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圆弧或倒角处理:欧洲人的主食究竟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14:16:01
大家都知道欧洲人的主食以面包为主,就像中国的馒头或米饭,可是我很不明白,每天都吃面包,难道他们不会厌烦吗?好像还有其它的面食,除了一些下汤,绝大多数仍是烘烤着吃,他们真的不吃别的了吗?

(说到这里,中国人的生活就是熨帖,每天既可以吃馒头,又可以吃米饭、大饼、烧饼、饽饽、窝头、面汤、花卷等等等等。那么为什么中国人的平均体能状况和营养摄入量又无法与西方人相比?)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体育 | 经济 | 娱乐 | IT | 汽车 | 房产 | 时尚生活 | 文化 | 票务 |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关闭本页〗

  历史烽烟难掩哥伦布传奇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5-21 2:19:48 · 来源: 新京报

  五百年前的5月20日,航海家、探险家克里斯多佛·哥伦布在西班牙巴利阿多利德永远地合上了眼睛,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航海家画上了人生的句号。但是,哥伦布开启的航程却才刚刚开始:两个大陆,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因他改变;而五百年后,后人关于哥伦布的功过是非,以及他的神秘身份,仍然没有定论。

  这幅日期无可考证的油画,再现了在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遇到友好的印第安人的情形。

  西班牙巴拉多利德广场上的哥伦布纪念雕像。

  哥伦布之旅所用的徽章。

  西班牙国王发给哥伦布的“授权书”。

  哥伦布首次航海船队中的最小船“尼尼亚”号的复原船。

  历史篇 1

  在好莱坞动画影片“勇闯黄金城”中,梦工厂用浪漫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美洲印第安人和西方探险者的初次相遇。影片中,两个一心想发财的西班牙小骗子误打误撞地找到了传说中的黄金城厄尔朵拉杜,并被当地人当作天神顶礼膜拜。两人最后又因为善良的本性放弃了财宝,帮助印第安人堵住通往黄金城的水道,使这片世外桃源免受西方殖民铁蹄的践踏。在片中角色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哥伦布的影子,那么他究竟是谁?天真善良的冒险家,还是残忍暴虐的征服者?

  寻找黄金城

  在哥伦布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中,他写回国的书信里完全没有了最初的兴奋和成就感:“每次想到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和其他我发现的岛屿,总是令我难过落泪。我一直深信,这些岛屿所树立的典范可以为他人带来利益;但相反的是,因为过度的探索,它们已经疲惫不堪了;虽然还不至于完全无救,但所造成的伤害已经太大,太难补救了。就让造成这一切的那个人来补救吧,如果他可以,如果他真的知道怎么救的话。”

  显然,哥伦布自己意识到了在发现新大陆的短短10年里,殖民者的掠夺和过度开发已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错误,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的后悔之意。但他所说的“伤害”究竟是什么?

  回头看看10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许就能找到答案。在发现新大陆的第二天,也就是1942年10月13日,哥伦布第一次看到了他想要寻找的东西———印第安人身上的金饰。他问道:“黄金在哪儿?”第三天,哥伦布已经开始计划如何统治他发现的“黄金城”,他在日志中写到:“只要有50人的军队,我们就能控制所有(印第安)人,让他们做任何事。”

  在写往国内的信件中,哥伦布多次描述了新大陆岛屿的淳朴和美丽,但他最关心的还是黄金。“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12月份了,但是还能听到夜莺在鸣唱,还有其他上千种鸟类出现在这个季节。这里可以看到七到八种棕榈树,这些美丽树木的数量实在难以估计。其他的植物、果实也都一样。在岛上,有不可思议的菠萝丛、广大的可耕田地,还有新品种的蜜蜂,好几个品种的水果。在内陆,更有许多金矿,蕴藏量之大,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看得出来。伊斯帕尼奥拉岛真是个惊奇之岛。”

  事实上,哥伦布对于黄金的追求甚至超过了物质层面的需求。在去世前几年,他写到:“黄金是所有商品中最贵重的,它不仅仅代表着财富,拥有黄金的人不仅能满足现世的需要,还能找到在炼狱中拯救灵魂的方法,走上通往天堂的路。”黄金驱动着哥伦布带着他的船队先后四次来到美洲,也正是他们的到来,印第安人无忧无虑的生活和他们曾经创造的辉煌文化遭受了灭顶之灾。

  贪欲的劫难

  1493年9月25日,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开始了第二次野心勃勃的航行。和第一次探险相比,这一次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3艘帆船变成了17艘,船员则从70人增加到1500多人,其中包括两百多名做着黄金梦的“冒险家”,一支骑兵团,还有6名传教士。

  显然,这次的航行并非为了和印第安人进行和平交易,欧洲人俨然要扮演征服者的角色。在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遇到的大多数印第安人都非常友好,甚至对他们顶礼膜拜。但欧洲殖民者的贪婪本性很快让当地人感到畏惧,当哥伦布再次登上海地岛时,他们都纷纷逃离。

  一年前来到海地时,哥伦布遇到了友好的印第安部落酋长关喀纳加,酋长答应他们在印第安人部落附近建造了纳维达德堡垒,并提供庇护。

  于是哥伦布留下40名船员驻守,但等到1493年他再次回到纳维达德堡时,却发现堡垒已经被夷为平地。

  关喀纳加酋长告诉哥伦布,当他的帆船刚刚驶离海岛,留下的40名船员们就开始你争我斗,他们抢夺的战利品无非两样,印第安女人和黄金。有些人霸占多名当地妇女当小妾,更多人的在岛上肆意抢掠。争斗最后发展到两名海员在搏斗中把对方杀死。后来,一支11人的探险小队前往该岛另一端的“金矿地区”。

  迎接他们的印第安部族显然没有先前遇见的那样温和,11名海员全部被杀。就这样,欧洲人的第一个殖民地因为殖民者的贪婪而自取灭亡。

  为了报复印第安人,随船的传教士要求哥伦布将关喀纳加酋长处死,但哥伦布拒绝这样做,显然,他不愿失去在这个新世界的第一位,或许也是最后一位朋友。不过他也不愿意就此放弃自己的黄金梦,船队向岛的另一端行进,在靠近金矿的地区建造了伊莎贝拉堡,哥伦布还将自己的石屋住所命名为“王宫”,期待有朝一日迎接西班牙王室。

  但两年后,伊莎贝拉堡也结束了其短暂的生命,瘟疫,饥荒,贪婪让其荒废。殖民者带来的猪吧瘟疫传播给人,1/3的西班牙人因此丧命,被欧洲人带来的疾病夺去生命的印第安人更是不计其数。抛弃了伊莎贝拉堡后,殖民者又另建圣多明各城作为西班牙新的殖民据点。而欧洲冒险家的发财梦给殖民地本身的威胁一直都挥之不去。

  离开海地后,哥伦布让弟弟留下来统治殖民地,自己继续在古巴和牙买加寻找黄金城。1494年,哥伦布派一艘船将此次冒险的第一批“战利品”运回西班牙,其中包括所有从印第安人手中夺来了的黄金,还有首批奴隶。第二批载有550名奴隶的船在1495年出发,最后只有350人活着到了西班牙。

  殖民者很快发现了比贩卖奴隶更快的发财方式,他们自己不用去淘金,而是逼迫当地人充当免费的劳动力。

  至于当地印第安人,每一名14岁以上的印第安人每三个月就要向西班牙殖民者缴纳约一枚顶针大小的金块,交不起税的人就会被砍下手或处死。大约有一万印第安人就是这样被屠杀的。还有的人为了采到足够的黄金只得放弃种植粮食,大批人被饿死。许多印第安人逃进了深山野岭,或别的岛屿,但最终都难以逃脱殖民者的控制。面对没有选择的境地,很多人选择了死亡,大批泰诺人集体跳崖或服毒自杀,这个和平温顺的种族最终灭亡。到16世纪中期,海地岛上的土著印第安人几乎已全部灭绝。

  身世篇 2

  逝世五百年后,他的名字依然蜚声全球,但哥伦布的真实身份一直有多个版本。他本人对自己的出身只用了一句话来回避:“英雄不问出处。”(Vinede nada.)但这样的回答显然无法让后人满意,几个世纪以来,各国学者们一直孜孜不倦地找寻着这位传奇人物的真正身份。

  哥伦布的缄默和史料的缺失都使得追寻哥伦布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每一种理论都有事实依据支持,但是同时也有明显的缺陷。

  他是哪国人?

  为了纪念哥伦布逝世500周年,一群来自各国的研究者希望通过DNA检测找到哥伦布的真实身份:意大利热那亚的羊毛纺织工的儿子,还来自西班牙马德里,或是法国的科西嘉岛?

  几乎所有的百科全书都这样记载,1451年秋天,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港口城市热那亚。他的父亲米尼克·哥伦布是一名纺织工,在热那亚有自己的作坊和酒吧。但是因为他的出生证明一直下落不明,所以家庭出身也无法被证实。

  航海史学家里昂支持传统观点———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其主要基于60份记录哥伦布家庭的文件。里昂说:“我认为哥伦布来自热那亚的说法毫无疑问,其他的说法只是当地人想为自己的颜面贴金。”

  但是,这种被广泛接受的说法也有致命弱点———史学家从未发现任何哥伦布用意大利文书写的信件或日志,所有哥伦布亲笔书写的文字,包括随手笔记,全都是西班牙文。

  他身葬何处?

  西班牙人类学家约瑟·安东尼·洛雷特·阿克斯塔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在对哥伦布和他的私生子费尔南多的后裔,以及几百名可能是哥伦布后裔的DNA进行比较。希望建立一个总基因图。

  最开始,洛雷特只是希望找到哥伦布遗体的真正埋藏地,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还是大西洋彼岸的多米尼加共和国?

  史料记载,哥伦布的遗骨被藏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但在1877年,多米尼加的一名工人在圣多明各大教堂一个祭坛的后面发掘出了一个铅制的盒子,上面刻有哥伦布的名字,里面装有一些遗骨。多米尼加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哥伦布遗体。

  洛雷特希望通过比较两地出土的遗骸,以及费尔南多的DNA来确定哥伦布的长眠之地。

  2003年,洛雷特从哥伦布遗骸中提取了DNA样本,与哥伦布的兄弟迭戈和哥伦布的私生子费尔南多的DNA样本进行比较。但是项目开始不久后,洛雷特就发现,来自塞维利亚的遗骸无法提取足够的DNA样品,而多米尼加政府又禁止他从在该地出土的遗骨上取样。多米尼加共和国修建了一处巨大的灯塔墓地来安放哥伦布的遗体。该国政府称,哥伦布的遗体从未离开过那里。

  “我们会得到一些结果的,但是这也可能会很复杂”,洛雷特说:“我们需要分清哥伦布在各地的后代的DNA差异,而这没有保证。”他希望能在哥伦布逝世五百周年纪念日将结果公布。

  他有犹太血统?

  对于几百年来研究哥伦布身份的学者而言,这位传奇人物似乎有意让自己的出身成为一个谜。

  航海史学家尤金·里昂说:“哥伦布从没澄清过自己的身份。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刻意这样做的,但他的确很神秘。”缺少与哥伦布的有关资料的原因之一是他本人有意隐瞒自己的家庭背景,尽量避免别人了解他的情况。他这么做有可能是因为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因为当他在1485年迁居西班牙的时候,当局正在驱逐全国所有的犹太人。

  在意大利语里,哥伦布被称作CristoforoColombo,这个名字也可证明哥伦布有犹太血统。在意大利北部,Colombo是个常见的犹太人名字。有人还猜想,哥伦布选择在1492年8月3日一早率舰队从西班牙扬帆起航并非巧合。因为西班牙的一项法令就在那一天生效———禁止所有犹太人在西班牙生活,违者会被处死。

  哥伦布的缄默和史料的缺失都使得追寻哥伦布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每一种理论都有事实依据支持,但是同时也有明显的缺陷。

  美食篇 3

  假如五百年前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今天的欧洲人、美洲人甚至中国人餐桌上的食谱可能会大不一样。想象一下:没有马铃薯的法国西餐;意大利通心粉没有西红柿酱来调味;墨西哥菜的拼盘里会摆上昆虫或虫卵;甚至,连中国的川菜和湘菜也可能失去其最引以为傲的麻辣鲜香!几乎被后人忽略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同时也引发了欧洲的美食革命———超过100多种在美洲发现的水果和蔬菜被先后引入欧洲。这不仅给两个大陆的人们带来了从未见过的食物,甚至还改变了全世界的农业和美食文化历史。

  发现美食天堂

  五百多年后,现代人也许很难想象到美洲大陆给第一批欧洲船员带来的味觉感官喜悦:从未曾品尝过的美味主食,到让人眼花缭乱的蔬菜和水果。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世纪欧洲的单调菜谱,就不难明白,美洲不仅是新大陆,还是美食天堂。

  和大部分15世纪的欧洲人一样,哥伦布对于自己的日常饮食的满意度也许可以用“勉强接受”来形容:几片用裸麦和大麦制成的黑面包,厚叶片的卷心菜熬出的汤,再加上一片味道浓郁的奶酪,这就是当时欧洲人最普通的一顿饭。

  稍富裕一点的家庭饭桌上的食物也不会丰盛到哪儿去,只是口味更多一些。从亚洲运来的调味料让欧洲人尝到了各种味觉的刺激,而且,在那个没有冰箱的时代,香辛料还能起到掩盖食物腐烂异味的作用。

  事实上,哥伦布扬帆远航的一大目的之一,就是带回珍贵的印度调味料。他最后虽然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却带回了全新的菜谱:马铃薯、花生、青豆,这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主食种类。蔬菜和水果就更令人眼花缭乱:石榴、芒果、洋李、西红柿、香草……对于中世纪欧洲的贵族阶层而言,用餐或宴会最看重“新奇”和“华丽”:如一只被插上羽毛的烤孔雀,或用野鸡和面粉做的派。在贵族的宴席里,一道主菜的登场通常要在激昂的小号声伴随下。毫无疑问,哥伦布从陌生世界带来的奇异水果让欧洲人欣喜若狂。

  改写两个大陆的食谱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美洲原著民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原本是野草的马铃薯、玉米和西红柿被培育出了不同品种。

  在一份16世纪阿兹特克人的编年史中,饮食历史学者索菲·科尔从发现,“卖西红柿的人能提供各色品种:大西红柿、小西红柿、甜西红柿、尖西红柿、蛇形西红柿……他甚至还卖‘北美狼西红柿’,沙西红柿。黄西红柿颜色非常黄,红西红柿则有朝阳的玫瑰色。”阿兹特克人对于西红柿的品质要求也很高,编年史还记载说:“心肠坏的卖主出售的西红柿不是烂了,就是有擦伤,吃了它们会让人拉肚子。”

  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批被引进欧洲的西红柿可能是黄色的,因为意大利语中,西红柿是“金色的苹果”。虽然这种既是开胃蔬菜也是多汁水果的美食很快就传遍欧洲各地,但它在意大利最受宠爱。或许正由于它的加入,意大利通心粉的美味才得以世界闻名。

  而马铃薯的引入则被认为是欧洲农业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但它真正被欧洲人接受却是几个世纪之后的事了。马铃薯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人逐渐接受。人们最初迷信地认为,它会引发麻风病甚至不育症,因此一开始只用它来喂猪。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还曾把马铃薯称作:“可怜虫的块菌。”

  马铃薯在英国的遭遇也很不幸,当冒险家瓦尔特·劳莱首次把一株马铃薯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从没见过这稀罕植物的宫廷厨子却错把马铃薯的茎和叶拿来烹饪,结果让所有的食客都吃坏了肚子。因为对王室的“冒犯”,马铃薯从此就遭到了英国王宫的“封杀”。

  伴随着美食的引进,是各种不同的烹饪方法。西班牙人发现,看上去像大个儿甘蓝和胡萝卜的丝兰虽然生吃有毒,但可以在煮熟后食用。

  当欧洲人迎来新菜谱的时候,美洲土著人的饮食结构也因为外来者发生了变化。哥伦布到来之前,很多土著人的饮食中都很少有肉,以墨西哥人为例,早餐通常都是一碗麦片粥,加入蜂蜜或红辣椒调味;中餐在每天最热的午后,主食是玉米饼,一碗豆子,再加上西红柿或辣椒做成的调味料。

  有时为“改善生活”,食物里还会加入昆虫幼虫、虫卵等。

  哥伦布到来之前,智利的主要肉食是豚鼠肉,探险者的到来则带给了他们猪肉、牛肉、牛奶和奶酪;鸡、羊等家禽家畜也被陆续引进。在后来的几次探险中,哥伦布还把欧洲的蔬菜种子、小麦、甘蔗带到美洲。

  造就了川菜和湘菜?

  对于两个大陆的人们而言,新的食物不仅仅意味着食谱的改变,甚至也改变了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方向。

  在众多农作物中,不起眼的马铃薯给欧洲农业带来了最深远的影响。马铃薯和玉米这两种营养丰富的作物被广泛种植后,欧洲农民能养活更多人,因而带动人口的增长。

  有人甚至推断说:马铃薯的种植推动了德国的工业化发展,这一连锁反应最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洲农作物同时也“迁徙”到了非洲,那些无法忍受欧洲潮湿气候的农作物被引进到非洲的农场,玉米、青豆、丝兰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而非洲人的传统烹饪技巧后来又随着奴隶船被带到美洲。

  随着农产品和调味料在世界范围传播开来,人类的饮食却没有因此“世界大同”。

  各地的人们利用相似的材料,烹饪出口味截然不同的菜肴。

  牛肉、玉米和辣椒的组合在墨西哥会成为玉米面豆卷,在意大利就是玉米牛肉粥,在中国则可能是一盘香辣牛肉,世界各地的美食因此更加丰盛。而一旦某种食物被认为能代表该民族的特色,它的最初产地就变得无足轻重。如法国人引以为荣的甜点巧克力,其原料可可,直到17世纪才从美洲传入法国。而中国南方菜系中最重要的调味料———辣椒的原产地也是新大陆。

  哥伦布没有带回原本希望的印度调味料,却找到了其替代品———辣椒。辣椒最终在明末传入中国,而在今天的川菜和湘菜中,辣椒的调味作用几乎被发挥到极致。如果让四川人和湖南人把菜肴的“麻、辣”特色归功于五百年前的哥伦布,未免太过牵强。但是,如果没有探索新大陆的航海家,我们的餐桌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欧洲人早上都吃自助餐,主食是包、牛奶、咖啡、橙、红茶,还有西餐常用的牛油、果酱、火腿及水果。但除了部分热牛奶及茶外,食品都是冷的。

欧洲人不喝热水,在酒店里不提供开水,平时喝水都直接从洗手间龙头取,因此中国人会比较不适应,有喝开水及泡茶的必须自带电热水壶。

面食为主吧,你看面包,面条什么的都是面食.再就是肉了

说起吃来,这其中各有特点:中国人用嘴吃,外国人用脑子吃。我们吃美味的,他们吃对身体好的。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谁说以面包为主了?
欧洲是一个很大的区域,意大利人吃意面。有些人吃肉,肉就是主食。
西方也吃米。
其实跟中国人差不多,什么都吃。
中国人只是肉吃的不够罢了。