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瓶充气:求一个议论文论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22:12:35
题目是《中国人自古不讲人格》相关的
内容梗概:
之所以说中国人自古不讲人格是因为“人格”这个词不是以前就有的
凡是1980年及其之前印刷的《词源》《辞海》都没有这个词
因为“人格”这个词源于外来词“Presonality”
原意大概是:人的特征、自有的等等
只是中国人望文生义才把“人的品格”这个毫不相关的解释粘上去
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没有人格”之类的话
因为“人格”是与生俱来的,而不跟“尊严”等等是一类

现在我要找关于这个论述的论据
大家帮帮忙!
我要找的是论据
不是原文!

“中国人自古不讲人格……”

在一次聚会中,我刚出此言,就被几位友人打断:

“不能这样说!”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中国人历来就注重人品道德。”

……

我正想再往下讲,一眼扫到了旁边书柜里的《辞源》,便抽出来放在茶几上,对他们说:

“诸位还是先查查这里面有没有‘人格’一词再说吧。”

其中一位朋友捧起这部几公斤重、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合订本,一阵翻检之后,慢慢地抬起头,脸上露出困惑的神色。

“《辞源》收词一般截止于184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所以说,古时候的中国人是不讲人格的。”我又从书柜里抽出同样也有几公斤重,1980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缩印本,递给刚才那位朋友,对他说:“你也许想不到吧——这里面也没有。”

这位朋友半信半疑地接过《辞海》,又是一阵翻检之后,“啪”地合上书,大惑不解地说了声:“奇怪!”

“其实,这并不奇怪。‘人格’一词是新造的,它是外来词Personality的译名,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原本的涵义是……”我从书柜里又抽出一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从中找出“人格”一词的解释后,念道:

“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

几位友人面面相觑,有的还费解地摇摇头。

我把手中的那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放回书柜,顺手指着里面的《辞海?增补本》和《现代汉语词典》,又接着讲:

“这两本辞书倒是对‘人格’一词有解释,只是在原本的涵义之外又增加了一种意思,即道德品质。这大概是我们国人对‘人格’一词望文生义,想当然地把它等同于‘人的品格’,并约定俗成的结果吧。现在,人们往往还把它引伸为‘尊严’,动不动就说‘不要丧失人格’——人格是个固有的东西,怎么会丧失呢?其实,是说要维护尊严。当然了,‘人格’这个词以前没有,不等于说实际上不存在,也不是从未有人讲过人格,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是人格光辉的聚焦。”

这时,几位友人才明白,我刚才所说“中国人自古不讲人格”,并非是不讲道德品质,而指的是人们普遍地不承认“个人”,即不承认人的独立存在的状态;并进而抹杀“个人”,

即抹杀人的主体身份、主体地位和主体资格。

中国人以前之所以不讲人格,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专制社会都属于自然经济形态。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即便是发展到封建社会,农民也是依靠与土地、森林、河流、阳光和雨水等自然条件交换而获得有限的生活资料,自给自足。他们可怜地依附于神灵、酋长、奴隶主、封建主、族长和家长,形成一种依附型人格,即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如同马克思所描述的——“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陈独秀曾精辟地论述过这种依附型人格:“君为臣纲,刚臣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

如果说,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只能是依附型人格,那么,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才是独立型人格,即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人的依赖关系才会转变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的劳动者才会转变为在法律上有自由、平等权利的劳动者。也只有实现了这种人的发展的飞跃后,才会空前广泛地唤起人们的各种需要,才会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人们的交往范围空前扩大、交往层面空前拓宽,才会使人的个性空前充分地张扬。

然而,中国近代以来,非但没有彻底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专制主义残余影响,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预测,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空想社会主义。至于作为体制模式建立起来,并认真付诸实践的则是斯大林;从此之后,便被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实施和捍卫。迄今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14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行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相继陷入困境,资源高消耗,效益低下,速度缓慢,比例失调,商品匮乏,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下降。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历史和现实无情地宣告:计划经济,此路不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国之初,人们以革命的激情接受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这对于集中有限的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医治长期战争的创伤,保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国计民生的需求,都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计划经济体制的负效应逐渐大于正效应,并使国民经济开始走进了死胡同;同时,给国民的人格提供了新的依附对象,即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正如俄罗斯学者在反思前苏联经济崩溃的教训时所指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公民从出生到入学、到工作,都有是由国家负责的,人人只要等待国家计划和上级安排就是了,不需要对自己负责。结果,70多年里没有培养出敢干负责、善于负责的经营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