黑色便装满脸杀气的刺客手持匕首对着他的心窝猛刺过来。少校用手臂挡开匕首时,一阵巨痛使他后退了半步,但见刺客乘机跨上包厢围栏企图逃脱,他又猛扑上去。刺客又猛刺他一刀,随后纵身往下跳去。但装饰包厢的联邦锦旗缠住了他马靴上的马刺,使他
  失去了平衡,一下子从十英尺的高处跌落到舞台上。尽管他的胫骨折断了,但他仍以惊人的速度冲过舞台,跑出了剧场大门。后来人们计算了一下,布思从射出一颗子弹到他跑出大门,总共才不过六七十秒的光景。
  然而,不管布思此时多么神速,但他跌断的胫骨使他无处可藏。4月26日上午,这个被仇恨林肯的美国南部的奴隶主派遣的间谍和杀手,在弗吉尼亚州博林格林附近的一个外边已被火烧着的仓库里,被一颗子弹打穿了颈骨。这个凶手临死时要求把他的双手抬起来,让他能够看清自己这双罪恶的手。
  尽管林肯总统被击中后并没有立即身亡,尽管他的夫人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再三地告诉他:“活下去!你必须活下去!”但是,林肯总统的最后一次呼吸还是在4月15日上午7点21分55秒停止了。他最后一次心跳是在7点22分10秒。
  亚伯拉罕·林肯,这个与闪电和长虹为伴在荒野草原成长起来的孩子,这个其名字与全世界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奇式的人物,与世长辞了。到处都沉浸在悲哀之中,人们把登载《解放宣言》、葛提斯堡演说、致比克思比夫人的信和第二次就职演说的报纸珍藏起来。因为他留给人们的是他一生的生活及其光辉。在纽约百老汇大街的一道披着黑纱、缀着白花的拱门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个伟大的人物是历史的奇迹。”

人生之路漫长又坎坷,人生之旅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布满了玫瑰和荆棘,在艰难的跋涉中,我们选择了成功,同时也就选择了失败。

人们往往都希望自己成功,去收获那片喜悦,然而却害怕面对失败,害怕体味那份苦涩,近日,我在一本书中读到一个人的简历,面对那一串串的数字,我震惊了,也感动了……

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再次失败;25岁,当选州议员;26岁,情人去世;27岁,精神崩溃;28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1岁,竞选入团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风,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是公认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他,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一次次的崛起,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大凡成功的人,他们都是一段从零开始的艰巨里程,都经历过失败,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因为他们经历了比我们更多的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一步步地成功的。

书中阐明了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当我们真正地明白了,理解了失败的伟大意义,我们便也懂得了:我们应该感谢失败。我们学校曾经进行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感恩教育,提倡感谢曾经给过我们帮助的人,甚至是陌生人或敌人、对手。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工作等更加顺利,而打击过我们的对手、敌人却能锻炼我们的意志,让我们跌倒了再爬起来。其实文章所说的“感谢失败”也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失败,是一块调色板,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绚丽灿烂,如果没有失败,就没有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就少了那份执著,少了那份激情,如果没有失败,生活便过于平淡,也就显得苍白无力,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没有了大苦大乐,没有了欢歌笑语,生活也就如一潭死水,失去了应有的风采、光华和生机。我觉得我的工作生活确实经历了不少的成功与失败,当然,这些与伟人们的失败与成功是不可相提并论,简直就是连“小巫见大巫”都谈不上。但我发现经历了失败,我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吸取经验教训,为成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为下次更好开展活动、为以后的教学工作而积蓄力量,孕育希望的种子,变得更坚强。我相信我们的毅志也会在无数次的挫折中磨炼得更加顽强,我们的信心了也会随着那份执著更加坚定。

我想:大凡伟人能成功,大多数经受失败的挫折。我们要想得到玫瑰,就必然要准备接受失败的利刺,我们要想使自己快乐,就必然要经得起失败后的调节、、、、、、还是那句话: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林肯·传读后感 文 / 忧子悠语

闲暇无事,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平日甚少读此类伟人自传,细细看来,却有不少感触。小木屋中走出的美国总统,在贫寒的生活中凭借个人奋斗脱颖而出。虽然出生卑微,却没有放弃人生的追求。12个月的受教育经历,并没有迫使他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他很少有无所事事的时候,每当那样他就会向别人问一些问题,关于奴隶制、关于邦制、关于宗教等,这些知识,为他以后的伟大思想无疑是产生了巨大作用。
  不论是竞选,还是南北战争,即使遇到困难,他仍发挥不屈不挠的精神,直到达成目的为止。
  苦难的童年生活,以及艰辛的青年时代,都使林肯更深刻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了世界上的苦难,他习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然后权衡利弊,均衡的处理问题。
  青年时的林肯,作为一个受人欢迎的演说家,多项体育竞赛的冠军,报社的撰稿人,一位正直的律师,州议会的政党领袖之一,可以说是成功的,除了钱,当时的他什么都不缺。他的文章逻辑严密,数据详实,非常有说服力。他的一切来源于,头脑清晰,性格冷静,逻辑严密,风趣,幽默,直率。虽然他壮志凌云,但生性忧郁自卑。
  林肯对女性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需要她们;另一方面,他从小面对女性的恐惧,害羞心理,又促使他克制对女性的靠近。
  他的婚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对我来说,结婚纯属意外。”夫人玛丽权利愿望极高,处世圆滑,脾气古怪,内心非常脆弱,多疑。在此看来,玛丽的烦乱,暴躁正好弥补他那宽容,过度忍让的性格。林肯虽然家庭贫寒,其貌不扬,做事啰嗦,性格忧郁,但意志却非常坚强,诚实可靠。
  一位栩栩如生、性情真实的总统,让我们更能深刻体会,他是如何在分裂、战争中拯救了美国,如何斩断了长期束缚黑人奴隶的锁链。
  他以自己的诚实、正直、勤劳、睿智和才干赢得周围的人,赢得全国的民众时,这些体验最终成为他的从政目标和一生的追求,他终生致力于人类的自由事业,尊重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他所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亨”原则,是飘扬在人类民主进程中的一而永恒的旗帜。他一生都在为此而奋斗。他的这一追求变成他的为政目标,在南北分裂的压力下,他没有妥协,坚定地拿起正义之剑,为了这种追求,不惜发起南北之战,这是人类的正义之战。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他领导美国走向追求自由之路。

林肯传 读后感
一天的时间,我用了24个小时仔仔细细的读完林肯传,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生活细节也没有欧亨利那种出人意料的情节,也许是提前知道林肯成为总统的这种结局,使我在合上这本书时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但是我却从这种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中感叹出许多。那么就让我的心得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痕迹。
首先先说林肯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跟随他的东西——悲伤,有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世间所有的悲伤和绝望加在一起,也没有你所承受的痛苦更多;有的时候,你觉得没有任何使你振作的可能;你觉得自己很无助,很孤独,很悲哀,你甚至想到了一死了之.但是当你体会过林肯的一生时,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是上帝的宠儿。林肯的三大悲剧:
1.在文中作者多次描写林肯的外貌描写,虽然都很平常没有用优美或出奇的语句来描写,但却在这质朴的语句当中更能感受到林肯当时的生活习性,真实的演化出林肯的当时的穷困生活,更加的体现出林肯的生活场景,在开头作者描写了林肯的家庭生活,母亲南施死于病痛,而且在他一生中,他的四个孩子,只有一个活了下来,那种失子的痛感在林肯的心中蔓延,然而这一次也像以往一样没有把林肯打败,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去他那破旧的办公室上班只是那种悲伤在他的身上又长大了一点。
2.情感方面。他最爱的——安妮。鲁勒吉的逝去。在与安妮¡鲁勒吉热恋中的他,是那么热爱莎士比亚的抒情诗。他为了她,努力地工作,勤奋的学习,他们决定他考下律师执业证书,他们就结婚。可是幸福对于林肯就是那么短暂。在1835年,他的安妮永远离开了他.文中的“他似乎总是在凝视着另一个世界,而几乎忘记了现实世界的存在”林肯这种感情如何表达?忘我?痴情?悲哀?希望?几乎任何字眼都表达不了林肯的这种可以让身边一切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的伤感。“那悲伤就从他身上一滴一滴淌下来”作者把这种悲伤写的淋漓尽致,不过相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林肯是坚强的,可能是受到他从小的生活影响吧。再就是他的悲剧婚姻,与玛丽.陶德的婚姻生活,玛丽因为无法嫁给林肯的政治对手道格拉斯,而嫁给林肯,她脾气暴躁,自私,小气,处事圆滑几乎除了林肯没有人能受得了她。
3.这第三点讲就是林肯的伟大事业,在政治上的悲哀,用文中的话讲“他在校的时间加起来总共不超过12个月,出生卑微,长的丑陋,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林肯居然上升到总统级别,虽然很惊讶但是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自身的喜好,带动他一步一步的向上走,既而获得了总统位子。虽然从书上看来林肯是因为幸运——格里莱与西华的经纪人韦德的恩怨,也因为道格拉斯的失策,从而让林肯得到机会,不过也许这不是幸运,如果这是命中注定呢?他遭受那么多痛苦与打击,都没有倒下去,没准是上帝赏给他的礼物,鼓励他。从此以后林肯从低谷中走出来开始反弹。文中有这么一短话:“论经商,他是个失败者;论婚姻,他的生活刻板而阴冷;论法律事务,他倒非常成功,年收入达到了三千美元,不过要论他的政治理想,论到他内心最宝贵的希望,他遭遇的还是打击和沮丧”虽然是总统,但是没有多少人支持他,并且在为解除黑人奴隶制的战争中,让国家失去了50万人民,在战斗中欢乐很多将军统帅,虽然很多统帅有时会吹牛,有时会胆小,有时也不尽如人意,但是林肯的宽容大度,还有自己个人的信念,即便是欢乐很多统帅遭受众人的毒言,甚至让他退位,他依然如往,坚持自己的立场,而结果是他成功了,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到了最后那曾经辱骂和蔑视林肯,曾说他是“令人头疼的低能儿”的人,也对他尊敬起来,当一群反动派刺杀了林肯后,被人辱骂,也写出了不光是内阁的人尊敬他,百姓也开始尊重他了,而且那个一直都讨厌林肯的史丹顿也在林肯的墓前说出了对林肯而言的最高评价:“这里躺着世界历史上最完美的统治者”林肯写生因刺杀去世了,成为他人生的结局,他所解除的解除黑人奴隶制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他的一生也拉上了帷幕。但是在这里我们还忘了一个人,她对于林肯来说是悲剧也是幸运,她就是林肯夫人玛丽,在前面我分析过玛丽对与林肯来说是悲剧的原因,这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她对于林肯也是幸运的,记得书上说在玛丽在嫁给林肯前说过我所选择的人在将来肯定是总统的。所以正是她的雄心野志,预言实现了,回过头来看,假如林肯娶了安妮,那第十六任总统可能就不是林肯了,因为安妮是那种懂得满足的人,没有野心,不会逼林肯往上爬,那么结果就是在历史上没有这么完美的统治者,虽然玛丽有那么多缺点,有那么多无法改变的坏习性,坏性格,但是身为妻子的她,我们要理解她吃醋的行为,试问哪个妻子喜欢自己的老公和别的女子谈笑风声,只是林肯夫人做的太过火了而已,在对待下属无礼,粗暴,与林肯的忍让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说明林肯的温柔气质,大度,着更加使人们讨厌玛丽,以至无法遏止。但人无完人,玛丽虽然很差,让人恨之入骨,讨厌至极,但是她是爱林肯的,从当林肯死去时,玛丽的样子——一颗破碎的心的悲凉,一阵阵异于常人的尖叫,一次次令人恐怖的战栗,灵魂中爆发出来的一场场混合疯癫的悲伤,这种景象深刻表达了玛丽对林肯的爱,不过那些憎恶玛丽的人会说:“林肯夫人这样是因为林肯的去世,没有人给她钱化了,她再也买不了好看的衣服,在这至高无上的位子上也坐不了多久了。当然各有各的想法,而我的观点仅供参考。所以说换个角度想,她也有优点不是吗?
这三大悲剧组成了林肯的一生,当他的儿子听到他的父亲林肯去世的那一刻,他的儿子并没有伤感,而是快乐,替他父亲快乐,因为他说:他的父亲在这个空间里永远都是悲伤的代表人物,如果在天堂里没准就成为了快乐中的一名有用大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指的就是林肯这类人吧。
然而我更替林肯悲哀的是:当他逝去时,人们才知道他的好,正如马克思所说:“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就像迈克尔.杰克逊,当他死后,才很多人喜欢他的舞蹈,模仿他的舞蹈,唱他的歌,模仿他,觉得他是音乐上的先锋;还有凡高,他在世时,别人认为他是疯子,他的作品送人,都没有人要,而当他过世时,才明白他的画的境界,如今一幅画值上百万,这类事件数不胜数,这也是人类中普遍的缺点,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可惜为时已晚,有些东西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一本好书就是良师益友,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伟大,认识了他的高尚情操,他的民有,民治,民亨的原则将永远的成为百姓心中的一面旗帜,高升在天空中,亚伯拉罕.林肯,终年56岁,一生在痛苦中挣扎,一生中在谦虚中度过,但是他却留给了后人一个伟大的榜样。
唉,人类有什么值得去骄傲呢?
就像流星划过空中,云朵一飘而过.
就像闪电转瞬即逝,波浪迅即退去.
生命匆匆,墓中长眠方为永恒.

同意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