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式体外镭射溶脂:高考紧张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12:50:42
每次考试的时候 都想上厕所臭臭……怎么办……太耽误时间了 有什么好方法解决一下么? 刚臭完一考试也有感觉!肚子疼……这可怎么办啊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以下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不妨一试。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做到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
●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为生活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不要总是抱怨麻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而是要想老天让我与日俱增经验和智慧,生活因此更丰富。
●经常到书店走走,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
●不断告诉自己,要能容纳别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

高考紧张怎么办?
作者:

针对高考生考前心理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传授了缓解紧张情绪的几个办法。

一、看清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近几年的社会大环境来看,许多大学的扩招已经使上大学不再像走钢丝和过独木桥。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而已。

二、多说积极的话鼓励自己。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解释,即预言的自我实现。有时人们过多地担心某一方面,担心的结果就可能发生。所以考生不必多想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也不必过于担心考试时紧张怎么办,家长在这个时候也要多鼓励孩子。

三、保持正常的家庭环境。因为考场上不可能有绝对的安静,若是考生在家里养成极端安静的心境,一旦遇到任何声音干扰,都会加剧在考场上的紧张程度。

最后,考生一旦在考场上出现过度紧张的情绪,一定不要慌张,这里有3个缓解过度紧张症状的做法,可以试一试。

1、 深呼吸。

2、全身绷紧,再放松。

3、将上述两个动作结合起来做,使大脑进入到一个良好的状态,以提高答题效率。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writer.com.cn/zuoxe/wxbk/xiaoyuan/news/show.aspx?id=193&cid=29

调整心态

如果一个人连高考都不紧张的话,他才应该发帖上来问一下怎么办!!
紧张绝对是必要的,我当时就到了紧张到不会握笔的程度,(当然是开考时十分钟),结果是高中有史以来发挥最好的一次

要这么想自己不会舒服很多吗?
而高考场上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觉得舒服!!

进入考场快速调整自信心态
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专家指出,考生可以通过几种办法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
专家点拨高考技巧--如何在魔鬼时刻获得成功
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了,对于每一个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段日子是高考的冲刺阶段。那么如何才能顺利、高效地度过这个冲刺期,如何利用最后的这段时间把自己的潜能再激发出一些,如何争取在高考时超水平发挥?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四项重点课题组主研人、中华心理咨询网的创始人王明中先生。
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王明中先生通过多年的研究指出,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考试中的心态、考试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备受大家关注的记忆力仅排在17位。
而所有这些秘诀中,以考前的心理调整最为重要。
不少专家指出,高三年级是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最为特殊、最为敏感的“异化阶段”。很多学生会处于极度脆弱、焦虑、甚至恐慌的状态。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曾在自己任高三年级组长的时候,在全年级中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在从模拟测试到正式走上考场前的“临战阶段”,80%的学生都出现了学习或复习障碍。
王明中老师通过量表方式进行测试的结果也表明,90%左右的高三学生处于焦虑状态中,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患上焦虑症。
为此专家指出,考前心理调节可以从十个方面入手:重视心态调整、防治心理疾病、正确对待考试、树立切实目标、学会妥当归因、正确对待成败、拥有平常心态、增强自我信心、保持良好情绪、注意人际和谐。
调节考前心理的十种方法
在十个调节考前心理的方法中,增强自信心是核心,王明中老师给出了增强自信心的十条建议:
第一,要经常想自己会成功,不要想自己会失败。要多想:我成功了将会怎样,我怎样做才能成功,不必想我失败了怎么办;第二,相信自己有巨大的学习潜能;第三,从现在起,集会、上大课尽量坐前排;第四、练习正眼看人;第五,走路的速度加快;第六,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第七,穿着尽量得体;第八,多看歇后语、幽默,笑口常开;第九,自我精神训话,每天朗读和默诵几遍自己的优点5条以上,再加几句自我鼓励的话;第十,有可能的话坚持心理训练,可以听听增强自信心的音乐。
变弊导思维为利导思维
对于高三考生经常出现的焦虑,王明中老师也给出了几条克服和缓解焦虑的简易做法:
首先要调整认知,变弊导思维为利导思维,所谓弊导思维就是看问题只看到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而利导思维就是只看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这两种思维方式在考场中将会给学生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王老师举例说,有甲乙两个同学在考试的第一阶段中都只回答了第2、4、6、8四道题,如果是弊导思维方式的人会计算自己没有答的题是多少分,计算自己已经丢了多少分,而利导思维的人,则会计算自己已经答了多少分,这样,随着考试的不断深入,弊导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丢的分数越来越多,会变得越来越焦虑,最终可能影响考试成绩,而利导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得的分越来越多,会越来越乐观,最终可能会超水平发挥。
除了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以外,还要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这样可以非常有效地调整焦虑情绪,另外,如果在考场上突然出现了焦虑,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帮助自己调整情绪。
考前两周调整生物钟
除了心理的准备之外,生理的准备也非常重要。
王老师指出,在考前冲刺阶段考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最高效率时间,并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高效率的复习,比如“夜猫子型”的,就在晚上多用用功,比别人晚睡一两个小时;“百灵鸟型”的就要更充分地利用早上的时间。
“但是,在考前两周左右,每个考生都要开始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尽量保证白天的考试时间是自己的大脑活力最充沛的时间”,王老师说。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调整睡眠时间。从考前半个月起,“夜猫子型”的考生,每天提前5分钟睡觉,“百灵鸟型”的每天推后5分钟起床,这样半个月下来,每个学生的生物钟基本调整到了正常范围,就可以保证考试时有一个最佳的生理状态。
进入考场应快速调整心态
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如果能迅速地将心态调整好,就可以顺利地进入答卷过程,否则将会影响考试结果。
专家指出,进入考场后,考生可以通过几种办法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
首先是向自己的同学主动问好,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让自己从对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其次是可以和自己附近的同学互相激励;第三是采用各种方法静心,专家指出考生可以微闭双眼,或者凝视一个固定的物体,这些办法都可以帮助考生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再有,考生也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办法,暗示自己:“我在考场上的任务是做题,而不是考虑前途之类的事情”,或者“要冷静,我能成功”、“我不会的题,别人可能也不会,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的”等等;当然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先做简单短小的题目
开始答题后,考生还有几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首先,拿到试卷后要先做那些简单而且短小的题目。
王明中老师指出,人在不同焦虑程度下所适合完成的任务也不同,焦虑程度较高时,只适合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焦虑程度中等时适合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
通常,在刚刚进入考场的时候,人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这个时候考生要尽量选择那些简单的、短小的题目,随着学生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焦虑程度会随着有所降低,这时,再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一些难题就可以慢慢解决了。
其次是要控制好时间。
要常看钟表,调整答题速度,要在阅卷者能看清的基础上,尽量加快写字速度,给自己节约出更多的检查时间。另外,在回答问答题或是写作文的时候,尽量不要打草稿,可以在草稿纸上大略地列出提纲或要点,打好腹稿后,直接在试卷上填写。
再次,题目回答完之后,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检查和验算。
第四,在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时,要尽量使用平时复习时总结出来的应答技巧。
最后,考试结束后不要立即与别人核对答案。
● 建立自信小锦囊
首先是向自己的同学主动问好,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让自己从对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走出来;
其次是可以和自己附近的同学互相激励;
第三是采用各种方法静心,专家指出考生可以微闭双眼,或者凝视一个固定的物体,这些办法都可以帮助考生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
再有,考生也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办法,暗示自己:“我在考场上的任务是做题,而不是考虑前途之类的事情”,或者“要冷静,我能成功”、“我不会的题,别人可能也不会,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的”等等;当然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应试答题高分功略
高考的考场上,考生要把自己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也是相当重要的。应试答题技巧
调整最佳应试状态
考试时,最冤枉的事莫过于记住的知识想不起来,会做的题目束手无策,简单的运算出现错误,这种现象在考生中并不鲜见。例如有一位考生这么说:“就学习时间而言,似乎已到了我的极限。我觉得平时学得还可以,大部分习题都能做对,但考试时却不知怎么搞的,该对的做不出来,不该错的却偏偏出错,成绩总是不理想,这使我紧张不安,甚至有点儿害怕考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没有使自己处于最佳应试状态,情绪过于紧张,无法充分集中注意力,不能调控自己的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操作活动,从而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那么如何将紧张程度调控到中等水平,维持最佳应试状态呢?
1?保持充足的睡眠。有些考生为抓紧时间多学知识,剥夺部分睡眠时间,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做法。睡眠可消除疲劳,防止大脑因活动过度而产生抑制,而且可以为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人集中注意力,增加记忆效率,思维反应敏捷,想像力丰富。所以复习越是紧张,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复习考试阶段,考生必须睡足8小时。曾有这样一位考生,活泼聪明,学习刻苦,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家长、教师对他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在考试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于是在临考前不切实际地给他加压,使他每天晚上12∶30左右才能上床睡觉,早晨6∶30又得起床读书。一个阶段过后,该生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试卷上的全部内容而落后于本来不如他的其他同学,家长很是着急。那么为什么原来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上的全部内容,而现在不能了呢?更深层的原因是其反应、思维速度变慢了,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了。侵占了睡眠时间,在疲劳状态下学习,大脑皮层某些部位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超限抑制而难以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在他学习时,大脑并非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可能某些部位已经“睡着了”,不能工作了。这样势必影响学习速度,本来已经掌握的内容难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来,或者根本就束手无策。经常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形成了不良的习惯,那么到考试时也处于这种状态,这必然会阻碍他的答题速度。因此在这种不遵循生理规律的“意志”和压力驱动下所进行的疲劳战不可能带来好的学习结果,相反因为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心理能量而只能得不偿失。
2?摄入充足的营养。营养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能源。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发育和大脑机能,严重的会出现头昏眼花、注意力涣散、思维反应迟缓等症状,降低工作效率。复习考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活动,更需要摄入充足合理的营养供给大脑。“废寝忘食”强调了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但却违背了学习的生理规律,所以在复习考试时不宜提倡。
3?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必须进行休息,或者是静止性休息如睡眠,或者是活动性休息如体育锻炼。休息既可以防止疲劳,又可以消除疲劳,而对于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考生说,体育锻炼更有利于防止和消除疲劳。通过体育锻炼,人体不断分解、消耗原有能量,合成、再生新能量,增强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提高反应灵活性,增强效率和考试效果。
4.不断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任何单一的活动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引起人的厌倦疲劳,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学习工作效率。所以要不断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避免单科独进,方法单一,使各科内容交替进行,耳眼口手脑并用,听说读写算并进,学习方式多样化。用新的方式学习新的内容时,对原有的学习来说实质上就是一种休息,这样高效地利用时间,可以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
5.考试前一天以休息为主,在放松状态下“随便翻翻”笔记和书本,此时不宜再记新的内容和钻研未搞懂的。一般说来,这时新学的内容,考到的可能不大,却会与脑中的内容相互干扰,搅混,使脑子变得沉重,过于紧张。
6.考试前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如准备好考试时使用的笔墨,为熟悉考试环境,可提前到达考场,免得因准备不足或迟到而惊慌失措,干扰答卷。
7.轻装上阵,适当降低求胜动机。虽然考试成绩要考完以后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成绩在考前就已经决定了,不管想得到多高的分数,考生此时的水平就是他的真实水平。因此考生无须忧心忡忡,顾虑考试的成败得失;也不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地提高自己的志向水平。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顺其自然,发挥出你现有的实际水平。
8.在战略上藐视考试,在战术上重视考试。应该相信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已准备充分,经过多次模拟考试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心理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考试并不可怕,这是应试总的策略。但在具体解每一道题时,应认真细心,重视每一细节,尽力不丢一分。“信心”和“细心”可保证你考试取得成功。
● 技巧一:缜密审题,明确要求
弄清题意,确定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寻找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 技巧二:先易后难,紧中有序
在答题时,为了做到紧中有序,可以在考前或统览全卷时就大体的分配一下答题的时间,按照“量体裁衣,看分花时”的原则,预先为每门考试做一个时间规划。
● 技巧三:简明扼要,卷面整洁
答题时要抓住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简明准确的组织答案。
技巧四:涂卡及时,检查得法
一定要及时的填涂答题卡。检查的几个步骤是:有无漏题→笔误→审题是否正确→答题所用原理概念是否正确。

参考资料 中国高等教育网
http://gaokao.h-edu.com/1/200601/2006011816495381.htm

2005高考症结之考场篇

症结之一:情绪焦虑

症结所在:相当部分考生有疲惫烦躁、孤独压抑、敏感多疑、茫然困惑等情绪,以致心绪不宁、寝食难安;进了考场,则心慌意乱、思维混乱、答题零乱甚至晕场的现象,以致本应会做的题也未做好,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考试境遇性焦虑障碍。需要指出的是,考前、考中适度的焦虑紧张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使考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成为应试的内驱力。但过度的紧张焦虑,会使考生判断分析能力下降,抑制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干扰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正常水平的发挥。

造成考生过度紧张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理因素(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等)、心理因素(师长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高期望值又信心不足等)。

案例说话: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很多考生会发生精力无法集中、心烦意乱的情况。这种考试焦虑在考试过程中非常普遍,表现为过度紧张、大脑空白、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有的考生同时伴有植物神经状况出现,如眼花、手抖、口干、口吐、头昏、心率过快直至休克,出现大家说的“晕场”,今年高考中就曾经出现过有考生晕倒在考场中的新闻。

经调查,大约有10%-15%的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学生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症状。

王教授点评:作为学生,对考试结果要正确对待,考场上,考生通过认真的审题,对该科答卷的完成要有通盘的考虑,应由易而难。首先,把会做的、分值高的题目完成,然后再做难题。无需题题追求完美。

同时,要合理补充营养,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类的物质,每天喝牛奶、吃鸡蛋、蔬菜等。服用鸡精也可增加脑部活性物质5-HT的活力,增强思考能力、记忆力和精神注意力,并能降低人体内引起紧张的相关物质———皮质醇的浓度,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有效缓解学习压力。

最关键的是要帮助考试焦虑患者进行自控能力的再造,使他们在紧张时能够运用意念控制、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松弛躯体,转移注意力,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

症结之二:心理不平衡

症结所在:别人考得好,不服气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而是找借口,这类学生的借口通常是,他是重点班的,重点学校,他们老师好,水平高等等。也有学生说,如果我家里也有钱的话,我肯定也能进好学校,肯定比你考得好。

新闻事实:《新京报》2005年05月01日新闻:延庆县第一中学19岁的高三学生小郭持刀刺向同学,在刺死小张和刺伤小徐两同学后,自己挥刀自杀未遂。小张同宿舍的同学告诉医生,小郭与被害人平日关系很好,这次产生杀人的动机可能跟他昨天进行的高考模拟测试成绩不理想有关,在得知小张和小徐成绩要好过他时,内向的小郭可能产生心理不平衡,于是行凶。

王教授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特别是高三的学生,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负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于是终日抑郁不欢,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即使受到挫折,应该暂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打球读书、欣赏等,也可以和自己要好得朋友谈谈心,倾诉心中的苦闷,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症结之三:强迫现象

症结所在: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考试中间,在最后检查高考试卷的时候,总是反复检查,生怕有错误,患得患失,对自己没有信心,更多的出现将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的答案。这种现象在平时的表现是,每次考试反复检查,考后,如果发现自己在某方面出现不该有的错误的时候,给自己非常严厉的惩罚,有的还会体罚自己,以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读者咨询:有读者这样想王教授倾诉,高三的我变得很敏感,如果桌上的东西被人挪了地方,我一定要摆回原位,并且会强迫自己挪来挪去地调整位置,一定要挪开个六遍我才肯放手。回到家,门闩一定要扯来扯去扯六次才能肯停,如果遇到一些不顺利或者令我紧张的事情,我的毛病会更严重,强迫自己频繁地反复一些动作,觉得如果不做就会有麻烦,如果看了一些很可怕的新闻,会强迫自己反复地想,想到头皮发麻。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强迫症的个案,高三的女生因为一次模拟考没考好而变得无法到学校上课。我和她谈了半个小时,她告诉我从初三起每次重大考试她就会紧张地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房间哭。我和她妈妈谈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女儿的这种情况,她回答是不知道。母亲只关心女儿的考卷有无很好的分数,以为没事,但不知道女儿每次都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那个女孩后来就因此无法很好地继续学业,最后考了一个专科学校,尽管在此之前,老师认为她可以顺利地进入重点大学。

王教授点评:接受现实是应对强迫症的最好的办法。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学习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跟除的原因,因为强迫是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的。 如果你的情绪是平静的,甚至是愉快的,那么即便是反复地想问题的症状依然存在,你还会有以前那么痛苦吗?只有情绪平静了才会反过来使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