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暗语解释大全:《聊斋》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5 20:42:31

现代蒲学论著、学术活动及《聊斋》对文学、影视创作的影响|1|2|3|

刘玉湘

三、国内影响

《聊斋志异》问世后,风行一时,模仿之作纷纷出现。主要有 沈起凤的《谐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浩歌子的《萤窗异 草》、袁枚的《新齐谐》等。这些作品大都是模仿《聊斋志异》的 形式,于其寄托“孤愤”的积极精神略无涉及;虽也不乏文笔流 畅之作,但缺乏进步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平也不高。

从乾隆到嘉庆初年,影响最大的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该书在体制上有意和《聊斋志异》对立,否定《聊斋志异》以传 奇法而以志怪的创造性的贡献,极力模仿汉晋笔记小说,尚质黜 华,记事简要、多所议论;思想上主张“有益于劝惩”“不乖于风 教”因此,不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都不及《聊斋志异》。但因 其书“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鲁迅《中国 小说史略》),加上作者的名望和地位,使该书在当时影响很大。 从嘉庆到清末,受《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影响的文言 小说主要有管世灏《影谈》、许元仲《三异笔谈》、俞鸿渐《印雪 轩随笔》、王韬《淞隐漫录》、宣鼎《夜雨秋灯录》、俞椒《右台仙 馆笔记》等。这些书有的志怪色彩渐稀,流于烟花粉黛的记述;有 的主于劝惩、充满腐朽的封建说教;有的则纯是搜奇猎异的游戏 之作,文言小说遂渐没落。

除文言小说以外,白话小说创作也受到了《聊斋志异》的巨 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 《红楼梦》。前者继承发展了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精神,以痛 快淋漓的笔墨,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受毒害的封建知识分子 的种种丑态,进一步否定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红楼梦》则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贾家的兴衰过程,在 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腐败,预示了封 建社会必然覆灭的历史命运。

《聊斋志异》对中国戏曲的影响尤为突出。自从《聊斋志异》 问世以后,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戏曲剧本为数甚多,不胜枚举。据 纪根垠《蒲松龄著作与地方戏曲》的统计,改编《聊斋志异》的 聊斋戏几乎涉及全国主要剧种。其中,建国前的改编情况是:

①川剧:60种

②京剧:43种。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荀慧生、周信芳、欧阳予倩、尚小云、程砚秋、金少梅都曾表演过聊斋戏。

⑧河北梆子:12种

④昆曲:9种

⑤秦腔:7种

⑥滇剧:5种

⑦评剧:4种

⑧吕剧:1种

⑨莆仙戏:1种

⑩山东梆子:1种

⑾华剧:1种

⑿婺剧:1种

上述戏种改编涉及《聊斋志异》77篇故事,仅《胭脂》一篇, 即曾被改编为京剧、秦剧、川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评剧、越 剧等数种剧目。其它如《画皮》、《陆判》、《张诚》、《庚娘》、《青 梅》、《西湖主》等都是被改编较多的聊斋故事。

近年来,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剧种也是几乎涉及全国主 要剧种,且成绩斐然。五十年代,根据《画皮》改编的河北梆子 《画皮》,曾经风行一时。1959年,根据《冤狱》改编的花腔《花 灯记》曾进京汇报演出。1979年,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的剧目中, 吕剧《姊妹易嫁》、越剧《胭脂》均获得创作一等奖。在蒲松龄的 家乡山东省淄博市,聊斋戏的改编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淄博 市五音剧团到目前为止先后演出6部聊斋戏:《胭脂》、《墙头记》、 《姊妹易嫁》、《侠女》、《窦女》、《续黄粱》,其中《胭脂》曾进京 汇报演出,《窦女》、《续黄粱》获多项奖,后者还被评为山东省五 个一精品工程。

电影改编也不少。根据聊斋改编的最早的电影是1922年商务 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根据《珊瑚》改编的《孝妇羹》。此后直到全国 解放前,共有7家电影制片厂(公司)拍摄了聊斋故事改编的电 影8部。建国后,从1961年到1992年,先后有10余家电影厂拍 摄了16部聊斋故事片。近些年拍摄的主要有:西安电影制片厂的 《鬼妹》,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碧水双魂》,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古 庙倩魂》,峨嵋电影制片厂、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金鸳 鸯》,北影拍摄、著名导演谢铁骊执导的《古墓荒斋》以及潇湘电 影制片厂摄制的《幽魂奇恋》等等。

《聊斋志异》的电视改编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发展趋势很快。 浙江电视台、甘肃电视台都曾录制过聊斋电视剧。但规模最大的 当属福建电视台和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联合录制的“聊斋电视系 列剧”。该系列剧集中了全国数十名编剧、导演、几百名演员、上 千名创作人员,计划摄制60部80集,实际完成48部78集。在 电视台陆续播出以后,在全国引起一定反响。并发行到日本、新 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王富聪、王林书分 别著有《聊斋影视评论》、《聊斋影视编改研究》对此系列大片的 成败得失作了深刻的探讨。

http://cache.baidu.com/c?word=%A1%B6%3B%C1%C4%D5%AB%3B%A1%B7%3B%B5%C4%3B%D3%B0%CF%EC&url=http%3A//www%2Ezbsq%2Egov%2Ecn/puwenhua/puxueyanjiu/lunwen/125%2D3%2Ehtm&b=0&a=11&user=baidu

《聊斋志异》的影响

《聊斋志异》问世后,曾风行一时,模拟的作品纷纷出现,乾隆年间有沈起风《谐铎》、和邦额《夜谭随录》和浩歌子《萤窗异草》等。不过这些作品大都是模仿《聊斋志异》的形式,而丢掉它寄托 “ 孤愤 ” 的积极精神, “ 谈虚无胜于言时事 ”( 《夜谭随录自序》 ) ,离开现实生活较远,缺乏进步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平也不高。《谐铎》中有少数作品涉及社会现实,如《考牌逐腐鬼》、《读书贻笔》等流露了对科举的不满,《森罗殿点鬼》、《棺中鬼手》等讥笑了官吏的贪婪,但作者过分追求诙谐,未免削弱了讽刺力量。
乾隆末年,袁枚撰《新齐谐》 ( 原名《子不语》 ) 。作者自述其创作动机说: “ 文史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 ”( 《自序》 ) 作品内容也确乎是些供无卿消遣的神鬼怪异之谈,没有什么思想价值。不过全书的文笔颇自然流畅。
从乾隆到嘉庆初年,影响最大的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1724-1805)

字晓岚,直隶献县 ( 今河北献县 ) 人。他三十一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曾主持纂修《四库全书》,是乾、嘉时期 “ 位高望重 ” 的学者。《阅微草堂笔记》是作者从乾隆五十四年到嘉庆三年陆续写成的。
《阅微草堂笔记》在体制上有意和《聊斋志异》对立。他从六朝志怪小说朴素的记事观念出发,否定《聊斋志异》用传奇体而以志怪的创造性的贡献。他说: “ 小说既述见闻,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 …… 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闻见之 ?”( 盛时彦《姑妄听之》跋转述纪昀语 ) 这实际是反对《聊斋志异》在传统的志怪小说中,用 “ 描写委曲 ” 的笔墨,广泛反映现实生活,而要求它回到古代笔记小说的水平上去。从这种保守的文学观念出发,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努力模仿汉晋笔记小说, “ 尚质黜华 ” ,记事简要,而多所议论,大大降低了作品的文学意味。至于内容更不能与《聊斋志异》相比。《聊斋志异》是通过志怪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作者孤愤;《阅微草堂笔记》记述见闻,却是要 “ 不乖于风教 ” , “ 有益于劝惩 ” 。所谓 “ 风教 ” ,也就是维持封建统治的封建道德教条,所谓 “ 劝惩 ” ,也就是鞭策人们遵守 “ 风教 ” 。所以全书或者宣传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或者宣传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充满腐朽反动的内容。
《阅微草堂笔记》的成就主要和鲁迅所说: “ 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 ”( 《中国小说史略》 ) 。由于作者的文笔好和地位高,它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
嘉庆以后到清末,陆续有文言笔记小说出现,如管世灏《影谈》,许元仲《三异笔谈》,俞鸿渐《印雪轩随笔》,王韬《淞隐漫录》,宣鼎《夜雨秋灯录》,俞樾《右台仙馆笔记》等。它们或模仿《聊斋志异》,或模仿《阅微草堂笔记》,或兼受两书的影响,其内容则越来越芜杂:有的志怪渐稀,而流为烟花粉黛的记述;有的主于劝惩,充满腐朽的封建说教;有的则纯为搜奇猎异的游戏消遣之作,文言小说遂渐趋没落。

〈聊斋志异〉感想
1蒲松龄的生平创作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蒲家庄人,出身与"书香"家庭。父亲蒲磐科举不遂,后经商致富。但到蒲松龄上年时家境渐趋衰落,生活一比较困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从二十多岁时开始〈聊斋志异〉的创作,四十岁左右初集成帙,以后随时增补,直到年逾花甲才辍笔,前后历时四十余年。这部书花费了蒲松龄的毕生心血,包含了他对黑暗世界的全部认识和体会。它是一部生动多姿的教科书,代表了蒲松龄的最高文学成就。
2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中的近五百篇作品,其故事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作家收集的民间传说和亲身经历,二是前代的小说、戏剧故事。作家自己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简相寄4,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聊斋志异》题材的特点在于一个“异”字。它同明代拟话本小说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世态人情不同,大多写花妖狐鬼的故事。其中有写鬼的,有写狐的,也有既写鬼有写狐的。此外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在蒲松龄的笔下无不可以成精变人。就是就是一些没有出现 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的故事中,也总有怪异之事。如《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蟋蟀,《阿宝》中孙子楚魂附体鹦鹉等。这是一部借非现实的幻景物来寄托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聊斋志异》的内容丰富复杂,瑕瑜互见,但总的看来,它所触及的社会生活相当广泛,反映的社会问题相当深刻,无论是接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还是描写爱情生活,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聊斋志异》中一个突出的思想内容,是揭露黑暗腐败的政治,鞭挞无恶不做的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的豪绅地主,同情被压迫人民的痛苦,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席方平》《狼梦》、《窦氏》《红玉》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作品。
《席方平》写的是一个非现实的幻想世界——阴间的故事。老实厚道的席廉再阴世受尽了富豪扬某的欺凌。扬某死后,贿赂冥界使者将西打死。席来到阴间,羊又贿买阴间狱使“日夜磅掠”,使之“筋骨摧残”。席廉之子席方平赴阴间代父伸冤,他层层上诉,从城隍、郡司、直到冥王,但是由于他们都受了羊某的贿赂,结果是都不受理,而冥王“命置火床等。席方平受尽了折磨,但毫不气馁,最后告上了二郎神,冤案方得昭雪。作家接阴间的险恶,影射人间的贪官吏虐,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机构的各个层次。它使人们认识到封建社会的各级官府,只不过是压迫人民的工具;封建社会的官场社会的腐败以极,暗无天日,从而使人们产生了对封建统治性的怀疑。
如果说在是阴间影射阳间,那么《促织》则是借历史以针砭现实。篇中著名的悲剧有促织而起,而促织有是宫中“岁征民间”之物。作家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接示了政治腐败、生灵涂炭的总根源。小说中勾画了从里胥、县令直至抚军的各级贪官污吏对上献媚、对虾狰狞的面目,有他们构成的封建转治罗网,使广大人民从政治到经济、从肉体到灵魂,无不受到严重的迫害和残害。这就是《促织》对封建统治的揭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揭楼黑暗与官府的本质方面,《狼梦》同样写的很深刻。《狼梦》写白翁梦见自己走进儿子的县衙内,看见道上、厅上、堂上、堂下坐着、躺着的都是吃人肉的狼,而他们的周围白骨成堆,又看到自己的儿子有变成了老虎。作者在篇末写到:窃叹天下只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明白的告诉人们梦里的虎狼就是现实中官吏。
《聊斋志异》不仅写了现实的黑暗和被压迫与被损害的苦难,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席方平不畏死亡替父伸冤,受尽了许多酷刑之后,对冥王表示:“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诉”!这种反抗精神是十分顽强的。另外,如《窦氏》中所描写的农村姑娘,但她被恶霸骗子南三复蹂躏抛弃后,再阳世冤屈难伸,就化为厉鬼将仇人杀死。 在这类作品中,还有《红玉》更脍炙人口。冯相如在狐女红玉的帮助下,同林村美丽的姑娘卫氏结合了,不料罢官在家的宋御使依仗权势,打伤相如打死相如的父亲,强走了卫氏女。冯相如到处伸冤,可无人为他申冤。后来一位虬髯侠士,为他杀死了仇人,夫妻团聚,重整家业。这篇小说,不仅是爆露社会的黑暗,而且着重表现了人们同恶势力的抗争,使恶人受到惩治,善良的受害者受到救助。作家对“人侠”虬髯客,“狐侠”红玉不不记个人得失助人为乐的品德十分赞颂,而且对豪绅和赃官,则表示了极大的愤怒。
但是面对黑暗的现实,作家在书中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确实不现实的。他在《促织》中提出了请天子关心民命,在《席方平》中请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红玉》中请侠客义士救困扶弱,另外再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来除暴安良。这些又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还存在着幻想。
《聊斋志异》广泛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批判了科举制度。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考弊司》《叶生》《王子安》等等。这些作品对考场的黑暗、考官的混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考生的变态心理作了入木三分的刻划。
《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靠弊司司主虚肚鬼颁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要先割脾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者可以免割。可是他在堂上悬挂的楹联却是“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正是对人间黑暗的考场和寡廉鲜耻的考官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
作者不仅写了科举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副食和精神摧残。王子安因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而失去理智,自以为中了进士翰林,大摆进士翰林的架子,闹出了许多悲剧性的笑话。叶生因屡试不第竟一病不起。在《王子安》中作家对考生们的心理和神态,作了穷形尽相的描绘,他们入场考试,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他们盼望喜报,坐立不安,如痴如狂,对秀才士子灵魂的这些刻画细致入微。作品通过对知识分子变态心理的描写,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侵蚀人们的灵魂的。所以《聊斋志异》的更深刻之处,是它揭示了腐败制度对民族精神之摧残。
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也是《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著名作品有《阿宝》、《连城》、《莲香》等等。《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有它鲜明的特点:作家多通过非现实的幻想的世界的人与事来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来表现他的爱情理想。再作家笔下,那些花妖狐魅所幻化的少女,尽管性情各异,但大多美丽聪明,善良无私,不图富贵,不慕权势,以才德取人,爱的忠诚,爱的坚贞,历经祸患而不渝。她们来去自如,离合随心,不受封建戒律拘束;不矫情,不虚伪,生气勃勃,一往无前。她们再没有恋爱自由的封建社会,获得了幸福的爱情。例如:《婴宁》婴宁是一个狐女,在坟墓里长大,他能摆脱人世间任何的束缚,不受封建礼教的规范,不受庸俗的世间人情污染,天真无邪,纯洁透明,,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人。王子服同样是一个思想单纯、感情真挚的男子,作家让着两个人自由的结合,曲折的表现了他对世俗婚姻的不满。《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人们都能寻着故事发展的线索,窥见其中包含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深刻的社会矛盾斗争。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提出的新的爱情观。《阿宝》和《连城》是在爱情观上别开声面的作品。《阿宝》写的是一个迂讷的孙子楚,不顾门第悬殊,迷恋着富商大贾的女儿阿宝。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他果真用斧头砍去枝指,虽“大痛彻心,血溢倾注,滨死”而不悔。后又魂托鹦鹉,飞达女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孙子楚与阿宝终于结成了美满婚姻。这个故事写的是痴情,全篇笔笔写痴,字字关情。它鼓励读者:在男女之间要的是真心,有至情,就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实现婚姻的理想。这种爱情观,突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篱,带有强烈的市民意识,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连城》写孝廉之女连城诗求偶,乔生的诗受到它的赏识,但他的父亲以乔生贫穷不许,女又赠金助乔生学,于是乔以女为知己,“倾城结想,如饥似啖”。但史孝廉终于将女儿嫁给了盐商的儿子王化城。不久女病,需男胸肉一钱,捣合药屑,王化城不肯献肉,乔生竟“自出白刃”割肉做药引。后来女并负发而死,乔生进魂随地下。再阴间他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复生,终成夫妻。《连城》给了人一个全新的观念,那就是要男女双方互相知心。乔生爱连城,是因为它赏识了自己的诗。连城爱乔生,是因为他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这样他们的基础便十分牢固,可以冲破任何障碍,终成眷属。
出上述的三类作品外,《聊斋志异》还队当代社会进行里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或讽刺事态的庸俗,和刻画人心得险恶,或描写统治者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或歌颂劳动者的正直勇敢。总之,《聊斋志异》所战士的人生画图是十分广泛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
但是《聊斋志异》中也有相当多的篇幅宣扬了落后的甚至反动的思想,就是在那些优秀的篇章中,也常常夹杂着封建性的糟粕。例如:有些篇章敌视和丑化农民起义,有些篇章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有些篇章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还有些篇章美化了一夫多妻制或羡慕功名富贵。此外,猥亵的语言和淫秽的描写也不少。

3《聊斋志异》曾被认为是文言小说之集大成者。单从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和某些表现手法
来看,这个评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从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纵横面来看,这个评价就
不够全面了。因此还需要作进一步的伸说。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发展系统。一个系统属文言,起自六朝的志怪而盛于唐的传奇;一
个系统属白话,起于由唐宋时的说话而形成的话本,进而发展到大部头的长篇章回小说。文
是文,白是白,界限分明。当然,也有个别例外,如以文言写章回小说者。但是,这两个系
统之间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互相影响,互相竞赛,甚至有斗争。
从这个角度来考察,《聊斋志异》的出现,就不单纯的是文言小说自然地顺利地直线地发展
的结果。
鲁迅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细按原意,当是指用传奇的
表现手法,来表现志怪式的题材或内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这种文言小说的优点,所以
鲁迅把它列入了“拟晋唐小说”,正确地指出了它的渊源。蒲松龄自己也承认是“才非干
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是自觉地有意识地来继承这一小说传统的,是踏着
前人开辟的创作道路前进的。然而,从当时的情况讲,这条路已经是歧路了。他以自己毕生
的主要精力,又把歧路引直成宽平的大道,树下了历史的纪念碑。
《聊斋志异》是清初十七世纪的作品,上距干宝的《搜神记》已千年以上,距唐传奇的
兴盛也近千年。对于文言小说的发展来说,《聊斋志异》的出现,实在是“文起千年之
衰”,其功不在“文起八代之衰”以下。
按照鲁迅的说法,中国古代严格意义的小说从唐代才开始出现,“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
小说”。以前的志怪书不仅是“粗陈梗概”,“非有意为小说”,而且“以为幽明虽殊途,
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更无诚妄之别矣”。以志怪书的代
表作《搜神记》为例,作者干宝就表明其创作动机是“发明神道之不诬”。蒲松龄自谦非干
宝之才而“雅爱搜神”,正是从“才”的方面来看待六朝志怪书的,取法其设幻的种种大胆
想象,造异立奇,并非追随其明神道,有取有弃,所以能摆脱单纯模仿之恶道。六朝文人的
设奇造幻,不同于单纯的宣扬迷信,为了动人,就要造得让你感到象真的一样,在这样的一
个写作实践过程中,无疑的是锻炼和发展了文学的想象力,发展了后世所谓的浪漫主义表现
方法的因素。蒲松龄从志怪书中所受到的启发,正是这种积极的文学因素。
唐传奇的确堪称有唐一代之奇,产生了大量的作品,著名的如《枕中记》、《长恨歌
传》、《李娃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等,作者又多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立
意在写人,又重情节,尚文词,故能通过委婉曲折的故事给人留下生动的人物形象,使传奇
蔚为奇观,也使后来的刻意模仿者望尘莫及。这个成就与当时文人思想上的较少束缚,社会
风尚的较为开放大有关系,正因为如此,传奇才只盛于唐,至宋则日趋衰落,一蹶不振,走
向了下坡路,再也没有产生过象唐代那样的名作,作为文言小说代表的志怪传奇的全盛时代
过去了。文言小说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传奇的出现,虽然标志着“始有意为小
说”,小说正式登上了文坛,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说已争得了应有的文学地位。“传奇”一词
就含有贬意,它与声势浩大的唐诗和散文是不能并驾齐驱的。宋以后的文言小说,用鲁迅的
话说,“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
言。”这时,另一种起于民间的新的小说形式即评话出现了。评话是白话小说,它的产生与
广大的下层人民群众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主要的是为他们服务的,得到他们的喜爱。从评
话到章回,历经几代数百年,越来越旺盛强大,同另一种起于民间的戏剧文学,成为中国古
代文学后期主要成就的重要标志,诗文的地位反而越来越显得居于次要了。在这个历史阶段
的文言小说,走着与白话小说并不相同的道路,远离了现实生活,远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变
成了文人的趣味之作,犹如明末之文人小品,落后于时代的潮流,走向了末路,既缺乏白话
小说的生命力,同唐传奇相比,相差也不可以道里计。
文言小说的衰落,到明朝已达极点,故鲁迅在讲“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时,一笔
带过,批评多于肯定。“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而能够予以肯定者,实在寥寥。
至于清末的文言小说,虽“亦记异事,貌如志怪者流,而盛陈祸福,专主惩劝,已不足以称
小说。”文言小说发展到如此境地,真是名符其实的“呜呼哀哉”了。
在文言小说的衰败之风“弥漫天下”的境况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却突然异军崛
起,独树一帜,连当时鼎鼎大名的文人王渔洋,也不敢小看这位三家村的教书先生,究竟是
为了什么?

《聊斋志异》问世后,风行一时,模仿之作纷纷出现。主要有 沈起凤的《谐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浩歌子的《萤窗异 草》、袁枚的《新齐谐》等。这些作品大都是模仿《聊斋志异》的 形式,于其寄托“孤愤”的积极精神略无涉及;虽也不乏文笔流 畅之作,但缺乏进步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平也不高。

从乾隆到嘉庆初年,影响最大的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该书在体制上有意和《聊斋志异》对立,否定《聊斋志异》以传 奇法而以志怪的创造性的贡献,极力模仿汉晋笔记小说,尚质黜 华,记事简要、多所议论;思想上主张“有益于劝惩”“不乖于风 教”因此,不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都不及《聊斋志异》。但因 其书“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鲁迅《中国 小说史略》),加上作者的名望和地位,使该书在当时影响很大。 从嘉庆到清末,受《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影响的文言 小说主要有管世灏《影谈》、许元仲《三异笔谈》、俞鸿渐《印雪 轩随笔》、王韬《淞隐漫录》、宣鼎《夜雨秋灯录》、俞椒《右台仙 馆笔记》等。这些书有的志怪色彩渐稀,流于烟花粉黛的记述;有 的主于劝惩、充满腐朽的封建说教;有的则纯是搜奇猎异的游戏 之作,文言小说遂渐没落。

除文言小说以外,白话小说创作也受到了《聊斋志异》的巨 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 《红楼梦》。前者继承发展了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精神,以痛 快淋漓的笔墨,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受毒害的封建知识分子 的种种丑态,进一步否定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红楼梦》则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贾家的兴衰过程,在 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腐败,预示了封 建社会必然覆灭的历史命运。

《聊斋志异》对中国戏曲的影响尤为突出。自从《聊斋志异》 问世以后,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戏曲剧本为数甚多,不胜枚举。据 纪根垠《蒲松龄著作与地方戏曲》的统计,改编《聊斋志异》的 聊斋戏几乎涉及全国主要剧种。其中,建国前的改编情况是:

①川剧:60种

②京剧:43种。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荀慧生、周信芳、欧阳予倩、尚小云、程砚秋、金少梅都曾表演过聊斋戏。

⑧河北梆子:12种

④昆曲:9种

⑤秦腔:7种

⑥滇剧:5种

⑦评剧:4种

⑧吕剧:1种

⑨莆仙戏:1种

⑩山东梆子:1种

⑾华剧:1种

⑿婺剧:1种

上述戏种改编涉及《聊斋志异》77篇故事,仅《胭脂》一篇, 即曾被改编为京剧、秦剧、川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评剧、越 剧等数种剧目。其它如《画皮》、《陆判》、《张诚》、《庚娘》、《青 梅》、《西湖主》等都是被改编较多的聊斋故事。

近年来,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剧种也是几乎涉及全国主 要剧种,且成绩斐然。五十年代,根据《画皮》改编的河北梆子 《画皮》,曾经风行一时。1959年,根据《冤狱》改编的花腔《花 灯记》曾进京汇报演出。1979年,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的剧目中, 吕剧《姊妹易嫁》、越剧《胭脂》均获得创作一等奖。在蒲松龄的 家乡山东省淄博市,聊斋戏的改编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淄博 市五音剧团到目前为止先后演出6部聊斋戏:《胭脂》、《墙头记》、 《姊妹易嫁》、《侠女》、《窦女》、《续黄粱》,其中《胭脂》曾进京 汇报演出,《窦女》、《续黄粱》获多项奖,后者还被评为山东省五 个一精品工程。

电影改编也不少。根据聊斋改编的最早的电影是1922年商务 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根据《珊瑚》改编的《孝妇羹》。此后直到全国 解放前,共有7家电影制片厂(公司)拍摄了聊斋故事改编的电 影8部。建国后,从1961年到1992年,先后有10余家电影厂拍 摄了16部聊斋故事片。近些年拍摄的主要有:西安电影制片厂的 《鬼妹》,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碧水双魂》,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古 庙倩魂》,峨嵋电影制片厂、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金鸳 鸯》,北影拍摄、著名导演谢铁骊执导的《古墓荒斋》以及潇湘电 影制片厂摄制的《幽魂奇恋》等等。

《聊斋志异》的电视改编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发展趋势很快。 浙江电视台、甘肃电视台都曾录制过聊斋电视剧。但规模最大的 当属福建电视台和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联合录制的“聊斋电视系 列剧”。该系列剧集中了全国数十名编剧、导演、几百名演员、上 千名创作人员,计划摄制60部80集,实际完成48部78集。在 电视台陆续播出以后,在全国引起一定反响。并发行到日本、新 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王富聪、王林书分 别著有《聊斋影视评论》、《聊斋影视编改研究》对此系列大片的 成败得失作了深刻的探讨。

《聊斋志异》的影响

《聊斋志异》问世后,曾风行一时,模拟的作品纷纷出现,乾隆年间有沈起风《谐铎》、和邦额《夜谭随录》和浩歌子《萤窗异草》等。不过这些作品大都是模仿《聊斋志异》的形式,而丢掉它寄托 “ 孤愤 ” 的积极精神, “ 谈虚无胜于言时事 ”( 《夜谭随录自序》 ) ,离开现实生活较远,缺乏进步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平也不高。《谐铎》中有少数作品涉及社会现实,如《考牌逐腐鬼》、《读书贻笔》等流露了对科举的不满,《森罗殿点鬼》、《棺中鬼手》等讥笑了官吏的贪婪,但作者过分追求诙谐,未免削弱了讽刺力量。
乾隆末年,袁枚撰《新齐谐》 ( 原名《子不语》 ) 。作者自述其创作动机说: “ 文史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 ”( 《自序》 ) 作品内容也确乎是些供无卿消遣的神鬼怪异之谈,没有什么思想价值。不过全书的文笔颇自然流畅。
从乾隆到嘉庆初年,影响最大的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1724-1805)

字晓岚,直隶献县 ( 今河北献县 ) 人。他三十一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曾主持纂修《四库全书》,是乾、嘉时期 “ 位高望重 ” 的学者。《阅微草堂笔记》是作者从乾隆五十四年到嘉庆三年陆续写成的。
《阅微草堂笔记》在体制上有意和《聊斋志异》对立。他从六朝志怪小说朴素的记事观念出发,否定《聊斋志异》用传奇体而以志怪的创造性的贡献。他说: “ 小说既述见闻,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 …… 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闻见之 ?”( 盛时彦《姑妄听之》跋转述纪昀语 ) 这实际是反对《聊斋志异》在传统的志怪小说中,用 “ 描写委曲 ” 的笔墨,广泛反映现实生活,而要求它回到古代笔记小说的水平上去。从这种保守的文学观念出发,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努力模仿汉晋笔记小说, “ 尚质黜华 ” ,记事简要,而多所议论,大大降低了作品的文学意味。至于内容更不能与《聊斋志异》相比。《聊斋志异》是通过志怪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作者孤愤;《阅微草堂笔记》记述见闻,却是要 “ 不乖于风教 ” , “ 有益于劝惩 ” 。所谓 “ 风教 ” ,也就是维持封建统治的封建道德教条,所谓 “ 劝惩 ” ,也就是鞭策人们遵守 “ 风教 ” 。所以全书或者宣传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或者宣传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充满腐朽反动的内容。
《阅微草堂笔记》的成就主要和鲁迅所说: “ 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 ”( 《中国小说史略》 ) 。由于作者的文笔好和地位高,它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
嘉庆以后到清末,陆续有文言笔记小说出现,如管世灏《影谈》,许元仲《三异笔谈》,俞鸿渐《印雪轩随笔》,王韬《淞隐漫录》,宣鼎《夜雨秋灯录》,俞樾《右台仙馆笔记》等。它们或模仿《聊斋志异》,或模仿《阅微草堂笔记》,或兼受两书的影响,其内容则越来越芜杂:有的志怪渐稀,而流为烟花粉黛的记述;有的主于劝惩,充满腐朽的封建说教;有的则纯为搜奇猎异的游戏消遣之作,文言小说遂渐趋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