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测温误差原因:刚参加工作,和朋友出去吃饭,点菜时要注意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7 01:45:39

http://www.hebjob.com.cn/bbs/printpage.asp?BoardID=22&ID=203

点菜的技巧

一位餐厅经理说,许多前来就餐的客人根本就不会点菜。因此,当你走进餐馆点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爱吃什么尽点什么。点菜最先考虑的除了口味偏好,还有菜肴搭配。一桌饭菜主要是由汤、热菜、凉菜三大块组成,而原料无非是肉类(畜、禽)、海产品(鱼、虾、蟹)和蔬菜三类,六要素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合理排列组合,避免同一要素的重复。假如6人吃饭,一般可点3--4个冷碟,3--4个炒菜,加一个大菜一道汤,1-2个点心就足够了。菜肴应强调荤素、浓淡、干湿、多种烹调方法搭配,原料尽量不重复。比如,汤选择了老鸭煲,热菜和凉菜就可以偏重鱼或者蔬菜为主要原料的菜品;如果选了一款鱼汤,那么就没有必要再点鱼类或其他海产品。即使你再喜欢糖醋类菜品,点了糖醋鱼,就别再选菠萝咕噜肉……
2、不要只注重点菜单上推荐的特色菜。即使不知道点什么菜,也只能选择餐厅推荐的特色菜中的一个,其他还是看自己的口味而定,否则一桌都是一个系列和口味的菜肴(比如麻辣菜肴)。从饮食消费心理分析,每次就餐有一至两个菜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你就会有满足感。不要指望所有的菜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价格要心中有数。点菜时怕宰是客人的普遍心理。点菜时,你可以掌握一个原则,除蔬菜外,一般鸡鸭鱼肉类菜,比菜场价贵1-1.5倍属正常,除非是特色菜及做工十分讲究的菜,超过两倍即在宰人。因为饭店的核算方法是在成本上加一倍左右的毛利,而成本只包括主料、副料和调料(最多再包括燃料),其他一切均不得作为成本计算的。蔬菜因售价低,毛利允许高一点。对于菜谱上标有“时价”两字,劝君不碰为妙。店家特别推出的当天特价菜,一定要点。特价菜一般都是餐厅老板为了吸引老顾客卖的“赔钱菜”。
4、不要全听服务员的。对就餐的新客人,一般服务员都很乐于提供点菜指导,你只需听听该店的特色菜是什么,哪个菜卖得最好,口味和价格是什么即可。对于服务员反复再三、热情异常推荐的那款,最好回避,往往其中有鬼。比如,一两天前进货的一批活虾,卖到第三天陆续死光,如果当天不能全部成菜推销出去,剩余的原料放第二天就会变质扔掉。有些老板会采取特价促销的方式,贴在餐厅的“水牌”上,服务员们在客人点菜时,极尽“诱惑”之能事,甚至服务员推销出一款虾菜,转身就能从老板手中得奖金若干元。
--------------------------------------------------------------------------------------------------
http://218.57.134.146:9080/pub/dzwww/jk/jyz/t20040622_121557.htm

点菜也有技巧

三五知已去酒店聚会,点菜是件烦人的事。你刚入座,小姐已手
拿纸和笔站在你的面前催你点菜了。初来乍到,捧着菜谱不知所云。
只能算算价格胡乱点一通,结果经常是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和遗憾离开
饭店。
那么,点菜有没有窍门呢?以下“四识”或许能帮你的忙。
识风味 时下饭店宾馆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传统老饭店,大多
有突出特色的看家菜;另一类饭店无派无系,什么热销卖什么,号称
什么都有。如果就餐只为求饱,什么饭店都行,但想要品尝特色风味,
最好是对该风味有所了解,并尽量不选择第二类饭店。通常可向服务
员打听特色菜有哪些,从中确定一二款特色菜,因从饮食消费心理分
析,每次就餐有一至二个菜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你就会有满足感。
不要指望所有的菜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识价格 点菜时怕被宰是客人的普遍心理。现在物价部门有硬性
规定,饭店必须明码标价,即菜谱上应有菜名、主料、副料的数量及
价格。点菜时,你可以掌握一个原则,除蔬菜外,一般鸡鸭鱼肉类菜,
比菜场价贵1~1.5倍属正常,除非是特色菜及做工十分讲究的菜。
因为饭店的核算方法是在成本上加一倍左右的毛利,而成本只包括主
料、副料和调料(最多再包括燃料),其它一切均不得作为成本计算
的。蔬菜因售价低,毛利允许高一点。对于菜谱上标有“时价”两字,
劝君不碰为妙。
识原料 对于没有开架式水鲜鱼缸的饭店,你最好多长一个心眼,
看清你点的原料是否与上桌的菜相一致。冰鲜原料和蔬菜则强调时令
与新鲜。一些反常规的浓味菜,你要留心原料是否新鲜。
识组合 点菜时你还得考虑菜肴相互搭配及数量的问题。假如四
人吃饭,一般可点3~4个冷碟,3~4个热炒菜,加一个大菜一道汤就
足够了。菜肴应强调荤素,浓淡、干湿、多种烹调方法搭配,原料尽
量不重复。
■深盛
--------------------------------------------------------------------------------------------------
http://www.panoeu.com/culture/culb/cbc/200503/3634.html

http://life.sz.net.cn/2004-06-14/nw2004061400007.shtml

http://www.baidu.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B5%E3%B2%CB%B5%C4%BC%BC%C7%C9&pn=10&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