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研究工具课件:如果庞统没有死的话,他会和诸葛亮相处的很好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3:15:53
我看庞统在去西川的时候对诸葛亮表现出了嫉妒的心理,而且他如果不是急于想立功也不会死。我希望各位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想会的,起码刘备没死之前是会的。底下人处的如何,关键在于领导者。曹操和袁绍手下谋士都不少,袁绍的谋士整天内讧,主要的就是袁绍的个人能力和性格有缺陷;但曹操的谋士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以刘备的御下手段和下属对他的忠心程度,起码不会内讧。
关键是庞统之死带来的连锁反应。庞统不死,诸葛亮没必要入川,而是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庞统一死,刘备只能调诸葛亮去帮他攻打成都(虽然还没去到就打下来了),随后刘备带兵攻打汉中,必须有人留守成都,如果庞统不死,自能胜任,庞统死了,只能让诸葛亮留守。
按照战略安排,刘备出兵汉中,关羽出兵襄樊,首尾呼应,曹操将难以应对。如果庞统留守成都,诸葛亮留守荆州,那么即使关羽打不下襄樊,也不至于被孙权抢了荆州。荆州不失,打败曹操尚有可能;荆州一失,大势已去。

《三国演义》说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初见孙权,孙权就决定不用他。后来去见刘备,刘备也觉得他生得丑陋,心中不悦,只派他做个耒阳县令。他是吃了外表难看的亏的。难怪孔子早就有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连孙权、刘备都犯上这个毛病。

其实庞统只是“少时朴钝,未有识者”,不见得便是长得难看。他在襄阳时,司马徽便称他“当为南州之冠冕”,庞德公甚至称庞统为“凤雏”。庞统也颇为自负,有一回,同顾劭谈论,他对顾劭说:“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意说他辅助帝王,治理天下,颇有本领)。这恐怕不完全是大话。

但在刘表坐镇荆州时,既不曾任用他;到了赤壁之战后,周瑜领南郡太守,也只任他为功曹(后汉功曹职务近于总务长,兼管人事),并未重用。庞统在周瑜死后才投到刘备方面。他在任耒阳令期间,因政绩不佳,被免了官职。大抵用牛刀割鸡,反而不讨好了。

鲁肃毕竟是个深明大体的人,总是以孙刘联盟、共拒曹操为根本,所以他听说庞统被免了职,特意写一封信给刘备,说庞统不是管一个小县的人,要让他在一个大州(相当于后来一个省)当省长的副手,才能够显出本领。鲁肃这种无私的举荐,实在值得佩服。

刘备听了鲁肃和孔明的话,提拔庞统为军师中郎将。手下就有两个军师,左右扶持,真似虎生双翼。跟着,刘备应刘璋之邀,由荆州出发,留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带着庞统入川。这时候,对刘备的形势是非常有利了。

刘备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冬天进入西川的。整整一年,他住在葭萌(今剑阁县东北),表面上是抵御张鲁,实际上按兵不动。直至第二年年底,刘备才同刘璋正式决裂,斩了杨怀、高沛,带兵南下涪城。跟着进攻绵竹,包围雒城,这时已是建安十八年夏天。雒城死守了整整一年,在这期间,刘备身边的军师,主要是庞统,还有一个智囊法正。而诸葛亮是刘备在围城时,才带张飞、赵云从荆州西上,分兵攻占巴东、巴郡、犍为等地的。《演义》说孔明听到庞统战死,才离开荆州,那是情节上的迁就,事实并不是这样。

庞统在围攻雒城的时候,中箭身死。落凤坡就在雒城北面,即今罗江县西南。他追随刘备不过三年,死时才三十六岁,所以没有很大的建树。“凤雏”的才干,只能说是中道夭折。

庞统一力主张收取西川,这同诸葛孔明是一样的。他在攻蜀的战斗中,自然也有不少功劳,可惜具体的攻战方案,史书中没有记载下来,他的名声,就远不及孔明的煊赫了。

清代有个叫李仙根的人,却看出庞统之死,是蜀国败亡的一大关键。他在《三国史论》中说:

予独怪修史者,不著庞统之死。盖汉季之不振,全系乎此。士元用兵严厉果决,实过于孔明。倘士元不死,孔明同侯(指关羽)镇荆襄,士元领大队办秦陇,而先主居蜀汉,与法、蒋辈经画国事,虽有智者,不能为魏策矣。士元死而孔明西去,侯性慨慷不欺,志不能隐忍,用微权以集大计,而骂婚、撤备,使疑叛丛生,今则归咎于先主、孔明,侯之灵其乐受之乎?故君子读死,于士元之死,深叹天不佑汉,初即不得志于襄樊,继则永安再辱,阴平失御,皆原于此矣!--《关帝志》卷三

他的看法当然是言之成理的。然而庞统,却有一段颇为离奇的民间传说,是《三国演义》所没有提到的。

如果兵力允许的话,派庞统去打孙权,诸葛亮去打曹操,刘备坐镇中央,彼此得其所哉。

其实庞统善于用兵,其制军严明,而且很有战略性.而那个所谓的急于立功并非如三国演义说的那样.两人如果在一起的话,诸葛亮一般是属于搞内政的.而庞统是负责打仗的,利益不会有冲突.所以不会有矛盾出现.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郁闷的是,刘备得了两个,却没有统一天下,只能得三分。
从庞统急于求成,不听诸葛亮忠告,生怕被诸葛亮抢了功劳这点看,庞统绝对不会和诸葛亮相处很好。

难,最好一个在四川
一个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