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富彩建材有限公司:黄芷这种药材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22:04:52

正确的拼写为黄芪

黄芪又名膜夹黄芪、绵芪、内蒙芪、山西芪、河北芪、甘肃芪等。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以地下根入药,味甘性平,有补气生阳、调和脾胃、润肺生津、祛痰之功效;主治脾胃虚肠,自汗盗汗,充气不足,痈疽不溃,退肿排毒等。红芪产于甘肃陇南、定西等地。目前,在全国各地均有载培。

黄芪也叫“黄耆”,是著名的补气良药,对人体具有强壮作用。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甘,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消肿利尿的功能。主治体虚自汗、劳倦内伤、便溏腹泻、气虚浮肿及痈疽毒疮等。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还有加强心脏收缩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病,它的强心作用更为显著;也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并且降低血压。黄芪还有保护肝脏、治疗肾炎的作用。

我国著名的黄芪有:内蒙黄芪(绵黄芪),分布在内蒙、河北、山西等地;东北黄芪(膜荚黄芪),产于东北、河北、陕西等地。这两种黄芪以根入药,以内蒙和西北产的为上品。

黄芪是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属于豆科。夏季开花,结荚果。根很长,一般采挖4年以上的根。除去地上茎叶及须根,晾干后截成一二尺长收藏或切片药用。在秋季采收的黄芪含微量元素硒(Se)较多,因而质量较好。黄芪的茎叶营养丰富,是牲畜的优良饲料。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30028.htm

“黄芷”实为“黄芪”之误
本报济南7月29日讯 (记者 何涛)28日,本报刊发了新华社稿件《83岁老药工推荐“三珍茶”》,许多读者对稿件中提到的“黄芷”存有疑问,经本报核实,“黄芷”确为“黄芪”之误。对“黄芪”误为“黄芷”,采写此稿件的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梁栋对本报记者答复时说:“黄芷肯定不对,我的原稿上写的就是黄芪。安庆昌老药师给大家推荐的也是黄芪、枸杞、菊花,他说只要长期服用,效果肯定很好。”

陪同梁栋记者采访这篇稿件的安庆市委宣传部宣传科长焦建民也对本报记者证实说,“黄芷”确实应该是“黄芪”,三味中药放到一起长期饮用,才会对身体有好效果。但是,虽然这几味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年轻人最好还是慎重服用,因为按照安庆昌老药师的说法,“三珍茶”对中老年人的效果才是实践证明了的。另外,如果初次饮用感觉口感较苦,可以放一些蜂蜜,按照普通喝茶的剂量一起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