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kka:写出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05:08:32
鹤立鸡群(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多行不义必自毙(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鹤立鸡群(嵇绍)
原作“野鹤在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中显得非常突出。晋朝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后世多作“鹤立鸡群”,元代耶律楚材《和景贤十首(其一)》:“节操??捐鼠饵,风神野鹤立鸡群。”又作“鹤处鸡群”,唐代郑启《严塘经乱书事二首(其二)》:“鲲为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群病翅低。”又作“鸡群鹤立”,清代王韬《月仙小传》:“(刘父)于稠人中见庄生,颇垂青眼,以为此少年者,鸡群之鹤”,比喻在一群人中仪表或才能最为突出的人,也用于事物。清代梁绍壬《论交十六首(其七)》:“宁为凤队鸦,勿作鸡群鹤。”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最终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杀,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大大升华,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话,出自《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登上国君之位后,其弟共叔段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图谋不轨,左右劝庄公尽早采取措施除掉他,可庄公却下不了决心。劝得多了,庄公便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罪恶昭彰之徒终于自毙,人们对其得到的下场感到欣慰从而说出上述的话,确有儆告顽劣之徒幡然悔悟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讲,出发点无可厚非。实际上这话说得并不完全对。翻开一部古今中外史,不少却是不义者毙义者的大量事实。这里姑举二例:一、就在郑庄公说了“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久,鲁庄公的庶兄庆父把合法继位的子般杀死,后来又把合法继承的鲁闵公杀死,以至鲁国人发出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呼号;二、唐德宗时,卢龙节度使朱泚勾结其弟朱滔叛变,被讨平后本应除恶务尽,但德宗心慈手软,虽免了朱泚节度使之职,却仍以太尉衔叫他留居长安。次年,泾原兵在京城哗变,朱泚便趁势夺了唐朝政权,国号秦,年号应天。所有这些,均充分说明,相信“自毙”的人,最后都吃了错误认识的苦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
这则成语典故,也可以简说成“成败萧何”。它讲的是萧何与韩信的故事。
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少读兵书,好带刀剑,然而贫穷不能自养,曾以乞讨为生,也曾受过胯下之辱。当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便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韩信又归项羽领导,也仅为“郎中”小官而已。当时他屡屡进策,项羽都没有采纳。
西汉元年,汉王刘邦率部队入汉中,韩信弃楚归汉。本想出人头地,但归汉以后也仅为“连敖”这种有职无权的小官。后来韩信又因与十三人犯法被判斩首。非常幸运的是,在行刑时,被滕公夏侯婴保释。经滕公推荐,刘邦让韩信当管理粮草的军官,这样便有了接触总后勤官萧何的机会。萧何听韩信谈兵,头头是道,极为赞赏。到了汉中首府南郑,韩信见自己仍然未得提拔,便不辞而别。萧何闻讯,连夜追赶,这便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由于萧何极力推荐,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此后三年,韩信发挥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协助刘邦,战胜项羽,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因此,韩信被加封为齐王、楚王。后来又有人告发韩信要谋反,就把他降为淮阴侯。
汉高帝十一年,刘邦还在前线讨伐陈希,有人密告韩信与陈希通谋,要杀吕后和太子。随后,吕后与萧何相谋,由萧何出面对韩信说,陈希已被击败,让韩信立即入朝相贺。韩信相信萧何,便入了宫。吕后就命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不经审讯,就斩首了。
韩信受萧何推荐而拜为大将,又因萧何设计而掉了脑袋。人们哀叹韩信之死,并且偏重于外部因素,所以就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加以总结。一“成”一“败”系于一人,看起来扯平了,其实,功过、是非、利害、得失,谁又算得清?况且,韩信的“成”与“败”,根本原因还是主观因素,个人行为。
江苏省沛县汉城里,汉初三杰的塑像同立于刘邦像旁边。张良,智者,功成身退,因而保全了生命;萧何,忠厚,功高驯良,于是终老天年;韩信,雄杰,失职殃殃,这才招致大祸。

鹤立鸡群(嵇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元景安 )
多行不义必自毙(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 )

和楼上一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