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拒绝黄赌毒歌曲:《兼葭》哪句用比,哪句用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19:55:40
速度,在线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兴: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朦胧的意境。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深秋的清晨,那河畔的芦苇十分茂盛,灰白的芦苇沾着晶莹的霜花,秋风 萧瑟里,茫茫的苇丛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微微的秋风送来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主人公徘徊于蜿蜒的水畔,急切地寻求着心上的恋人。我们能感受和呼吸到的是主人公内心的执着、焦急、怅惘和迷茫。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凄婉的情调,幽邃而朦胧的境界。诗共有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了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凄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诗人的芦花泛白,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水上烟波浩淼,空中雾霭迷蒙,弯弯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苍苍”“凄凄”“采采”这些表示景物颜色的词,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白露“为霜”、“ 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霞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

“兼葭” 、“水”和“伊人”的 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进而显示出主人公心中的那种朦胧的爱。种种情景,宛然在目。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

一楼不知所云,二楼答非所问。
比就是比喻,一般描写的东西和自己的情感什么的关联很紧。
兴就是眼前的景物引发了兴致,可能是某个无关的东西。
很多时候比兴都融合在一起。

蒹葭写的是追求佳人不得时的心境。因此“蒹葭”、“白露”即是兴(作者看到了这些东西,就想到那档子事儿了),也是比(二者都属于美好而又易凋零的东西,如同佳人)。

“所谓伊人……”后面,既不比也不兴,一楼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怎么“兴”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三句是比。所谓伊人等,则为兴。
三楼的说法是否也待商榷?“兴”是古代<<诗经>>中一种特有的修辞手法,应该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别的事物先来“抛砖”,然后才直奔主题这块“玉”。如贺敬之的<<信天游>>中有多处就用了“兴”的修辞手法:“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抚养我长大”,这里前句就无什么实际意义,是“托物”;它的重点是在后句,是说边区人民的养育之恩的,这是起兴。两句共同构成了“兴”这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